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霍去病为什么宁愿让肉臭掉也不分享给士兵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26 16:2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霍去病是汉武帝时期著名的大将,同时也是万户侯,他成名太早,21岁就封狼居胥,这是古代多少将士一辈子无法企及的高度,但他离开的也太早,23岁就英年早逝。

但这并不妨碍霍去病成为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将领之一,当然也有很多关于他的故事流传下来。司马迁曾在《史记》中记载了一件有关于霍去病不爱惜士兵的事。

霍去病为什么宁愿让肉臭掉也不分享给士兵呢

从《史记》中了解,似乎霍去病每次打仗,汉武帝都会赏赐他几十车的酒肉,以供他在作战时能够有着充沛的精力,然而他一个人哪能吃得完呢?按道理来说,这些吃不完的酒肉,最合理的分配方式是给士兵们。

这样既能够保证士兵们在旅途中免受饥饿之苦,还能够提升战士的士气,然而,霍去病宁愿让这些肉臭掉腐烂,他也不愿意给士兵们吃,所以这导致跟随霍去病打仗的士兵们经常忍饥挨饿,而霍去病看在眼里不管不顾,直接跑去踢足球,那么这位西汉的名将,为什么宁愿让肉臭掉也不分享给士兵呢?

首先判断霍去病宁愿让肉臭掉也不分享给士兵这件事的真假。这段资料来自于《史记》,原文是这么说的:

“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馀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事多此类。”

司马迁和霍去病是同时代的人,两人年龄也相差不大,顶多五岁的一个年龄差,按理来说,司马迁对霍去病的了解会比较多,但关于霍去病战场的事情,他也未必就知道很多。

霍去病为什么宁愿让肉臭掉也不分享给士兵呢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司马迁是很讨厌外戚和功勋卓著之人的,所以他评价这些人几乎都是一笔带过。而与之相对的,司马迁对于贵族子弟们的评价很中肯,表达时也很丰富。

霍去病作为皇后卫子夫的娘家人,是被归于外戚的,司马迁可能把霍去病归纳与外戚那一类人,最明显的例子就在某个传记里,他只描述了霍去病出战匈奴的过程,但他似乎从来没写过霍去病的战功。

一个不怎么感兴趣的人,当然不会深度了解,所以,司马迁很有可能在道听途说和没证实的情况下,直接把霍去病扔酒肉这件事写了进去,当然抛开霍去病不谈,还有很多人被司马迁一笔带过,由此,霍去病并不是特例,司马迁也并不是只针对霍去病,

假如司马迁记载的是真实发生的,那么霍去病不把酒肉分给士兵们吃也能够被人理解。

首先,打仗时出征的士兵至少以万为单位,这十车酒肉根本顶不了任何用,它只是个别士兵们一两顿饭的事,那些没有分到的士兵很容易与其他士兵发生矛盾,人的本性亦是如此,到最后还会引起丧失军心的坏影响,就这样来看,霍去病还不如不分。

霍去病为什么宁愿让肉臭掉也不分享给士兵呢

更重要的是,霍去病真的分了下去,还很容易引起皇帝误会,以为他这是收买人心。毕竟这些酒肉都是汉武帝犒劳霍去病本人的,所以它不是军粮,想怎么让士兵吃就怎么吃。

霍去病懂得轻重缓急,如果将这些分给士兵们,那可能会让士兵们十分感谢他,而汉武帝得的这件事,你让他怎么想?在军队打仗最重要的就是军心,如果霍去病私自给士兵赏赐,那就是赤裸裸地收买人心。

举一个明显的例子,萧何一直是刘邦的左膀右臂,虽然他很少上战场,但军队的所有物资都由他统筹。刘邦为了安全,每次都是本人亲征,即便是这样,他还是对管理后事的萧何疑心重重,每次出兵时,都会要询问萧何的动向。

刘邦对萧何如此不放心,还不是因为萧何的名望太高,百姓在刘邦统治期间对萧何的声评不错,这就让刘邦觉得萧何是一个很大的威胁。看看韩信等人,都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又有什么样的结局呢?

可见,只要下属好评过高就会引起刘邦的杀心,后来萧何恍然大悟,知道了自己再这样下去,可能会死在刘邦手中,至此,他开始有一些“自污”行为,导致百姓怨声载道,刘邦听了这些流言蜚语,才收起了对萧何的杀心。

霍去病为什么宁愿让肉臭掉也不分享给士兵呢

汉武帝作为皇帝,同样也和刘邦一样,他不在乎酒肉分配给谁,而是在乎哪些人最受百姓和士兵爱戴,假如霍去病真的给了士兵酒肉,时间长了,军心就会向他这边靠拢,最后他的危险性过高,可能会死在汉武帝手中。

霍去病虽然年轻,虽然只是一名武将,但他情商极高,汉武帝曾想给霍去病治府邸,霍去病不肯,他是这么说的:“匈奴未灭,臣无以家为?”这样的话,汉武帝能不高兴吗?

