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冲刺四季度·走进大项目⑥|六盘水市生态渔业项目:“陆基” 养鱼助发展 生态经济双丰收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1-11 22:14: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开栏的话】

抢时间!拼进度!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省委、省政府把2023年确定为项目建设年,开展省市县三级领导领衔推动“四化”项目“十百千”专项行动,并在年初举行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和项目建设推进大会。省委、省政府的动员令发出以来,全省上下锚定目标、拼足干劲、狠抓落实。

只争朝夕,时不我待。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四化”项目加快建设,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六大产业基地”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46个、在建819个,建成195个,省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095.1亿元。这份逾3000亿元的成绩单“含金量”十足:全省工业投资增长15.8%,工业投资占比达30%、提高5.5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7.1%,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0.7%,教育、卫生投资增长16.9%、16.4%。随着施工建设的加快推进,“有效投资必须发力,产业发展必须加快”从动员令成为实景图。

冲刺四季度,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还需加倍努力。即日起,贵州省发展改革委联合贵州日报天眼新闻开设“冲刺四季度·走进大项目”专栏。走进项目建设一线,展示项目建设取得的好成绩和新进展,营造“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

11月2日,记者跟随六盘水市水利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水投公司)生态渔业发展规划项目销售负责人何鲲鹏走进生态养殖区、整齐排列的圆柱形鱼池内,随着养鱼基地负责人将鱼食撒进大桶,数条鱼从水中翻跃起来,桶里水花四溅。

冲刺四季度·走进大项目⑥|六盘水市生态渔业项目:“陆基” 养鱼助发展 生态经济双丰收

双桥水库生态养殖区陆基桶养殖

“这是生态环保设施陆基桶。”何鲲鹏介绍,将水库富余水资源引入陆基桶,逐级使用,采取流水养殖的方式,水位由排水管的高度控制,养殖尾水经过设备净化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进行排放,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

冲刺四季度·走进大项目⑥|六盘水市生态渔业项目:“陆基” 养鱼助发展 生态经济双丰收

渔业养殖尾水处理设备

生态渔业项目是水投公司的“四个一”(一条鱼、一瓶水、一度电、一块表)产业项目之一。该项目总投资约3.9亿元,包含生态渔业发展规划项目和科技生态渔业全产业链项目。生态渔业发展规划项目总投资约1.42亿元,占地面积约165.5亩,项目建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1.14亿元。项目建设包含双桥水库和玉舍水库大水面生态渔业养殖、生态环保养殖设施陆基桶502个、装机5543.74千瓦渔光互补光伏项目等。科技生态渔业全产业链项目总投资约2.5亿元,占地面积约119.41亩,项目建设包含鱼苗繁殖基地、鱼饲料加工厂、冷链仓储中心等。

冲刺四季度·走进大项目⑥|六盘水市生态渔业项目:“陆基” 养鱼助发展 生态经济双丰收

双桥村加河路生态养殖区建设中的长条池

生态渔业项目于2021年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明湖路朝阳水厂和保华镇双桥村两处鱼苗繁育车间建设,设计年孵化量约400万尾;完成双桥水库坝后生态养殖区、二级泵站月照养生谷生态养殖区约50亩陆基桶建设安装;双桥村加河路生态养殖区陆基桶三期于2023年6月开工建设,占地约100亩,设计安装陆基桶约300个,设计年产量约150万斤,已初具养殖条件,预计11月上旬完工。

冲刺四季度·走进大项目⑥|六盘水市生态渔业项目:“陆基” 养鱼助发展 生态经济双丰收

陆基桶内鱼儿成群

好水养好鱼,同样,养好鱼才能保护好水。“我们的养殖模式是‘零网箱,生态鱼’,坚持人放天养。合理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推动水产养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何鲲鹏说,项目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选取三倍体虹鳟鱼、鲟鱼等优良鱼种发展生态渔业养殖,以渔抑藻、以渔净水,推动养殖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冲刺四季度·走进大项目⑥|六盘水市生态渔业项目:“陆基” 养鱼助发展 生态经济双丰收

