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南国智库·观察|大学生论文“AI味”浓,怎么管?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4-01 20:51:00 来源:南海网

南国智库·观察|大学生论文“AI味”浓,怎么管?

南海网记者 杜倬荷

近期,Deep Seek备受关注,人工智能的“热风”也吹进了高校。大学生们利用AI工具完成作业、撰写论文的情况越发普遍,尤其眼下正值毕业生写毕业论文的高峰期,“AI味论文”现象更为突出。

针对“AI味论文”,海南高校有何措施加以规范和管理?如何引导学生用好人工智能这把双刃剑?

现象:AI成大学生完成作业论文的“神器”

记者了解到,随着人工智能的“热风”吹进高校,AI工具成为不少大学生完成报告、论文的“神器”。

有不少老师反映,在批改作业或课程论文的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同学利用AI直接生成文本应付论文和作业。

“学生利用AI工具撰写论文时如果直接复制粘贴,段与段中间会出现空行,并且段间距不同,其次是通过AI代写风险监测工具发现有学生利用AI工具生成部分论文内容。”琼台师范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邢琦玮说道。

海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苏婷告诉记者,在去年批改大一新生的入学导论时,发现50%以上的学生都或多或少地使用了AI工具。“越是标准化、程式化的作业和论文,学生们越倾向于用AI来快速完成。”

“使用AI的同学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基本的辨别能力,很多同学AI出来的东西经常是不正确的、编造的。”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一名教师坦言,如此一来,老师们还需花时间去分辨文献的真伪,无形之中大大增加了教师们的工作量。

对此,也有不少高校教师担忧,学生的作业中AI的痕迹明显,易导致其原创性和独立思考能力下降。

“学生们动动手指,在聊天框里输入指令就可以迅速获得一篇像模像样的论文,但这样易导致学生对AI工具产生依赖,使其批判性思维与独立探索能力退化。”海南大学教务处李老师表示。

其次,部分学生对“敏感词”并不敏感,数据隐私泄露、算法偏见及错误知识传播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高校技术伦理与数据安全的挑战。

学生:正确使用AI工具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在学生们看来,AI工具是自己的“好帮手”“作业搭子”。

“相比翻阅厚重的书籍资料或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查找资料,借助AI工具让论文撰写方便了很多。”海南大学2022级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王昱凯如是说。

他表示,有了AI,处理信息和搭建思维框架的速度明显提高了。“比如需要进行数据分析和文献搜索的时候,我就会使用DeepSeek进行查询,它还会附上相关文献的链接,不仅节省了时间,还非常方便。”

此外,王昱凯与同学们还会借助AI工具修改自己的课后作业。“比如在编程过程中有哪些步骤出现错误了,Deep Seek会指出错误的地方,帮助我们进行修正。”

“我平时会利用AI帮我制定备考计划,设计时间表。”海南大学2022级会计专业本科生张叶子靖告诉记者,自己最近正在备考雅思,只要将自己的考试时间、目标、需求和总体时间安排等指令输入到Deep Seek上,就会得到一份详细完整的学习计划表。

不仅如此,她还会利用AI工具帮助自己批改雅思作文。“只要我把写好的作文放上去,输入关于修改的指令,它就会详细地帮我‘阅卷’打分,并且指明我的错误,帮助我进行修改。”

还有部分高校学生坦言,在写报告或论文时,会直接复制粘贴AI生成的内容。“有时候时间比较赶,AI做出来后就直接复制上去了。”“AI可以很快帮我生成,可以节省思考的时间。”

记者了解发现,有不少学生实际知道过度依赖AI会对其科研产生不利影响,造成思维惰性,抑制自己创造力的发展,说明他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可以利用AI工具帮助自己查资料、改作业,但不能完全照抄。”王昱凯认为,使用AI的真正目的是在于帮助自己提高学习效率,而非成为让自己偷懒的“捷径”。

“如果大家都利用AI代写作业或论文,不仅对于自己的学业毫无帮助,而且对平时勤勤恳恳、努力学习的同学而言也并不公平。”张叶子靖如是说。

高校:“防范+教育”为AI工具使用“立规矩”

目前,多所高校开始探索AI技术的应用边界,并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措施。

海南大学印发《海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AI 工具使用暂行规定》,进一步规范AI工具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合理使用,防范学术不端行为。

该《规定》明确了AI工具的定义和允许使用范围、禁止使用范围。该校将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将与答辩和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挂钩。

