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2023防疫关键:无需关注确诊人数,重点做确诊者基因定序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2-15 14:05:00 来源:问答神州

专访台湾公共卫生专家 詹长权

2023防疫关键:无需关注确诊人数,重点做确诊者基因定序

“长新冠”对医保行业来说

未来可能是很大的负担

吴小莉:您曾经说,现在每年大约有150万人有“长新冠”的问题。“长新冠”对于民众会产生多大或多长的影响?

詹长权:世界上一直有相关数据在产生,到底感染过的5%还是15%的人会有“长新冠”的症状?不一而足。台湾现在很多的医院已经开了“长新冠”的门诊,其中神经科症状是最令人担心的。在2023年病毒地方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靠先进的医学、科学开始来处理这些问题。如果中国有那么多人感染了,大家觉得好像疫情就过了,我们就开放,假设产生很多“长新冠”患者呢?那对以后的保险、医疗行业也是很大的负担。以台湾的全民健康保险来看,我觉得“长新冠”就是一个很值得担忧的新型疾病的负担,我们要开始规划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

下一步若有效鼻腔疫苗广泛接种

防疫会进入新境界

吴小莉:在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您曾经预测过:因为新冠病毒太新了,所以未来的两个解决方向,要不就是有效的疫苗,要不就是有效的药物。现在的趋势是不是就是用有效的疫苗去防止它?

詹长权:对,现在新疫苗的发展重点是mRNA疫苗,从肌肉打进去,这个方法非常好,所以它让其它开发疫苗的方式速度变慢。如果下一步我们研发出来的新疫苗可以直接在鼻腔阻碍传染,不管是mRNA疫苗或者其它疫苗,那对付新冠病毒流行会进入另外一个境界——感染率会变得很低,大家信心会更好,一定可以低于流感感染率,我认为这是可能的方向。药物一定要继续再研发,因为病毒免疫逃脱之后,你就会发现某些药物真的没用,那这一个病没有药是很可怕的,所以这个是必须要准备的事情。也不单单是为了这个病毒而已,因为未来可能还会来其它的未知病毒,我们有了这些知识、这些准备,我们就不会再花四年的代价。

2023防疫关键:无需关注确诊人数,重点做确诊者基因定序

新冠疫苗的问题不是“新”

而是没有全世界同时打疫苗的经验

我们需要公开透明的通报系统

吴小莉:要不要打疫苗有两派意见。有人觉得不要打,因为现在的疫苗是用过去的病毒株研发的,现在病毒株都是新的,包括有些医生也这样说,而且有些人有基础病或过敏;另一方的说法就是必须打疫苗,没有更好的办法了。所以这两派的说法会使很多人在纠结,哪个是最好的选择?

詹长权:先说mRNA疫苗,这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创新,它不是今天才有,这个过程已经二十几年,会即将用在很多癌症治疗上,它也是癌症疫苗上很重要的方式。

吴小莉:也是这次新冠,把它快速地推上了人体实验。

詹长权:对,这一次我们碰到传染病和病毒,把mRNA疫苗用到这里来,从传染病疫苗的角度来讲,它当然是蛮新的。然后,所有的疫苗都一定有副作用,有常见的副作用,还有一些不常见的、严重的副作用。所以世界各地在核准疫苗的过程中,同时会设立一个疫苗所产生后遗症的监测系统,来了解打疫苗之后的副作用产生情况。疫苗是很重要的医学工具,那医学的东西就牵涉到信任,公开透明是最好的信任的基础。所以所有研发疫苗的、卖疫苗的、买了疫苗给人民打的政府,都要把这个体系建构好,你自己的感受或是你亲朋好友的情况,我们的政府都必须要有一个机制让你去报告,每一个报告都要仔细去调查,这样就是透明,时间久了就会得到信任。

2023防疫关键:无需关注确诊人数,重点做确诊者基因定序

詹长权:这次疫苗问题不是“新”,是这么多人同一时间打疫苗,不管新不新,这都是非常少见的人类经验,所以不能完全用过去经验来衡量。这么短的时间所有人一起打疫苗,很多概率性事件本来就会发生,那我们就要去好好去研究它。而且,疫苗有两大类,第一种是一生只打一次的,那它的副作用你可以观察一生;第二种,就像流感疫苗每年打一次,我们常常说30天或三个月之内,就可以看到疫苗大部分的副作用。根据到目前为止“Real World Data”的资料,就是一句话,新冠疫苗是安全的,这个“安全”,就是相对于过去所有用过的疫苗,它比较安全。

2023防疫关键:

无需关注确诊人数

重点做确诊者基因定序

吴小莉:病毒变异再出来,它是不是会越来越弱?会回到像德尔塔那么严重吗?

