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韩信的思维仍停留在分封制时代,双方利益不同,故其挟功求封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19 19:58:00 来源:精彩生活

韩信向刘邦要齐王这个事,其实真不是韩信不懂政治。只不过,韩信懂的不是秦汉时期的政治,他懂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在他的潜意识里,天下就应该是实行分封制的!所以他才会在刘邦最危急的时候要挟刘邦给自己封王。

如果刘邦也打算实行分封制度,那么韩信这个时候提出要求,其实是最好的一个机会。韩信自己的利益可以最大化,刘邦也能接受这个结果。但可惜的是,韩信唯一算错了一点,那就是刘邦压根就没打算实行分封制。或者说,刘邦从来不接受异姓王的存在。这就为后来韩信被杀埋下了一个伏笔。

韩信向讨要封王这件事,其实还得从韩信平定北方的时候开始说起。

楚汉战争期间,刘邦长时间率领汉军主力,在荥阳地区和项羽进行对峙。为了打赢项羽,当时刘邦就派韩信前往北方,企图先拿下北方那几个零散的诸侯国,然后在项羽身后开辟第二战场。

正是基于这个战略,后来韩信前往北方之后,在短短半年之内,韩信先后破魏、灭代、平赵。在项羽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韩信就拿下了大半个三晋地区。等到项羽回过神来之后,这时候整个三晋地区,除了项羽自己控制的那块区域之外,剩下的地盘已经全都被刘邦拿下,再也没有独立区域了。

再之后,项羽虽然也曾经派主力进攻,企图趁着韩信立足未稳的时候,再次拿下三晋。但是韩信作为一代兵仙,自然不会给项羽这个机会。此后的一年里,韩信逐渐巩固了对三晋地区的控制,建立了完整的防御体系,算是彻底把这块地盘吃了下去。

韩信的思维仍停留在分封制时代,双方利益不同,故其挟功求封王

刘邦

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刘邦并没有给韩信封王。反倒是把韩信拿下了的赵国封给了一个叫张耳的人。

这事倒也不是刘邦不够意思,虽然这块地盘确实是韩信打下来的,但是从当时的局面来看,张耳确实更适合就藩赵国。据史书记载,早在战国末年的时候,张耳和刘邦就已经认识了。当年刘邦外出游历,还曾经在张耳身边做过门客。

而到了秦末的时候,刘邦在沛县地区起兵,张耳则是在赵国这边起兵。后来,张耳还扶持了一位赵国王族的后人,做了新的赵王。当时张耳的这个举动也直接引起了秦朝那边的针对,导致大量秦军开始围攻赵国。然后,张耳和那位赵王就开始向其他起义军求援。

等到其他国家的起义军都来救援赵国之后,接下来的战役就是那场著名的巨鹿之战了。

而等到巨鹿之战打完之后,张耳在赵国的名声更是瞬间上涨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所以项羽分封诸侯的时候就直接把赵国一分为二。一部分给了张耳拥立的那个赵王,另一部分直接给了张耳。

但这件事也导致很多赵国的传统贵族非常反感。所以后来,那位被拥立的赵王开始在赵国境内另一个厉害人物陈余的帮助下直接进攻张耳,最后把张耳给打垮了。而张耳被打垮了之后就去投奔了刘邦。此后不久,刘邦为了平定北方,就让韩信和张耳一起率军过来,平定了赵国。

韩信的思维仍停留在分封制时代,双方利益不同,故其挟功求封王

背水一战

历史上那场著名的背水一战,其实就是韩信和张耳联手领导的。

所以,赵国这块地盘虽然是韩信打下来的。但是和张耳相比,韩信的威望显然不太够。这样算下来,刘邦把赵国分给张耳,自然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当然,在这件事上,刘邦其实对韩信已经有所亏欠了。因为按照当时的规则,这块地方是谁打下来的,那就应该封谁做藩王。而在之前平定三晋地区的战争当中,韩信显然功劳最大。正常情况下,这块地方就应该是他的。

而除了赵国之外,其他的三晋地区当时也不能给韩信。除了项羽手里的那部分三晋地盘之外,刘邦手里确实还有韩国和魏国的一部分地盘。但是韩国的那部分地盘早就已经被刘邦封给了韩国王族后裔。而魏国的那部分地盘则是归属于另一位异姓王彭越实际控制。

所以这样一来,韩信虽然废了不少力气打下了三晋地区。但是这块蛋糕早就已经被刘邦提前分完了。

而接下来,等到韩信又花了一年时间彻底稳住了三晋地区之后,一个新的情况又出现了。当时除了项羽和刘邦双方直接控制的地盘之外,北方依然还存在的诸侯国其实就只剩下了两个。一个是燕国,另一个是齐国。

