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电力报
数据上“云端” 应用在“指尖”
——国网吉林敦化供电数字化管理减负增效
冷聪 姜华
4月28日8时14分,国网吉林敦化市供电公司开发区供电所台区经理李凯手机收到“i国网”端推送工单“富山村0312356866于学民计量表采集失败”。李凯立即与同事赶往现场更换模块,12分钟后,李凯申请召测并成功。在一年前,同样的工作流程他需要耗时50分钟。
2023年,开发区供电所积极推进边疆地区数字化供电所转型路径,聚焦各系统应用、流程优化等关键点,打造实用实效、兼顾差异的数字化应用样板,荣获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数字化综合示范进步突出单位”称号。
“数字化+”提效率
4月8日,开发区供电所内勤班长申龙利用RPA流程机器人,浏览当日计量表模块更换信息。以往,他要每天提前1小时到单位进行数据采集,并且要每天重复登录查看,现在RPA流程机器人仅需2分钟便可完成全部流程。
2023年,为有效解决供电所员工整体年龄较大、处理采集失败表计数据工作效率较低等问题。该供电所坚持RPA新技术应用与业务深度融合,将数字化技术融入供电所日常业务流程,完成“日数据、日采集”RPA场景建设,通过设定程序,自动完成信息查看、数据筛选、文本生成、推送“i国网”工单等工作,解决了海量数据筛选、系统多次重复登录、派工手写填单等问题,一线员工的工作效率明显提升。
目前,该场景替代人工操作超过720次,准确率达到100%,大大地提高了供电所的工作效率。
“青年+”保消缺
“向左飞一点,看一下线路绝缘子上那个是不是裂纹。”4月27日,一架无人机稳稳地朝着杆塔左边平移,开发区供电所外勤班班长徐淑海和技术员丁鑫正在操作无人机对10千伏沙河沿线开展特巡工作,电杆上方绝缘子表面图像清晰地呈现在操控显示屏上。
敦化地区位处山区,传统巡视只能在地面通过肉眼、望远镜逐基杆塔观察,无法第一时间掌握隐患情况。该供电所利用无人机自动、高效、精准、安全的优势,对线路运行隐患进行智能巡检,重点对杆塔拉线、导线缺陷、交叉跨越及外力破坏隐患等进行全面巡检消缺,确保不留存一点隐患、不遗漏一处缺陷。
与此同时,开发区供电所积极推进“青年+”工程,深化新技术、新装备在配电网生产运维中的应用,利用无人机巡视拍摄影像、回传画面进行缺陷、隐患研判,对发现的问题按照“一患一档”建档,根据缺陷程度合理安排计划进行消缺,确保形成隐患治理闭环管理体系,大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互联网+”优服务
4月19日上午,在沙河沿镇东屯村,村民张坤家的院子被轰鸣的铡草机声衬托得格外热闹,张坤正忙碌着铡草、装袋、喂牛。
借着敦化市特色养殖的东风,张坤经营着一个养殖规模不大的家庭养殖场,养殖肉牛50余头。
“我是在‘网上国网’申请的用电,还真是省事儿,这期间我没出家门一步,2天时间就把我这事儿办得妥妥当当,让我省了不少心。”张坤夸赞道。
针对特色产业用电需求,开发区供电所利用“社网共建”“村网共建”资源,积极推行“网上国网”“指尖上”办电,落实“一步都不跑”举措,由市场开拓办协调监督,台区经理主动上门服务,做到即时收集资料、即时办理业扩手续、即时现场勘查,满足客户坐在家中申请办电业务需求。该供电所深化“互联网+”应用,创新实施跨省通办、一网通办,快速满足企业重大投资项目用电需求,让客户用上“及时电、满意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7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