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济南日报
正是麦收时节。麦浪翻滚、麦香弥漫的前提是小麦的健康成长,这不仅关乎农民的收入,更关乎国家粮食安全。一直以来,被称为小麦“癌症”的条锈病对小麦的健康成长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如今,这种情况正在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济南一位归国院士研究的低空高光谱遥感技术,能够帮助小麦有效“抗癌”。
随季节迁徙的病菌孢子
近日,在山东深蓝智谱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志华首先向记者介绍了小麦“癌症”的危害所在。
条锈病是世界范围内小麦重大病害之一。国内一些产量大、品质好的小麦抗病性较差,难以抵御条锈病的危害。小麦条锈病的病菌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每年四五月份会来到北方附着在麦叶上。这时正是小麦成长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时期——灌浆期,一旦发现和治疗晚了就会导致小麦减产。
传统的防治方法是“带药侦查”,经常是“发现一片,控制全田”,或者根据发病规律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喷药消杀,有病没病都要打三遍药。“这些做法存在两个危害,一是一旦操作不及时容易耽误病情防治,一是农药喷洒到其他农作物或植物上造成一定的危害。”宋志华说,这两年发生的一些纠纷增加了政府防治小麦病害的成本,比如农药喷洒到桑叶上造成养蚕农民的损失要赔偿。
深蓝智谱低空高光谱遥感技术是在病菌孢子刚刚附着到叶面3—6天,尚未真正危害小麦生长的时间内,发现并定点消杀病菌孢子。宋志华说这个时期的病菌孢子是人的肉眼所不能看到的,“我们依靠的是无人机高光谱成像,目前建立了国内首个小麦条锈病光谱数据库。”
识别万物的“指纹”
深蓝智谱的小麦条锈病光谱数据库建设,花费了1年多时间,采集了4000多张高光图谱,包括不同时间、不同天气条件等情况下拍摄的图像。
光谱被看作是辨别万物的“指纹”,地球上不同的元素及其化合物都有着不同的光谱特征。“虽然无人机低空飞行解决了光谱照片分辨率的问题,但上千亩麦田飞过一遍后采集的数据资料十分庞大,传输、存储和计算分析处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深蓝智谱的这项农业高光谱遥感技术的核心是:利用高光谱相机获取农田图像,基于光谱能量分布特征的识别算法,通过云端服务器进行实时数据处理、数据挖掘和数据建模,能够快速识别大面积作物的病虫害、墒情、长势、农药残留、作物划分及产品溯源等数据。
“我们数据分析的速度只需要20分钟,这在国内是领先的。”宋志华说,现在有些公司的产品也能够进行低空拍摄获得高光谱图像,但要在几天之后才能分析出结果,这显然难以满足小麦病虫害的及时防治。“除小麦之外,这项技术还应用到了玉米、水稻、果树、黄瓜、西红柿等病虫害的防治。”
老骥伏枥的归国院士
让深蓝智谱技术填补国内空白的,是归国院士张立人及其团队。
张立人生于1949年,父母都是山东大学的教师。他曾在花园庄小学、济南一中、山东省实验中学就读,从山东工学院电子工程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后赴澳大利亚留学。2010年,张立人获选澳大利亚科学技术与工程院院士。他在超宽带技术、多元低空遥感技术、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究超过15年,具有多项核心技术可以成果转换,并开发出多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
2017年退休后,张立人第一时间回到济南为母亲尽孝,并希望发挥余热为家乡作些贡献。在济南积极邀请下,张立人踏上了创新创业的新征程。2019年,张立人获第二届中国·济南新动能国际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参赛团队被评为“亿元团队”,估值1.49亿元。为支持其创新创业,山东财金集团旗下的财金资本公司去年还通过省级财政股权投资1000万元,该投资资金成本相对较低,还让企业在股东层面获得国企的信用背书。另外,在省市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张立人先后建立了“山东省院士工作站”“济南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如今,核心团队已达82人。
据了解,张立人团队还打算开发微型高光谱测量仪,在深蓝智谱微型高光谱检测技术研究项目基础上,让高光谱产品走进千家万户。“普通人可以拿着设备,测量食品添加剂的含量、酒的真假、蔬菜的农药残留等。”宋志华说。(本报记者袁家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2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