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钟南山邀张桂梅去广州疗养,网友送祝福:希望张桂梅老师能好起来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1-22 19:1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近日,以张桂梅的光荣事迹演绎的舞台剧《待到山花烂漫时》在广州首演,“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特别委托儿子钟惟德诚邀“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到广州疗养身体。

钟南山邀张桂梅去广州疗养,网友送祝福:希望张桂梅老师能好起来

网友说:

“有钟老的帮助,张桂梅老师一定会好起来的!”

曾经在“七一勋章”颁授现场,张桂梅贴满膏药的双手,却托起了大山里女孩子们的未来和希望。

从2008年到2020年,张桂梅送走了12届华坪女高毕业生。本科上线率超过90%,在整个华坪县一直排名第一!

张桂梅是怎么做到的?答案令人难以置信!

01 曾经的她还想过自杀

年轻时的张桂梅面色红润,活蹦乱跳,还有天生的一副好嗓音,20世纪90年代初,张桂梅的身体还健健康康的,她面色红润,每天欢蹦乱跳的,加上天生一副好嗓音,说话总是轻声细语,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

后来她邂逅了爱情,两个人十分恩爱,这使早年失去父母的张桂梅发自内心地满足,她觉得爱人就是上天对她的馈赠。

不出意外,张桂梅的人生应该是,有丈夫、有孩子,过着幸福的小日子。婚后,丈夫继续深造考取了研究生;而她也读了大学本科。两人双双毕业后回乡工作。

钟南山邀张桂梅去广州疗养,网友送祝福:希望张桂梅老师能好起来

工作稳定后两人也计划着要孩子,没想到一次体检,丈夫竟然查出胃癌晚期,这对于张桂梅来说如晴天霹雳。

她眼见着丈夫的胃癌转移肺癌,胸腔里积液一抽一盆,她的心里在滴血。

她抱着丈夫痛哭:“不管花多少钱,我都给你治好。”

昂贵的治疗费,一片药要500元,打一针要六七千元,一年的治疗费用就是20多万元,但丈夫的病仍然没有被治好,死神还是将丈夫从张桂梅身边带走了。

丈夫离开的日子里,张桂梅孤苦一人,她感觉刚得到的幸福瞬间就灰飞烟灭了,一块沉甸甸的巨石压在她的身上,她的脸上再也没有了灿烂的笑容。

她埋头于工作,让工作转移她的痛苦,她将白天人为地拉长,把时间都给了学生,但是校园的天还是会黑,她还是要回家。回到家的她满眼都是昔日爱人的影子,令她再次沉浸于痛苦之中。

虽然身边的领导、同事都很关心她,但是她还是走不出失去爱人的阴影。

为了从失去爱人的伤痛中走出来,她只好选择离开满是回忆的大理,来到了丽江华坪。起先,她被分配到县中心学校任四个毕业班的政治课老师,后来她又主动去做刚成立不久的民族中学任教。

在民族中学,她将痛苦化成忙碌,化成对学生的爱,这使她已经枯萎的内心逐渐复苏。

人生真是一个痛苦消失的同时,另一个痛苦接踵而来。

1997年,她又被查出子宫瘤,因为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瘤子越长越大,最后取出后导致她的腹腔里的内脏都全部错位了,医生不得不为她进行第二次手术。

她独自一个人去医院,做检查,缴费,治疗,拿药,什么事情都是她一个人完成。另外她为了给丈夫治疗,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了外债。赤裸裸的现实是,她没有钱,就做不了治疗,她只有拖着病体疲于奔命。