同时,学生在使用AI 工具前须征得指导教师同意,并在《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中明确披露所用 AI 工具名称、版本及具体用途以及 AI 生成内容的具体部分(如文献整理、图表辅助等),保留AI工具使用前后的原始材料,供指导教师及评审核查。

“除了AI查重系统,我们还并建立了敏感词库,并邀请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的教授为老师们进行了培训。”李老师说道。

“一旦发现有学生进行AI代写,我会马上对学生们进行严厉的教育和引导,并让他们重新提交作业或论文。”苏婷说。

“学校教务处每年都会对学生毕业论文进行AI代写风险检测,风险中高的都会勒令学生修改,否则无法获得学位。”邢琦玮表示,一旦发现学生进行AI代写行为会直接告知本人,如果是毕业论文初稿二稿,会勒令学生重新撰写,并且不允许使用AI代写,否则不准学生参加毕业答辩。

“如果是课程论文,会给予学生本次作业0分的处罚。”邢琦玮说道,并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告诉他们这属于学术不端行为,以及这样做的后果。

建议:让AI成为“磨刀石”而非“替代者”

要想杜绝大学生论文“AI味”浓的现象,除了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严厉打击“由AI导致的学术造假”问题外,还少不了高校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各高校老师们表示,AI可以是赋能工具,是学习的帮手,但它绝不能成为偷懒的工具,更不能成为大学生的“枪手”。

“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接触并使用AI工具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习效率。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在任何场景下都可以使用AI工具。”海南大学教务处处长、创新创业学院院长王志刚说。

他提出,大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研究能力和问题意识的关键时期,老师布置的每一门作业和论文,都旨在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须防范“AI论文”“AI数据”造假等情况出现。“我们将加大日常宣传力度,以具体案例向学生传递‘学术诚信不容侵犯’的警示信号。”

在苏婷看来,学生们可以使用AI工具对语言进行加工和润色,但决不能照搬。“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才能明白自己的短处在哪里,大家要做到的是驾驭AI工具,而不是被AI工具驾驭。”

邢琦玮认为,老师们在课堂上应给学生科普AI输出的本质是总结套用已有模板而不是创新,但论文撰写本质是创新工作,因此AI并无法替代学生完成论文。同时,应从教学过程中多发掘学生潜力,而不是让学生大量从事查找翻译总结等简单工作,也不利于学生能力提高。

“希望学校可以多开设相关讲座,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AI工具,我们学校已对老师进行讲座培训,也是说老师对AI了解得更多,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一名教师建议,希望国家能加快制定针对AI生成虚假信息的专项法律法规。

“AI确实能帮助我们提升效率,但并不能完全替代我们的思考。”(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小说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朱振武认为,AI的创作是通过学习人类已经创造的文字内容,进行文字层面的分析、重组、拼贴,并没有真正的创新。

他提出,当代大学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独立思考形成观点,并将这些观点融入创作之中,在碎片化浪潮中重塑文化体魄。

