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一粒米里看“粮”心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15 07:4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安康日报

一粒米里看“粮”心

桂花村古梯田

魏涛 摄

记者 谭迎春 魏涛

300多岁的古梯田,69岁的谢从海,在4月17日这天再次同框。

这样的场景,已经出现过无数次。

这里是岚皋县南宫山镇桂花村,一个数次在媒体镜头里展示的古梯田村落。正是暮春时节,筑埂完毕的梯田蓄积着今春的雨水,顺着山势蜿蜒铺陈,宛若一块块明镜镶嵌在山间。

自家的4亩多觉得不够,谢从海老两口又把邻舍的田流转过来,今年一共种了15亩水稻。“看着大片大片的好田好地,不种可惜了。”对土地和粮食的心意,谢从海通过从春到秋一天天的亲身劳作,表达得格外充分。

站在他位于半山腰的家门口远眺,春光和煦、农舍错落、良田桑竹,夹杂着村人劳作的身影,一幅景美人和的春耕图。

这样成规模的梯田群,桂花村按地势高低分为上中下3块,共950亩,平均海拔七八百米。6个村民小组313户1000多村民,就靠纯天然的富硒大米和其他作物,繁衍生息到今天。村党支部副书记严友华介绍,这些梯田只用来种水稻,一年能收获近百万斤。除了自己吃,多的都卖掉了,普通大米5块钱一斤,有机的卖10块。全村有200来户都种了水稻,玉米大豆套种、红薯、土豆、油菜等也种了不少。

桂花村在全镇率先推行“合作社+农户”模式,实行统一籽种、统一种植、统一销售,户均增收2000元,有效破解了“有田无人种”的困局。全村还践行耕地“用养结合”理念,引导村民实行冬季休耕、蓄水养田,探索“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让耕地歇下来、肥起来的同时,科学利用稻田水土资源,提高水稻和水产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

整个南宫山镇的夏粮种植任务是5400亩,为确保高质量完成任务,镇上组建技术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由能人大户、合作社带头,建立了7个粮油种植示范点和19个50亩以上的大豆种植示范点。始终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持续巩固耕地流出整改和撂荒地治理成效,确保应种尽种。今年南宫山镇已累计种植油菜2000多亩,播种马铃薯3000多亩,夏杂种植面积200亩,落实烤烟450亩。夏粮丰收的第一仗,他们有信心打赢。

而在孟石岭镇草坪村“旱改水”项目建设现场,220余亩荒地和旱地已换上“新装”。

草坪村党支部书记熊启新对2024年充满了期待。“以前村里都是农户自己种油菜、富硒稻米、玉米、土豆这些。去年我们引进岚皋县西部皇田粮油有限公司,开展村企区域联建,公司把土地一次性流转过去,全面推进富硒粮油机械化生产,以破解劳动力不足、机械化程度低的难题。今年‘旱改水’的220多亩,全部种植生态水稻。”熊启新说,辖区群众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工资、二次分红等途径,多次获取稳定的收益。

孟石岭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干部许顺顺说,早在几年前,镇上就积极响应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号召,扎实推进稳粮扩豆增油工作,在武学村和柏杨林村率先启动旱改水项目,通过对水、田、路的综合治理,改造标准化良田400亩,并出台富硒稻米种植提质增效奖补办法,鼓励全镇农户种植水稻,为粮食安全生产上“双保险”。

“我们结合‘三联’工作机制,与武学村、柏杨林村、桃园村、草坪村等沿河片区党支部共建千亩富硒粮油基地,目前已完成4个村的‘旱改水’改造,建设优质水田1000亩,通过流转土地、劳务用工等带动周边200余户800余人增收。”许顺顺说。

“川道鱼米菜,魔芋全覆盖”——“一川两沟”的地理环境,让孟石岭镇推出了自己的“五良”种植模式。“五良”即良田、良种、良制、良法、良机,持续做好500亩富硒稻米提质增效,抢抓节令深入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巩固实施“猕猴桃+大豆”“茶叶+大豆”“蚕桑+大豆”等“大豆+”模式,确保种植任务落地见效。镇上还建立起“一对一”联系机制,对富硒稻米和大豆种植面积达到20亩的农户,明确一名干部实行结对联系,建立起种粮大户联系模式,畅通种粮大户的致富路。