钟南山邀张桂梅去广州疗养,网友送祝福:希望张桂梅老师能好起来

因为病魔的缠绵,她也对人生失去了希望,当时她的心境是:“就在华坪这个地方走了算了。”甚至想过自杀。

可是,一份责任又拴住了她。她当时带了四个毕业班,马上面临中考,她一咬牙将检查结果锁进了抽屉里,直到将每一个学生送进考场。

02 死里逃生,萌生办免费女子高中的想法

2001年,张桂梅带病教学,被称为“轻伤不下火线”的老师。

上帝总是将你逼到了死胡同,又给你一束光。就在张桂梅自觉人生走进死角时,华坪县召开了全县妇女代表大会,还专门邀请张桂梅做了报告。

当张桂梅演讲完时,台下一阵掌声。紧接着是人们纷纷上台往捐款箱里塞钱。不明所已的张桂梅尴尬地跟坐在旁座的人说:“真尴尬,我没有捐钱就下来了。”

这时旁座的人说:“张老师,您还不知道吗?这是县里给您捐钱治疗呢!”

张桂梅顿时热泪盈眶,感动不已。

华坪县的县长拉着张桂梅的手说:

“张老师,我们华坪虽小,虽穷,但我们一定要救你。我们不能捧着你的骨灰盒去叙述你的感人事迹。”

钟南山邀张桂梅去广州疗养,网友送祝福:希望张桂梅老师能好起来

华坪人的热心纯朴,让张桂梅深深地爱上了这片热土,甚至她一度觉得自己亏欠这片土地。她永远也忘不了,代表们为她捐款,有人将准备去县城给孩子买衣服的钱都捐给了她,有人从大山里来,身上仅有5元钱,全部捐了,回去时没车费,徒步6小时回家。

华坪的老乡用温暖点燃了张桂梅活下去的希望。

她的嘴边常挂着一句话:

“不是我对华坪有多好,而是华坪先救下了我。所以我要为华坪做些什么?”

她想来想去,自己是一个老师,只会教书,那就把自己的学生带好。从此,三尺讲台,每一天都给了她向上的力量。

可事情并没有预想的简单,当她完成治疗,再次回到民族中学的时候,她发现:今天一个女孩辍学了,明天又一个女孩辍学了,再过几天,又一个女孩子不见了······

她感到非常奇怪,于是就去家访,没想到女孩的家长却语出惊人:“女孩子读什么书,不如早点回家帮家里干活,帮弟弟攒彩礼钱。”

这些家长的想法让张桂梅非常震惊,于是她有了一个迫切的想法:“我要救这些女孩子,让她们走出大山,把书读完。”

于是她决定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她理想的想法是:最好学校能管吃、管住、学费全免,家长们或许愿意让孩子来读书。

钟南山邀张桂梅去广州疗养,网友送祝福:希望张桂梅老师能好起来

她坚定地觉得:一个女人可以改变三代人的命运,有文化,上可以帮助自己的父母,下可以教育好自己的儿女,同时改变自己的命运。

丰满的理想,远比不上现实的残酷。成功的人都能够直面残酷。

03 放下尊严,四处筹集资金

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想法仅停在想象的层面。她苦恼自己不是名人,没有人脉。她四处筹集资金的方法就是寒暑假去昆明挨家挨户去敲人家企业和机构的大门,苦苦地说明山里的女孩怎么怎么需要用读书来改变命运,多么需要一所免费高中。可没一家企业搭理她。

她在城市最繁华的街区摆地摊,找一个合适的地方,摆出自己的身份证、工作证、党员证、还有各种荣誉证书,有来说明她“摆地摊讨钱”是为了给山里的女孩办一所免费学校。

钟南山邀张桂梅去广州疗养,网友送祝福:希望张桂梅老师能好起来

可是路过的人都是对她投来怀疑的目光,甚至有人以为她是疯子。

有一次,在一家企业,她要把自己的梦想说给老板听,刚开始被门卫拦下,她却还坚持解释,没成想,对方放出大狼狗,咬伤了她的裤脚,也咬伤了她的脚,鲜血不停的在流,她疼的坐在地上娃娃大哭。

但是张桂梅依然没有放弃。

直到2008年,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云南丽江华坪县全国第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成立了。

虽然条件稍微艰苦一点,但是张桂梅却觉得离梦想越来越近。

开学那天,张桂梅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劝说华坪县附近的山区100名女学生来上学,甚至将入学测试标准降得很低很低。

可是开学后六个孩子就走了6位。让张桂梅不解的是:华坪女高管吃、管住,又请了那么多老师来上课,为什么还没人来呢?

