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两个王朝,汉朝与唐朝对于中国的影响可谓是达到了方方面面的程度。无论是现如今疆域上的奠基,抑或是对中华民族品格的形成,都对中国造成了相当重要的奠基作用。
而在这两个朝代存在之时,它们也都分别迎来了自己的大敌——匈奴与突厥。然而,令人奇怪的是,相比于西汉剿灭匈奴时候的艰险费力,似乎唐朝对于突厥更多呈现出一种碾压的态势,仅仅数年就将其消灭,这一现象的背后又是什么原因呢?
一、汉唐两朝在当时的国情有着较大差别
1、汉朝初年处于相当虚弱的状态
在经历秦末战乱以及四年的楚汉相争之后,整个中原大地早已是生灵涂炭、十室九空的凄凉景象,社会经济发展基本陷入停滞阶段。而在政治上,当时的西汉还面临着另外一个巨大的隐患。
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楚汉战争的胜利,刘邦不得不对包括韩信、彭越等人在内的将领做出极为丰厚的承诺,尤其封侯一事更是给予了他们巨大的经济、政治乃至军事上的权力,这也是汉朝初年实施郡国并行制的主要原因。
虽然后面刘邦通过一系列战争将这些异姓王一一剿灭,但这些战争在本身就给虚弱的西汉王朝造成了严重打击的同时,诸侯分权的问题也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为了维护西汉王朝的稳定,刘邦在剿灭异姓王之后,选择将刘姓宗室们封为诸侯,希望他们能够作为西汉中央政府的最佳屏障。然而,令刘邦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安排却完全可以说是与他最初的想法背道而驰。
由于诸侯们在地方上拥有极大的权力,这导致它们在本国内几乎是说一不二,西汉中央政府对他们的控制力度也并不强。
尤其刘濞领导下的吴国,更是凭借自身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甚至展现出超越了比长安地区更加繁荣的发展态势,这自然助长了一众诸侯王们的野心。再加上刘濞与汉景帝本身就存在旧仇,这最终导致了后面“七国之乱”的发生。
诚然,西汉中央政府在“七国之乱”当中的胜利使其终于得以掌握大权,对全国的掌控力度大大加强。但另一方面,这场规模庞大的战争也对西汉王朝造成了一定打击,使其好不容易恢复过来的力量遭到削弱。
同时,虽然汉武帝始一即位便展现出了试图改变西汉王朝的对外战略,但由于窦太后的存在以及一众功勋贵族集团的阻挠,最终导致这种汉武帝的尝试走向失败,赵绾、王臧等人的死亡更是给予了其深刻的教训。
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从军事还是从政治的角度来看,西汉王朝在其初期都难以有足够的力量同匈奴抗衡,更莫说将其快速剿灭。
2、唐朝时期处于更为有利的社会环境
自隋朝灭亡后,中国便再度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局面当中,而唐朝则在其中如异军突起般,在短短数年的时间内便完成了全国范围内的统一。
虽然由于战乱的影响,唐朝初年仍然在整体国力上难以比拟突厥,甚至李世民还在突厥大军压境的情况下被迫与其签订渭水之盟,但从后续的发展来看,唐朝却很快拥有了与突厥展开大规模战争的实力。
作为唐朝建立和完成统一大业的第一功臣,李世民不仅有着极高的治国理政的才能,大大推动了当时唐朝的社会发展,他本人极高的威望和能力也使其绝对掌握了军政大权,整个唐朝在其手下如指臂使,得以凝聚起全国的力量来进攻突厥。
另外,与唐朝相比,当时的汉朝还存在着难以突破的时代局限性。在汉朝时期,中原汉族对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了解基本还处于一个相当朦胧的阶段,无论是生活在其中的民族,如东胡、楼烦、匈奴之间到底有着什么区别,还是对于北方草原及沙漠等中原汉地十分少见的地形,都可以说是知之甚少。在这样的情况下,汉朝进攻匈奴之时自然难免呈现出瞎子摸象的感觉。
就连李广这样的名将都在出征匈奴之时几次迷路,最终一无所获,更多的汉朝将军和士兵则更加难以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战争也就进行得更加艰难。当然,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愈发显得霍去病封狼居胥功绩的伟大。
但当时间来到唐朝之时,情况却又变得不一样起来。一方面,当丝绸之路被打通之后,中国与西域地区的交流变得愈发频繁,这种交流包含了方方面面,商业、文化、地理等被传播到中原地区,为人们所知晓。
