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吴水根:匠心坚守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四十余载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12-17 07:15: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不退休,我要干到干不动的那一天。”吴水根,1966年出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坚守这门手艺,一守就是40余载。

吴水根:匠心坚守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四十余载

国家级非遗(苗族银饰锻制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吴水根。

今年5月,吴水根用纯银亲手打造的名为“一帆风顺”的“龙船”漂洋过海,远赴法国巴黎参加“从北京到巴黎——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中国艺术大展。

等待作品回国的时间里,吴水根也没有闲着,一幅一米多长、将传统银器制作工艺与绘画艺术相结合、精心制作的画卷已完成大半。

吴水根:匠心坚守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四十余载

吴水根代表作银冠。

跟随父辈学习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的那一年,吴水根7岁。

“我从小看父辈做银饰,慢慢就喜欢上了,最开始学画图,家乡的一草一木、苗族刺绣、生活场景给了我很多灵感。”图画明白了,吴水根才开始学习錾刻工艺和花丝工艺。

1983年,吴水根正式从事银饰锻制,通过不断摸索创新,工艺愈发精湛,成为台江县施洞镇岗党略村塘龙寨吴家银匠第八代传人,作品兼具传统特色和现代风格,苗族银饰工艺品逐渐走向全国、传至海外,走俏市场。

吴水根:匠心坚守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四十余载

吴水根在制作银饰。

银饰锻制这门手艺,纷繁复杂,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动物、花鸟等工艺品都经过了千百次的锤打和巧夺天工的手法。

“做这个需要过硬的技术。”吴水根一语道破其中关键。

从铸炼、锤打、拉丝、编丝、再到雕刻、焊接,每做一件银饰工艺品,吴水根都倾注心血,将民族文化与银饰锻制技艺相结合,先后创作了“苗族故事图腾柱”“龙船一帆风顺”“蝴蝶妈妈与吉宇鸟”“吉宇鸟”“同心向党”等银饰作品,作品种类多达200余种。

吴水根:匠心坚守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四十余载

吴水根制作的“村BA”周边文创。

在提高知名度的同时,吴水根还不忘家乡父老乡亲。

2010年,吴水根注册成立贵州省台江县水根民族银饰有限责任公司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展示施洞地区独具特色的苗族银饰、刺绣等非遗项目,构建了一个传统银饰传习培训、交流空间,2020年底,荣获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一个人富不算富,我想把这门技艺毫无保留地传下去,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将银饰做得更加精致。”按照当地传统,苗族银匠手艺大多来自家传。作为一名党员,他打破约定俗成的规定,广收徒弟,把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免费传授他人,为苗族同胞找到一条增收致富之路。

吴水根:匠心坚守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四十余载

吴水根制作的作品。

同村的吴建平今年41岁,有一定的银饰锻制基础,师从吴水根学艺3年,技艺精进许多。“吴老师手把手教,有时候做得不好,我自己都想放弃了,他还不断鼓励我,虽然如今已‘毕业’,但遇到不会做的,第一时间还是会来请教他。”

通过“师带徒”模式,吴水根成功带出19名徒弟,然后徒弟又带徒弟,村里的银饰加工越做越大、越来越红火。

遇到订单多的时候,他会将订单匀给银匠们做,与徒弟们、银匠们一起分享。

吴水根:匠心坚守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四十余载

银饰手镯。

“现在,我们塘龙寨95%以上的家庭户都在从事银饰锻造相关的工作,产品远销广东、广西、湖南、上海、北京等地,有的还买到国外去了,部分银匠还受聘到长三角、珠三角等企业担任技术顾问或业务骨干。”吴水根说。

将手里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吴水根带头组织技术骨干,致力于苗族银饰加工研究、创意、生产、销售、展示、传承,响应村里实施的“党支部+合作社+十户一体+农户”发展模式,通过抱团发展,形成“发展产业一起帮、公益事业一起建、社会责任一起担、文明乡村一起创”的良好局面,既推动民族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也为共同富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匠心铸就民族精品。从业多年,吴水根已成为代表施洞银饰加工技艺标志性人物,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的非遗文化交流、展示表演及技能大赛,先后获“贵州省劳动模范”“贵州省优秀共产党员”“贵州省首届十大工匠”“2017中国非遗年度人物”“第八届贵州省道德模范”等荣誉。

“传承非遗技艺,推广民族文化,这是我一生的追求。”未来,吴水根还有很多打算,精进锻制技艺、研究更多精美样式、广收徒弟,将民族工艺推向世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华姝

