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一曲梨花颂唱响 “陶都好声音”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5-04-17 11:33:00 来源:消费日报网

本报讯 (记者 贾淘文)“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当夜风拂过江苏省宜兴市西望紫砂创业园,京腔京韵伴随着缕缕陶香弥散在陶都的春风里,传统文化的星火在丁蜀镇的夜幕中璀璨绽放。日前,首届传统工艺大国非遗工匠、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壶祖紫砂文化研究院总监范菊华大师,联合丁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与西望紫砂创业园、范菊华戏曲艺术工作室共同打造的陶都星光课堂“星光戏码头”戏曲艺术夜课正式开课。

一曲梨花颂唱响 “陶都好声音”

本次活动以全新的互动体验形式,将京剧与紫砂两项非遗技艺巧妙融合,诠释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主题,为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播做出了实践。戏曲艺术夜课首期课程以梅派经典曲目《梨花颂》为授课内容,范菊华大师通过“文化解读+沉浸式教学”的互动模式,为当地二十余名陶艺工作者进行授课。据了解,目前,戏曲艺术夜课第二期京剧《贵妃醉酒》课程已启动预约。

丁蜀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校长张卫斌表示,“星光戏码头”戏曲艺术夜课将着力打造“1+N”体系,即以京剧教学为核心,延伸至戏曲妆造,身段训练等体验模块,并计划在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设立戏曲展演专场。

一曲梨花颂唱响 “陶都好声音”

“在首次戏曲艺术夜课的活动中,学员积极性很高,最初报名的有17位学员,实际来到课堂的人数有二十多位紫砂陶艺工作者,各位同仁能够放弃晚上的休息时间来学习京剧,使我深受感动。”范菊华大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梨花颂》是大型交响京剧《大唐贵妃》的主题曲,唱词典雅,意境深远,回味悠长,感人肺腑。课堂上,我首先以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史诗为引,详细地为学员们讲解了剧目的历史背景,解析了唱词中‘梨花’所代表的文化内涵。随后,我为学员们逐句示范唱段的声韵,带领他们一起练习抑扬顿挫的京剧念白,使学员在唱腔高低起伏的韵律中,体现出大唐盛世的繁华气象。随着教学进度的深入,我以唱词‘天生丽质难自弃,长恨一曲千古谜’为例,讲解了唱词的腔韵拆解、气息控制、腔体共鸣等技法,并针对吴语方言区学员的发音难点,重点指导了‘痴’‘思’等字眼的咬字技巧,在学员们现场此起彼伏的跟读声中,传统艺术之花也在悄然绽放。”

一曲梨花颂唱响 “陶都好声音”

在教学中,范菊华发现很多学员比较胆怯,在台下学得有模有样,但是一上台就表现得特别紧张,张不开嘴、发不出声,更是不好意思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陶艺工作者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埋头创作上,因此大多数人都不善言辞,虽然艺术成绩非常好,作品也响当当,但是不能很好地讲出自己的创意,表达出心中的所思所想,这一点很不利于非遗技艺的传播。如今,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成为文化传播的前沿阵地,呈现出多样化、及时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直播、短视频、微短剧深受人们的喜爱,这也促使从事传统手工技艺的工匠要紧跟时代步伐,敢于‘亮相’,主动‘开口’,通过在一起交流学习的形式,让学员们克服了胆怯的心理,敢于对广大观众讲出心中所想,畅谈自己的艺术理念,将宜兴紫砂艺术真正打造成为有声、有形、有韵的‘活’文化,让‘陶都好声音’唱得更响、传得更远。” 范菊华说道。

在学员试唱阶段,紫砂艺人王女士主动登台展示学习成果,范菊华老师现场为其指导了“长恨一曲千古谜”一句中的尾音处理,赢得同学们的满堂喝彩。“没想到整天捏泥的手,也能掐出杨贵妃的兰花指!范老师通过生动的表演和细致的讲解,使我了解了更多传统文化知识。我发现,京剧唱腔‘声断意不断’的艺术处理方式,与紫砂创作中的留白创作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次活动为广大陶艺工匠构建了一个交流互动的空间,也让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大家欢聚一堂,在学习京剧的同时,更能够相互交流分享创作经验,以戏为媒,打造具有浓郁传统文化特色的紫砂艺术沙龙。我一定会珍惜每一次课程的学习机会,为紫砂创作不断注入更多、更鲜活的传统文化元素。”王女士感慨地说道。

