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人勤春来早 稳产底气足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2-29 15:2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阜阳日报

人勤春来早 稳产底气足

全媒体记者 李方达 通讯员 徐庆

农谚说:“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数九寒天即将过去,颍上县300多万亩良田正从冰雪中“苏醒”。田间、地头、大棚里,新老农人、植保技术人员都忙活开来,为丰收打下基础。

在田作物长势好

“今春天气总体有利,播种条件、墒情都比较好,苗情也好。”颍上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贻颍介绍,目前,颍上县在田小麦152万亩、油菜6.9万亩,还有20万亩蔬菜等农作物,长势都不错。尤其是小麦,一类苗、二类苗总计占比达94.2%,只有5.8%的稻茬小麦为三类苗。

“春节后的这场冰雪,对小麦、油菜等在田作物影响不大。”王贻颍告诉记者,颍上县农业农村局密切关注着苗情,春节前降温降雪之前,部分麦田存在一定的红蜘蛛虫害隐患,但并未达到防治标准,雪就降下来了,对小麦生长有利。“在田小麦雪前没有返青,冰雪不会形成低温冻害,反而会起到补墒和灭虫的作用。”

在春节后冰雪天气中,颍上县农业部门主要关注设施蔬菜的管理。“我们提前下发了通知,提醒蔬菜种植户密切关注天气,及时为大棚除雪,防止大棚被积雪压塌。”王贻颍告诉记者,颍上县蔬菜种植受影响不大。一方面,全县有多家专业化育苗工厂,稳定供应蔬菜种苗;另一方面,包括种植大户在内的专业人员包村联户、行动及时,保障了20万亩蔬菜稳定生长。此外,颍上县农业农村局还在春节前对农资市场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该县种子、农药、化肥储备充足、价格稳定,可充分满足春播需求。

在今年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颍上县作为2023年度全省粮食生产十强县之一受到表扬。消息传来,全县振奋。王贻颍告诉记者,颍上县粮食生产已连续20年喜获丰收,“从目前条件和农作物长势看,今年午季再获丰收的可能性很大。”

技术力量跟得上

田里的雪刚刚消融,江店孜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高级农艺师郝士龙就下田了。随后,郝士龙来到包联的农户家里,提醒他们:“眼下土壤墒情条件好,气温又回升,小麦长得好,草也会快速生长,要赶紧准备除草了。”

“全县291名农技人员全部行动起来了。”颍上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研究员范炜告诉记者,颍上县实施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基本实现了每村都有农技人员,平均每个农技人员包保服务10来户农户,提供全程技术指导。

为更好地提供农业技术指导和服务,颍上县每年都要举行集中培训活动。春节前,该县就组织开展了两期主要粮油作物冬季管理和春耕备耕专题培训活动。培训对象除了农技人员,还包括种植规模较大、有一定文化水平、年龄在60岁以下的高素质农民。

