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新型全球化背景下“外语+文化”人才培养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12-29 06:0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林学艺

新型全球化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一些新兴国家所呼吁和推动的全球化。新型全球化是带着人们美好愿望的、真正解决全球化结构性矛盾的世界整体性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高校外语教育成为提升国家跨文化交际水平与学生了解外来多元文化的重要载体,“外语+文化”人才培养工作变得尤为重要。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引下,高校应整合多种外语语言知识、多元文化内涵、语言应用能力等,明确“外语+文化”人才培养定位。高校可以在充分发掘区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开展多语种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对其他国家文化的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跨文化交流机会;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助力学生逐渐成长为贯通中外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明确“外语+”人才定位,更新人才培养战略

新型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应深入了解社会对于国际化人才、外语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在仔细区分“外语+”人才与外语专业人才区别的基础上,明确“外语+文化”人才培养定位。“外语+文化”人才除了专注外语学习外,还应深入了解各国社会、历史、文化、艺术、经济等方面的信息,正确看待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价值理念与实践行为。因此,高校“外语+文化”人才培养目标应概括为“外语专业水平高、跨文化沟通能力强,且能够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应用型、多语种人才。

高校应尝试“英语+跨文化辅修”“小语种+英语”“非外语类专业+英语或小语种”人才培养战略,强化外语教育教学核心,在特色专业与外语教学的有机结合中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同时,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自身跨文化能力,厘清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外语学习与跨文化交际之间的关系,明确“语言本身就是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作为文化传承重要媒介”的定位,尊重不同文化背景。此外,高校应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增强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语言知识能力等综合素养,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完善外语文化相关课程体系,实施跨学科教育

高校应根据外语专业教学大纲与学生实际外语水平,重新制定“外语+文化”人才培养的教学大纲。适当增加或调整外语文化教学课程,克服传统外语教育课程较为单一的缺点,从根本上增强学生对外语文化知识学习的理性认知。

外语教师应深入研究文化内容的不同方面,构建并完善层次化的课程体系,以充分满足不同阶段“外语+文化”人才培养需求。例如,文化内容中涉及的历史、不同阶段社会和人之间的关系、个体文化、音乐、艺术、文学等内容,能够作为外语文化知识教学的基本标准,可将其融入低年级学生的课程内容中。高校应据此完善文化习俗课程、文化概况课程,夯实学生外语文化知识基础。再如,文化内容中涉及的价值观体系、思维习惯、行为科学等,是更加适合高年级学生的课程内容。高校应据此完善外语语言学理论课程、外语文学作品赏析课程,适当增加中外文学作品对照赏析课程,培养大学生理性思维,为学生能够具备自由转换母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的能力奠定基础。

高校可以将外语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相结合,开设跨学科课程。例如,可以将外语课程与国际关系、国际商务、电子商务等专业课程相结合,开展多元化语言教学;结合市场需求,开设英语、日语、法语、西班牙语等主流语言课程,以及阿拉伯语、泰语、越南语等极具潜力的小语种课程,增强学生语言能力,使学生能够切实服务于新型全球化发展。同时,高校应充分结合地理优势进行尝试。例如,广西民族大学等广西地区高校依托毗邻东南亚的优势,积极开设老挝语、泰国语等课程,完善非通用外语课程体系,使得“外语+文化”人才就业率超过90%,是实施跨文化教育的成功典范。

加强师资培训,创新文化教学模式

新型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应更加重视对外语教师的培训,尤其注重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培训工作。将教师文化能力作为招聘和考核教师任职资格、职称评审的重要指标,以科学的激励机制保障“外语+文化”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提升“外语+文化”人才培养实效性。

高校外语教师应精通外语语音、词汇、语义、语用方面的知识,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技能,不断增强双语文化素养、多语文化修养。积极参加高校定期组织的关于“中国文化地道英语表达”的讲座,与其他优秀教师进行教研和交流;从互联网、外文报刊、主流媒体报道等渠道中积累英语表达,增强自身母语文化素养。

