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医生使出“绣花功” 成功为仅520克早产宝宝“收心”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10-31 08:57:00 来源:厦门日报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罗超)体重580克的早产儿囡囡心脏动脉导管未闭,出现多种并发症,急需手术。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多学科联合冒险施救,为其成功结扎动脉导管。近日患儿回医院复查,身体恢复得很好。

23周就出生 体重仅520克

囡囡在妈妈肚子里待了23周多就早早降临人世,出生时体重仅520克,心脏彩超检查发现囡囡的动脉导管没有闭合(直径达3.7毫米)。动脉导管是胎儿时期肺动脉与主动脉间的正常血流通道,为胚胎时期特殊循环方式所必需。出生后,肺膨胀并承担气体交换功能,不久后导管因废用会自行闭合。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女性更多见,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

囡囡的动脉导管未闭会导致肺循环充血、出血,体循环血量不足,肾功能不好等并发症,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需要手术结扎动脉导管。可是,囡囡的体重实在太轻,麻醉和手术的风险都太大。医生希望能把囡囡养大一点再考虑手术。接下来的一个多星期,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对囡囡精心照料,可是囡囡的心肺功能仍在进一步恶化,呼吸机治疗时的参数不得不逐步提高。这样发展下去,即使以后结扎了这条导管,囡囡肺部的损伤也难以逆转。新生儿科和心脏外科讨论后,决定马上手术。

