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2023防疫关键:无需关注确诊人数,重点做确诊者基因定序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2-15 14:05:00 来源:问答神州

专访台湾公共卫生专家 詹长权

2023防疫关键:无需关注确诊人数,重点做确诊者基因定序

“长新冠”对医保行业来说

未来可能是很大的负担

吴小莉:您曾经说,现在每年大约有150万人有“长新冠”的问题。“长新冠”对于民众会产生多大或多长的影响?

詹长权:世界上一直有相关数据在产生,到底感染过的5%还是15%的人会有“长新冠”的症状?不一而足。台湾现在很多的医院已经开了“长新冠”的门诊,其中神经科症状是最令人担心的。在2023年病毒地方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靠先进的医学、科学开始来处理这些问题。如果中国有那么多人感染了,大家觉得好像疫情就过了,我们就开放,假设产生很多“长新冠”患者呢?那对以后的保险、医疗行业也是很大的负担。以台湾的全民健康保险来看,我觉得“长新冠”就是一个很值得担忧的新型疾病的负担,我们要开始规划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

下一步若有效鼻腔疫苗广泛接种

防疫会进入新境界

吴小莉:在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您曾经预测过:因为新冠病毒太新了,所以未来的两个解决方向,要不就是有效的疫苗,要不就是有效的药物。现在的趋势是不是就是用有效的疫苗去防止它?

詹长权:对,现在新疫苗的发展重点是mRNA疫苗,从肌肉打进去,这个方法非常好,所以它让其它开发疫苗的方式速度变慢。如果下一步我们研发出来的新疫苗可以直接在鼻腔阻碍传染,不管是mRNA疫苗或者其它疫苗,那对付新冠病毒流行会进入另外一个境界——感染率会变得很低,大家信心会更好,一定可以低于流感感染率,我认为这是可能的方向。药物一定要继续再研发,因为病毒免疫逃脱之后,你就会发现某些药物真的没用,那这一个病没有药是很可怕的,所以这个是必须要准备的事情。也不单单是为了这个病毒而已,因为未来可能还会来其它的未知病毒,我们有了这些知识、这些准备,我们就不会再花四年的代价。

2023防疫关键:无需关注确诊人数,重点做确诊者基因定序

新冠疫苗的问题不是“新”

而是没有全世界同时打疫苗的经验

我们需要公开透明的通报系统

吴小莉:要不要打疫苗有两派意见。有人觉得不要打,因为现在的疫苗是用过去的病毒株研发的,现在病毒株都是新的,包括有些医生也这样说,而且有些人有基础病或过敏;另一方的说法就是必须打疫苗,没有更好的办法了。所以这两派的说法会使很多人在纠结,哪个是最好的选择?

詹长权:先说mRNA疫苗,这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创新,它不是今天才有,这个过程已经二十几年,会即将用在很多癌症治疗上,它也是癌症疫苗上很重要的方式。

吴小莉:也是这次新冠,把它快速地推上了人体实验。

詹长权:对,这一次我们碰到传染病和病毒,把mRNA疫苗用到这里来,从传染病疫苗的角度来讲,它当然是蛮新的。然后,所有的疫苗都一定有副作用,有常见的副作用,还有一些不常见的、严重的副作用。所以世界各地在核准疫苗的过程中,同时会设立一个疫苗所产生后遗症的监测系统,来了解打疫苗之后的副作用产生情况。疫苗是很重要的医学工具,那医学的东西就牵涉到信任,公开透明是最好的信任的基础。所以所有研发疫苗的、卖疫苗的、买了疫苗给人民打的政府,都要把这个体系建构好,你自己的感受或是你亲朋好友的情况,我们的政府都必须要有一个机制让你去报告,每一个报告都要仔细去调查,这样就是透明,时间久了就会得到信任。

2023防疫关键:无需关注确诊人数,重点做确诊者基因定序

詹长权:这次疫苗问题不是“新”,是这么多人同一时间打疫苗,不管新不新,这都是非常少见的人类经验,所以不能完全用过去经验来衡量。这么短的时间所有人一起打疫苗,很多概率性事件本来就会发生,那我们就要去好好去研究它。而且,疫苗有两大类,第一种是一生只打一次的,那它的副作用你可以观察一生;第二种,就像流感疫苗每年打一次,我们常常说30天或三个月之内,就可以看到疫苗大部分的副作用。根据到目前为止“Real World Data”的资料,就是一句话,新冠疫苗是安全的,这个“安全”,就是相对于过去所有用过的疫苗,它比较安全。

2023防疫关键:

无需关注确诊人数

重点做确诊者基因定序

吴小莉:病毒变异再出来,它是不是会越来越弱?会回到像德尔塔那么严重吗?