韩信的思维仍停留在分封制时代,双方利益不同,故其挟功求封王

韩信

燕国那边,因为三晋地区被韩信打下来了,早就和中原地区彻底断了联系。于是后来,燕国那边干脆直接宣布,举国加入到了刘邦的阵营当中。因为燕国那边是主动归降的,刘邦当时也不好对燕国下手,不可能把主动投降的燕国分一半给韩信。

而齐国那边当时也在和刘邦这边谈判。齐国这边的情况比较特殊,在楚汉战争正式开打之前,项羽就曾经先和齐国打了一场。而且正是因为项羽当时去打齐国了,所以刘邦才有机会暗度陈仓,闪击关中。之前那场项羽和齐国之间的战争,齐国被项羽打得很惨。所以齐国这边对项羽其实是有天然的仇恨。

如此一来,当刘邦派人去说服齐国,希望齐国归降自己,跟着自己一起打项羽的时候,齐国那边并没有太反对。只是在谈判的条件上双方暂时还没谈拢而已。“信引兵东,未渡平原,闻汉王使郦食其已说下齐,韩信欲止。范阳辩士蒯通说信曰:‘将军受诏击齐,而汉独发间使下齐,宁有诏止将军乎?何以得毋行也!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余城,将军将数万众,岁余乃下赵五十余,为将数岁,反不如一竖儒之功乎?’”“淮阴侯闻郦生伏轼下齐七十余城,乃夜度兵平原袭齐。”

此后,齐国那边果断杀了刘邦的使臣。而且为了自保,齐国还主动和项羽那边联系,希望项羽那边能够支援一下齐国。而项羽这边,考虑到齐国的战略重要性,还真派了二十万大军去增援齐国。

后来,也多亏了韩信比较能打。一场大战之后,韩信直接把齐国主力以及楚国援军,全部就地消灭了,这才没让事态恶化。而这场仗打完之后,整个齐国全境也就全都落到了韩信的手里了。

韩信的思维仍停留在分封制时代,双方利益不同,故其挟功求封王

韩信

那么,当时的韩信为什么会在双方谈判期间直接进攻齐国呢?

实际上,从韩信的角度来看,这其实是一个最优方案。因为当时在整个北方,除了项羽的地盘之外,就只剩下齐国还没有被拿下了。也就是说,如果韩信想要裂土封王,齐国就是最好的选择。而如果齐国也谈成了,那齐国就成了下一个燕国,韩信想打都没法打了。

至于说项羽控制的楚国本土,这块地盘虽然也可以被分封。但问题是,想要分楚国的地盘就必须得等到项羽被干掉。而项羽被干掉之后,韩信自身的价值就不大了。就算刘邦碍于他的功劳真的给他一块封地。但这块封地也不可能比整个齐国更大。

正是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当时的韩信才会选择在双方谈判期间强攻齐国。而且,在这之前,刘邦确实也给了他可以便宜行事的权力。等到他集结完军队之后,刘邦也没明确给他命令不让他打齐国。这样算下来,就算韩信强攻齐国,也不算违背刘邦的命令。

就这样,等到韩信占领齐国全境,这时候的项羽集团,已经彻底从战略上被刘邦集团包围了。所以在这之后,项羽不得不主动和刘邦议和。同时,项羽私底下也派人去联系韩信,希望韩信能够脱离刘邦集团,自立一方,形成一个三足鼎立的局面。“项王恐,使盱眙人武涉往说齐王信曰:‘天下共苦秦久矣,相与戮力击秦。秦已破,计功割地,分土而王之,以休士卒。今汉王复.兴兵而东,侵人之分,夺人之地,已破三秦,引兵出关,收诸侯之兵以东击楚,其意非尽吞天下者不休,其不知厌足如是甚也。且汉王不可必,身居项王掌握中数矣,项王怜而活之,然得脱,辄倍约,复击项王,其不可亲信如此。今足下虽自以与汉王为厚交,为之尽力用兵,终为之所禽矣。足下所以得须臾至今者,以项王尚存也。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项王今日亡,则次取足下。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和,参分天下王之?今释此时,而自必于汉以击楚,且为智者固若此乎?’”

