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历史上十二位未得善终的大改革者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8-22 10:16:00 来源:戏说三国

历史,是一个永续发展的历程,从原始社会走向奴隶社会,再走到封建帝国,一直到工业时代,整个社会在永不停止的发展,虽然在大多数时候,是处于平稳上升的阶段,但是真正本质的进步,是需要一次次伟大变革来提升社会的内涵,也就是需要开创一个新的制度来取代旧世界的规制。

华夏历史数千年,从部落时代一直发展到了当今,经历了无数多个时代,也经历了许许多多次伟大的变革,在一次次变革中取得了十足的发展,最终有了一次次盛世,以盛世为基础,以改革为跳板,实现了民族的一次次伟大进步。

改革家

但是作为时代变革风口浪尖的人物,改革者往往会承受无数的压力,毕竟新的制度一定会破坏旧制度既得利益者的相关利益,从而引起众怒,而且这些既得利益者往往在旧制度下掌握了不小的权力。而统治者往往不会亲自去堵枪眼,那改革者往往会沦落为平息众怒的一枚棋子,无论改革成败如何,改革者基本都会被动牺牲。

最典型的当然是商鞅,改革成功,效果辉煌,最终也被旧贵族清算。历史上的改革者,管仲算是得了善终,主要是因为没有破坏旧势力的利益,还有没有详细生平记载的李悝算是得了善终,强如曾执天下牛耳权势滔天的张居正死后也被清算,差点还被抄了家。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历史上那些功在社稷,却没有得到善终的改革者。

历史上十二位未得善终的大改革者

伍子胥自尽

1、伍子胥

伍子胥改革,是春秋末期最重要的一次改革,帮助吴国崛起,成为春秋时代末期的霸主之一,伍子胥改革,主要对吴国行政治理,发展生产,改良武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改革,主要思想就是民本位,推行德政、遵循天道、保民无饥。主要措施就是“建城郭、设守备、充仓廪、治库兵”四个方面。帮助吴国在短时间内崛起于东南,最终建立了一支强悍的水军和陆军,帮助吴国重创楚国,几乎灭亡了这个南方霸主。之后辅助吴国南灭越,北破齐,威震中原,称霸天下。

但是伍子胥改革成果太大,将吴国那段时间的辉煌完全集中在自己身上,严重损害了吴国王室的权力威望,因此导致了吴王夫差的猜疑,再加上伍子胥对国策总是指指点点充满质疑,更是影响了夫差的绝对权威和政令的施行,最终被吴王赐死,虽冤而不算冤。

吴起之死

2、吴起

吴起,战国初期第一名将,也是魏国巅峰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吴起最早学儒学,之后转而带兵,在魏国得到了机会,进而大放异彩,当时魏国主君魏文侯致力于变法图强,主持朝政的李悝堪称那个时代的第一人才,除此之外,当时魏国人才济济,政治清明,吴起在这样的环境下如鱼得水,帮助魏国练军,打造了当时无敌的魏武卒,并且为魏国开疆拓土,数次大破秦国大军,夺取河西之地。

魏武侯即位之后,吴起受到公叔痤排挤,进而出走来到了楚国,靠着对李悝变法套路的耳濡目染,受到了楚悼王的重用,在楚国进行了改革,首先制定法律,压制贵族势力,淘汰并裁减无关紧要的官员,改变传统风俗,建立新的城郭,打造一支强悍的军队,楚国在短期内得到了快速发展,败三晋,饮马黄河,南平百越,拓土千里。

但是吴起改革打破了楚国原来的政治生态,严重损害了贵族的利益,因为楚国传统就是由三家贵族和王室共同治理天下,而吴起参照李悝的变法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得楚国内部的旧贵族在行政话语权上损失巨大,而且吴起改革过于激进,政策法令没有得到全方位的推广,而且更重要的是,没有和更多的平民百姓绑定共同利益,导致吴起的变法除了楚国王室之外,几乎没有支持者。

所以在支持吴起变法的楚悼王去世之后,吴起被楚国旧贵族清算,在楚悼王的丧礼上被贵族设伏所诛杀,文武全才且都分属顶级的吴起不仅没有得到善终,遗体还被五马分尸,变法自然也因此而失败。