外语教师在教授跨文化交际相关课程时,应灵活运用文化底蕴词汇解读、文化包、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比较、角色转换与扮演、文学作品解析等外语文化教学模式,加深外语学习者对于目的语文化的直观认识,并间接提升外语学习者对母语文化的认知。同时,外语教师可以尝试编写校本“外语+文化”教材,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英文教材,以时间或空间为对照选取异国文化内容,增强学生用外语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母语表达异国文化的水平。

结合地方和国际特色,提供外语实践机会

新型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应注重对“外语+文化”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与企业、语言服务机构、国外高校等主体展开密切合作,为学生提供外语实践机会和实习项目;逐步引导学生将所学外语知识与文化知识应用于实习中,切实通过学校教育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高校可以组织多元化的校内文化交流活动,举办外语文化节,邀请外籍教师提供实践指导,为学生创造亲身体验外语文化的场景和机会;积极寻求与当地政府的合作,抓住“地方文化节”“电影节”等大型活动的契机,为高年级外语专业学生争取志愿者服务机会。而后出具实习证明,在检验学生外语学习效果的同时,彰显高校“外语+文化”人才培养的区域特色。另一方面,高校可以与国外大学开展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留学或者成为交换生机会,帮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中深造、学习;引导学生感受语言与文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关联性,增强学生外语运用能力,加深学生对新型全球化的理解,赋予高校“外语+文化”人才培养以国际化特色。例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与土耳其Bahcesehir University合作办学,双方互派交换生到当地学习,深入理解当地文化,形成较为稳固的合作办学模式。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土耳其语专业,已经成为省级一流专业,学生在本校学习三年,可前往土耳其留学一年,充分了解土耳其及周边地区地理、历史、文化,是绝佳的外语实践机会。

