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难获法律保护!“租友回家过年”火爆背后暗藏重重陷阱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1-26 16:27:00 来源:海报新闻

难获法律保护!“租友回家过年”火爆背后暗藏重重陷阱

马上就到春节了,不少年轻人喜忧参半,“喜”是因为回家可以团圆休息,“忧”是单身的人要面对父母亲朋的殷殷询问。为了抵抗七大姑八大姨的狂轰乱炸,租个“女/男友”回家过年的业务再次发酵起来。

难获法律保护!“租友回家过年”火爆背后暗藏重重陷阱

租女友业务火热

“钱到位都能做”

临近年关,在一些网络平台上,“租人”服务各式各样,称可以提供陪聊、陪玩、扮演角色等服务,并在详情页内列出价格、自身优势等信息,租赁女友最是火热。

被租赁来的女朋友,不仅可以陪伴逛街、吃饭、看电影,还可以带回家见家长,配合买家演一出甜蜜的戏剧。这类租赁自己的价格较高,除了基础的定金和尾款外,还需要根据难度、危险系数、节假日情况来调整价格。

据媒体报道,有位租赁者表示,可以任意指定其年龄、性格、大学及专业、工作、婚姻状态、家庭成员等,按照业内收费标准,见家长在500元至800元之间,同时会多和客户互动,一般不会有身体接触。

除了个人外,在二手交易平台和社交平台上,还有专门业务团队发布的租赁广告。内容大同小异,比如“专业临时生活演员,现场应变能力强,可扮父母、扮男友、扮女友、扮亲戚朋友,代相亲、见家长,帮忙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所有细节可以按照要求来”。当要求“需要做戏做得真,可能有肢体接触”的要求,对方回应“扮演过程比如拉手都可以,接吻正常不能”,不过对方又马上补充道,“钱到位也都能”。

暗藏重重陷阱

“一不小心人财两空”

“租人”这事儿,在社会上已经发酵多年。不少影视剧也有类似的情节,故事曲折,热热闹闹,很是吸引年轻人。从本质上讲,“租人”其实不是租人,而是一种劳务雇佣关系。我雇你假扮女友/男友/伴娘等等,你以此获得劳务报酬,只要双方平等交易、正当履约,且符合公序良俗,这样的雇佣就没毛病。但是,鉴于“租人”行为多为陌生人之间的交易,且活动场景多为陌生、私密的环境,联络方式多为网上找寻,这也会放大此种行为的风险。

对于“承租方”而言,有人财两空的可能。一般情况下,出租方都会要求对方提前支付订金和路费,甚至全部租金,一旦预付了这笔款,未必能等到客串‘演员’,不少人遇到过人财两空的结果;另外,父母、亲戚给的见面礼,如果当时不知情,想把“馈赠”讨要回来也绝非易事。

而对于“出租方”而言,则也可能面对一系列无法预料的风险。比如有假借租赁服务之名介绍卖淫服务,通过在网络平台拉客掩人耳目;也有在租赁过程中发生伤害、威胁、性侵等情形的。

有违公序良俗

难获法律保护

难获法律保护!“租友回家过年”火爆背后暗藏重重陷阱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虽然租女友含有“租”字,但由于人不能作为交易物,所以即使他们签了合同,期间如果发生纠纷,也受不到法律保护,在租赁期间如出现任何财产、人身损失,都会陷入维权难的困境。更不用说,有些人还打着男女朋友的名头,行不正当之事,既违背了公序良俗,破坏了社会公德,又损害了公共利益。另外,租友平台算是处于灰色地带的产物,实际上并不具有合法经营的资质,一旦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出现了违法的事实和行为,各方包括中介机构都将会受到民事法律、治安处罚法,刑事法律的相关处罚。

有人呼吁,监管部门和相关网络平台,应该对这一行业加强监管和规范,这当然是有必要的,如果是交易平台,至少双方的身份及相关资料要有审核备案,并且做好相关的风险提示,保证投诉渠道的畅通,如果发生违法犯罪行为,要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处理。

