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第一财经消息,5月25日,《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了一项来自美国的关于新冠后遗症的大型研究,研究首次系统性地基于症状提出了“长期新冠肺炎”(“长新冠”)的定义,可以作为未来诊断“长新冠”疾病工具的基础。
很多人在感染新冠后很长时间内仍会出现一些症状,这些症状也被视为新冠后遗症。但此前对于“长新冠”并没有系统的研究或者能够让人普遍接受的定义。
最新发表的研究发现了12种“长新冠”症状,这些最突出的症状包括嗅觉和味觉丧失、劳累后不适、慢性咳嗽、脑雾、口渴、心悸、胸痛、疲劳、性欲改变、头晕、胃肠道问题、异常的动作和脱发。
该研究纳入了美国33个州的85家医院、卫生中心和社区中心的近1万名患者。将8600多名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与1100多名未感染该病毒的患者进行了比较。
该研究的作者、纽约大学格罗斯曼医学院教授Leora Horwitz表示:“这项研究试图为长新冠提出一个具体的定义,未来可能有助于开发一种医生诊断患者的方法。”
不过他同时称,该研究提出的“长新冠”的定义仍是一个早期的定义,需要不断完善,与最终投入临床诊断应用还有距离。
“我们的目标是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更系统的定义,可用于回答有关风险因素的问题,例如重复感染新冠后“长新冠”的可能性以及感染不同病毒变异株的差异。
该研究还发现,在奥密克戎浪潮之前,“长新冠”在感染者中更为常见。数据显示,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期间感染超过30天后入组的患者中,“长新冠”的比例约17%;相比之下,在奥密克戎流行之前,“长新冠”的比例超过35%。
然而,与感染一次新冠的患者相比,在奥密克戎流行期间再次感染新冠的患者发展为“长新冠”的可能性更大。在感染30天后入组的重复感染患者中,“长新冠”的比例为21%。
值得关注的是,接种全程疫苗的人无论感染何种变异株、感染几次,发展为“长新冠”的可能性都较未接种疫苗的人更小。奥密克戎流行期间,接种疫苗的感染者发展为“长新冠”的比例为16%,没有接种疫苗的患者中有22%的人发展为“长新冠”。
责任编辑:薄晓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28 14: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