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黔东匠人】一锤一錾五十载 匠心独运守传承|松桃76岁苗族银匠龙根主的坚守与传承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8-02 14:59: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开栏语:

在武陵深处,乌江之畔,铜仁的匠人们以手为笔,以岁月为墨,书写着未被机器时代湮没的传奇。

这里,非遗不是陈列馆的标本,而是苗绣银饰里跳动的图腾、傩戏面具上凝固的史诗、玉屏箫笛中流淌的山魂。一根竹篾编出千年智慧,一柄刻刀雕镂民族记忆,那些藏在指尖的绝技,是比文字更古老的密码。

我们开启《黔东匠人》栏目,不只为记录濒危的手艺,更想探寻:当傩舞撞见现代旋律,当土法扎染浸入当代美学,这些文明基因如何在新语境里重生?匠人之“绝”,在于以有形之物承无形之道——那是黔东山水赋予的灵性,是世代相传的敬畏,更是对“慢创造”的固执坚守。在此,邀您触摸手温尚存的文明脉络。

【黔东匠人】一锤一錾五十载 匠心独运守传承|松桃76岁苗族银匠龙根主的坚守与传承

海报制作/吴采丽

叮叮当当……7月26日,在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文化街上,一家名为“火连纯银”的银饰店铺里,76岁的龙根主老人正专注地敲打着一块银锭。他也是松桃最有名的传统手工苗族银饰制作工艺传承人。

小小门店里,手镯、前叉、项圈、凤冠、哑铃、八宝、耳环等各种银饰琳琅满目,各类荣誉证书也是满满当当。龙根主用五十余年的光阴,将苗族银饰这门古老技艺打磨得熠熠生辉,也用自己的坚守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工匠精神。

【黔东匠人】一锤一錾五十载 匠心独运守传承|松桃76岁苗族银匠龙根主的坚守与传承

龙根主拿出各类荣誉证书一一向记者介绍来由。吴采丽 摄

从火连寨走出的银匠传人

“这个凤冠上的牡丹纹样,要先用银丝搓成花蕊,再把薄银片剪成花瓣,一片片焊接上去。”龙根主边说边做,布满老茧的手指灵活地摆弄着细如发丝的银线。这样一件精美的凤冠,他要花费数月时间才能完成。

龙根主出生于松桃苗族自治县世昌乡(如今的世昌街道)火连寨的一个银匠世家,祖辈都是远近闻名的银匠师傅。

【黔东匠人】一锤一錾五十载 匠心独运守传承|松桃76岁苗族银匠龙根主的坚守与传承

龙根主展示他制作的苗族银饰工艺品。吴采丽 摄

在这个苗族聚居的偏远山村,银饰不仅是装饰品,更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符号和家族财富的象征。十八岁那年,龙根主正式艺成出师,开始了他的银匠生涯。

“那时候,苗家人有个习俗,会把家中财产换成白花花的银子,投炉造丝,錾刻成衣。”龙根主回忆道。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银饰是苗族家庭最重要的财产之一,婚丧嫁娶都离不开它。龙根主从父辈那里不仅学会了精湛的技艺,更继承了苗家人对银饰的特殊情感。

【黔东匠人】一锤一錾五十载 匠心独运守传承|松桃76岁苗族银匠龙根主的坚守与传承

龙根主展示他制作的苗族银饰工艺品。吴采丽 摄

“火连纯银”的诚信招牌

龙根主的店铺,一个长长的展柜占据了店内近三分之二的空间,里面整齐摆放着手镯、前叉、项圈、凤冠、哑铃、八宝、耳环等各种银饰。每一件作品都闪耀着内敛的光芒,诉说着匠人的用心。

在制作工艺上,龙根主始终坚持全手工打造。从银锭到成品,要经过熔化、锻打、拉丝、缠丝、剪丝、焊接、打磨等几十道工序,仅工具就有近40种。制作一件简单的银手镯需要五六个小时,而精美的凤冠则要耗费数月的时间,由数百个薄银片和细银丝衔接而成。

“他们因为信任我才在这里买银饰,我当然要更用心给他们做饰品。”龙根主说。令他自豪的是,尽管现在有不少客户通过电话或网络远程订购,先把钱打到他的账户,他再给对方寄过去,但至今没有一个客户退货。

【黔东匠人】一锤一錾五十载 匠心独运守传承|松桃76岁苗族银匠龙根主的坚守与传承

龙根主制作的苗族银饰工艺品。吴采丽 摄

为了区别其他银饰,打造自己的纯银品牌,龙根主特意打造了一枚“火连纯银”印章,每一件银饰都印上这个标记。他为自己立下了两条铁律:一是坚持用纯银打造,决不掺加杂银;二是认真对待每件作品,每个细节都精心雕琢。这种对材质的苛刻要求,让“火连纯银”在当地赢得了极佳的口碑。

“做一个花的图案,要用两根或多根银丝像搓麻绳一样搓在一起,再把五根、七根排好,用牛胶刷过后把编好的图案进行焊接。”龙根主说,这样复杂的工序很伤眼睛,现在他只有戴着老花镜才能完成精细的加工。