技术的浪潮无法阻挡,堵不如疏,强化师生的AI素养也成为必然趋势。当前,众多高校纷纷将人工智能作为通识必修课,不断推动提升师生AI素养,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AI技术,为社会各行业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王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01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学生论文“AI味儿”渐浓 多所高校为AI工具使用立规矩
大学生论文“AI味儿”渐浓 怎么破?高校纷纷为AI工具使用“立规矩”最近,DeepSeek火爆出圈,人工智能热度再上新高。在高校,学生们利用AI工具辅助论文写作已越发普遍,相比翻
2025-02-26 18:41:00
...例。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普及,不仅是论文,近年来大学生作业中的“AI味儿”也变浓了:使用AI工具,仅需几分钟即可生成一份看起来符合要求的作业内容。用AI工具写作业情况如何?
2025-01-19 09:38:00
大学论文“AI味”越来越重 专家:防范造假,更应思考如何培养学生合理使用AI
...示,近六成高校师生每天或者每周多次使用生成式AI。而大学生在使用生成式AI时,有近三成主要用于写论文或作业。据央视新闻报道,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黄亚婷团队从2024年初开始,分3
2025-03-01 21:40:00
AI用于写毕业论文,边界在哪儿?多所高校发文规范
...里?伴随着AI的大范围普及,有媒体调查显示,84%的国内大学生使用过AI工具,“一刀切”禁用人工智能的使用已经不太现实,但滥用人工智能难免会出现“智”造论文的风险。为此,我国
2024-05-16 14:36:00
...学等全国多所高校都在试行或出台相关规定或办法,规范大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天津科技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孔林涛:AI可以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但是不能形成依赖,更不能让它占据主流
2024-12-03 16:24:00
...论文,这属于技术问题;如何完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让大学生坚持底线、有所敬畏,这属于学术问题。从技术层面看,在AI技术的冲击下,学术不端和学术造假的“门槛”不断降低,有必要尽快
2024-05-29 02:40:00
...品进行对比;要求学生提交论文的初稿、大纲或者草稿,观察论文的进展过程;重视和强化论文答辩环节,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提问互动……若能将这些办法落到实处,AI代写的论文很可能会露出“
2024-05-28 01:55:00
《易达威学术微课堂》首期录制圆满启动!对话五大领域学者
...排列组合。人文学科的创新必须根植于对社会现实的深度观察。”针对文科生就业困境,他结合自身经历分析:“游戏文案、自媒体等新兴职业看似机会多,但能否接受‘工具化’的工作状态,才是
2025-04-02 11:40:00
杜绝代写、检测超40%发警示 多所高校规范大学生用AI写论文
...人才培养带来的复杂性已是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他鼓励大学生使用AI辅助课程学习,但AI得出的成果应是学生经过思考和主动学习的结果,不能是简单的“复制粘贴”。“面对新技术的冲击,
2024-05-13 16:4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湖北咸宁警方通报一男子持械抢劫金店:被抢金饰全部追回,嫌犯抓获
来源:华商网 编辑:王莉文
2025-11-01 08:30: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久泰平近些年,所谓的“能量石”“保健石”非常受欢迎。有些商家宣称“能量石”可以治病、保平安……小小一颗石头
2025-11-01 08:31:00
“多地女子因网上交友、遭情感诳诱后误入化妆品代理迷局”一事经华商报报道后,已引起多方关注。截至10月31日,四川、广东
2025-11-01 09:02:00
南报网讯(记者曹丽珍)10月31日,抖音生活服务发布《2025“苏超”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5月10日至10月20日
2025-11-01 09:43:00
2025南京文学书集开幕
南报网讯(记者王峰)10月31日,2025南京文学书集开幕式暨“书香润校园”全民阅读活动公益捐赠仪式在金陵STYLE浪漫中心举行
2025-11-01 09:45:00
新一届冰心散文奖揭晓 唐山籍作者榜上有名
河北新闻网讯(殷念慈)10月30日,“第十一届冰心散文奖”揭晓,唐山籍作者王树久的散文作品《拥抱栗树》榜上有名,该作品原载于《唐山文学》2024年第4期
2025-11-01 09:49:00
“老校长”对邻里琐事上了心 成为社区“金牌”调解员
大皖新闻讯 古稀年岁的叶文祥把自己的退休生活变了个模样。从小学校长岗位上退休的他,不爱游山玩水,却偏偏对邻里琐事上了心
2025-11-01 10:03:00
与蓝天有关的故事①——《新西伯利亚高等军事航空学校的年轻学员》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1-01 10:05:00
【“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非遗技艺进校园,文港毛笔传文脉——张公镇社科普及周让毛笔“圈粉”青少年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青少年中的普及与传承,10月30日上午,张公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镇团委,特邀江西省“四个100”文化导师
2025-11-01 10:06:00
11月1日,十堰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一批网络交易执法领域典型案例。“双十一”网络集中促销活动临近,为规范网络交易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2025-11-01 11:06:00
石家庄学院在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中获佳绩
河北新闻网讯(文晶晶、马文涛)近日,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全国现场总决赛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落下帷幕
2025-11-01 11:17:00
客从何来——陕西与客家的历史渊源 文化交流会在西安成功举办
为深入探寻客家文化根脉,促进地域文化交流互鉴,服务文化强国战略,2025年10月31日下午,“客从何来——陕西与客家的历史渊源”文化交流会在西安举行
2025-11-01 14:21:00
中国网11月1日讯 据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消息,在境外学习、工作或者旅居期间,你是否曾遇到过不明身份人员的刻意接近?是否曾被情感拉拢或威逼利诱所困扰
2025-11-01 14:50:00
一座“冷门”城市,因为中国年轻人的分享走红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沈杰群)日前,纪录片《寻找杜塞尔多夫》举办中国、德国首映会。这部纪录片以独特的视角捕捉了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
2025-11-01 15:45: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雨彤)10月31日,2025阳明心学大会在浙江绍兴开幕。本届阳明心学大会以“阳明心学与文化力量”为主题
2025-11-01 15: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