近日,范菊华大师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的2025年新时代“百姓学习之星”活动中,获评“百姓学习之星”荣誉称号。据了解,范菊华大师是业内公认的率先将京剧与紫砂壶两项传统艺术相融合的倡导者与实践者。2023年10月、2024年5月,她分别在上海、福州举办个人艺术展,并结合自己的创作心得开展了戏剧元素与壶艺设计的主题研讨会,旨在促进京剧与宜兴紫陶制作技艺,两项非遗技艺的相融共生、和美同行,为当代紫砂艺术的创新融合开拓出新的路径。

范菊华表示,紫砂艺术发展至今呈现出多样化与丰富化的特点。紫砂艺术从创立之初,就保持着“向内寻,向外求”的发展理念。“向内求”指的是强化技术,熟练掌握各个工艺环节。“向外寻”,指的是通过对生活与自然的观察,寻找更多创意的灵感。紫砂壶这一传统手工器物,历经数百年依旧能够蓬勃地发展至今,这与一代又一代的紫砂艺人们的锐意创新密不可分。推陈出新是紫砂艺术向前发展的动力所在,创新设计思维就是这门艺术传承创新的源源动力。学习京剧,可以提升陶艺工作者匠人的审美,丰富其作品的情感表达内涵,同时也为他们的业余生活增添了更多文化元素。未来,我将携手更多陶艺工作者,创作、开发出更多充满戏曲元素的紫砂艺术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17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锡”引力丨江苏宜兴:唱响陶都品牌 续写紫砂新故事
无锡宜兴市,一座拥有7000多年制陶史的县级市,以其丰富的物产和著名的紫砂陶器而闻名于世。紫砂壶,是宜兴最鲜明的符号和标记。近年来,为推动宜兴紫砂产业高质量发展,宜兴市制定出台政
2024-06-05 14:54:00
筑梦陶都续匠心,携手“童”行承非遗
...为宜兴紫砂陶制作非遗技艺的传承与推广贡献力量。探访陶都之光,对话紫砂匠人“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为深入探索非遗紫砂技艺,实践团
2024-09-12 21:30:00
宜兴丁蜀镇: 紫砂联袂青铜 传承千年神韵
...文化血脉的“甘泉”,穿越时空、经久不衰。合影未来,陶都宜兴的丁蜀镇,将以此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度挖掘非遗背后的历史故事和巨匠精神,探索将非遗融入生活的多种形式,让非遗从“静态传
2023-09-27 17:48:00
宜兴弘云·京氿汇璀璨启幕,墨彩交融共绘陶都新章
2025年6月8日,素有“中国陶都”美誉的宜兴迎来了一场文化盛事。由弘艺丰集团倾心打造的综合型文化艺术空间——“弘云·京氿汇”在宜兴市陶二厂盛大启幕。同日,“弘云·艺湖风雅汇荆溪
2025-06-10 12:00:00
古今交融紫砂艺 活态传承焕新姿
...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通过展示、交流、传承等多个维度为紫砂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助力,让这门古老的非遗技艺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在未来的艺术之路上,我将紧跟中
2025-06-03 10:45:00
纪录片《泥的名字》:挖掘紫砂文化的精髓
...与未来、传统与潮流的“魔法道具”。由哔哩哔哩、江苏陶都产发集团联合出品的系列纪录片《泥的名字》近日上线播出。该片深入挖掘紫砂制作技艺与“陶式”生活方式,用人物故事串联起紫砂文
2025-07-25 13:30:00
第十八届深圳文博会今日开幕,江苏馆携手卓易紫砂街数字文化惊艳
...文化之美,卓易紫砂街日前与宜兴陶瓷博物馆联合发行《陶都博物志·数字文脉》,从紫砂泥料、紫砂经典壶型,到紫砂人物、紫砂发展,从发现、创造到传承与发展,让紫砂历史文化在数字文化脉
2023-01-03 15:00:00
笑阳书画展展现原生艺术魅力
...发来贺电。笑阳,原名石晓良,号不二老石,1963年生于陶都宜兴。18岁应征入伍,军旅生涯20余年,在潮湿、狭窄的猫耳洞生活的一年半时间里,于全国各地报刊发表500多首诗歌,被
2025-03-02 21:13:00
...物的史俊棠先生,注重机制创新与文化引领,致力于中国陶都陶瓷文化、紫砂文化的宏扬,不断组织并推动国际国内陶瓷和紫砂文化交流活动,为陶瓷、紫砂艺术引来文明新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包
2023-02-25 05:46: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无限X青春雅集”将走进奥体中心约汉服“同袍”唱响青春本报讯(记者吴若菡缪言信)非遗传承市集、国风路演、互动游戏、惊喜礼品……11月15日
