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聊聊中国古代兵书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02 20:0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聊聊中国古代兵书

1599年版《武经总要》的插图十分精美,是了解古代军事技术的重要资料。

聊聊中国古代兵书

1624年版《筹海图编》书影。在这一页的最上方,读者可以清晰看到“钓鱼屿”的字样。

聊聊中国古代兵书

提起中国古代的兵书,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孙子兵法》。《孙子兵法》蕴含着深邃的战略思想,它不仅为我们中国人所重视,也漂洋过海传播到了日本、西方,得到了国外学者与军事爱好者的关注。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春秋末期的齐国人孙武,他曾向吴王阖庐进献兵法十三篇,吴王要求测试孙武的带兵之才,考察他是否只有纸上谈兵的本事。孙武带兵以严明的纪律为先,执行军纪毫不顾及他人情面。他认为:“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带兵之将应首先向兵士申明纪律,申明清楚后,对不能严格执行纪律的兵士,应当予以惩处。

孙武进献的兵法便是今天我们熟知的《孙子兵法》,现存最早的该书注文同样出自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之手,他就是曹操。曹操盛赞《孙子兵法》道:“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着深矣!”1972年考古学者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中挖掘出了一批汉代竹简,其中便有《孙子兵法》和失传已久的《孙膑兵法》。先秦称“孙子”者,除孙武外,还有战国时代齐威王的谋士孙膑,他是孙武的后代。田忌赛马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而想出获胜之法的正是孙膑。孙膑也著有兵法,只是失传已久,幸赖考古学者与文献学者的辛勤之功,我们竟能在其失传一千多年之后再次读到《孙膑兵法》。

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种兵书,其实中国古代的兵书还有很多,下面我们再简单介绍一下其他的几种兵书。

提起《黄石公三略》,可能许多读者都会感到陌生,不过黄石公却与另一位我们熟知的人物有关系,这便是汉代的开国功臣张良。司马迁在《史记》中讲述张良的早年经历时提到,有一天,张良走在一座桥上,有一位老者走到张良身旁,将自己的鞋扔到桥下,并对张良说:“小子,去把我的鞋捡上来。”张良又惊又怒,本想拳脚相加,以其年老而作罢。他将鞋从桥下捡上来,并按照老者的命令,为其穿好了鞋。老者要求他五天后的早晨还在桥上相见。张良五天后到约定地点时,老者已先他而到。老者对他说:“与长者相约,怎么能够晚到呢?”于是他要求张良五天后再来,虽然五天后的鸡鸣时分,张良便起床赴会,老者却还是先于他到达。又过了五天,张良夜半就守候在桥上,老者见之,欣然将一卷兵书送给了他,并说:“十三年后你到济北时,谷城山下的黄石便是我。”老者送给张良的兵书是《太公兵法》,张良经过认真研读,成为了刘邦身边杰出的谋士。

也许是因这样一段传奇的存在,后世便有人托黄石公之名创作出了《黄石公三略》,此书在《汉书·艺文志》中不载,而在《隋书·经籍志》中却有记载,文献学家黄永年先生认为此书应是魏晋以后所作的。

《黄石公三略》共三卷,分为上略、中略、下略。它开篇即讲如何做好一个主将:“夫主将之法,务揽英雄之心,赏禄有功,通志于众,故与众同好,靡不成;与众同恶,靡不倾。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败家,失人也。”身为主将,首要的是得民心,唯此,有才之士才会纷至沓来,献计献策。而如何才能得民心呢?《黄石公三略》突出一个“德”字,这也是贯通全文的一条线索。

聊聊中国古代兵书

中国古代的第一部官修兵书诞生在宋代。宋仁宗深恐自己的将领“鲜古今之学”,即对古今战史、战法等不够了解,以致不能克敌制胜、接续前辈的功业,遂命天章阁待制曾公亮、工部侍郎丁亮等人编撰《武经总要》。该书历时五年撰成,书成之后,宋仁宗亲为作序。

我们前面介绍的兵书篇幅都不长,而《武经总要》的篇幅却可以用“洋洋大观”来形容,它分为前后两集,每集均有二十一卷,共计四十二卷。前集分为“制度”和“边防”两部分,主要记述了宋朝的各项军事制度、作战方法及边疆形势、应对策略等;后集分为“故事”和“占候”,主要记述了历代用兵故事和预测气候、吉凶的方法。《武经总要》中有许多兵器、营阵的精美插图,可以说这些插图为我们了解古代军事制度提供了一条最直观的路径。

还有一点应当说明的是,宋神宗还颁布了《武经七书》,这是中国第一部由官方颁布的军事教科书。它是七部古代兵书的合称,也是中国古代兵书的精华之所在,这七部书除了我们前面提到的《孙子兵法》《太公兵法》(又称《六韬》)《黄石公三略》(简称《三略》,常与《六韬》合为一书)外,还有《吴子兵法》《司马法》《尉缭子》《李卫公问对》。