到了这个时候,历史便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韩信的思维仍停留在分封制时代,双方利益不同,故其挟功求封王

韩信

如果韩信真的选择自立一方,以他的军事才能,确实可以和刘邦、项羽三分天下,独自占领齐国。甚至就连燕国和赵国,未来也有很大可能,被韩信收入囊中。而如果韩信选择继续效忠刘邦,那么项羽就必败无疑了。

显然,此时的韩信,一念之间便可以决定历史的走向。而当时韩信麾下的头号谋士蒯彻也是极力劝韩信自立一方和刘邦项羽平分天下:“天下初发难也,俊雄豪桀建号壹呼,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櫜鹓,熛至风起。当此之时,忧在亡秦而已。今楚汉分争,使天下无罪之人肝胆涂地,父子暴骸骨于中野,不可胜数。楚人起彭城,转斗逐北,至于荥阳,乘利席卷,威震天下。然兵困于京、索之间,迫西山而不能进者,三年于此矣。汉王将数十万之众,距巩、雒,阻山河之险,一日数战,无尺寸之功,折北不救,败荥阳,伤成皋,遂走宛、叶之间,此所谓智勇俱困者也。夫锐气挫于险塞,而粮食竭于内府,百姓罢极怨望,容容无所倚。以臣料之,其势非天下之贤圣固不能息天下之祸。当今两主之命县于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臣原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夫以足下之贤圣,有甲兵之众,据强齐,从燕、赵,出空虚之地而制其后,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割大弱强,以立诸侯,诸侯已立,天下服听而归德于齐。案齐之故,有胶、泗之地,怀诸侯以德,深拱揖让,则天下之君王相率而朝于齐矣。盖闻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原足下孰虑之。”

但是最终,韩信还是拒绝了。

韩信拒绝自立一方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因为韩信很感激刘邦,在韩信看来,刘邦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如果不是刘邦的提拔,韩信不可能有机会当上大将军,后来也不可能有机会横扫北方,打出那么多传奇的战绩。

另一方面,此时韩信麾下真正信得过的人,也并不算多,没有足够稳定的班底。之前赵国平定之后,刘邦曾经悄悄过来,拿走了韩信和张耳的兵符,调走了他们手里所有的军队。而平定齐国的时候,刘邦又让自己的心腹曹参,做了韩信的副手。

所以,当时的齐国,虽然确实是韩信打下来的。但是韩信身边的人却大半都是刘邦派来的,而且还有曹参这样的嫡系心腹。这些刘邦的心腹当时又多半都是独自带兵,镇守在齐国不同的地方。韩信根本没有把握在短时间内将刘邦的心腹全部清洗干净。

韩信的思维仍停留在分封制时代,双方利益不同,故其挟功求封王

韩信

而顺着这个思路发展下去,只要韩信敢造反,齐国内部短时间一定会内乱。就算韩信军事才能比较强,最后可以灭掉曹参。但是在短时间内,齐国境内一定会大乱。到那个时候,如果项羽趁势进攻齐国,很容易就可以灭了韩信。

因为这两个原因,韩信自立为王的这个选择其实是一个风险极高,收益却很一般的方案。就算韩信成功造反,最后能够得到的也就仅仅只是一个齐国而已。

相比之下,如果韩信直接向刘邦讨要齐国,这个方案就比较靠谱了。以当时的战局来看,只要韩信开口,刘邦不可能不同意。如果刘邦不同意,那就是把韩信推向了项羽那边。而这个方案,风险几乎没有,但是结果却是一样的。最后韩信不费一兵一卒,也不用背叛刘邦,还是可以占领齐国全境。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此后,韩信派人去联系刘邦,提出齐国这边刚刚被平定,内乱比较多,希望刘邦能封自己做一个“假齐王”,以此来安抚人心。“汉四年,遂皆降平齐。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原为假王便。’”可是这样一来,当刘邦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顿时就气炸了!

从刘邦的角度来看,韩信这就是在要挟自己。一个真正的当权者,从来不可能接受被其他人胁迫。哪怕这个人之前有过再大的功劳,为了安全考虑,当权者也不可能接受这种威胁。

韩信的思维仍停留在分封制时代,双方利益不同,故其挟功求封王

刘邦

据史书记载,“当是时,楚方急围汉王于荥阳,韩信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陈平蹑汉王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

就这样,韩信最后确实拿到了齐王的爵位,实现了自己的谋划。但他的这个选择却让刘邦就此开始对他不满,将他视作潜在的对手。

从韩信的角度来看,他这样做其实并没有错。因为韩信觉得,自己确实是立下了大功。按照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封制传统,自己确实有资格得到一个诸侯国做封地。为了自己的利益,所以韩信才会选择用这种方式胁迫刘邦。

