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肝脏被称为人体最大的“化工厂”,是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比如,饮酒时进入体内的酒精、蛋白质代谢产生的氨,都是在肝脏中“解毒”的。一旦肝脏受到损伤,就好比“化工厂”发生了事故,会引起一系列全身性的症状。
2024年7月28日是第14个“世界肝炎日”,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周敬强跟大家盘点常见的伤肝行为,说说如何保护肝脏。
肝脏的独白:
看似很能忍,实则很受伤
肝脏缺乏痛觉神经,“能忍则忍”是它一贯的行事作风。比如肝炎等常见的肝病,大多与日积月累的不健康生活方式相关,一旦肝区疼痛,就说明疾病已进入严重阶段。所以,千万别等肝脏出现问题才后悔莫及。
这些伤肝雷区你了解吗?
1.乱吃药物,难以承受的毒素之“重”
胡乱搭配药物、过量用药等,都会加重肝、肾负担。
2.过度饮酒,当心酒精肝悄悄来临
长期过量饮酒,容易造成慢性中毒性肝损伤,也就是酒精肝。
3.吸的每支烟,肝都很“介意”
对肝脏而言,烟草中的尼古丁是导致疾病、诱发肝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4.暴饮暴食,肝脏“变胖”挺可怕
长期摄入过多热量,脂肪在肝部堆积形成脂肪肝,进一步恶化会导致肝硬化。
5.霉变食物毒素多,肝脏受伤隐患大
霉变食物中可能含有国际公认的一类致癌物——黄曲霉毒素,长期摄入易诱发肝癌。
6.每次熬夜,肝脏都在“舍命陪君子”
熬夜会影响肝脏的解毒和代谢功能,导致毒素积累,从而造成肝细胞损伤。
7.大发雷霆时,肝脏比你更“难过”
生气、紧张等负面情绪到来时,体内激素分泌发生变化,易导致免疫紊乱,从而对肝脏造成影响。
8.不按时吃饭,警惕脂肪肝风险
饮食不规律导致两餐间隔过长,肝脏内储存的糖原消耗殆尽,为了维持身体机能,肝脏会存储过量脂肪,久而久之易形成脂肪肝。
肝脏的“求救声”
你会正确识别吗?
1.食欲不振:肝脏受损往往会导致消化不良,严重时出现厌食油腻、恶心、呕吐等症状。
2.疲劳乏力:肝脏有问题,容易出现头昏耳鸣、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肝功严重异常时,会出现乏力、低烧等类似感冒的症状。
3.蜘蛛痣和肝掌:蜘蛛痣常见于面、颈、上臂、前胸等部位;肝掌是慢性肝损伤的典型表现,手掌的大小鱼际和指尖部位发红,手心发白。
4.出血:肝脏异常会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异常,出现牙龈、鼻子等部位出血。
5.黄疸:肝脏出问题,则会造成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皮肤、尿液等发黄。
呵护“小心肝”
收好4个护肝小锦囊
周敬强主任介绍,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甚至有些肝癌,都与没有“管住嘴”有关。生活中远离肝病困扰,首先就要谨防“病从口入”。其次还要注重生活中的小细节。为此,周主任提出4个护肝建议:
1.饮酒要适度,切忌超量,最好可以尝试戒酒。
2.预防病毒感染,及时注射疫苗,切断乙肝的主要传染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消化道传播),不吸毒,不共用注射器、刮胡刀等,注意饮食卫生,提倡分餐或使用公筷,避免交叉传播。
3.规律作息、适当运动、控制体重,避免长期食用高糖高脂的食物,保持合理营养与膳食均衡。
4.不滥用药物,定期体检,用药时严格按照医生规定的剂量服用。
总之,平常做好肝病预防、少给肝脏添麻烦,就是最有效的护肝方式。从现在开始改掉可能伤害肝脏的坏习惯,用行动守护肝脏健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24 2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