历史上十二位未得善终的大改革者

商鞅被清算

3、商鞅

华夏历史上最著名的改革者,当然属于商鞅主持的秦国变法。战国中后期,华夏历史发展到了一个重要节点,诸侯兼并进入了白热化阶段,需要一次伟大的变革,来帮助一个国家从列强中脱颖而出,实现大一统的宏图伟业。魏国变法成功,但是没能顶住四面诸侯的围攻。齐国改革未能彻底,而且齐闵王过于着急摘桃子,导致了齐国崩溃。而变法成功,却是西边最穷最落后的秦国。

秦国在被魏国一通胖揍之后,在关中西部地区龟缩了数十年,直到秦孝公时期,广招天下英才,在魏国不得志的商鞅得到机会,帮助秦国变法,制定法律,加强中央集权,抑制贵族权力,重视农业生产,练新军备战,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后期在秦国设立郡县制,取代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度,帮助秦国国家机器高速运转,迅速脱胎换骨,成为西部霸主级别的强国。

但是商鞅变法严重损害了秦国旧贵族的势力,首先贵族失去了大面积的土地,然后贵族垄断的秦国官吏制度也被打破,在秦孝公去世之后,商鞅没有了支撑,秦惠文王为了平衡国内局势,选择了牺牲商鞅来平息贵族的愤怒,更好地推行新法,商鞅成为了变法的牺牲者,最终走投无路反抗被杀,遗体被车裂。

李斯之死

4、李斯

秦国之所以能够对华夏影响如此之深,主要在于秦朝的一系列政治制度,形成了一种软文化,将华夏整体粘合在一起,形成了大一统的根基,这当中自然有商鞅变法带来的巨大影响。但是千秋之功,还是在于法家继任者李斯对于整个秦国的伟大政治改革和其他各方面的改制。

李斯对于秦国的改造是全方位的,首先是确立皇帝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郡县制度,将秦国从奴隶制和传统封建制度中引领而出,华夏自此进入了封建帝国时代。李斯还主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修建驰道,将全国主要地区联系在一起。凭借此举,大一统的思想就深深烙在了我们的民族命格的最深处。

李斯的改革对于秦国和整个华夏来说,都有着很深的影响,唯一就是触碰到了六国旧贵族的利益,但是这些都无足挂齿,而李斯最终的没落,还是在于其变法更多的是在秦始皇的支持下完成的,身居高位却没有真正得到天下人心,在秦始皇去世后,李斯竟然在政治斗争中不敌赵高,最终被赵高陷害,三族被灭。

历史上十二位未得善终的大改革者

主父偃

5、主父偃

主父偃,对于整个西汉王朝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甚至是在整部华夏史册上,也留有浓墨重彩的一笔,主父偃早年学习纵横之术,因此被儒生排挤,四处流落却没有得到重用,最后逼了自己一把,直接上书汉武帝而受到了重用,由于这个人人际关系很差,要不然挺有才华的他,也不至于在天下混不到一口饭吃。正是因为这个特点,汉武帝对他猜疑很少,格外重用。

主父偃一生最主要的成就,自然就是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的推恩令。我国封建帝国时代,大多数时候都是藩王分封和朝廷郡县制度相结合的特殊政体,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时代,都能把握好这中间的均衡姿态,藩王弱则可能被外臣雀占鸠巢,藩王强则很可能造成皇室不稳。在西汉初期,因为刘邦的特殊政策,导致了藩王实力过于强横,严重威胁到了西汉王朝的统治,甚至在汉景帝时期,还发生了七国之乱这样的闹剧,所以在西汉前期,藩王太强,对中央构成了威胁。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需要在国内意识形态完全统一,然后才能全面展开对匈奴的大战,于是主父偃弄出了一套推恩令的策略,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将各诸侯的封地步步分裂,直到各诸侯麻烦缠身,实力也一步步被削弱,失去了与中央对抗能力。

主父偃最大的问题,就是人缘不好,而且特别要强,因此得罪了燕王、赵王和齐王,再加上自身毛病一大堆,特别是喜欢敛财,最终被几位藩王抓住了把柄,而汉武帝觉得主父偃的作用已经起到了,也不好公然维护主父偃得罪宗室,于是主父偃就这样被害死了。