【黔东匠人】一锤一錾五十载 匠心独运守传承|松桃76岁苗族银匠龙根主的坚守与传承

龙根主正在打造制作银手镯。吴采丽 摄

荣誉背后的匠心人生

“看,这些都是我获得的各种奖项……”龙根主拿出珍藏的荣誉证书。

“铜仁名匠最佳创意”“文化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这些荣誉是对他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匠心的最好肯定。

“苗族人银饰以大为美,以重为美,以多为美。”在龙根主看来,手镯、前叉、项圈、凤冠、哑铃、八宝等,每一种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苗族银饰不仅是装饰品,更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店铺里,泛黄的老照片铺满台面,每一张都有一个身着苗族服饰的男子专注地锻造着手中的银饰——那是他早期从事银饰制作时留下的影像。这些照片记录了他从青年到老年的银匠生涯,也见证了苗族银饰工艺的变迁。

【黔东匠人】一锤一錾五十载 匠心独运守传承|松桃76岁苗族银匠龙根主的坚守与传承

龙根主修复苗族银饰。吴采丽 摄

“年近花甲心不老,大半辈子从不后悔。”尽管已年过七旬,龙根主依然每天坐在那张木凳上,手持小锤,专注地敲打着银饰。他的神情中,满是在手工艺生涯里得到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他说,“这不仅是一门技术,还是苗族的文化,希望能一直传承下去。”

在机器取代人手的时代,龙根主依然坚持用最传统的方式,一锤一錾地打造着每一件银饰。这种坚守不仅是对技艺的传承,更是对苗族文化的守护,是对“工匠精神”最生动的诠释。

幸运的是,龙根主的小儿子龙毅最终选择继承父业。儿子龙毅主攻数字化设计,儿媳将钻研电商运营,家庭工坊逐步实现“前店后厂+直播带货”新模式,年销售额逐步提高。

【黔东匠人】一锤一錾五十载 匠心独运守传承|松桃76岁苗族银匠龙根主的坚守与传承

龙根主打造的印有“火连纯银”商标的银饰。吴采丽 摄

十多年前,松桃自治县修建文化产业一条街,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龙根主得以以2年时间免费租用一间门面,将店铺从村里搬到县城,生意也越做越红火。不仅接到了松桃自治县成立60周年县庆银饰礼品定制单,还几乎承包了县内婚嫁的银饰订单,还有重庆秀山、湖南花垣各地的订单。这一变化让小儿子看到了传统银饰的新前景,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制银技艺。

暮色中,“火连纯银”的招牌亮起温暖的灯光,叮叮当当的敲打声穿透夜色……从火连寨的乡村银匠到松桃苗族银制行业的佼佼者,龙根主用半个多世纪的坚守,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工匠精神。在他手中,冰冷的白银被赋予了生命与灵魂,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纽带。

视频制作/吴采丽

【记者手记】

银光里的坚守

在“火连纯银”店铺里度过的这个下午,我仿佛穿越了时光。龙根主老人布满老茧的双手在银锭上翻飞时,那些细密的皱纹里似乎镌刻着半个世纪的匠人故事。

最打动我的不是满墙的荣誉证书,而是老人检验银料时专注的眼神。他用祖传的土法将银料烧得雪白,那份执着让人动容。在这个追求速成的时代,还有人愿意为一件银饰耗费数月光阴,这本身就是一种震撼。

与老人交谈时,他总是不自觉地抚摸那枚“火连纯银”的印章。这个小小的标记,承载着一个匠人对诚信的坚守。当听说几十年来从未有顾客退货时,我突然明白:匠人精神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

传统手艺的传承,需要像龙根主这样的坚守者,也需要更多年轻人的接力。离开时,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仍在耳边回响,那是传统工艺最动人的生命律动。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采丽

