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编者按:
新质生产力、富矿精开、和美乡村、四大文化工程、算力券、“村超”……2023年,一波事关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事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新词涌现。
TA们在贵州“落地生根”并“一路生花”,为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战略指引、科学路径和鲜明导向。
新词好似一面镜子,映照出壮阔的时代变迁;
新词好似一面旗帜,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新词还像一条昂扬向上的曲线,彰显出贵州闯新路上新的追求。
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多彩贵州网推出【新词汇,在贵州】栏目,带你在新词中读懂“奋进的贵州”。
新词:四大文化工程
新词出处: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贵州第一时间作出响应,2023年7月,贵州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明确要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勇担新的文化使命,大力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阳明文化转化运用、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四大工程”,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
位于中国西南腹地的贵州,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和文化底蕴的省份。
作为中华文化百花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千百年来,18个世居民族在贵州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孕育了以遵义会议精神为代表的厚重红色文化、体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特点的多彩民族文化、以阳明文化为精华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屯堡文化等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绽放出“文化千岛”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贵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充分挖掘贵州文化资源,着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文化建设上,贵州提出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战略,历经多年沉淀,一大批文化工程梳理出炉。随着文化建设思路的逐渐清晰,多彩贵州重大文化工程应运而生。
2023年,贵州省委宣传部牵头起草了《关于统筹实施多彩贵州重大文化工程的工作方案》,并根据《工作方案》分别制定了“四大文化工程”实施方案,从九个方面系统科学定制了“四大文化工程”的128项重点工作举措,明确了新时代多彩贵州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系统化集成化品牌化推动贵州文化传承创新。
10月19日,贵州省委宣传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多彩贵州重大文化工程
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现代化建设,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文化力量支撑。回望2023年,贵州以四大文化工程为主抓手,紧紧围绕打造高水平文化强省、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探索这一时代命题,争创具有贵州辨识度的实践成果。
2023年8月,贵州省委宣传部与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和中国作家协会携手,先后组织美术、音乐、文学名家到贵州,开展“山乡巨变——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全国艺术名家大型采风创作活动,聚焦贵州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生态文化、民族文化等进行采风创作。
同年8月底,来自全国的著名学者分赴贵阳市修文县中国阳明文化园,安顺市平坝区天龙古镇及西秀区鲍屯村、本寨村,黔南州惠水县好花红村,围绕阳明文化、民族文化、屯堡文化展开学术观摩,挖掘阳明文化、屯堡文化的历史价值和当代价值。
9月24日,由贵州省政府主办、艺之卉时尚集团承办的《中国苗·艺术展》在意大利米兰开展,上百件贵州苗绣珍品惊艳亮相,繁复精美的纹样图案、细腻绣制的手工工艺,展现了贵州苗绣源远流长的艺术风采,成为2024春夏米兰时装周一大关注焦点。
11月16日,作为全国首个以长征为主题的全域行浸式数字科技体验项目——贵州“红飘带”(长征文化数字展示)亮相第四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
12月18日,贵州省在京举办文艺精品创作生产重点项目揭榜挂帅招商引资座谈会,集中发布了67个多彩贵州文艺精品创作生产重点项目,涵盖电影、电视剧、舞台艺术、歌曲、文学作品5个艺术门类……
放眼黔贵大地,随着“四大文化工程”深入实施,多彩贵州重大文化工程的转化运用持续开花结果,根植于贵州热土的厚重文化也不断焕发缤纷色彩,为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写下生动注脚。
2023年,全国首个以长征为主题的全域行浸式数字科技体验馆——贵州“红飘带”(长征文化数字展示项目)面向公众启动试运营
“以遵义会议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阳明文化为精华的传统文化,体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特点的多彩民族文化,蕴涵着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价值的屯堡文化等,是贵州文化宝库中熠熠生辉的‘文化富矿’。如今看贵州,我们不再以峡谷眼光去看待,而是站在高原的视角去看新时代贵州发展景象。”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文联主席、贵州省作家协会主席欧阳黔森说。
“把贵州文化资源,转化为精品力作。”3月10日,在2024年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第五场集中采访活动上,欧阳黔森对媒体分享了一波“剧透”。
欧阳黔森告诉记者,接下来,贵州省文联将继续围绕红色文化重点建设、阳明文化转化运用、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四大文化工程”,推进文艺创作“富矿精开”。
“乡村振兴题材的长篇电视连续剧《江山》将在2024年5月开机拍摄。讲述四渡赤水故事的红色题材电影《四渡》,电影《二十四道拐》《排雷部队》、广播剧《化屋的春天》,黔剧《娘美》、杂技剧《脊梁》、舞剧《王阳明》、‘贵州桥梁’系列中国画、‘苗乡见闻’系列油画、‘贵州历史文化名人’系列雕塑等都将进入创作生产期,并陆续推出‘新时代·唱响多彩贵州’系列歌曲。”欧阳黔森透露。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文联主席、贵州省作家协会主席欧阳黔森说,要对贵州这座“文化富矿”进行挖掘
文旅融合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手段。贵州在“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工程”中提出,要强化对苗绣蜡染、侗族大歌、布依族“八音坐唱”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把本土非遗和全国非遗结合起来,把民族文化与现代时尚结合起来,开发设计高质量文创产品,精心打造贵州民族文化品牌。
全国人大代表,依文集团董事长、黔西南州依文服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华带领依文集团的设计师团队和培训团队扎根于贵州已有20余年。20多年间,她带领团队访遍深山中的村寨,找寻那些散落的手工技艺,建立民族纹样数据库;在贵州上百个村寨里打造依文绣梦工坊,培训上万名绣娘;将曾经藏于深山的少数民族刺绣工艺赋予时尚色彩,把中国的民族文化带上国际舞台。
“我的梦想就是要将传统的‘指尖技艺’做成可持续发展的‘指尖产业’,推动传统手工艺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既保护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又提升产业经济规模,创造就业,助力乡村振兴。”夏华告诉记者。
观众在贵州安顺天龙屯堡景区观看屯堡地戏表演
贵州是红军长征时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的地方,红色文化底蕴深厚;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全省共有民族56个,其中有18个世居民族,民族文化美美与共;贵州是“阳明心学”的诞生地,阳明文化代代传承;安顺是贵州屯堡文化保存最为完好的地方,被誉为“中国屯堡文化之乡”……
坐拥如此多彩绚丽的文化瑰宝,红色文化、民族文化、阳明文化、屯堡文化都是贵州不可复制的独特禀赋和资源优势。实施“四大文化工程”已然成为贵州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使命,落实好文化强省建设的新任务。
文化如水,浸润无声;文明如潮,浩荡弦歌。随着“四大文化工程”的大力实施,贵州文化“软实力”正逐渐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这一文化建设的新成果,正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新篇章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统筹:陈永堂季寅妮彭奇伟
策划:程曦
本网记者:程曦丁僯
美工:李晶晶
一审:王琰
二审:曹轶
三审:季寅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1 14: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