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安顺日报
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提升农机化水平,是促进山地农业提质增效的关键“砝码”。
日前,普定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插秧现场培训会在马场镇举行。在该镇大坟坝村的全程机械化插秧示范田里,三台高速插秧机来回穿梭,展示水稻插秧机在田间种植的详细过程……抬升放盘、下降插秧,在机器轰鸣声中,翠绿的秧苗均匀、整齐地插入泥土中,不一会儿,水田里就铺满了翠绿秧苗。
据了解,高速插秧机在丘陵山地作业,每1小时可插秧3至5亩,如果人工作业,每亩需要3个人1天才能完成。如此推算,高速插秧机1个小时的工作量相当于15个人1天的工作量;而种5亩秧苗,人工作业成本大约2000元,机械化作业只需800元人工成本和油耗,时间、经济成本大大降低。
今年,普定县将落实4千亩水稻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点建设,目前机械化插秧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各乡镇水稻全程机械化插秧试验田所需秧苗,正从贵州大黔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黄桶街道后寨村育秧基地持续运达。
大黔山农业公司是该县引进的现代育苗企业,在该县支持下,正积极推广机械化育秧播种和集中育秧技术,并提供育秧供苗服务。该公司负责人鄢如强说:“今年,我们为普定培育了4千亩稻田的机插秧苗,4千多公斤优质稻种子由县农业农村局提供。”
而同样作为农业现代化社会服务企业,近期,普定县化处镇兴达农机合作社,正持续赋能全县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合作社负责人胡从波说:“今年,我们服务普定水稻种、收的面积,预计在1万亩以上。经测产,去年我们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水稻平均亩产700公斤,相比人工种植产量不低,而且省工省力、节本增效。”
近年来,为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普定县引导企业、农户用好用活购机补贴政策,推动农机使用率逐年提升,全县山地农机化水平越来越高。农机作业面已经由翻、耙、压向播、保、收方向发展,且作业领域不时拓宽,正朝着服务社会化、市场化方向转变,农机新技术推广不时取得新成果。
推进大豆、玉米生产机械化,普定县不余遗力。今年,全县推广“3+2”模式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万亩,通过减行、增密、保面积,实现“一地两用”,提升土地粮油单产。
“我们的目标是,在去年大豆单产88公斤、玉米单产371公斤基础上,提升大豆单产水平10%以上,提升玉米单产水平2%以上,实现增产增收。同时,发挥大豆生态控草、根瘤菌固氮作用,引导农户减量施用化肥、农药,确保耕地可持续利用和农业产业绿色发展。”该县农业农村局农推站高级农艺师许芬说。
胡从波说:“我们合作社在实现玉米机械化种、收和大豆机械化种植基础上,正在设法购置适宜山地使用的收割机,助推全县大豆机械收割。”
“目前,全县机耕面积达9.8万亩,机播0.96万亩,机收2.3万亩,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5%。”据许芬介绍,今年普定县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聚焦“稳面积提产量”,全力实施粮食安全战略,在机械化生产助推下,已完成夏收粮食种植8.29万亩,预计产量1.86万吨;秋收粮食生产有序推进,规划种植26.02万亩,已完成种植20.94万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4 12:45:3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