詹长权:永远有这个可能。那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办?我们就是要有一个机制,就是给确诊者携带的新冠病毒的基因定序,这件事情是要跨地区合作的。我们要看感染者是不是都感染的同一支病毒、是不是有什么新病毒,这个是2023年最重要的事情,要监测有没有新的变异在产生。越早知道,我们越能应对。所以2023年科学防疫的重点不在于统计确诊数,而是每一个国家要投入去好好做基因定序,这是我们人类很好的一个工具。

2023防疫关键:无需关注确诊人数,重点做确诊者基因定序

2022台湾“新冠灾难年”

启示与经验:只在意确诊数的想法要改变

2020年起,台湾累计本土新冠确诊达到849万余人,其中2022年累计确诊人数就超过846万余人,确诊人数占台湾总人口约36.5%。其中,仅2022年一年,台湾新冠累计死亡病例就超过15000例。因此,台湾公共卫生专家称,2022年是台湾的“新冠灾难年”。

吴小莉:2019年底,台湾及早进行了出入境管制,但是为什么2022年会有这么多的重症死亡?

詹长权:新冠病毒很不同,它一直在变化。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唯一的就是过去有SARS的经验,量体温、戴口罩。但是后来病毒一直变,特别是变到传染性最强的奥密克戎的时候,这一套是没有用的,而且感染过奥密克戎的人再次感染几率也很高,所以没有100%的方法可以防病毒。台湾,如果相对于2020年的不到10个死亡,到2021年的890多个死亡,到2022年的一万多个死亡,从数字本身来比较,就会觉得说光戴口罩、量体温是失败。