一审 阙成岱

二审 杨聪

三审 朱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02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40后”与“80后”的苗族银饰产业“大战”
...,一个“80后”,都是松桃响当当的头号银匠代表。但在苗族银饰本事上,彼此却互相“不服输”。贵银庄银制产品。吴采丽 摄13年前,在政府的张罗下,两人一起把店开到县城的民族文化产
2025-08-02 03:33:00
...目代表性传承人、全国首批乡村工匠名师王兴武说。匠心独运,幻化万千。像王兴武一样的乡村工匠以匠人精神传承民间技艺,用赤诚之心在乡村阡陌间绘就精彩事业。去年以来,我省深入实施乡村
2024-10-08 05:57:00
家国亲情六百年·手艺篇|江南匠人来贵州,留下繁花满树
...饶等地。也就是说,从唐代起,江南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银匠,他们经历了大唐盛世的万国来朝、大宋繁华绮丽的雨过天晴,再到元朝的民族融合。无论太平盛世,还是朝代更迭;无论风调雨顺,还
2024-06-28 15:48:00
什么?苗族银饰上有寒武纪地层纹样?
...起潮落。令人惊叹的是,这些沉睡亿年的纹路,竟与当地苗族银饰、蜡染图腾产生奇妙共鸣,让地质科学与人文艺术在此交织。邰引岩正手持银锤敲打银片“叮叮……咚咚……”在剑河县引岩民族饰
2025-06-19 22:19:00
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十七届〕第28号2024年3月22日,松桃苗族自治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决定任命:胡汉汀为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
2024-03-24 17:16:00
贵州松桃苗族“社饭”里的“春滋味”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每年春回大地时,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盘石镇的苗族同胞会到山间采摘蒿菜、野葱、折耳根等野菜,制作一种传统美食——社饭。大家吃着社饭,以此来祈求新的一年五谷丰登、
2024-03-27 18:13:00
吴水根:匠心坚守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四十余载
...。”吴水根,1966年出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坚守这门手艺,一守就是40余载。国家级非遗(苗族银饰锻制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吴水根。今
2024-12-17 07:15:00
贵州丹寨:“银匠村”体验非遗文化
...村”之称,国庆假期期间,当地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体验苗族银饰锻制、蜡染、刺绣、鸟笼制作等非遗文化的制作工艺。近日拍摄的贵州省丹寨县银匠村。近日,苗族妇女为游客现场展示织锦工艺。
2023-10-06 00:58:00
贵州松桃:数万宾朋相约“六月六”
农历六月初六是苗族传统节日“六月六”情人节。7月23日,松桃苗族自治县长兴堡镇九龙广场举行了“中国苗族情人节六月六”系列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宾朋欢聚在此,感受苗族文化的
2023-07-24 14:1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近日,湖北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精神,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2025-10-21 16:31:00
参保制度越来越趋向于公平性,对生病才想起来交医保的人设置参保门槛,没毛病。近日,湖北2026年度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缴费工作已启动
2025-10-21 16:31:00
近日,人保财险唐山直属营销服务部落地丰南鑫港再生资源有限公司雇主责任保险项目,提供风险保障5280万元。下一步,人保财险唐山直属营销服务部将持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2025-10-21 16:31:00
【民生实事进行时】德州天衢新区赵虎镇开展“邻里共舞庆丰收”广场舞活动
鲁网10月21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费书慧 通讯员 方秀霞)为丰富辖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欢乐祥和的丰收氛围
2025-10-21 16:31:00
淄博市博山区第六中学举行第三十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合唱朗诵展演
鲁网10月21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田东徽 石亮)金秋送爽,丹桂飘香。近日,淄博市博山区第六中学第三十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合唱朗诵展演成功举办
2025-10-21 16:32:00
德州天衢新区抬头寺镇开展“文体广场欢乐多 锣鼓小镲奏起来”文化活动
鲁网10月21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 通讯员 杨帅)10月20日,德州天衢新区抬头寺镇文体广场热闹非凡,开展“文体广场欢乐多 锣鼓小镲奏起来”主题的文化活动
2025-10-21 16:32:00
鲁网10月21日讯三季度,齐鲁云采政府采购网上商城临沂站完成交易2.69万笔,交易量全省第一,成为临沂市政府采购主渠道
2025-10-21 16:33:00
鲁网10月21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赵媛媛)为深化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学生环保责任意识,10月20日,淄博市博山区实验中学举行“保护环境 美化校园”教育活动暨主题升旗仪式
2025-10-21 16:34:00
罗庄农商银行:秋粮抢收现场中跃动的“农商红”
鲁网10月21日讯在连绵秋雨与泥泞田埂交织的秋收图景中,罗庄农商银行的一支支“农商红”服务小队,成了田间地头最温暖的风景线
2025-10-21 16:34:00
以赛促学见成效!遵医口腔学子在国际赛事获奖,彰显人才培养质量
多彩贵州网讯 近日,第四届“丝路杯”国际口腔医学生临床技能邀请赛在西安顺利举行,本次邀请赛汇聚了中国、日本、西班牙、奥地利4个国家
2025-10-21 16:36:00
近日,人保财险河北邢台襄都支公司携手襄都区民警、东方社区等共建单位,在邢台市好正好超市门口开展“共护‘养老钱’安享幸福年”宣传活动
2025-10-21 16:37:00
河北新闻网讯(郑佳庆)为彻底改善城乡环境面貌,持续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与幸福感,10月17日,文安县委、县政府正式印发《文安县城乡环境整治提升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2025-10-21 16:37:00
当夜幕降临雄安,雄安新区“容东康宁雄观书屋”依然灯火通明。这座由雄安新区总工会打造的多功能空间,融合阅读、夜校与创客功能
2025-10-21 16:39:00
三明三元:筑牢师生消防安全“防火墙”
东南网10月21日讯(通讯员 李艳 文/图)全国“119消防宣传月”将至,为切实提升校园应急避险能力,筑牢师生消防安全“防火墙”
2025-10-21 16:40: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刘颂寒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各种“速度”和“效率”所裹挟,以至于忘记了生活中最珍贵的温度。近日
2025-10-21 13: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