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唐井栏:百年寂寞,也非坏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17 13:29:00 来源:杭州网

金石里的人情味 | 衣禾 (浙江萧山人,金石爱好者)

有一年我到宜兴,才知道满街做紫砂壶的都在丁蜀镇。与丁蜀镇朋友聊天,不能不谈陈曼生——陈曼生工古文诗词,精于篆刻,善书法,以隶书、行书闻名,然而真正使他扬名后世的,是参与宜兴紫砂壶的设计与创作。

闲谈间讲到了一个唐代井栏,在溧阳,相去丁蜀镇约一小时车程,听上去也不太远。但在回程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去溧阳只是为了看这个井栏,也是很难得的。

近代金石考古学家马衡在其所著《凡将斋金石丛稿》内,有一条关于“井栏刻字”的记载:“唐之井栏题字,仅溧阳零陵寺元和六年一刻及宛平开成四年一刻。”马衡先生所指的是唐代石质的带原刻井栏。实际上,没有铭文或后刻铭文的唐代石井栏尚有几具,但带绝对纪年原刻的唐井确实极少,而溧阳这口可列唐井第一。

这口井很是传奇。

唐元和六年,溧阳城西门外零陵寺,一个叫澄观的和尚发心造了这个石井栏并一个石盆,所以后世又把这口井叫“澄观井”。虽然溧阳尚在太湖圈,但这口井并没有用太湖石,甚至没有用更细腻点的青石,而是用了颗粒比较粗的麻菇石。据说这是一种火山石,在当时当地应该不属于名贵石料,但其质朴坚实,受水侵蚀又小,居然铭文存久,至今仍可读可认。到了宋元祐五年,因零陵寺已毁,唐井栏遂移至报恩寺内。清嘉庆十一年,报恩寺大殿和千佛楼毁于火灾。5年后陈曼生到溧阳任职,与郭麟、史炳、江听香等人发现了这被遗弃墙角的唐井栏。陈曼生是好古之人,自然摩挲不去,但他却做了与前人好古完全不同的事。

清嘉庆十六年至十八年,陈曼生任溧阳县宰期间,与宜兴紫砂名匠杨彭年合作制壶,据说他画十八壶式(事实上不止十八式),其中就有以这口唐井栏为原形设计的井栏壶,这是前无古人的新款式。也是文人参与紫砂壶设计、以古物入壶的典范。井栏式,陈曼生当时让工匠做了很多,铭文各不相同,当作文化礼品得以传播。后世以井栏式做壶自然就是风尚,顾景舟与唐云就有合作过。

但不知道为什么,如此有名的唐刻似乎并没什么旧拓本。而且,自陈曼生结合紫砂设计制壶之后,这个珍罕的井栏居然在这一百多年中湮没无闻。

1978年秋,溧阳文化馆的文物管理员汪青青在黄家村外农民自留地里找到唐井栏时,它已埋于泥中,仅露口沿,农民耕作时用它歇脚。1991年,它被移至溧阳凤凰公园内,并建“唐井亭”加以保护。其井栏上铭刻全文为:“维唐元和六年,岁次辛卯五月甲午朔十五日戊申,沙门澄观为零陵寺造常住石井栏并石盆,永充供养。大匠储卿郭通,以偈赞曰:此是南山石,将来作井栏。流传千万代,各结佛家缘。尽意修功德,应无朽坏年。同霑胜福者,超于弥勒前。”

井栏作为实用建筑构件,“物勒工名”尚有见。但这样宗教人士发心出力,又有时任官僚作纪诗偈的,极罕。这已经不是工匠之井,而是当地文化之井了。但此井栏文保级别并不高,纵然陈曼生以此为母本造井栏壶风靡至今,但并没有什么紫砂工匠或艺术家来此朝圣;甚至作为南方罕见的唐代刻石,也没有什么书法爱好者前来观摩。这个公园,园林设计精巧,养了荷花的大瓦盆摆满了石亭两面,夏天会有很多市民来纳凉,不算寂静,但清幽。

据说当地文化人士也曾建议将此井栏放入博物馆。因为井栏本是石构建可移动,井栏与井早已分离,其原址的文化价值已失。但最后并没有被采纳。我即想到我们金石社在湘湖发现的宋天圣井栏也是一样的情况,也许,再寂寞百年,也非坏事。