图片/视频 刘青

编辑 孙蕙

二审 张齐

三审 陈诗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7 0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影像贵州·人物丨吴水根:匠心传承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吴水根是台江县施洞镇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大师、高级工艺师,他潜心钻研苗族银饰锻造技艺40余年,用精湛的手艺将苗族银饰工艺品
2024-08-31 21:54:00
【黔东匠人】一锤一錾五十载 匠心独运守传承|松桃76岁苗族银匠龙根主的坚守与传承
...明脉络。海报制作/吴采丽叮叮当当……7月26日,在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文化街上,一家名为“火连纯银”的银饰店铺里,76岁的龙根主老人正专注地敲打着一块银锭。他也是松桃最有名的传
2025-08-02 14:59:00
纪录片《最“贵”的绝招》10月6日晚央视播出:苗族银饰制作技艺
...职业的外国友人在贵州拜师学艺的第一视角,呈现了贵州苗族刺绣、蜡染、银饰、安顺地戏、赤水独竹漂、布依族八音坐唱、都匀毛尖采制等传统非遗技艺的精妙,传递出贵州非遗所蕴涵的东方智慧
2023-10-06 14:26:00
...贺百梅,贵州贺银匠民族工艺有限公司总经理、黔南州级苗族银饰非遗传承人,从事银饰制作已16年。20世纪80年代,贺百梅的父亲贺顺利就干起银匠的营生,出色的技艺让他在惠水县银饰制
2024-05-28 06:03:00
《非遗里的中国·贵州番外篇》在丹寨开机!
...非遗里的中国·贵州番外篇》在贵州丹寨开机启拍。伴着苗族锦鸡舞表演,贵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陈本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编室副召集人、综合频道负责人贺亚莉,总台贵州
2023-09-21 16:39:00
贵州黄平:棹女饰银钩,新妆下翠楼
...饰品的传统,在贵州黔东南,造型精美款式多样的银饰是苗族女性盛装时重要的装饰。由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申报的苗族银饰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24-04-10 15:29:00
黄平:银光流转在指尖
...声,时时从远处的木屋传出。那是银匠锻打银器的回响。苗族银饰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黄平苗族银饰的美,源自一锤一錾的匠心里,更流转绽放在每一道火光闪耀
2025-09-21 21:57:00
什么?苗族银饰上有寒武纪地层纹样?
...起潮落。令人惊叹的是,这些沉睡亿年的纹路,竟与当地苗族银饰、蜡染图腾产生奇妙共鸣,让地质科学与人文艺术在此交织。邰引岩正手持银锤敲打银片“叮叮……咚咚……”在剑河县引岩民族饰
2025-06-19 22:19:00
【匠心·传承】黄能:千锤百炼守根脉 万缕银丝织未来
...须——每一丝弧度,都是对器物之魂的无声雕琢。黄能是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也是家族银饰锻造技艺的第七代传人。他的童年便在叮当锤声与炉火光影里穿行,从小就帮着清洗父辈打造
2025-06-19 13:5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东高河村重生记
昔日漫天煤灰 今日漫山花海东高河村重生记——绿水青山这样变成金山银山(二)9月20日,游客在邯郸市复兴区东高河村游览。 河北日报记者 田明摄今年5月
2025-10-06 07:52:00
河北国际陆港创新拓展“班列+”业态临西轴承通过中欧班列发往海外市场河北日报讯(记者贡宪云)9月29日,在临西“国际轴之城”产业园
2025-10-06 07:52:00
创新消费场景 发挥区位优势 推出特色商品“河北游”持续带火“河北购”“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这句旅游宣传语的含金量不断上升
2025-10-06 07:54:00
省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推出“四主动”服务法企业换证“线下零跑动、办事一次成”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今年,河北省政务服务中心聚焦企业办事痛点
2025-10-06 07:54:00
从好标准、好设计等“六好”方面推出若干措施我省加快推动“好房子”建设河北日报讯(记者宋平)从遮风挡雨到追求品质,“好房子”的内涵不断升级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
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9月30日,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
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10月2日,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栗农黄全书手捧丰收的板栗笑脸盈盈。 河北日报记者 孙也达摄“你看这地上落的栗子
2025-10-06 07:56:00
聚焦新能源装备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精准招引项目邢台以链招商力促两大产业聚链成群河北日报讯(记者王永晨、闫德见)9月28日
2025-10-06 07:57: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
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10月1日,游客在兴隆县小关门村果园采购蜜梨。 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摄10月1日清晨
2025-10-06 08:00:00
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继续跻身外国游客最喜爱的十大“中国游”目的地
鼓浪屿以多元文化、开放包容的魅力受到境内外游客青睐。图为鼓浪屿钢琴艺术周演奏现场。(鼓浪屿管委会 供图)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厦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如春风拂过
2025-10-05 08:35: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光昱)9月30日,由雄安新区农业农村局和容城县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5 08:35:00
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厦门文旅市场交出亮眼答卷
连日来,厦门中山路游人如织,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厦门日报记者 陈偲瑶 摄)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 通讯员 彭军)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2025-10-05 08:35:00
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进入二审严守安全底线 保持市场活力河北日报讯(记者霍相博)9月28日,河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了关于《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报告
2025-10-05 08:38:00
中新经纬10月3日电 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网站消息,为严厉打击盗采盗挖矿产资源等非法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5-10-05 09: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