霍去病不分酒肉给士兵也是因为饥饿可以激发士兵战斗力。

不难发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吃饱饭会有想睡觉的冲动,在饥饿时注意力就比较集中,做事效率十分高,可能霍去病也明白这样的道理,所以每次带兵打仗时,他都要和士兵们一样提着脑袋,随时随地保持着高警惕性和灵活性。

否则吃得太饱,对作战有着很不好的影响,这导致很多士兵在打仗时从来没有受到过上面的赏赐,只有战争结束才能够论功行赏,当然,最后肯定也不是霍去病本人行赏,由最高统领者皇帝去封赏将领,而霍去病根本没有这个资格。

值得肯定的是,霍去病作为一名大将领十分合格,他名声远望、军功赫赫,擅长打突袭和闪电战,而打仗并不是单靠他一个人,相反,它需要让士兵配合他取得战争的胜利。

霍去病为什么宁愿让肉臭掉也不分享给士兵呢

对于霍去病来说,只要这些士兵们没有饿着像皮包骨一样,适当的饥饿可以激发士兵的战斗力,等所有士兵都吃饱喝足好,这场仗已经有了一大半的失败率,为此,打过多次仗的霍去病早已学了很多反面教材,身为一名大将领,在这方面不注重,岂能对的上这个称号?

总之,霍去病从小就侍奉汉武帝,他也耳濡目染学习了很多东西,所以不可能什么都不知道,稀里糊涂地随便赏赐给士兵酒肉。

这样传到汉武帝,一是失去了对方对他的信任,二是轻易地丢掉了性命,其次,军队缺粮到了严重程度,霍去病不得已把东西分给士兵,相信汉武帝也不会怀疑怀疑霍去病。

从这件事让人看到了,在权衡一件事情利弊时,也要看当时的情况,总结下来,像霍去病这样的人值得学习,尽管他有不体恤士兵的情况,但深究其原因,也就能够充分理解他了,当然,《史记》中的这个记载可能也有夸大之嫌,事实究竟如何,我们也不得而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28 14:45:5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霍去病带十几车肉出征,为何宁愿臭掉不分给士兵
...都是西汉统治者的心头病。后来,在汉武帝时期,冠军侯霍去病率领大军一路深入漠北,将匈奴人的残兵败将驱除出狼居胥山,实现了古代武将的最高理想。但历史上有传闻,这样一位优秀的将军,
2024-06-18 20:55:00
霍去病为什么能够带领士兵打胜仗?
...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霍去病出去打仗的时候,汉武帝派人送了他几十车食物,有粮有肉。可是他回来的时候,车上的米和肉都腐烂了,被丢弃了,他也没有散给士
2023-08-09 14:20:00
少年英雄竟是高粱竖子?司马迁为何要贬低霍去病?
...。可见,司马迁与李陵的交情是多么不凡。而李氏一族与霍去病,卫青又有着血海深仇。虽然李广,霍去病,卫青同为汉朝出色的将领,但三人的风格完全不同,李广善于防守而于进攻方面非常不足
2022-12-11 14:33:00
满门将才不得善终,汉朝这一家族比杨家更令人心疼
...没有声张,而是将此事压了下来。但卫青能忍,他的外甥霍去病却不能忍。霍卫二人此时正如日中天,李敢还在霍去病手下做事,自己手下的将军打伤了自己舅舅,这让霍去病怎么忍?因此他在甘泉
2023-03-03 21:37:00
史学家吕思勉:汉武帝、卫青、霍去病用兵水平一般,作战谋略上并没有什么亮点,汉朝击败匈奴是靠国力堆出来。吕思勉,江苏常州人,近代史学家,与陈垣、钱穆、陈寅恪并列,在古代史研究上成就
2024-07-13 21:06:00
哪位小将一次冒险之旅,葬送了卫青美好前程
...。“6”是指六个将军,而那个“1”则是指一名小将——霍去病。霍去病,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省临汾市)人,是大将军卫青的外甥。他的人生境遇和卫青的很相似。他是个私生子,母亲是卫子
2024-06-07 20:20:00
一代名将霍去病为何24岁早逝
即使是在世界的军事历史上,霍去病也是一个少见的天才将领。他17岁第一次随军出征时,就率领轻骑兵嘎掉匈奴单于的爷爷籍若候产,还俘虏了单于一个叫罗姑比的叔叔,因功被封为冠军侯。21岁
2024-04-26 15:30:00
卫青霍去病北征匈奴,被写《史记》的司马迁指责为得不偿失,班固撰写《汉书》的时候,也采纳了司马迁的说法:“卫霍两军出征,去的时候有十四万匹战马,却只回来了不到三万,这买卖亏大了!”
2024-06-08 06:52:00
霍去病与历史的交错:一位英雄的传奇
...烁,然而,有些星辰却以其独特的光辉照亮了整个时代。霍去病,这位汉朝的年轻将领,便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星星。他的传奇一生不仅改变了汉朝的命运,更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4-12-08 09:2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闹市寻迹|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
漫步在西安南门里的书院门街上,笔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行至深处,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落静静矗立,飞檐翘角间,透着岁月的厚重
2025-10-08 17:51:00
豫味儿月饼!快来品品
中秋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文物是历史馈赠的璀璨瑰宝当中秋月饼遇上河南文物每一款都是时光与美味的交融每一口都饱含中原大地的深厚底蕴这个中秋让我们来一场月饼与文物的浪漫邂逅吧 这
2025-10-06 08:19:00
万家共盛世,灯火话团圆,今天中秋节,最圆的月亮是家国同庆,最美的团圆是国泰民安。
2025-10-06 13:10:00
开栏语白山松水,藏百年风骨;林海雪原,记千秋英魂。当科技的光影唤醒尘封的记忆,那些镌刻在吉林史册上的名字便有了鲜活模样
2025-10-06 20:48:00
巾帼卫山河 丹青诉忠魂————《八女投江》佳作赏析
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八女投江”就是其中之一。1938年10月
2025-10-06 22:54:00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