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众网记者 孙忠涛 烟台报道
“这台北极星座钟是我妈妈的嫁妆,走了六十多年还准呢!”8月的幸福邻里助餐点里,郝阿姨展示着照片,十几位长辈围坐在一起,老物件的光泽与金箔的柔光交叠——在烟台市民政局、烟台市慈善总会的公益支持下,烟台爱恩老年社工中心联合台湾村社区党委开展“指尖流金·共忆芳华”主题活动,一场用老物件串起记忆、以非遗连接古今的邻里之约,正温情上演。
老物件里,藏着一代人的芳华
活动从一场“击鼓传花”拉开序幕。彩色小球当“时光之球”,鼓声停时,拿到彩球的长辈便起身分享随身老物件——陈阿姨拿出友人所赠的明信片,最让人惊叹的是于老师带来的石斧。“多年前修烟台山忠烈祠时捡的,专家说有3000年了,咱烟台老祖宗的痕迹呐!”于老师说。
老物件单独拍照时,镜头里的故事更显鲜活:500首红歌的手抄本被小心抚平页角,姐妹七人的合照里藏着梳麻花辫的青春,妈妈的缝纫机踏板还留着经年使用的光滑——这些带着体温的旧物,成了打开记忆闸门的钥匙,也让邻里们发现"原来你也有这样的故事"。
金箔指尖流,非遗有了“生活味”
“金箔薄得像蝉翼,涂胶要等它变透明再贴……”非遗金箔画体验环节,工作人员捧着材料示范,长辈们围坐一桌,戴老花镜的手捏着镊子,轻得像怕碰碎时光。80多岁的王奶奶正犯愁,志愿者蹲在她身边:“奶奶我来协助您,咱先找图案边缘贴。”话音未落,金箔轻轻落在画板上,映得老人笑纹里都闪着光。待金箔干透、扫去碎箔,工作人员早已备好相框。“这就装裱好,拿回家能挂墙上。”千年非遗工艺,此刻成了长辈们能捧在手里的念想。
“不只是玩,是真觉得心里暖。”季阿姨的话说出了大家的感受。老物件串起的是个人记忆,金箔画连接的是文化根脉,而邻里围坐的瞬间,才是“幸福”最实在的模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15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