防奥密克戎的关键是要看死亡人数,而不是确诊人数。如果来检讨2022年台湾经历奥密克戎的过程,大家都知道,开始用了快筛剂之后,结果是不准确的,很多人是检测阳性,但没有去报告的。这个时候,防疫方法就不太一样,重点是要减少重症、住院、死亡,而且一定要有几样配套的东西:一方面,需要一个系统,去筛检谁感染了,但这个筛检是为了治疗,不是为了报告确诊,是要筛出来有症状或者年纪大一点的患者,让他们吃药。只看确诊这个想法要从根本上改变;另一方面,与病毒共存的政策理念需要一个前提,就是保护好最该保护的人,那就要用好疫苗。如果我们分析台湾,所有死亡病例中,50岁以上的占了差不多95%-97%。我们要保护他们的话,要打最新的疫苗,而且奥密克戎是会破除感染的,所以即使接种率达到100%都不为过,越高越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1 10: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公共卫生专家:医疗系统最大的威胁是我们对病毒的恐惧
...约州为例,截至目前首次感染超过 600 万人,累计再感染人数也接近 50 万。《财经》记者:相比首次感染,重复感染的症状是否会弱?王广发:理论上应该弱很多。刚感染后抗体水平比
2022-12-14 13:21:00
“阳过”之后还有“长新冠”,这些后遗症你中了几条?
...显示,美国已有超过3500人死于长新冠,约占新冠总死亡人数的0.3%。尽管有卫生专家认为其中的死亡统计数字可能被低估了,但这是第一份关于长新冠死亡率的官方报告。在这份报告中,
2022-12-22 14:10:00
...政府这一关,直接出售给零售商。近来美国新冠病毒住院人数一直在增加。据该国疾控中心数据 ,每周住院人数持续上升。在截至9月9日的七天内,新增住院人数约为20500人。尽管这一数
2023-09-23 15:11:00
中疾控:在院新冠死亡病例数1月4日达到峰值
...月26日-2023年1月23日,全国共报送18906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全部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存在69个进化分支
2023-01-26 07:42:00
高福:长新冠是基本事实,感染次数越多,后遗症风险越高
...现,二次感染的比例有所增加。“二阳”症状相对更轻 重点人群防护要“关口前移”问:“二阳”症状如何?哪些人要特别注意防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无论是初次感染还
2023-05-18 17:45:00
二阳来袭,还将影响多少人?三阳四阳还值得担心吗?
...的前三周,以新冠、流感等为主的14种法定传染病的报告人数也节节攀升,从1多万到1万8,再到了2万5。那么,这波汹涌的二阳将对感染者的健康造成怎样的影响?这场二阳潮会影响多少人
2023-06-01 10:13:00
张文宏:尽快提升60岁以上老人新冠疫苗全程接种率至90%
...,随机采集于2022年11月23日至12月22日的新冠患者样本,经基因测序确认30个已知奥密克戎亚型毒株;而正在美国流行的XBB
2023-01-03 08:25:00
...者中,“长新冠”的比例为21%。值得关注的是,接种全程疫苗的人无论感染何种变异株、感染几次,发展为“长新冠”的可能性都较未接种疫苗的人更小。奥密克戎流行期间,接种疫苗的感染者
2023-05-27 22:01:00
日本近一个月新冠死亡人数飙升,发生了什么?
...率。点开“更多统计数据”,民众能看到本地和外来毒株基因测序的结果,了解国内各类毒株所占的比例,XBB、BQ.1、BF.7这些毒株占比多少,根本不需要猜。民众还能看到过去一个月
2023-01-14 13:0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体育聚能美好生活 2025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今日启幕!
9月12日,2025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以下简称“两个博览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本次博览会以“体育聚能美好生活”为主题
2025-09-12 21:58:00
【AI编辑部】当调酒师遇上“灵魂画手”,这波操作太上头了
连日来,第十四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现场热潮迭起,调酒师安迪用实力诠释“技艺之美”:抛瓶、摇壶、旋转……炫酷的调酒动作
2025-09-12 22:12:00
爱尔眼科徐进:执着打磨“精致”诊疗,仁心重塑光明希望
从怀揣医者憧憬的学子到完成近万例斜视手术的专家,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副组长、深圳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徐进,将二十余载光阴都倾注在眼科事业中
2025-09-12 16:51:00
用爱照亮归途!四川荣县妇幼保健院温情守护困难产妇家庭
8月31日,荣县妇幼保健院产科迎来一位特殊的待产妈妈李小华(化名)。她与丈夫陈永峰(化名)家庭经济困难,且已育有两个女儿
2025-09-12 13:56:00
【圆梦行动】小院里的“阳光小当家”
蝉鸣里的小院藏着个“全能小管家”2025年的高考,来自日照五莲县的刘兆雨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济南大学。村支书指着整洁的院落感慨
2025-09-12 13:57:00
司法托管彰显执法温情
8月中旬的一天,六盘水市钟山区法院执行法官杨蒙和同事驾车在毕节市纳雍县境内行驶两个小时后,终于停在一个山坳里的养猪场前
2025-09-12 12:47:00
倒计时3天!2025山东清洁能源博览会共筑低碳未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殷婷2025山东清洁能源产业博览会将于9月15日至17日在烟台举办。博览会以“发展清洁能源·共享低碳未来”为主题
2025-09-12 12:31:00
29.7亿元为创业者“撑腰”!安顺市“创业贷+贴息+培训+服务”政策带动就业超7万人次
“大众点评安顺黔菜榜第一名、安顺知名黔菜店、普定十佳特色菜……”近日,在安顺市普定县白岩镇韭黄村,“黔来香家常餐馆”负责人——25岁的夏伟掰着手指
2025-09-12 12:47:00
东南网9月12日讯(本网记者 林夏悦)记者了解到,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候选人事迹展示评议已经正式开始,持续至9月14日
2025-09-12 13:14:00
聚焦2025服贸会:搭乘数智快车,驶向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网
中国网9月12日讯 9月10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在北京开幕。今年是服贸会首次“一会一址”举办
2025-09-12 12:01:00
法眼|扫码点餐狂要十几项手机权限,合理吗?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子慧近日,迪奥(上海)公司因三项个人信息处理违法事实被依法处罚,此事件再度将个人信息保护话题推至公众视野
2025-09-12 10:11:00
东南网9月11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 通讯员陈西)据福州海关统计,今年前8个月,福建省共出口生物医药及医疗仪器36.1亿元
2025-09-12 07:01:00
东南网9月11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昨日,由海峡出版发行集团与菲律宾华教中心联合主办的2025年“丝路书香•四海传福”图书巡回展启动仪式在第46届菲律宾马尼拉国际书展二楼福建展馆举行
2025-09-12 07:30:00
9月11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红等介绍“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工作发展成就
2025-09-12 07:38:00
9月11日,王先生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前几天,60多岁的母亲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说是给移动老用户免费送手机,后来在附近一家商店门口见面
2025-09-12 07: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