眼下,200多名农技人员已经联系农户们下田劳作,为丰收打下基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9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块小麦实测单产达898.2公斤,为今年我省小麦最高单产。颍上县陈桥镇一处田块实收单产达705.18公斤,创我省稻茬麦单产历史新纪录。这两个高产纪录均由我省自主选育的品种创造。
2023-06-19 10:43:00
湖北枣阳147万亩小麦进入拔节孕穗期,田管更高效
...查苗情、强管护,筑牢稳产基础。一场春雨过后,安徽省颍上县王岗镇的冬小麦长势喜人。在种粮大户罗应地的麦田里,几台自走式喷杆机正进行喷雾作业。作为当地一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负责
2023-03-12 21:48:00
社会化服务+标准化管理……各地春耕春管正有序推进
...徽4300万亩冬小麦长势好于常年,进入田间管理关键期。颍上县推行“小农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托管服务组织”的形式,提升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农民吴远树开展生产托管后,种地轻
2024-03-14 09:50:00
安徽颍上:“一喷三防”助小麦增产丰收
...地往来穿梭。沈云鹏摄眼下,位于皖北的产粮大县安徽省颍上县,小麦正处于拔节抽穗期,是小麦赤霉病预防的关键时期。在颍上县鲁口镇,伴随着一阵马达轰鸣,植保无人机在无人机手的遥控下,
2023-04-20 11:11:00
安徽颍上:“飞防”助力“田管”保丰收
...扬花期,存在病虫害风险。在位于皖北的产粮大县阜阳市颍上县的鲁口镇李窝村,一架架装载着农药的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遥控下,在麦田低空飞行,将一团团雾状农药均匀地喷洒进麦田,实施“一
2024-04-25 22:51:00
安徽颍上:强化科技支撑 助推乡村振兴
...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近年来,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切入点,扎实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落实落地,结合农时农事和技术需求,现场“把脉”,精准“开方”,实时指导田
2024-11-25 15:09:00
冬小麦分类田管有序展开
...保苗齐苗壮。目前,安徽省冬小麦播种已经全部完成。在颍上县,当地组织316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查看小麦的生长状况、土壤墒情,指导农户针对冬小麦的不同苗情分类采取田管措施。今年
2023-11-20 17:37:00
夏收在即,上百台收割机不让下高速?河南安阳回应,安徽一地做法获赞
...高速,顺利进入了南阳实施作业。与此同时,一条“安徽颍上县欢迎各地农机手跨区作业”的视频引发众多网友点赞。不少网友留言表示,希望地方能够把工作做细,为跨区作业农机手提供便利。官
2023-05-29 14:02:00
...之效,推动今天教育赛马会议精神见言见行”……日前,颍上县召开了“2023年教育成果展示暨教育赛马分析会”,要求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和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赛马比拼”活动,以敢想
2023-10-11 09:4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患帕金森手抖得拿不了碗写不了字,中药调理一个月就不抖了
中风后腿脚无力,吃了两个月中药行走自如有40年临床经验的脑病专家李军主任中医师: 头痛、中风、帕金森,越早中药治疗效果越好上周二一早
2025-04-18 08:17:00
孕期白带增多是妇科病吗?这种情况一定要注意!
怀孕是件让人开心的事情,但是一些孕妈比较烦心的是,内裤上的阴道分泌物却多了起来,白带增多了,伴有时不时的外阴瘙痒,有时候阴道还有火辣的灼痛感
2025-04-18 08:39:00
河北阳原:免息贷款赋能 助力乡村振兴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近日,在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井儿沟乡上八角村,00后创业者闫彩莲的蝎子养殖基地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
2025-04-18 08:40:00
春天喝点玫瑰陈皮茶,疏肝理气健脾胃(服务窗)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潘俊强春季,阳气上升,万物复苏,人体的脾胃功能随之活跃,但也易受外界影响而出现问题。在中医理论中
2025-04-18 08:48:00
直播预告:深藏在盆腔的“隐形刺客” 专家带你认识卵巢癌
本文转自:人民网在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之际,为传播科学防癌治癌理念,增强公众的防癌抗癌意识,“人民好医生”客户端联合中国医师协会特别推出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专场系列科普直播
2025-04-18 08:56:00
鱼的这个部位千万别吃 有人连吃3天住进ICU
前几天,81岁檀奶奶有点“上火”,听信了“鱼胆能清肝明目”的偏方,于是连续3天食用青鱼胆汁。起初出现腹痛、呕吐等不适,家人误以为是“排毒反应”未重视
2025-04-18 09:19:00
一般备孕几个月才能顺利怀孕?如何才能快速怀孕?
很多姐妹结婚后就开始了备孕,但是不一定能一次就怀上,那么一般备孕几个月才能顺利怀孕?这个问题应该是一直想要孩子,却总是怀不上的姐妹都想知道的问题
2025-04-18 09:26:00
山城卤味不止一个荣昌卤鹅!《重庆卤味地图》来了
这段时间,重庆荣昌“卤鹅哥”林江非常火。他自掏腰包追随国际网红“甲亢哥”中国行的脚步,一路不辞辛苦见机热情“投喂”。他的坚持感动了成千上万的网友
2025-04-18 09:29:00
00后也开始\
我国25岁以下女性不孕症就诊量在上升,输卵管问题、多囊甚至出现在刚达法定婚龄的女孩身上。这代喝着奶茶熬夜刷手机的年轻人
2025-04-18 09:47:00
女性结扎后科学备孕指南:让“生命通道”重启快人一步
输卵管结扎本质是阻断精卵相遇,而非摧毁生育功能!只要卵巢正常排卵、子宫环境良好,通过复通手术完全可能自然怀孕。关键指标✅结扎方式(抽芯包埋法复通率>
2025-04-18 09:47:00
东南网4月17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体育中考正如火如荼地分批次进行,不少考生为了取得理想成绩仍在加码苦练。福州市第二总医院运动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陈孙裕提醒
2025-04-18 09:48:00
春季最后一个节点来了 春末夏初重平衡之道
4月20日将迎来谷雨,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6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点。此时,气温逐渐升高,雨水丰盈,万物生长进入加速期
2025-04-18 09:50:00
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 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开展肿瘤预防公众健康咨询宣传活动
鲁网4月18日讯癌症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公敌。2025年4月15日-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宣传周主题是“科学防癌
2025-04-18 10:20:00
当涂:新农人引领 “耕”出保护新天地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近日,安徽省下达2025年耕地保护补偿激励资金,总额高达1.3亿元,对在耕地保护工作中表现卓越的130个乡镇予以奖励
2025-04-18 10:20:00
如何进行精索静脉曲张的日常护理
孔伟琳 广西灵山县第二人民医院精索静脉曲张,简单来讲就是阴囊内精索区域里原本好好的血管出了问题,变得像蚯蚓一样又弯又鼓
2025-04-18 1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