手术成功 宝宝长高长胖了

今年6月,在囡囡出生半个月、体重长到580克时,心脏外科、麻醉手术科、新生儿科密切协作,为囡囡成功结扎了动脉导管,创下该院心脏手术患者最低体重纪录。

术后,囡囡的心肺功能转为平稳并逐步恢复,经过精心治疗终于撤下了呼吸机,身高体重稳步增加,并学会了自己吸吮奶嘴。住院3个多月后,囡囡康复出院。出院1个月后,囡囡于近日回厦大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随访门诊随访,囡囡的身高长到49厘米,体重增至2.8千克,不再需要持续吸氧,奶量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整个人充满活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31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胎龄24+2周!“800g多一点”的他接受了经皮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出生118天后,回家!
...经接近人类可生存的早产极限。在与孩子父亲的沟通中,医生感受到这个家庭对新生命的渴望和坚持。救治这个娇弱的小生命,无疑又是一次极限挑战。为此,医护团队将工作做到极致。在最重要的
2024-10-31 10:13:00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多学科联合又创生命奇迹
...了一对双胞胎。谁也没想到,其中一个宝宝出现皮肤青紫,医生告诉他们,这是缺氧的表现。血氧饱和度仅78%,检查报告上的一个又一个名词犹如晴天霹雳,一道道砸在家人的心上。先天性心脏
2023-04-19 05:05:00
...呼吸机辅助通气,并出现心力衰竭征象。危急时刻,NICU医生立即请心胸血管外科专家会诊,心胸血管外科主任陈宏明教授了解病情后,果断建议尽早手术,但手术风险极大。经心胸血管外科、
2023-05-10 09:17:00
...院都做好了充分的预案。在如此小的心脏上进行手术,对医生的外科技能要求非常高。术中需要把指甲盖大小的肺动脉瓣成形,修补缺损的房间隔,闭合动脉导管,手术难度非常大,稍有不慎就会给
2023-04-20 14:14:00
胎龄23周 体重600克“巴掌宝宝”在穗成功获救
...体重600克,只有成人巴掌大小。1月16日,广东实力中青年医生、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新生儿科NICU副主任欧阳颖教授介绍,在该院围产专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眼科
2024-01-19 04:03:00
...重达到2730克,各项生命体征平稳,符合出院指标。接过宝宝的那一刻,看着怀里曾与“死神”赛跑的宝贝如今迎来新生,刘女士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只是不停地对医护人员表示感谢,眼里洋
2023-06-08 06:20:00
...管缺陷的风险只有不到1%,而且这1%中绝大多数都是临床医生能够治愈的小问题。胎儿超声报告里的大多数是小的和微不足道的问题,比如心脏内点状强回声或者小的室间隔缺损,出生前或者出
2025-01-24 09:05:00
...宝心脏仅有鸽子蛋大小,在如此小的心脏上进行手术,对医生的外科技能要求非常高。术中需要把指甲盖大小的肺动脉瓣成形,修补缺损的房间隔,闭合动脉导管,手术难度非常大,稍有不慎就会给
2023-04-20 09:56:00
...断为室间隔缺损(室缺)、新生儿肺炎、低氧血症。急诊医生予气管插管后仍青紫、持续低血压/无尿、血乳酸高达9mmol/L,要求转运。根据描述,我们考虑该患儿可能不仅仅是单纯室缺,
2025-02-07 07:4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刀片嗓”别硬扛!可能是流感来袭,科学用药是关键
当喉咙出现那种吞咽如同吞咽刀片般的剧痛时,这其实是您的身体正在与流感病毒进行一场激烈“阵地战”的明确信号。这片“战场”——咽部黏膜
2025-11-27 11:40:00
康王®酮康唑洗剂入围“2024-2025年度家庭常备药上榜品牌”
2025年11月18日,由家庭医生在线主办的“2024-2025家庭常备药、家庭常备营养食品/保健品、家庭常备医疗器械及消毒用品上榜品牌”活动颁奖典礼圆满落幕
2025-11-27 11:41:00
响应国家“体重管理年”!康汇医院入选减重教学单位,减重更科学
近年来,肥胖带来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关注,国家也启动了“体重管理年”相关行动,鼓励大家通过科学方式管理体重,推动医学减重走向规范化
2025-11-27 11:41:00
连续三年入选家庭常备药榜单,连花清咳片凭何成为止咳优选?
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监测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南北方省份均处于流感高发季节,多地门诊咳嗽、咳痰患者显著增加。在咳嗽咳痰患者增多的背景下
2025-11-27 11:43:00
助听器如何选择?从痛点到选型,5 大主流品牌深度解析
当 65 岁以上老人中每三位就有一位存在听力障碍,当中国听损人群规模已超 7000 万,助听器却始终未能走进更多家庭 ——我国助听器佩戴率不足 5%
2025-11-27 11:43:00
莒南县第三小学举行美食分享会
鲁网11月27日讯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感受美食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劳动乐趣,11月24日,莒南县第三小学举行了美食分享会
2025-11-27 14:44:00
崇礼彩椒咖啡出圈
河北日报讯(周大伟、郭晓通)近日,随着崇礼区各大滑雪场陆续开板迎客,一种融合了当地特色的彩椒咖啡正悄然出圈。彩椒咖啡是将新鲜彩椒挖空成杯
2025-11-27 17:38:00
云岩区离退休干部和老干部工作者热学热议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
11月20日,中共贵州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在贵阳胜利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25-11-27 17:47:00
铜仁市委老干部局:“三点”发力激发 “银龄”新动能
铜仁市委老干部局坚持精准理念,创新工作方法,紧扣“三个关键环节”精准发力,引导广大老干部发挥优势、贡献智慧,为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注入“银龄”力量
2025-11-27 22:59:00
贵州老年大学举办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辅导报告会
为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近日,贵州老年大学邀请省委党校发展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刘旭友作专题辅导报告。学校全体干部职工参加
2025-11-27 23:00:00
AI 赋能医疗:数据安全与创新推动医疗数智化变革
“前段时间,我有幸在北京大学参与了AI与医疗信息化专题课程学习,了解医疗数据安全防护、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等前沿内容。课堂上
2025-11-27 12:19:00
糖尿病足:沉默的致残杀手
在糖尿病患者群体中,有一个并发症早期症状隐匿,一旦发作却可能导致患者足部溃烂、感染,甚至截肢,它就是糖尿病足。据统计,约有15%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足
2025-11-27 07:13:00
多囊卵巢综合征难怀孕?医生教你助孕小技巧
多囊卵巢综合征在妇科门诊中比较常见,是一种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大多数患者通常在青春期发病,且发病率较高,我国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病率约为5
2025-11-27 07:13:00
从用药到饮食:结核患者的全周期护理手册
结核病是慢性消耗性传染病,治疗周期长且易复发,系统性全周期护理对提升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至关重要。诊断确认后的药物干预与康复阶段的营养支持需要精细控制
2025-11-27 07:13:00
熬夜、压力大伤神经?神经外科医生的护脑指南
在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的背景下,很多人习惯熬夜。不少人会在熬夜后出现记忆力下降、头晕眼花等情况,并且变得比较暴躁。若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
2025-11-27 07: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