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村子发展得好,我们也跟着享福”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05 03:3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青海日报

“村子发展得好,我们也跟着享福”

闹布达杰正在犁地。 本报记者 杨红霞 摄

本报记者 杨红霞 王玉莹

通 讯 员 忠尕才措

益曲河蜿蜒流淌,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安冲乡结拉村三个村社的集中住宅沿河而建,整齐的院落,红色的屋顶在群山中格外显眼。远山上,时不时出现的藏式石屋,仿佛在诉说着这里古朴的过去。

4月26日,记者跟随结拉村驻村工作队运送筹集慰问品的车辆来到了距离玉树市有两个多小时车程的地方。随着车辆靠近,一处藏式风格的建筑群吸引了我们的目光,有牧户居住,也有藏式石屋的残垣,驻村工作队员告诉我们,这里就是结拉村益曲卡山庄。

走进益曲卡山庄,整体藏式风格明显,就餐区、住宿区分隔开来,还有保留完整的藏式传统院落可供参观,同时还有咖啡厅、露营区、烧烤区……站在山庄的任意一处望过去,群山环绕间,白云仿佛就在头顶,河水流淌的声音从山下传来,令人无比惬意。

据介绍,结拉村益曲卡山庄是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升级改造而成,打造出了古村落山居民宿、游牧生活体验、生态种植业、传统手工艺制作销售为一体的“村企共建项目”,于2021年开业。

“这里的员工都是本村的,解决了一部分就业,还会定向收购结拉村畜牧业合作社的肉制品和乳制品,解决了畜牧业合作社出栏销售难题。同时,山庄还是村里人手工制品的销售点,会通过直播形式售卖,增加村民收入。”结拉村驻村第一书记尕登久美说,这里是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夯实产业发展根基,探索出的结拉村乡村振兴“村企共建”新模式,“山庄前两年每年给村子里28万元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今年开始要给30万元。”

拉巴江措是山庄的员工,正在打扫自己所负责的餐厅卫生,他告诉记者,在山庄还没开业的时候他就到了这里,已经干了三年多。“之前在玉树市打工,那边还要负担房费,开销比较大,知道村子里要开这样一个山庄,我就回来了,每个月能拿到4000元。我家就在山庄的后面,离得近,家里有什么事儿也能照顾上。”拉巴江措说,自己已经干满了三年,老板答应干满三年就能入股。“员工里就我一个人干满了三年,现在自己也算这里的老板了,年底就能拿分红了。”拉巴江措开心地说。山庄里的员工都是像拉巴江措一样30岁左右的年轻人,旺季时能有30多人,淡季也有18人。

“这里的夏天更美,希望今年客人能多一点,来看看我们这里的美景,看看我们的传统藏式风格建筑。”拉巴江措说,这里的客人以外地自驾游客居多。

另一边,次成朋措正开心地从驻村工作队员的手中接过发放的慰问品,嘴里不断说着“瓜真切”(藏语“谢谢”)。“谢谢驻村工作队给我发放慰问品。现在生活真是好,村子发展得好,我们也跟着享福了。”次成朋措说他现在是村子里党员活动室的管理员,这是由村集体收入设立的公益性岗位,每个月有500元的收入。

“去年驻村工作队给我们申请新增了5座信号塔,以前村子里只有村社聚集的地方有信号,现在我们进山放牧、挖虫草都有信号了。村里还大力发展旅游,人多了,生活气息也浓厚了。”次成朋措说,现在通水通电通信号,这在以前都是不敢想的,一家人生活在80平方米的房子里,还有一个院子,非常好。细数着村子里近些年的变化,从环境卫生改善到思想转变,次成朋措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进村时还在飘雪的结拉村,下午放晴了。跟随驻村工作队的脚步,我们来到结拉村的春耕现场,三辆拖拉机正在有序犁地,已经犁过的地里,大家在有序地撒种。“群里说今天开始春耕了,我正好有时间就过来了,我们三四个人轮流开,今天得犁30多亩地。”说着话,闹布达杰的同伴接过了他的车继续作业。“村子里的青壮年基本都会开,谁有时间谁就过来。种地时,大家都不会偷懒,四五天时间,村子里的1500多亩地也就种完了。”闹布达杰说。

据尕登久美介绍,结拉村是以牧业为主、农牧兼营的半农半牧村,村子里的耕地为集体所有,主要以燕麦种植为主,青稞种植为辅。春耕开始,驻村工作队通过玉树市农牧局对接省级科技特派团,获得了一批优质青稞良种。“今年获得了4000公斤优质青稞良种,专家团队还过来进行了实地考察,引进的种子有望提高青稞产量和品质,希望能增加农民的收入。”尕登久美说,专家团队到村子里来调研,不仅带来了优质粮种,还进行了科学种植专业指导,“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帮助村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这是今年开年最开心的事儿。”

春雪融化,结拉村的人们筹划着一年的营生,期待着收获的季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5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驻村第一书记董超:为了村子发展,咱有多大力就出多大力
...在乡村振兴的路上,董超的脚步迈得越来越扎实。“为了村子能发展得更好些,乡亲们的日子过得更红火些,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咱有多大力就得出多大力。”“俺多了一个好邻居”暮春时节,春意
2024-04-21 18:13:00
屋里暖和,村子更美了(帮扶县驻村手记)
...:人民日报河北滦平刘院村探索村企共建——屋里暖和,村子更美了(帮扶县驻村手记)本报记者 吕钟正 马 涌《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15日 第 03 版)河北省承德市滦
2024-11-15 05:35:00
...少说,向身边的村干部学习,向身边的乡镇干部请教,把村子当故乡,把村民当亲人,真诚谈心交朋友。村民洛古有伍家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户。我们在走村入户调研时了解到,他喜欢养羊,向周边
2024-07-01 09:50:00
典范|他离开了村子,他留在了村子
开州区正安街道白华村原驻村第一书记周胡生已经离开白华村有一段时间了,依然时不时接到村民们发来的微信和打来的电话。其中,刚参加完高考的周金莲与周胡生的联系最为频繁。一封手写信202
2023-07-21 13:37:00
肩负使命,情系乡村:第一书记张显祥的驻村之路
...界处的小村庄的情况,在大家眼里的确不容乐观。“这个村子,没有集体经济,村民耕种的作物基本以小麦、玉米为主,没有特色农作物。”前张吾村驻村第一书记卢庆民介绍,“这个村子面临的主
2024-04-26 16:40:00
我与大份子村的那些事
...那个夜晚,这是我第一次跟村干部交流,村党总支书记把村子的整个情况做了简单的介绍,大份子村目前发展了荔枝、百香果、三七等产业,这勾起了我这个农学学子的兴趣。心想:这么好的生态资
2023-08-27 02:43:00
向行银:驻村从小事做起 想方设法为村民“变现”
...知道该怎么有条理地去做事情。”向行银告诉记者,他到村子里的第一件事,就是遍访脱贫户。在他看来,只有了解了每一个人的情况,才能知道他们最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打个比方,想为老百姓
2023-12-13 10:38:00
武交院在红色乡村感受“生态”振兴
...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资料查阅和田野调查等方式了解村子的历史和发展史、农户种植和收入情况、村企的经营现状、村民们的现实生活等信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运红也是当地的“名
2023-07-20 17:20:00
千笔楼|真的舍不得!
...胜一样,许多驻村干部将要离开。“做些有意义的事,让村子有所改变”相似的场景,还出现在贵州省德江县沙溪土家族乡大寨村。来自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的刘杰,两年前来到大寨村担任驻村第
2023-07-07 16:2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