另一方面,自西晋灭亡、五胡乱华事件发生之后,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之间便逐渐开始融合。诚然,这一融合过程极为血腥残忍,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了解却还是变得愈发深入。
因此,对于当时的唐朝统治者来说,他们对于自己要面临的敌人有着相当清楚的了解,自然也就能够在战术布置、战略规划乃至具体的军队部署、将领选择等方面占据更多的优势,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便是如此。
二、匈奴与突厥在当时的状态也有所不同
1、汉初的匈奴正是最为强大之时
在北方广大的地界内,其实生活着数量相当繁多的民族,只不过由于匈奴的实力最为强大、处于统治地位,这才导致汉朝将北方的无数民族统称为匈奴。也就是说,匈奴只是汉朝人对于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事实上,在战国以及秦朝时期,匈奴还远远没有那样的强大,李牧以及蒙恬都曾凭借与汉朝相比更为弱小的力量击退过他们。
然而,随着冒顿单于的即位,匈奴却迅速强大起来。面对当时比自己更为强大的东胡王,冒顿单于通过赠予马匹与妻子的方式极大降低了其警惕心理和对自己的防范,并最终“大破灭东胡王,而虏其民人及畜产”,将强盛一时的东胡国直接消灭。
之后,冒顿单于继续对草原上的其他国家和政权发起进攻,月氏也是在这一时期被迫西迁,远离了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匈奴也一跃成为当时东亚地区最为强大的政权。
当统一北方草原之后,冒顿单于自然开始对南方的中原地区虎视眈眈起来,“悉复收秦所使蒙恬所夺匈奴地者,与汉关故河南塞,至朝那、肤施,遂侵燕、代”。
反观此时的中国,则仍然处于楚汉相争的混战阶段,与匈奴之间有着相当巨大的差距,难以与其抗衡。虽然之后刘邦在统一中国后也曾试图展开针对匈奴的讨伐,但在遭遇“白登之围”的失败后,他也不得不选择以和亲这一较为屈辱的方式来争取两国之间的和平。
因此,纵观整个匈奴的发展过程,他的强盛期几乎与汉朝完全一致,汉朝想要彻底消灭它自然就显得困难重重。
2、唐初时期的突厥已经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虽然在现如今看来,唐朝消灭东西突厥的战争进行得极为精彩,充分展现出了包括唐朝的强大实力,但如果严格说起来,其实此时的突厥相比之前而言其实说是强弩之末都不为过。如果我们追溯突厥的历史,可以发现其实突厥最为强盛的时期其实是北魏后期,也就是唐朝建立的一百多年前。
在木杆可汗的领导下,突厥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大规模扩张,柔然、契丹、契骨等政权纷纷臣服于突厥。而在这一时期,中国则在北魏灭亡后,再度陷入了北周、北齐、南朝“三国鼎立”的时期,与突厥之间的国力差距显而易见。也因此,说此时的突厥是东亚最强国也并不为过。
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突厥也开始走向衰微。一方面,中国本身在杨坚的领导下逐渐统一,隋朝的建立得以使其整合起全国的力量来对抗匈奴,这首次使中国在面对突厥时呈现出战略优势,“沙钵略率阿波、贪汗二可汗等来拒战,皆败走遁去”,对突厥造成了相当沉重的打击。
另一方面,突厥在内部发生内讧以及严重的自然灾害之后,其人口大量死亡,整体国力也迎来断崖式的下降。
而在杨坚的一系列政治手段下,突厥彻底分裂为东西两个突厥国家,再也没有回归到以往鼎盛的机会。也正是在这时,杨坚拥有了圣人可汗的称号,中原汉族再次取得了对于北方少数民族的胜利。
三、总结
总的来说,西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唐朝与突厥之间的战争,这两者之间之所以会呈现出如此巨大的差别,很大程度上还是在于这几个国家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
在冒顿单于的领导下,匈奴在汉朝尚且处于虚弱的状态下便走向强盛,并在此后获得了长达数十年的战略主导权,汉朝对匈战争自然显得异常艰难。
相比之下,唐朝面对的突厥则其实是已经陷入虚弱状态的政权,与其鼎盛时期相比远远不如,在将星如云的唐朝面前当然就显得看似不堪一击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3 0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