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大学生论文“AI味儿”渐浓 多所高校为AI工具使用立规矩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2-26 18:41:00 来源:缘之心

大学生论文“AI味儿”渐浓 怎么破?高校纷纷为AI工具使用“立规矩”

最近,DeepSeek火爆出圈,人工智能热度再上新高。在高校,学生们利用AI工具辅助论文写作已越发普遍,相比翻阅厚重的书籍资料或者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查找资料,借助AI工具让论文撰写方便了很多。但在调查中,记者发现,一些大学生对AI工具产生了依赖,不当使用正呈上升趋势。

动动手指,在聊天框里输入指令,就可以迅速获得一篇像模像样的结课论文。如今,AI工具兴起,成为不少大学生完成报告、论文的“神器”。这是某高校大一年级英语作业群里的一份通告,老师将利用AI工具直接生成的作文全部判了零分。

某高校学生:有些同学可能图省事儿,就直接把AI工具生成的作文就交上去了。其实我也没想到老师会用AI检测工具,来去查这个AI率。说实话,至少我身边的同学对AI的使用确实挺普遍,而且我觉得诱惑性挺大的,其实我自己也挺担心依赖性和对创造性的影响。

大学生论文“AI味儿”渐浓 多所高校为AI工具使用立规矩

大学生使用AI时近三成用于写论文或作业

据第三方机构“麦可思”对3000多名高校师生的问卷结果显示,近六成高校师生每天或者每周多次使用生成式AI。而大学生在使用生成式AI时,有近三成主要用于写论文或作业。采访中,一些学生也坦言,在写报告或论文时,他们会直接复制粘贴AI生成的内容。

北京工商大学学生:AI做出来后,有时候时间比较赶的话,就直接粘贴上去交了。

浙江传媒学院学生:完成作业的时候,可能慢慢地我就非常依赖于AI工具。

利用AI伪造研究数据等学术不端引发担忧

一些高校教师和专家告诉记者,除了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直接生成文本应付论文和作业外,在少数学生中出现的利用AI伪造研究数据、进行实验图片编辑、替代自主设计等不当或学术不端行为,也引发了大家的担忧。

教育部信息网络工程研究中心科研助理 丁峻鹏:据我了解,最恶劣的有用AI工具自动生成论文这样的行为。现在更多的还有会使用生成式AI伪造的图像,甚至是还有AI编辑过的图像。AI技术会让造假的成本大大降低。

部分学生习惯用AI完成任务

对AI产生依赖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黄亚婷团队从2024年初开始,分3次对国内大学生使用AI工具的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对象包括20多所高校的3800多名本科生和4200多名硕博群体。调研发现:目前学生不当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行为的确存在,且比例不低,也有部分学生表示“习惯于借助AI完成任务”,对AI产生了依赖。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 黄亚婷:我们的调研里面,大概四成工科的研究生同学说,我也知道过度依赖AI对我的科研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造成思维惰性,抑制了创造力的发展,说明他们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AI的不正当使用背后有两种原因,一方面是他对学术规范、学术伦理的了解还没有那么深入,第二种情况就是我明知不可为然后而为之的这种主动抄袭了。

高校纷纷为AI工具使用“立规矩”

AI可以是赋能工具、是学习的帮手,但它绝不能成为偷懒的工具,更不能成为大学生的“枪手”。近期,复旦大学等不少高校纷纷出台AI工具使用规范,明确允许和禁止的范围。

前不久,复旦大学发布《复旦大学关于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使用AI工具的规定(试行)》,明确列出了禁止使用AI工具的范围,包括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原始数据收集、结果图片与重要插图创作、论文撰写、答辩与检查、涉密内容等六个方面涉及原创性、创新性以及本科教育重点考察的内容。

复旦大学:明确允许和禁止使用AI工具的范围

允许使用的范围,则包括文献检索、代码调试和统计分析等辅助性工作,但要求经过学生的审核和指导教师的同意,确保AI生成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如果出现严重违规者,论文成绩将被认定不合格,影响学生取得学位。

复旦大学教务处处长 林伟:希望通过这个文件的制定,能明确哪些是我们必须要去强调的能力。明确哪些是不能用的,哪些是可以助力的,也希望厘清了以后,去明确相应的诚信原则,有明确的边界。

学生他们要自己签字,然后要做声明,是否在写作的过程中使用过AI,是不是触及了相应的边界和底线。

天津科技大学:论文智能生成比例不超40%

天津科技大学去年发布了《关于2024年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查重和AIGC检测的通知》,要求对所有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进行智能生成内容检测。要求学生论文中智能生成内容比例原则上不超过40%。在2025年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依旧延续了这一要求。

天津科技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孔林涛:我们鼓励学生去运用AI工具来快速完成一些基础工作,但是真正的综合创作性的工作还是由学生本身来完成的。因此这样一个比例,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可以充分运用一个先进的工具,另外也告诉同学不能过度依赖,真正核心的部分还要自己去完成。

据了解,目前,北京邮电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湖北大学、福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不少高校,都在试行或出台相关规定或办法,对学生借助AI进行论文写作的行为进行规范。

