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
全国政协委员翟美卿:
用心用情化解“心灵之惑”
本报记者 赵莹莹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3月26日  第 10 版)
“心理健康是决定孩子未来的关键因素。”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创始人翟美卿再次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在她看来,家庭影响、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原因带来的困扰,往往会导致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的出现。
守护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从哪一步切入,需要推动哪些改变?履职12年来,翟美卿一直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数次提交有关乡村儿童心理健康的提案,呼吁加快推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这些提案得到了有关部门的积极回应与详细回复。国家卫生健康委表示,将积极鼓励专业机构在中小学和社区开展心理健康促进活动以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评估工作,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可以说,国家政策在持续推动关怀儿童心理健康。”但翟美卿也发现,“从政策出台到落地之间,还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如何实现可执行、标准化的中小学校园心理危机长效干预机制,目前在国家层面仍有待加强和进一步完善。”
去年,翟美卿带领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将注意力集中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助力这些地区做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实践和调研中我意识到,单靠公益项目来撬动社会资源,服务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这远远不够,需要国家层面统一部署,建立相应的标准和长效预防机制。”在今年两会期间,翟美卿建议全国统一制定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机制、管理办法和支援制度等。
具体来说,包括组织专家团队制定全国统一的、适合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特点的心理健康测评工具,指导各地中小学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建立测评、预警及数据分析机制,以常态化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精准筛查和预警学生心理危机个案,并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对数据进行对比、跟踪;还要制定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全流程处理程序,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学校年度演练计划。
“关爱儿童,应重视化解‘心灵之惑’。”翟美卿在走访调研中还发现,由于经费有限,部分地市学生心理健康测评仍未普及,无法做到早识别、早干预。
“校园心理危机干预重预防、重演练,应拨出专项经费,保证校园心理预防、预警、干预工作的正常开展。”为此,她提出加大校园心理危机干预专项经费拨款,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将专项经费纳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同时充分发挥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学校的帮扶。
“青少年儿童在经历心理危机干预后还面临着心理状况‘维护’等问题。目前大中城市儿童青少年心理科看病贵、药价高,且仅部分药物纳入医保统筹范围。”为了推动心理健康问题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翟美卿建议在国内全面推广部分省市将心理治疗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做法,尽早将“心理状况评估”“心理咨询”纳入门诊慢性病统筹,提高患者就医的积极性,保障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6 05: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