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法治时报
白沙一男子帮人“跑分”被反诈宣传民警发现,同伙打听案情一起落网
“跑分”团伙有人“黑吃黑”
白沙办案民警在梳理案件线索 记者宋飞杰 摄
■ 本报记者 宋飞杰
“先后到案的7名犯罪嫌疑人中,年龄最大的33岁,最小的21岁。他们通过‘跑分’赚钱,无非就是想轻松赚快钱,但他们没有想到,‘馅饼’下面是‘陷阱’。”1月16日,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派出所民警向法治时报记者介绍了他们打掉的一个“跑分”犯罪团伙。
反诈宣传引出辖区一男子
2022年9月13日,牙叉派出所民警在辖区开展反诈宣传时,获悉辖区男子符某某的银行卡存在异常交易。
“我们根据断卡线索,依法传唤了符某某。我们检查符某某名下的银行卡发现,除了有几笔几元的小额入账外,还有一笔7万元的入账记录。”民警说,在询问符某某时,他称这几笔小额入账是他与朋友们打麻将赢的小钱,7万元是朋友的钱,暂时存在他名下。
虽然符某某坚称7万元是朋友的,但办案民警很快查出这笔款项与一起诈骗案有关,即诈骗分子将钱打给符某某,让符某某“洗钱”。
为赚快钱跟着别人学“跑分”
在证据面前,符某某承认了自己在帮助网上诈骗团伙“洗钱”。
据符某某交代,2022年8月份的一天,他去王某家玩,发现马某带着苏某,通过一个聊天软件,联系到一条“跑分”线后,苏某的个人银行卡上就收到了一家赌博网站累计打来的4万元。苏某到银行把4万元现金取出,存到马某的银行卡上,马某、王某和苏某便轻松得到4000元的收益。
看到马某、王某和苏某赚钱这么轻松,符某某心动了,当场表示要加入他们一起“跑分”赚钱。
2022年9月12日,王某让符某某带上银行卡到他家“跑分”。符某某到王某家后,几个人在一个聊天软件上聊了一会,符某某的银行卡上就收到诈骗团伙打来的7万元。
“就是这笔7万元的资金入账,我们确定了符某某是‘跑分’团伙中的一员。”办案民警说,由于传唤及时,符某某银行卡上的7万元还没有被取出。
一个“跑分”团伙浮出水面
在传唤符某某期间,办案民警发现有人在打听案情。
“我根据符某某交代的情况,发现打听案情的人就是符某某供认的马某和王某,于是我们当时就传唤了马某和王某。”民警说,经传唤,一个“跑分”团伙浮出了水面。
据介绍,在这个“跑分”团伙中,马某是主要的牵线人。
马某没有工作,却想赚“快钱”。一次,马某遇到一个朋友称可以搞“跑分”来赚钱,于是就按照朋友指引,在手机上下载了一个聊天软件,并交了8000元押金,当天就通过聊天软件拿到了4万元诈骗款。
“马某尝到赚‘快钱’的甜头后,时不时在朋友面前炫耀,并先后带领6人从事‘跑分’操作,在不到1个月内,‘洗钱’28.8万多元。”民警说,他们传唤符某某后,又传唤了马某、王某、苏某,4人均对利用银行卡帮助他人“跑分”进行电信诈骗的违法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另外3人知道马某等4人被警方刑事拘留后主动投案。
团伙中有人“黑吃黑”
据了解,从事跑分的犯罪嫌疑人都会在一个聊天软件上注册登记并缴纳一定的押金,获取到一条跑分线,之后就能在这条线上源源不断得到跑分的资源,获得诈骗团伙或赌博团伙提供的资金。
“‘跑分’的犯罪嫌疑人洗钱机会多了,便会对过手的钱有了贪念,有的犯罪嫌疑人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就会‘黑吃黑’,直接把要洗的钱吞掉。”民警说,在“跑分”这个不法行为中,类似于这种“黑吃黑”的现象几乎存在。
在白沙警方打掉的这个“跑分”团伙中,王某就是“黑吃黑”中的一个。
据王某交代,他在“跑分”中发现打入自己银行卡的钱都是不合法的,心想如果直接把这些钱取出来使用,应该不会有人报警,于是把一笔2万元的赌资占为己有。之后,在借用朋友的银行卡“跑分”中,王某假借银行卡被冻结,又把一笔诈骗资金4.6万元收入囊中。
目前,7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拘。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8 09: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