明代后期是兵书大量产生的时代。历史学者李伯重先生在《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中写道:“明代兵书数量之多,为中国各朝之冠,其中大部分又出自16世纪、17世纪。”这与明代后期倭寇的屡次进犯、北方边疆形势的波动有密切关系。

在对敌作战中,火器已经成为明代军队最重要的武器,与一些人认为明代火器落后于西方的观点不同,李伯重先生认为“到了16世纪、17世纪,西欧火器技术传入,中国对此积极引进并加以改进和创新,使得中国火器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从而与西欧的水平大体相当,使得中国和西欧成为当时世界上军事技术最发达的两个地区。”

明代兵书中记录火器者甚多,其中何汝宾的《兵器》中的《西洋火攻神器说》一章,“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研究西方火炮技术的专著之一”,后来此章在1799年译成了日文,对日本产生了影响。

在本文最后,笔者还想介绍一下明代一部与海洋有关的兵书,这就是成书于1562年的《筹海图编》。此书是由当时巡按浙江的胡宗宪主持编写的,其编纂目的即在有效应对倭寇进犯。胡宗宪麾下可谓人才济济,不仅有戚继光、俞大猷这样的名将,其中戚继光也撰写了一部兵书——《纪效新书》,而且还有郑若曾这样的布衣学者。

郑若曾受胡宗宪委托,编写了计有十三卷的《筹海图编》。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部书用专章讨论了倭寇的产生、他们习惯的作战方式,并且在总结历次大捷经验的基础上,系统提出了解决倭患的方法。《筹海图编》还是一部重要的海防地图集,它包括了一百多幅地图,如广东、福建、浙江、直隶(此处指的是南直隶,即今江苏、安徽、上海一带,明代还有北直隶,即今河北、天津、北京一带)、山东、辽东沿海山沙图、沿海地区州府城池图等,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尤其应当提及的是,该书卷一的《福建沿海山沙图》中描绘了钓鱼岛的轮廓,并将其称为“钓鱼屿”,这是明代将钓鱼岛等岛屿作为中国领土纳入海防区域的明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3 06: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计谋,击败庞涓,尉缭被称为“尉圣”,著有《尉缭子》兵书。第二种说法:兵圣孙武、谋圣鬼谷子、亚圣吴起、次圣孙膑这种说法是史书中记载的说法,孙武还是“兵圣”,排在第二位的是“谋圣
2023-02-16 15:33:00
《孙子兵法》作为最早的兵书,有多大影响力?
...他的卓著的战功,而是由于他留下了一部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一部内容完备、结构严谨的古代军事专著。它的产生,为我国军事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孙武把与战争有
2023-02-22 16:44:00
...信一生征战,无一败绩,作为军事理论家,配合张良整理兵书,著有《韩信兵法》三篇。最后来看看兵神李靖,李靖是唐朝杰出的军事家,隋朝凉州刺史韩擒虎外甥。李靖仪表魁伟,善于用兵,长于
2024-05-23 07:34:00
兵书一卷 何以千年
...武传奇”向世人诉说春秋往事。大厅中心,孙武雕塑手持兵书、腰挎宝剑,雄姿英发、气概非凡;东阳木雕、德化白瓷更是将中国古代20位杰出军事人物、著名战役刻画得惟妙惟肖、出神入化。“
2024-04-28 09:59:00
他著有兵法十三篇,被后人尊为兵圣
...。他的《孙子兵法》被国际上认为它是“世界古代第一部兵书”,现在不仅于军事领域,而且在经济、体育等方面,都受到了关注和应用。孙武祖上有确切的世系从舜的后代虞阏父开始。周武王伐纣
2023-07-19 18:13:00
...仗特别感兴趣。加之他酷爱读书,据说,他把他家收藏的兵书都看完了。他家收藏的兵书既有《黄帝兵书》、《太公兵法》、《风后渥奇经》、《易经卜兵》,也有《军志》、《军政》、《军礼》、
2023-10-09 16:05:00
《孙子兵法》等兵法书籍:历史长河中的战争智慧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孙子
2023-10-30 08:11:00
“兵学圣典”孙子兵法写成于滨州惠民
...)杰出军事家孙武所著兵法十三篇,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兵书,被誉为“兵学圣典”。古往今来,人们在探求它所昭示的科学真谛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寻根求源,探寻研究其形成的时间、背景、地域
2023-09-03 21:36:00
...重,被任为齐国的军师,开始了自己的军事生涯。后写出兵书《孙膑兵法》。《孙膑兵法》简本共16篇。第一至第四篇记孙子与齐威王、田忌的问答,确定是孙膑所写。第十六篇《强兵》篇也记述
2023-10-09 16:0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