于是她翻山越岭开始家访,一个不落地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家,见到她们的父母,了解家里的情况。

华坪开学前,她就给老师定了一个规矩:我们的学校不开家长会,因为招收的学生都在山区,家长来回不容易,来回需要路费,还会产生一笔住宿费用。

此时此刻,为了拉回那些突然辍学的女孩,张桂梅用了12年,走了11万多公里的家访路,1300户家庭。还曾因旧病复发,昏倒在家访的路上。

累了、饿了,摔倒了、受伤了都是家常便饭,有时因为旧病复发,还会昏倒在家访路上。

钟南山邀张桂梅去广州疗养,网友送祝福:希望张桂梅老师能好起来

她说:“我没有存款,没有房子,没有家庭,但是我有一颗火热的心,有千千万万的孩子,我把光明带进了大山,孩子们就有了光明,他们有了光明、有了前程、幸福,我就什么都有了。”

她没有再婚,没有家庭,也没有自己的孩子,不要健康。在筹集经费的那7年里,她放下尊严祈求路人:“您捐一点吧,一毛两毛也行。”

华坪女子免费高中最后在政府的帮助下建成了,她还得忍受着病痛折磨,挨家挨户去家访劝学。孩子都来了,她又要对她们的成绩负责。

04 她没有孩子,却成为大家景仰的“张妈妈”

华坪女高的时间作息是早上5点50分到晚上11点30分,中午吃饭只有10分钟时间。

有人质疑这不是“魔鬼”训练吗?

要知道这些学生有些连一天小学的大门都没进过,都是零基础,所以别人上12年的高中,她们用3年就要出成绩。

钟南山邀张桂梅去广州疗养,网友送祝福:希望张桂梅老师能好起来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也渐渐适应了这样的作息时间。

每天清晨5点多钟,她就已经起床,她打开学校楼道里的灯,怕女孩子不敢出门,她就举起喇叭开始喊:“大家起床了,起床啦!”

到了中午,她又拿着扩音喇叭喊:“吃饭啦,吃饭啦!”

晚上,又喊着:“睡觉啦,睡觉啦!”

十多年来,天天如此,她通常喊同学“起床”、“早读”、“宣誓”、“唱歌”、“吃饭”、“午休”、“晚安”,被称为“七喊”校长。

有人可能奇怪,她为何不用电铃。她怕用电铃吓着孩子们。因此,学生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张妈妈”。

为了给孩子省出时间学习,她将打扫校园的任务分配给了自己和老师们。她怕孩子遇到危险,自己也搬到学校与学生同住。

功夫不负有心人,山里的女孩,一旦受激励被调动了积极性,她们的学习热情和干劲,非比寻常。

从2008年到2020年,张桂梅送走了12届华坪女高毕业生。这所学校的高考本科上线率超过90%,综合上线率一直保持着100%。这样的好成绩,在整个华坪县一直排名第一!

张桂梅为孩子们豁出去了,孩子们当然也会要求自己豁出去。

华坪融媒体中心新闻主播刘忠伟在一篇名为《面对魔鬼》的回忆文章里,曾有过一段精彩描述:

有一次他去女高办事,遇到张校长,便问起她的身体状况。张桂梅有气无力地说:“不行啦,身体不好。”