识别AI生成内容

研发科研诚信检测系统

在AI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如何避免AI在大学生学习中的滥用,识别技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以技术治理技术,目前,国内多个研究团队都在推动AI生成内容识别技术的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生成技术的发展,学术剽窃等不端行为已经不是简单的搬运,一些论文查重系统也已经落后于时代。在北京邮电大学,从事多模态大数据处理和理解技术的鄂海红教授团队,受科技部等部门委托,正在进行科研诚信检测服务的研发,尤其是对科学实验中运用AI工具进行图像造假等行为进行反识别。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 鄂海红:目前,我们跟万方数据库一起构建了超过400万篇的SCI期刊论文超过6000万的图像比对库。送检的话会跟比对库进行比对,如果你的论文中,复用了其他人的研究成果。比如说,改造实验结果,将其他人的学术图片拿过来进行算法方式的编辑,那我们的算法是可以自动化检出的。

AI生成内容的准确性也可能存在缺陷

据了解,目前国内还有多个团队正在从不同方向发力,进行AI论文反识别的检测研究。专家表示,随着AI技术的迭代和更新,反识别技术也要加速更新,才能持续对学术造假起到震慑作用。

采访中,一些学生和专家也提醒,AI工具是根据它捕获的海量信息进行的智能分析,但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可能存在缺陷,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清华大学学生 王涵远:有些时候它也会产生一些非常错误的答案,一眼就是非常荒谬的那种,产生内容确实是良莠不齐吧。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院长 周爱民:在教育场景中,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幻觉问题是我们特别要注意的一个点,生成式人工智能是按照概率来生成内容的,它对生成内容的质量好坏的判定,也存在一定技术上的挑战,我们用大模型生成一些文献,这些文献其实因为它没有真的去杂志上查找这些文献,所以很可能是不真实的,人工智能应该是作为我们人类的助手,我们人机协同共同来解决问题,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来做一些工作,但是在一些专业领域的研究,都应该要做到以我为主,要充分发挥我们自己的想象力、能动性和创造力。

营造学术诚信环境

让AI工具发挥正确作用

专家表示,除了技术手段外,规范AI工具在学术领域中的使用,还应该从完善评价体系、提升AI素养等多方面组合发力。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 黄亚婷: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其实我们还是要去优化改革我们的评价机制。AI会取代什么?会取代重复性的标准性的东西。那么我们的考核评价就应该更多地去看重我们高阶能力,能力本位的素养导向的过程性的评价。比如说你老师布置作业,你要布置的是一种不容易被AI取代的,是你要跟AI一起合作来完成的。

高校开设人工智能必修课

提升师生AI素养

堵不如疏,专家看来,强化师生的AI素养也非常重要。不久前出台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专门提出,要制定完善师生数字素养标准,深化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近两年,众多高校都把人工智能作为通识必修课,不断推动师生AI素养的提升。

浙江大学本科生院教学研究处处长 郑春燕:我们向全校的学生推出了人工智能ABC三个层次的课程,分别面对不同的专业基础和学科背景的学生。我们最希望的是学生通过善用机器,形成人机合作的一种最佳的工作模式。

在过程当中,怎么样通过建构学生的知识框架,激发创造力,希望每一位浙大老师自己的课堂上形成关于这个课堂使用AI的一些基本的规则,引导学生既知道机器能帮助自己做什么,同时知道机器是有它的短板和它的局限的。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不少高校学生的朋友圈和社交平台都收到过此类推送,比如“偷偷学AI发SCI”、“一站式满足硕博生个性化需求”等等这些充满诱惑力的广告。专家表示,除了学校之外,监管机构和平台经营者也应当警惕以“AI代写论文”等为噱头的恶意营销和欺诈活动,从严治理。