2025-11-13 08:0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鲁舒婷“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滋养了我,这是这座城市给予我的最珍贵的东西。”眼下,电影《阳光俱乐部》正在热映
2025-11-13 08:06:00
《开始跳舞吧3》圆满收官,街舞少年高燃舞台闪耀终极盛典
由芒果TV、北京心有林夕传媒文化有限公司、杭州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泰兰尼斯独家冠名的亚太首档街舞少年团节目《开始跳舞吧3》今日中午12点正式收官
2025-11-12 14:08:00
近日,由中华广播影视交流协会指导,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三明市人民政府主办,福建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共三明市委宣传部
2025-11-12 15:39:00
当个性特质在趣味互动中绽放,当MBTI工具为团队协作赋能,一场聚焦青年人才的跨界交流活动精彩启动。11月8日,由福州市委人才办
2025-11-12 16:28:00
贵州文学院“精读堂”第93期走进普定,解密短篇小说创作
11月10日,贵州文学院“精读堂”第93期活动在普定一中举行。本期活动特邀青年作家隆莺舞,以“从瞬间到腔调:一个短篇的诞生”为主题
2025-11-12 18:13:00
央视频全程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分论坛,多维内容助推进博会盛况出圈
开放共创新机遇,合作共享新未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已圆满落幕。作为进博会传播的重要力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通过融媒体对话节目《虹观世界》
2025-11-12 18:14:00
唱响地方韵味 十堰10余部经典剧目集中上演
弘扬传统文化,唱响地方韵味。近日,十堰市第六届地方戏曲调演活动举行,10余部经典与新创剧目轮番登台,为市民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2025-11-12 19:19:00
河北新闻网讯(见习记者安洋记者师源)11月11日晚,现代评剧《雷雨》作为第十三届评剧艺术节优秀展演剧目,在唐山大剧院震撼上演
2025-11-12 18:14:00
韩永祉:针线春秋 织就非遗华章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旧堡村,一位八旬老人用一针一线,缝缀起半个多世纪的时光,将民间戏装技艺织成非遗星河中的璀璨一隅。韩永祉
2025-11-12 18:18:00
感悟艺术力量 凝聚奋进共识 省音协、省广电艺协走进“人民必胜——中俄美术作品展”
立冬过后,长春的天气逐渐转寒,但长春美术馆内热度不减。11月12日,“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内人头攒动
2025-11-12 22:54:00
《哑弹》:一枚穿越时空的文学信物
《哑弹》是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以 “呼应时代需求、滋养少儿心灵、传承红色基因”为核心策划出版的一部优秀现实题材少儿主题出版物
2025-11-12 22:21:00
沈保平为《唐诡》“广笑方丈”发声:他的“冤种特质”已经打在DNA里了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随着古 装悬疑单元探案剧《唐朝诡事录之长安》持续热播,剧中角色“广笑方丈”成为全网热门“凶手”人选
2025-11-12 20:37:00
福建首部纪检题材微短剧《宋慈的神秘外援竟是我》上线 古今双探硬核追凶
剧集海报 主办方供图东南网11月12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记者获悉,全国重点网络微短剧《宋慈的神秘外援竟是我》,已在微信
2025-11-12 18:17:00
中央歌剧院推出年度大戏 原创歌剧《可可西里》即将首演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由中央歌剧院与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制作的原创歌剧《可可西里》,将于11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首演
2025-11-12 17: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