三月菜花黄,五月菜籽香。当草坪村春耕备播时,37公里外的城关镇水田村,金黄遍野的油菜花落幕,沉甸甸的油菜荚果开始宣示着自己的成熟。

“2022年我家种了9亩油菜,去年增加到30亩。今年夏收的油菜籽打算全部榨油,除留足一家人自己吃的外,其余的全部卖掉,毛收入我估计有8万多。”水田村村民伍玉林说,农村地道的菜籽油在市面上很受欢迎。

城关镇是岚皋县油菜种植的重点区域之一,种植面积2500余亩,其中水田村就有800多亩。水田村不仅是全镇油菜种植的重点村,也是岚皋县今年赏油菜花网红打卡地之一。

岚皋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全县因地制宜,科学调整种植结构,利用冬季闲田巧种油菜。在发挥油菜产业经济功能的同时,引导当地群众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带动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油菜花不仅把和美乡村装扮得愈发美丽,更为当地群众带来了美好“钱景”。

“种油菜好处多,油菜开花是风景,成熟可榨油,连油菜秸秆都能作为肥料改良土壤。”水田村村委会主任陈飞说,全村800多亩油菜采收后还将套种玉米、大豆等农作物。

花香变油香,收割完油菜籽后,水田村又要播下新的种子,收获新的希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5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岚皋3万余亩油菜冬管忙
本文转自:安康日报岚皋县城关镇水田村村民正在锄草培土,确保油菜安全越冬。张天兵 摄通讯员 张天兵 涂慷 杨敏丽冬季油菜管护忙,春来满地油菜香。寒冬时节,岚皋县3.06万亩油菜进入
2024-01-18 07:47:00
帮扶路上用心用情
...得很,来一袋尝个鲜吧……”2月15日,在岚皋县孟石岭镇草坪村委会里,驻村第一书记詹智豪正在挨个给亲朋好友打电话,帮助村民推销大米。2021年8月,27岁的詹智豪被岚皋县烟草专
2023-02-20 07:15:00
... 杨林衔立春过后,大地回暖,春耕备耕工作正迎来高峰期,岚皋县抢抓农时,加快“旱改水”项目推进、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推广,全力以赴保障春季农业生产,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在堰门镇中
2023-03-06 22:46:00
堰门镇:撂荒地里土生金
... 张天兵 江昱锋 杨敏丽盛夏时节,草木葱茏,万物并秀。在岚皋县堰门镇长征村一组山坡地上,300亩一人多高的连片玉米横竖成行,叶子油绿发亮,硕大的玉米棒子整齐排列,金色的玉米须
2023-07-31 07:37:00
冬闲人不闲 沃野焕生机
...:安康日报通讯员 马安妮 唐士凯眼下正值冬季农闲时节,岚皋县抢抓有利时机,扎实抓好冬翻备耕各项工作,处处呈现着“冬闲人不闲”的繁忙景象,为春耕生产按下“加速键”,为2024年
2024-01-03 07:46:00
撂荒地绘出新“丰”景
本文转自:安康日报通讯员 张天兵 杨敏丽日前,在岚皋县堰门镇长征村一块坡地上,10多位村民乘着雨后墒情,忙着为玉米、大豆施肥,看着300亩撂荒地重焕生机,村民们的脸上满是笑容。“
2023-06-15 10:35:00
农村集体经济“生财”有道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今年以来,岚皋县把农村集体经济“倍增”工程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深入挖掘整合各类资源。全县134个村(社区)各显神通,演绎出一幕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拿手“好戏”
2023-09-27 04:10:00
岚皋:产业兴旺乡村美
本文转自:安康日报通讯员 李王灏 陈梦巧近年来,岚皋县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培育壮大乡村产
2024-04-30 07:42:00
上余镇打造未来乡村连片发展实验区
...,五程村拥有了大面积的连片耕地。该村通过打造稻海、油菜花海、蚕桑养殖园等,并举办各类农耕活动,与实验区其他两村错位发力,共同打造一条特色产业、绿色农业、户外运动休闲的乡村旅游
2023-10-24 01:2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