詹长权:永远有这个可能。那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办?我们就是要有一个机制,就是给确诊者携带的新冠病毒的基因定序,这件事情是要跨地区合作的。我们要看感染者是不是都感染的同一支病毒、是不是有什么新病毒,这个是2023年最重要的事情,要监测有没有新的变异在产生。越早知道,我们越能应对。所以2023年科学防疫的重点不在于统计确诊数,而是每一个国家要投入去好好做基因定序,这是我们人类很好的一个工具。

2023防疫关键:无需关注确诊人数,重点做确诊者基因定序

2022台湾“新冠灾难年”

启示与经验:只在意确诊数的想法要改变

2020年起,台湾累计本土新冠确诊达到849万余人,其中2022年累计确诊人数就超过846万余人,确诊人数占台湾总人口约36.5%。其中,仅2022年一年,台湾新冠累计死亡病例就超过15000例。因此,台湾公共卫生专家称,2022年是台湾的“新冠灾难年”。

吴小莉:2019年底,台湾及早进行了出入境管制,但是为什么2022年会有这么多的重症死亡?

詹长权:新冠病毒很不同,它一直在变化。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唯一的就是过去有SARS的经验,量体温、戴口罩。但是后来病毒一直变,特别是变到传染性最强的奥密克戎的时候,这一套是没有用的,而且感染过奥密克戎的人再次感染几率也很高,所以没有100%的方法可以防病毒。台湾,如果相对于2020年的不到10个死亡,到2021年的890多个死亡,到2022年的一万多个死亡,从数字本身来比较,就会觉得说光戴口罩、量体温是失败。

防奥密克戎的关键是要看死亡人数,而不是确诊人数。如果来检讨2022年台湾经历奥密克戎的过程,大家都知道,开始用了快筛剂之后,结果是不准确的,很多人是检测阳性,但没有去报告的。这个时候,防疫方法就不太一样,重点是要减少重症、住院、死亡,而且一定要有几样配套的东西:一方面,需要一个系统,去筛检谁感染了,但这个筛检是为了治疗,不是为了报告确诊,是要筛出来有症状或者年纪大一点的患者,让他们吃药。只看确诊这个想法要从根本上改变;另一方面,与病毒共存的政策理念需要一个前提,就是保护好最该保护的人,那就要用好疫苗。如果我们分析台湾,所有死亡病例中,50岁以上的占了差不多95%-97%。我们要保护他们的话,要打最新的疫苗,而且奥密克戎是会破除感染的,所以即使接种率达到100%都不为过,越高越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1 10: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公共卫生专家:医疗系统最大的威胁是我们对病毒的恐惧
...约州为例,截至目前首次感染超过 600 万人,累计再感染人数也接近 50 万。《财经》记者:相比首次感染,重复感染的症状是否会弱?王广发:理论上应该弱很多。刚感染后抗体水平比
2022-12-14 13:21
“阳过”之后还有“长新冠”,这些后遗症你中了几条?
...显示,美国已有超过3500人死于长新冠,约占新冠总死亡人数的0.3%。尽管有卫生专家认为其中的死亡统计数字可能被低估了,但这是第一份关于长新冠死亡率的官方报告。在这份报告中,
2022-12-22 14:10
...政府这一关,直接出售给零售商。近来美国新冠病毒住院人数一直在增加。据该国疾控中心数据 ,每周住院人数持续上升。在截至9月9日的七天内,新增住院人数约为20500人。尽管这一数
2023-09-23 15:11:00
中疾控:在院新冠死亡病例数1月4日达到峰值
...月26日-2023年1月23日,全国共报送18906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全部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存在69个进化分支
2023-01-26 07:42:00
高福:长新冠是基本事实,感染次数越多,后遗症风险越高
...现,二次感染的比例有所增加。“二阳”症状相对更轻 重点人群防护要“关口前移”问:“二阳”症状如何?哪些人要特别注意防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无论是初次感染还
2023-05-18 17:45:00
二阳来袭,还将影响多少人?三阳四阳还值得担心吗?
...的前三周,以新冠、流感等为主的14种法定传染病的报告人数也节节攀升,从1多万到1万8,再到了2万5。那么,这波汹涌的二阳将对感染者的健康造成怎样的影响?这场二阳潮会影响多少人
2023-06-01 10:13:00
...者中,“长新冠”的比例为21%。值得关注的是,接种全程疫苗的人无论感染何种变异株、感染几次,发展为“长新冠”的可能性都较未接种疫苗的人更小。奥密克戎流行期间,接种疫苗的感染者
2023-05-27 22:01:00
张文宏:尽快提升60岁以上老人新冠疫苗全程接种率至90%
...,随机采集于2022年11月23日至12月22日的新冠患者样本,经基因测序确认30个已知奥密克戎亚型毒株;而正在美国流行的XBB
2023-01-03 08:25:00
如何应对新冠重复感染?专家:需第一时间使用抗病毒药物
“现在接种疫苗,最好接种能够覆盖XBB的疫苗。已经感染过两次的人不需要接种,自然感染后产生的免疫是最强的。”“无论你是青壮年、老年人还是肿瘤患者,只要确诊感染新冠病毒,都应该第一
2023-06-04 14:3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