陈曼生曾于一井栏壶上有铭:“汲井匪深,挈瓶匪小,式饮庶几,永以为好。”陈曼生于井栏上汲古,唐井栏于今日尚在井上,亦是好命,也当无所谓亭前车水马龙,来往无白丁吧。倘若当年陈曼生之后传拓无度,又流入豪门,也很难说今日之事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7 15: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宜兴丁蜀镇: 紫砂联袂青铜 传承千年神韵
...“甘泉”,穿越时空、经久不衰。合影未来,陶都宜兴的丁蜀镇,将以此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度挖掘非遗背后的历史故事和巨匠精神,探索将非遗融入生活的多种形式,让非遗从“静态传承”迈向“
2023-09-27 17:48:00
...望,新的奇迹一定会在未来的日子里发生。这是我在宜兴丁蜀镇目睹和感受的景象。近日,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十多位诗人作家到这里采风。多数诗人作家和丁蜀是初次相逢,他们不时用好奇的目光,
2023-02-25 05:46:00
“锡”引力丨江苏宜兴:唱响陶都品牌 续写紫砂新故事
...际消费品博览会上,江苏卓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宜兴丁蜀镇推出的“陶式生活·自在丁蜀”主题展区不仅让全世界遇见了宜兴紫砂,更是通过科技赋能,以全新的面貌让传统文化火出圈。该公司
2024-06-05 14:54:00
一家抖音店铺卖出130万件紫砂器物 这群年轻人如何做到的?
...生活,才是橘子想要的。后来,橘子云游的脚步,在宜兴丁蜀镇停了下来。这个小镇,因紫砂而闻名。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中国只有一把壶,只有一个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早在2006年
2025-03-13 09:18:00
比“完美”更美的泥与火之歌
...,陶艺传万家。在紫砂的发源地和核心产区,无锡宜兴市丁蜀镇当地拥有紫砂壶生产企业400多家,家庭作坊和工作室更是遍地开花。走进丁蜀镇的“自在烧陶艺美学空间”,映入眼帘的是各类设
2024-12-26 21:10:00
...春日市集。为促进商旅产业大消费融合发展,特意遴选了丁蜀镇十大网红打卡地推荐给广大市民,包括前墅龙窑、莲花荡农场郊野公园、青龙山公园等,“古韵味”与“新文化”并存、“文艺范”和
2023-04-16 07:18:00
一曲梨花颂唱响 “陶都好声音”
...伴随着缕缕陶香弥散在陶都的春风里,传统文化的星火在丁蜀镇的夜幕中璀璨绽放。日前,首届传统工艺大国非遗工匠、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壶祖紫砂文化研究院总监范菊华大师,联合丁蜀成人文
2025-04-17 11:33:00
“90后”姑娘创业做紫砂,融合传统与创新的作品在抖音电商“出圈”
...砂制作,尝遍“酸甜苦辣”她叫橘子,和紫砂结缘就是从丁蜀镇开始的,在这里她拜师学艺,一钻研就是七八年时间。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中国只有一把壶,只有一个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
2023-08-30 15:21:00
中国紫砂艺术家谈跃伟被泰国授予“中泰文化交流使者”荣誉称号
...老师伉俪。宜兴手工紫砂陶技艺是指分布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一种地方民间传统制陶技艺。该工艺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代,迄今已有600年以上的历史。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紫砂开始制成
2025-01-11 23:5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斗日伪虎口脱险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小泉沟村。(资料图片) 阳曲县是太原的北大门,也是太原周边的重要产粮区,其附近山区还蕴藏着煤炭等丰富的资源
2025-08-19 07:24:00
光耀太行 | 狮脑山上的“破圈”之战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周昱丽)八月的山风掠过海拔1160米的狮脑山巅,刺刀造型的百团大战纪念碑直指苍穹。八十五年前那个夜晚
2025-08-19 07:50:00
光耀太行 | 那年“双十一” 17岁的他投出一百多枚手榴弹……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周昱丽)当“双十一”成为消费符号,历史的指针回拨至1941年同一天。太行山腹地,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黄崖洞
2025-08-18 08:40:00
来源:华商网相关热词搜索:
2025-08-18 13:46:00
横跨大洋再相聚,80年后潍县集中营幸存侨民及侨民后代再回潍坊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8月17日下午,10位潍县集中营幸存侨民及侨民后代来到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在和平广场的东侧种下了一棵棵“和平树”
2025-08-18 22:14:00
梅汝璈后人义务讲解“东京审判”十二载
“当年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堪称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梅汝璈顶住各方压力,最终不辱使命,将7名日本甲级战犯送上绞刑架,为死难同胞讨回了血债
2025-08-18 06:09:00
“小英雄”雕塑背后的故事
本报讯 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周雪莉报道:2025年8月,一段两名小学生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内为“小英雄”雕塑系红领巾的视频引发全网关注
2025-08-18 06:09:00
【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李铁飞,1921年出生,又名涤非。1938年7月参加新四军,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受苏皖区党委派遣
2025-08-18 07:41:00
光耀太行 | 小米加步枪,凭啥能赢?
山西武乡,太行腹地。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内,一墙斑驳步枪,直面日军山炮。炮口如瞳,无声诘问:“‘小米加步枪’,凭啥能赢?”答案
2025-08-17 09:22:00
我们的抗战|捷耀齐鲁:从台儿庄到梁山的不屈壮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路董萌 冯沛然 王开智 白雪岩 曾现金 刘臣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内,一面布满弹孔的墙体静静矗立
2025-08-17 10:13:00
民间视角书写家国情怀:南阳籍作家秦俊360万字著作《大汉王朝》即将出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8月16日上午,河南大学郑州龙子湖校区友兰中楼至善书院内掌声如潮,全国劳动模范、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秦俊作为特邀嘉宾
2025-08-17 14:57:00
侵华日军罪行又添新的铁证 固安发现侵华日军日记和相册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刘英、刘杰)记者从固安县委办公室获悉,该县近日发现侵华日军士兵井谷惇一郎的日记和上原春信的相册
2025-08-17 15:40:00
缅怀先烈志,薪火永相传——传播宣讲抗战英雄精神
8月15日,山东科技大学智能装备学院“华夏忠魂宣讲”三下乡实践团队走进山东省泰安市徂徕镇抗日英雄纪念基地,组织村民开展走访学习
2025-08-17 17:43:00
光耀太行|山西黄崖洞兵工厂遗址:英雄故事说不完
大皖新闻讯 8月17日,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记者团一早出发,从山西长治市武乡赶赴黎城县黄崖洞兵工厂遗址
2025-08-17 17:59:00
光耀太行 | 山西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馆藏珍贵地形图
大皖新闻讯 8月17日下午,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一行走进山西省晋中市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麻田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
2025-08-17 22: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