从社会治理角度出发,应该高度重视的不仅是“网上租友”这一现象,更是如何能让监管、法律等发挥最大作用。只有让互联网应用在合法合规的轨道上前行,才能挤压那些打擦边球的生存空间。同时,还要呼吁年轻男女们,理性看待,谨慎考量,不要盲目跟风。

父母为啥爱催婚

理解包容最重要

有些父母担心子女如果不早结婚,想找到优质的对象就会变得越来越难;有些父母担心假若子女不结婚,将来要一个人过着生病没人照顾、老来无人陪伴的孤苦生活;还有些父母,则是出于面子或者想要抱孙子的心理加快了催婚步伐……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热衷催婚的父母,内心都是充满焦虑感的,加上边界不清的传统观念,他们对催婚给子女带来的困扰可能也缺乏自知。

双方如果都能有一定的界限感,相互尊重、换位思考,家庭关系会更和谐,生活氛围也更轻松。从子女的角度来说,要理解父母的心态,和父母之间有足够的沟通,将自己的想法与未来的计划清晰地告诉他们,减少他们的担忧与疑问。从父母的角度来说,现在的社会是多元化的,子女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有选择是否结婚的权利,父母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不要过多干涉,将更多精力投注在自身上来,可能会有更好的生活状态。

(海报新闻编辑 马婉莹 综合法治日报、光明网、人民网、极目新闻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6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较为夸张的“谷子”也进一步验证了IP的人气。“吃谷”陷阱多 监管力度需加大随着“谷子”市场不断升温,一些乱象随之滋生。在“谷圈”中,“谷子”通常分为“普谷”“湖景谷”“海景谷
2024-12-05 10:57:00
...身其中。然而,光鲜亮丽的直播背后,却隐藏着不少合同陷阱,让不少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主播陷入困境。安徽某高校表演系学生罗莉因直播合同纠纷被索赔8000万元的消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2024-06-04 00:48:00
《哪吒2》IP周边爆火背后藏陷阱 山东省消协发布消费提示
...测和开箱视频,避免因为盲盒的神秘感而陷入过度消费的陷阱。三是保护知识产权,做正版守护者。消费者应选择正规渠道(如授权电商平台或大型实体商场)购买电影衍生品,选购前主动核实产品
2025-02-19 14:40:00
警惕“代号”背后的消费陷阱
...间销售各类“珍稀牙角”究竟是“顶风作案”还是“销售陷阱”?“代号”成为售假的“遮羞布”记者在多个销售牙角类直播间了解到,商家口中的“大猫”指的是老虎,“大鸟”指的是盔犀鸟,也
2024-06-21 11:00:00
“5元求购苹果灵动岛截图”火爆社交平台 背后隐藏诈骗陷阱
...丢失模式”功能的具体情况有所了解。 背后的隐藏诈骗陷阱“灵动岛”截图背后,当卖家按照要求登录了诈骗人员的Apple ID后,诈骗人员便会利用苹果手机的“丢失模式”功能远程操
2024-06-06 16:48:00
焦点关注小心AI伴侣背后的“温柔陷阱”高珊随着大模型技术快速发展,新型类人情感聊天机器人——“AI伴侣”日益流行。目前,市面上已有100多款由AI驱动的应用程序,不仅能够进行全天
2025-02-19 10:31:00
《北上》夏凤华险被诱骗卖身,谢望和及时救援避免五万赔偿!
...”以“高薪诱惑”和“美好前景”为名,骗入了一份充满陷阱的合约。虽然这类骗局在影视作品中屡见不鲜,但许多人或许不知道,这背后真实存在许多相似的现实案例。让我们一步步走近这场“交
2025-03-21 21:22:00
壹点315|多款软件涉“套娃式”收费,AI功能成割韭菜“新刀”
...成为企业“收割”用户钱包的新工具。面对这样的“消费陷阱”,消费者权益如何才能得到保护?AI功能成卖点消费者掉入消费陷阱“原本只是想用AI给照片修个图、换个背景,结果被扣了一年
2025-03-14 12:20:00
...mp;nbsp12&nbsp版)近期,有着解压神器标签的“萝卜刀”火爆校园。这种萝卜刀是塑料制品,一甩“刀片”就出来,再一甩就收回,刀体颜色鲜艳,并有手枪造型、夜光功
2023-10-17 01:3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