刚说完,她抬头看见不远处有几个学生走路慢吞吞,便一下子就跳了起来:“你们几个,干什么呢!”劲头十足,似乎忘了刚才她还说自己“身体不好”。

十二年用烂了三十几个小喇叭,手头随时抄起来就用的还有好几个,楼上楼下,食堂操场,张桂梅走到哪儿,喇叭声就会响到哪儿。

她喜欢看《红岩》这本书,曾将江姐作为人生的榜样。

她经常在校园里给学生放《江姐》的电影,希望将江姐的正能量传递给孩子,让她们能成为有责任感、内心强大的人。

钟南山邀张桂梅去广州疗养,网友送祝福:希望张桂梅老师能好起来

江姐

从2009年开始,她组织学生排演《江姐》的舞台剧在华坪女高演出,演江姐的孙少兰得知后,专门来到华坪女子高中,跟孩子们同台表演。

《红岩》中的江姐被敌人关进渣滓洞,用尽酷刑,但是她仍然意志坚定,信仰不移。

张桂梅的良苦用心终于得到了回报,每次扮演“江姐”的那个班的学生表现得最活跃、成绩最好。

她用江姐精神支撑着自己,也鼓舞着孩子。

我们的时代需要英雄,我们需要楷模。正如张桂梅,在江姐的影响下,一心要改变华坪女子的命运,矢志不移。

钟南山邀张桂梅去广州疗养,网友送祝福:希望张桂梅老师能好起来

钟南山邀张桂梅去广州疗养了,希望张桂梅老师能好起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22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云南丽江:张桂梅校长的“花式合影”刷爆朋友圈!
...的校园里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轮流上前与微笑着等待她们的张桂梅校长合影并为她们最爱的“张妈妈”送上新年祝福孩子们有的朝镜头比耶有的拉着张妈妈一起比心有的摇动手掌像一双双张开的翅膀…
2024-01-05 00:29:00
张桂梅为云南消防讲授新春第一堂思政课
本文转自:人民网-云南频道张桂梅老师为云南消防讲授新春第一堂思政课。 云南消防救援总队供图人民网昆明2月27日电 近日,“七一勋章”获得者、云南省消防救援总队“荣誉政治教员”张桂
2024-02-27 15:49:00
...,云南丽江市委书记浦虹到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看望慰问张桂梅老师,送去节日的美好祝福。3月初的华坪,春光明媚。华坪女高校园内百花盛开、万木葱茏,不时传来琅琅读书声,充满了生机和活
2025-03-07 15:55:00
新春“第一课”|张桂梅老师为云南消防讲授《榜样的力量》
2月23日,“七一勋章”获得者、总队“荣誉政治教员”张桂梅老师再次走进红门,为全省消防救援队伍讲授2024年新春“第一堂思政课”——《榜样的力量》,总队党委书记、政治委员王星在丽
2024-02-24 19:58:00
张桂梅老师给青年教师写的一封信刷屏了!
...天的第一杯奶茶”,并祝福学子们学业有成、前程似锦。张桂梅老师也忍不住尝了一口,“开心得像个孩子”!今天是教师节,张桂梅给青年教师写的一封信,刷屏了!信中张桂梅回忆起一次家访:
2023-09-10 22:00:00
张桂梅老师携女高师生与云南消防指战员共度国庆
...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徐元锋10月2日,“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老师带领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160余名高三师生,走进位于昆明西郊的中国救援云南搜救犬机动专业支队,与云南省消防
2023-10-03 12:54:00
高考结束学生准备离校,不忍分别张桂梅躲进无人教室
...毕业生在当地高考结束后收拾东西离校因为不忍面对分离张桂梅校长像往年一样躲进了教室等到高三的孩子们离校后才走出来这些本该已经离开学校的女孩子们 偷偷折返回来就是为了当面对张老
2023-06-11 00:00:00
...高级中学,看望慰问“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张桂梅老师,为她和全校师生送上节日祝福以及岫岩家乡父老们的真挚问候。岫岩正发布 图消息称,张桂梅,满族,中共党员,原籍辽宁省
2024-09-07 22:16:00
张桂梅:冰冷的决心
这个月的高考季,又被张桂梅老师深深感动了。羊和大家一样,本来已经在新闻媒体上看到过很多次张桂梅老师和她创办的云南丽江的华坪女子高中的故事了。但没想到的是,张桂梅老师在诊断出来类风
2023-06-12 12:5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