从韩信的视角来看,这其实就是他理解的政治。

但是此时的韩信却忽略了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他理解的政治和刘邦理解的政治可能不太一样。

在韩信看来,自己作为汉朝的功臣,本来就立下了大功,当然有资格得到一个诸侯国。但是从刘邦的角度来看,刘邦可以接受给他高官厚禄,但是不可能接受直接给封国。这就是两人之间最大的分歧。

韩信的思维仍停留在分封制时代,双方利益不同,故其挟功求封王

韩信

说到底,韩信的思路还停留在春秋战国时期。而刘邦的思路则是到了秦汉大一统的时代。这种分歧没有对错,只能说是双方的利益不同而已。

如果韩信没有用这种方式向刘邦讨要齐国。估计汉朝开国之后,刘邦大概率会直接给韩信封侯。韩信的封赏甚至有可能还在萧何之上!而且,汉朝开国之后,只要韩信本人放弃兵权,安心享受荣华富贵,不去威胁刘邦的统治地位,刘邦大概率也会让韩信善终。

而韩信选择在这个时候,通过这种要挟的手段让自己当上了齐王。结果就是韩信确实得到了齐国,但同时也引来了刘邦的猜疑和忌惮。一个真正的统治者从来不能接受自己的统治,被其他人威胁。哪怕这个人并不想造反,只要他有这个能力,统治者一样无法接受。所以,韩信的这个选择就为后来汉朝开国之后自己被刘邦彻底清算埋下了一个伏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0 0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韩信能出川而诸葛亮出不了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是说明修暗道暗渡陈仓只能使用一次,不巧的是这一次被韩信使用了,诸葛亮没有办法再次使用。有一些计谋它可以反复使用,比如说火烧野王坡、火烧赤壁,但是有一部分计谋恐怕使用一次之后就
2023-01-06 16:18:00
蒯通是谁?劝韩信造反,自己却安享晚年
...之他丝毫不弱,他就是汉朝蒯通。蒯通是纵横家,曾经是韩信的谋士。他出身燕国的范阳县,继承了春秋战国时代士人的传统,长于审时度势,精于往来游说,简单来说就是说客、谈判专家,跟当年
2023-01-01 16:21:00
韩信从生到死,三十个成语道尽他的传奇一生
韩信在中国历史上的名气很大,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是一位军事奇才。但一代奇才没有战死沙场,却被一群宫女用竹签子捅死,这样的结局实在令人唏嘘。韩信虽已走远,但是他留给我们的绝不仅仅只
2022-12-25 18:20:00
楚汉争霸:根据地建设决定胜负
...确,各司其职。萧何的功绩是刘邦集团内的任何人,包括韩信都无法比拟的。司马迁在《史记》中这么评价萧何:“楚人围我荥阳,相守三年;萧何镇抚山西,推计踵兵,给粮食不绝,使百姓爱汉,
2024-03-01 07:29:00
韩信真的有三分天下的资本吗?
...长安未央宫的钟室内,被后人誉为无双国士,一代兵仙的韩信,刚刚被丞相萧何骗进宫,就被一群妇女拿下,即将被处死。这个时候的韩信后悔极了:我当初要是听蒯通的话,今天又怎么会被女人小
2023-04-23 12:24:00
韩信战无不胜,如果将他放到三国是什么水平?
韩信是我国古代的天才军事家和军事家。在分析项羽和刘邦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逻辑严谨,层次明确的战略计划,包括战略目标的选择和战争形势。战略决策的所有主要方面,分析发展方向
2023-05-29 14:54:00
萧何后不后悔害死韩信
汉初三杰分别为萧何、韩信、张良,后勤、将军、谋士战争三大件帮助刘邦夺得天下。韩信由萧何“举荐”给刘邦的,如此说来萧何在刘邦功臣中排第一实至名归。韩信因萧何的举荐被刘邦拜为大将军,
2023-07-25 14:22:00
韩信的存在一直很尴尬,始终被刘邦“吊”着走
韩信二十多岁时跟了刘邦,打了四年楚汉战争,在长安被“囚禁”了五年,三十多岁去世,辉煌而又短暂的人生,让人扼腕叹息。身为叱咤风云的将军,韩信创造了无数纵横捭阖的过往,最终却没有战死
2023-04-19 20:51:00
高情商的韩信,为什么败给了低情商的刘邦
韩信的业务表现是顶尖的,但韩信的关系攻略一塌糊涂。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韩信是一个连忍胯下之辱都能忍的人。忍凡人所不能忍,这谁能做到?韩信怎么说也算
2024-04-05 17:3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