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贺州日报
“陆”养禾花鱼“富”收池中物
——平桂区创新发展陆基养鱼模式走笔 □本报记者骆坚忠通讯员姚启雯
禾花鱼又名稻花鱼,之所以得名,是因为鱼儿在养殖过程中,主要吞食稻花而肥美,因此一直在稻田里养殖。然而1月19日,记者却在平桂区羊头镇老柱村的现代渔业产业园陆基养鱼基地看见,601个装满水的直径8米的圆形养殖池排列整齐,禾花鱼儿在池里游来游去,水面泛起层层涟漪。
去年9月,广西印发推进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其中一项重点任务是布局建设一批渔业示范园区,内陆地区重点支持建设标准化养殖池塘产业园区、陆基设施渔业产业园区等。平桂区在水产养殖方面,打造陆基养鱼新模式,走出了一条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以往禾花鱼价高,但是成活率低,质量得不到保证。”现代渔业产业园总经理黄永明介绍,“相比于传统的挖塘养鱼模式,陆基养殖的优势在于养殖密度高,占地面积少,开挖面积少,成本低,单位产量高。”圆形养殖池高1.45米、直径8米,一个循环水圆池的养殖量相当于1亩鱼塘,池里的水是循环水,每个池可养殖2000尾鱼。平桂区现代渔业产业园一期占地面积155亩,目前正试养禾花鱼,预计年产鱼500吨以上,产值1000万元以上。
走空间之路的陆基养殖模式不仅符合集约节约用地要求,还走出了水产养殖改革创新的新途径。陆基圆池养殖充分利用闲置设施农业地和丰富的水资源,在陆地开发“圆池型”封闭或半封闭水产绿色养殖系统,具有不破坏土地性质、节地节水节本、有效抵御自然灾害、绿色环保、错峰上市等诸多优点。设施渔业集高效、高产等特点于一身,是现代渔业发展的趋势,陆基圆池养殖新模式不仅可以实现渔业增效、生态增绿,还将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平桂区现代渔业产业园通过土地流转、劳务联结、产业带动等方式联农带农,促进农民增收,持续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基地通过土地租赁和聘请务工方式,带动了周边50户农民到基地务工,月均工资2000元以上,促进了周边村民增收。
平桂区统筹投入资金1600万元打造现代渔业综合体项目陆基圆池养鱼基地,先后建设供排水系统、物料仓库、蓄水池、净化池等基础设施,引进贺州环美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生产运营,不断擦亮现代设施农业“金字招牌”。平桂区羊头镇水产畜牧兽医站站长刘欢鹏说:“接下来我们的产业园二期预计是180亩,现在已经进行土地流转,建设规模是800个圆池桶,养殖一批禾花鱼周期是4到5个月,一批产量达到2000斤,一年能产两批,按照这个估算,我们满产以后预期基地年产1200吨,产值在3000万元左右。”
平桂区不断强化农业标准化生产,把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作为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础产业来抓,着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规模化、栽培设施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的集约发展,先后建成了“猪福天下”“藕莲天下”“椒闻天下”“福稻天下”“茗扬天下”“马蹄天下”等11个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9 06: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