(作者单位:北部湾大学国际教育与外国语学院;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专项课题“RCEP背景下广西本科院校泰语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编号:2022ZJY3113〉的研究成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9 09:47:4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翻译人才会被人工智能淘汰吗?专家:新一代译者应懂AI技术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胡开宝说。2023翻译技术与语言服务人才培养高端论坛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举行,海内外专家会聚一堂。 本文图片均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提供12月2日至3日,2023
2023-12-06 11:54:00
...育人观念,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的办学理念,以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着力构建课内课外、线上线下一体的英语教学体系,深入推进开放式育人模式改革,培养了一大批综合素质高、英语应
2023-03-15 09:06:00
...高校的专家学者深入探讨数字化时代外国语言文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跨学科路径和方案。“不惧数字化,拥抱数字化”成为与会学者的共识。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王金铨教授指出,在大语言模型时代
2024-12-03 07:45:00
2024年高招落幕 看浙江这所高校如何实力“出圈”
...,暴涨的背后绝不是偶然现象,而是与该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国际化发展、高端合作平台搭建等方面的深厚积累和不断创新密不可分。浙江外国语学院校园美景 吸引优质生源,人才培养质
2024-08-07 16:15:00
...握社会与文化发展,实现课程的交叉与融合。第三,外语人才培养规格同质化严重。人才培养不仅需要创新,也要体现出差异性:要适应不同地区、院校、学科的特色。同质化严重导致学生思辨、创
2024-02-05 00:02:00
...体系,并与外国语大学升学形成直通车的“一条龙”外语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培养外交人才,被誉为“外交家的摇篮”。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简称“北外附校”)成立于1959年,属
2023-09-27 09:11:00
北京外国语大学在豫举办招生宣讲会 被誉为“外交官的摇篮”
...备“外、特、精、通”四个特点。“外语是北外的特色,人才培养上,北外开设101个外语类专业,21个非外语专业,涉外人才领域的专业北外都有。学校的目标是,让学生把外语学得像母语一
2024-04-14 18:36:00
浙江外国语学院新型国际关系高等研究院成立
...学术研究高地、体制机制创新高地、高端人才集聚高地、人才培养高地和省校合作有影响力的品牌成果,更好地服务国家外交战略需求、浙江开放强省战略和“重要窗口”国际传播。浙外校长、党委
2024-06-19 18:38:00
打造云端翻译中心,Trans On为会展行业增长贡献语言的力量
...业来说,Trans On还链接了高校、机构等专业资源,在行业人才培养、输送、行业标准制定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共同赋能行业发展。此外,Trans On还非常重视公益,疫情期间,
2023-06-21 17:00: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武昌理工学院学子詹思琪诠释青春“无限可能”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周黎)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天安门广场上铿锵的步伐与昂扬的姿态汇聚成国家强大的庄严宣誓
2025-09-05 14:34:00
鲁劳职院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升旗仪式
9月3日清晨,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在西门涌泉广场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升旗仪式。学院教师代表
2025-09-05 16:01:00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学子在省大学生科技外语大赛中获一等奖8项
近日,第十七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外语大赛获奖名单正式公布。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学子凭借扎实的语言功底与出色的科技素养,在英语
2025-09-05 16:01:00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两校区迎新!无人快递车、智能机器人齐亮相
9月4日,山东轻工职业学院以最饱满的热情,迎接来自全国14个省份的4000余名学子。为保证新生顺利报到,学校统筹规划分别在校本部和文昌湖校区设立报到点
2025-09-05 16:34:00
高分录满!兰州信息科技学院招生“火爆”出圈
大河网讯 2025年,民办高校发展面临生源下滑、竞争加剧的挑战,“民办教育遇冷”等话题引发广泛讨论。然而,兰州信息科技学院凭借扎实办学实力
2025-09-05 16:42:00
参演《正义必胜》,山东青年政治学院33名师生回来了
9月3日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山东青年政治学院33位师生承担了《遍地烽火》《永远的番号》《势不可挡》《命运与共》等节目的导演和演出任务
2025-09-05 17:42:00
垦利区第一实验小学举行“青蓝同辉工程”结对仪式
教学是学校发展的基石与灵魂。为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9月4日下午,东营市垦利区第一实验小学举行2025—2026学年“青蓝同辉工程”结对仪式
2025-09-05 18:46: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视频邓小娟 通讯员陈瑾、任烨 )张德利,这位从烽火岁月一路走来的老党员,19岁投身枪林弹雨的战场
2025-09-05 19:14:00
校傲荆楚·大咖谈新⑥丨对话武汉科技大学材料学部教授魏耀武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黄培、齐一璇 通讯员蔡路、程毓)系统研究耐火材料与金属熔体的相互作用机制,提出适用于超纯净高温合金和低碳钢冶炼的新工艺……近年来
2025-09-05 19:14:00
武昌理工学院在这项评选中获特等奖2项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刘明杨)9月4日,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民办教育专委会公布⺠办⾼校优秀校本教材评选结果
2025-09-05 19:14:00
暑期变成“攻坚季”,潍坊学院一个暑假收获多多
盛夏的鸢都,暑气蒸腾,潍坊学院校园却未因假期进入沉寂。从实验室里昼夜不熄的灯光到实训场上挥汗如雨的身影,从公寓改造现场忙碌的施工声到跨文化交流中热烈的讨论声
2025-09-05 19:20:00
齐鲁医药学院领导带队赴浙江树人学院交流
鲁网9月5日讯为扎实推进齐鲁医药学院申硕工作,9月3日,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杜青青,申硕日常工作专班主任王立斌等一行4人赴浙江树人学院就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工作开展考察调研
2025-09-05 19:38:00
齐鲁医药学院获批3项中国民办教育协会2025年度规划课题立项
鲁网9月5日讯近日,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公布了2025年度规划课题(青年课题)立项名单,齐鲁医药学院张楠老师主持申报的“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民办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2025-09-05 19:38:00
光荣受阅!郑州航院四名学子参加九三阅兵
大河网讯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商学院本科生李孜茹
2025-09-05 13:38:00
“烽火铸脊梁•弦歌续华章——抗战中的山东大学”文献展开幕
9月3日,正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烽火铸脊梁•弦歌续华章——抗战中的山东大学”文献展在山东大学图书馆启幕
2025-09-05 1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