(总台央视记者 高晨源 李宁 孙金满 王殿甲 杨煜)【编辑:张燕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26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例。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普及,不仅是论文,近年来大学生作业中的“AI味儿”也变浓了:使用AI工具,仅需几分钟即可生成一份看起来符合要求的作业内容。用AI工具写作业情况如何?
2025-01-19 09:38:00
大学生写论文用AI要“立规矩”了
本文转自:劳动报大学生写论文用AI要“立规矩”了上海已有高校试点制定AIGC规范使用指南网友们在社交媒体上讨论毕业论文“AI率”。■摄影 贡俊祺■劳动报记者 郭娜 “交出你心
2024-05-23 02:54:00
南国智库·观察|大学生论文“AI味”浓,怎么管?
...,Deep Seek备受关注,人工智能的“热风”也吹进了高校。大学生们利用AI工具完成作业、撰写论文的情况越发普遍,尤其眼下正值毕业生写毕业论文的高峰期,“AI味论文”现象更
2025-04-01 20:51:00
...学等全国多所高校都在试行或出台相关规定或办法,规范大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除了传统高校外,一些艺术类院校也开始对毕业论文使用AI的行为进行约束。不愿透露姓名的天津某艺术类高
2025-04-27 11:39:00
...测考核、灰色产业链盯上毕业生,原因就在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AI在文献搜索、论文框架、语言润色、论文致谢等环节中辅助使用。‌按理说,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毕业前向学校提交的证明自己真
2025-06-02 12:56:00
...学等全国多所高校都在试行或出台相关规定或办法,规范大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天津科技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孔林涛:AI可以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但是不能形成依赖,更不能让它占据主流
2024-12-03 16:24:00
...论文,这属于技术问题;如何完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让大学生坚持底线、有所敬畏,这属于学术问题。从技术层面看,在AI技术的冲击下,学术不端和学术造假的“门槛”不断降低,有必要尽快
2024-05-29 02:40:00
大学论文“AI味”越来越重 专家:防范造假,更应思考如何培养学生合理使用AI
...示,近六成高校师生每天或者每周多次使用生成式AI。而大学生在使用生成式AI时,有近三成主要用于写论文或作业。据央视新闻报道,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黄亚婷团队从2024年初开始,分3
2025-03-01 21:40:00
AI用于写毕业论文,边界在哪儿?多所高校发文规范
...里?伴随着AI的大范围普及,有媒体调查显示,84%的国内大学生使用过AI工具,“一刀切”禁用人工智能的使用已经不太现实,但滥用人工智能难免会出现“智”造论文的风险。为此,我国
2024-05-16 14:3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从“保下来”到“活起来” 看千年龙门如何实现数字化永生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 董蕾)拍照、扫描、上传、入库、复原……10月29日早上,洛阳龙门石窟的万佛洞前搭起了脚手架
2025-10-31 13:36:00
建行广信支行开展“金融服务送上门 温情助老暖人心”活动
重阳节来临之际,中国建设银行广信支行“劳动者港湾”开展敬老爱老活动,组建的“张富清金融服务队”主动走进辖区内偏远乡村,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
2025-10-31 12:56:00
上饶市广信区上泸镇中心小学举办跳绳比赛
为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近期,上饶市广信区上泸镇中心小学“绳舞飞扬”主题跳绳比赛热烈开赛,用跃动的节奏点燃秋日校园活力
2025-10-31 12:56:00
三年托管焕新颜!北大人民医院怀来院区让“家门口看北京专家”成常态
河北新闻网讯(亢春宁、高成、李楠)“要是搁三年前,我这病至少得往北京跑三趟。”10月初,刚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怀来院区出院的李先生
2025-10-31 11:36:00
烟台毓璜顶医院科研成果亮相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 晚期胃癌免疫治疗研究获国际关注
鲁网10月31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李添祎)10月17日至21日,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
2025-10-31 12:51:00
从肺炎患儿到护理生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在聊城这家医院上演
鲁网10月31日讯(记者 泮晓阳)“孙主任,这是给哪位小患者送甜头儿呀?”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的走廊里,面对同事好奇的打趣
2025-10-31 11:01:00
【我是福彩人】十五载深耕福彩路 “五步曲”打造管理标杆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聂洪艳)在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西北部,有一座因煤与石灰石而闻名的矿产资源型乡镇——柏果镇。土生土长的杨华
2025-10-31 10:17:00
【我是福彩人】从销售站到家乡的“公益桥梁”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聂洪艳)在贵阳市乌当区钟坡西路,有一家不起眼的福利彩票销售网点——52010103号网点。19年来
2025-10-31 10:17:00
无声病房里的“护理密码”:聋哑胫腓骨骨折患者康复守护
鲁网10月31日讯“来,跟着我做——勾脚、伸脚,就像这样。”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余护士一边做着踝泵运动的示范,一边指着床头的功能锻炼的表
2025-10-31 09:45:00
南报网讯(记者徐宁)记者昨天从市工信局获悉,在工信部近日公示的国家首批领航级智能工厂项目培育名单中,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钢”)“产业链深度协同的特殊钢个性化定制智能工厂”成功入选
2025-10-31 08:01: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周容璇“一代材料一代装备”,先进材料与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的产业发展息息相关。10月29日—31日
2025-10-31 08:02:00
10月27日,“制造强国 装备有我”太重集团产品系列发布会正式启动,这场为期一个月、覆盖八大领域产品的创新巡礼,将全景式展现太重“十四五”以来改革创新
2025-10-31 07:39:00
日前,太原市房产管理局对3家经纪机构发布风险提示,建议各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经纪机构、住房租赁企业谨慎与其合作,提醒群众谨慎与其交易
2025-10-31 07:40:00
前三季度已举办展览136场 厦门会展缘何热力值飙升?
昨日上午,第十六届海峡两岸文博会开幕,各类优质文创产品纷纷亮相现场。(记者 林铭鸿 摄)境内外客商相聚厦门石材展。(资料图 )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王元晖)最近几个周末
2025-10-31 07:45:00
世界城市日海报丨人民的城市为人民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监制 朱宝明 姜乃波 记者 吴楠 毕琨宜 伦歆然 吕东斌 王恩龙 毛思博 李娜设计 魏向阳 吴美慧 摄影 罗浩 张秋磊 李煦 蒋胜松
2025-10-31 07: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