双桥水库生态养殖区大水面养殖

项目已从西班牙和丹麦引进三倍体虹鳟鱼发育卵共计135万粒,成功孵化约100万尾。目前,正在与黑龙江水产研究院洽谈合作,共同培育三倍体虹鳟鱼发育卵,旨在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种源自主化,形成比较优势,从源头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目前,双桥水库坝后生态养殖区、二级泵站月照养生谷生态养殖区两期设计年产量约100万斤,现已养成成品、半成品三倍体虹鳟鱼、鲟鱼等鱼类约110万斤;向双桥水库投放滤食性鱼苗约55万尾,已实现回捕,年产量约10-20万斤;建成贵州乌蒙山十九度虹鳟鱼馆,带动就业70余人,今年1至9月实现营收约900万元。

冲刺四季度·走进大项目⑥|六盘水市生态渔业项目:“陆基” 养鱼助发展 生态经济双丰收

贵州乌蒙山十九度虹鳟鱼馆

深化产业项目建设,下一步该项目还将加快建设鱼苗繁殖基地、冰鲜加工厂、生态鱼馆等,推动从鱼苗的孵化、养殖,到加工、销售等链式发展。同时为周围农户提供技术,以农户自养、公司回购的方式,进一步带动当地群众增收。

相关阅读:

冲刺四季度·走进大项目①|开阳“钛-磷-硫-铁-钙-氟”资源循环利用新材料项目:生产与施工齐头并进

冲刺四季度·走进大项目②|贵州美锦六枝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吃干榨尽”循环利用 “近零排放”绿色发展

冲刺四季度·走进大项目③|瑶山片区项目:“非遗 旅游”保护传承文化瑰宝 古瑶寨蝶变

冲刺四季度·走进大项目④|贵州大龙经开区2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能项目即将正式投产

冲刺四季度·走进大项目⑤|贵州遵醇酒厂项目:车间生产如火如荼 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牟绍莉 张秀云

编辑 向莉君

二审 申川

三审 顾海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1 23: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贵州六盘水:鱼儿岸上养 生态又致富
...自:人民网-贵州频道不同于传统“池塘养鱼”,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保华镇双桥水库生态鱼养殖基地将鱼儿“养在岸上”。双桥水库四周,碧水、青山、绿树等相交辉映,生态画卷浑然天成。人
2023-06-29 08:36:00
渔歌唱“晚”|六盘水冷水鱼产业跑出逆袭之路
...势待发的生动写照。凉都虹鳟鱼,谱唱新渔歌。近年来,六盘水市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理念,围绕良好的生态禀赋和市场需求,深挖冷水鱼产业发展优势潜力,现已摸索出以
2024-03-22 10:51:00
...唱新渔歌。2021年起,一种名为三倍体虹鳟的冷水鱼种在六盘水市繁衍壮大,每年数百万尾虹鳟鱼从这里“游”向省内外。今年全国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稳定畜牧业、渔业生产能力
2024-03-22 06:02:00
...治理法治化,2017年6月1日,建市以来的首部地方性法规《六盘水市水城河保护条例》正式施行,从此,碧水保护不再是空口白牙,而是有法可依。2017年,六盘水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
2024-01-28 09:59:00
...的光荣使命。聚焦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发展愿景,六盘水市委书记张定超表示,要贯彻落实好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富矿精开”为关键抓手闯新路,坚定不移
2024-01-07 06:17:00
本文转自:六盘水日报本报讯(记者 孙卫东)近日,市生态移民局组织调研督导组到水城区、六枝特区调研督导易地搬迁一季度“开门稳”工作。2月8日,调研督导组到水城区进行调研督导,听取水
2023-02-13 08:44:00
热“雪”沸腾!贵州六盘水开启花式过冬模式
...气变化,新一年的“冰雪热”“温泉热”已然开启,贵州六盘水市的滑雪场及温泉争相“上分”。坐落于六盘水钟山区的梅花山国际滑雪场距离中心城区5公里左右,交通便利,生态环境优良,是人
2024-01-31 13:49:00
...礼⑨编者按本期“贵州水利巡礼”专题,推出六盘水篇。六盘水市认真践行“两山”理念,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持续增加水利资金投入,快速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水利支撑能力,
2023-11-30 06:25:00
本报讯(通讯员 杨胜伦 记者 张弘弢)5月3日,记者从六盘水市水务局获悉,今年1至4月,该市已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105.22平方公里,占年度治理任务的44.77%。六盘水市通过
2024-05-06 08:1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