桑弘羊

6、桑弘羊

桑弘羊,西汉中期著名的理财专家,也是汉武帝的顾命大臣之一,其出身商人家庭,因为精于算计,十三岁就入侍皇宫之中,很受汉武帝的喜爱,在汉武帝大搞军备之际,国家需要钱,桑弘羊就成了汉武帝的理财小能手。

在汉武帝的支持下,桑弘羊先后推出了算缗、告缗、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币制改革、酒榷等经济政策,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起了六十万人的规模参与到戍边屯田,帮助国家守卫边疆,防范匈奴,极大的增加了西汉王朝的财政收入。虽然桑弘羊改革有很大的局限性,基本上只是对当时国家政策的一种磨合,但是也有很多影响了整个历史,特别是对币制的改革尤为重要,禁止民间私钱,对于国家财政是一种很好的保护。

桑弘羊在汉昭帝时期,与同为顾命大臣的霍光争权,设计告发霍光谋反,意图除掉霍光。但是一个搞经济的,哪里是政治家霍光的对手,反而被霍光告发与燕王密谋造反,因此被汉昭帝诛杀,全族被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2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细数历史上为变法牺牲的英雄
...礼上,吴起就被那些贵族给射杀了。 在汉朝比较有名的改革者就是晁错了。汉景帝时期,那些诸侯国仗着和皇帝一样也是刘邦的子孙,就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在自己的地盘上,想收税收税征兵征
2023-07-15 10:45:00
战国变法风云:李悝、吴起、商鞅的兴衰之路
...,没有再崛起。齐国在齐威王时期进行过一些改革措施,改革者邹忌,但是说变法有点牵强,毕竟齐国当时算是强国,所以齐国的改革没有迫切性,有点追随变法潮流的感觉。韩国申不害变法,变法
2024-02-23 13:26:00
中国古代变法者的悲壮与荣耀
...反而不断地剥削压迫农民,使他们陷入难以生存的地步,改革者所要做的就是通过新的政策来削弱这些地主和旧贵族集团。在这样的情况下,每次改革就是一次对地主和旧贵族集团的清算。在新颁布
2023-10-02 17:52:00
秦惠文王为何还要保留商鞅变法
...为利益的重新分配而进行争夺,从而引发朝堂不稳。作为改革者,商鞅所进行的变法也成为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少有的取得成功的变法。而变法中所存在的各种利益纠葛,也让众多的变法都最后付之
2023-06-26 17:34:00
...和影响。对后世的影响:虽然卫鞅最终成为秦国的重臣和改革者,但他在魏国期间的经历和思想对他后来在秦国的变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法家思想和以法治国的理念被认为是中国法制史上的一
2024-07-25 20:48:00
秦并天下的霸道之术,奋六世之余烈第一世-商鞅变法
...的贵族势力,增强秦国国君的权力。削弱贵族势力是每个改革者都会做的事,也许是看到了吴起楚国变法得罪贵族后不得好死的结局,公孙鞅在打击旧贵族的同时,也通过“军功”的方式创造了新贵
2024-06-11 11:34:00
变法强秦,功成身死:商鞅的辉煌与悲剧
...邑,组织反抗,但最终失败,被车裂处死商鞅的一生,是改革者与时代命运交织的缩影。他凭借非凡的胆识与智慧,推动变法,为秦国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却也因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而陷入孤立
2025-03-18 10:54:00
《史记》吴起杀三十多人仍可以在各国间混么,不奔丧是为不孝
...有七十多家。问题七:难道吴起与商鞅得遭遇,都属先秦改革者的“宿命”?或曰,吴起伏于悼王尸是恋念任用之恩还是灭杀反对改革者的惨烈妙计?开篇说到,太史公记述孙武、孙膑和吴起,另有
2023-08-06 19:25:00
后世秦君为何不给商鞅平 反呢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改革者,他们的智慧和勇气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然而,他们的命运却各不相同,有的功成名就,有的却身败名裂。其中,商鞅就是一位典型的代表。他以变法强秦,使秦
2024-10-24 20: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
近日,《考古与文物》发表的《陕西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发掘简报》揭示: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墓主,很可能是芮国国君的夫人
2025-09-03 08:13: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战老兵郭木桑:放下书本去打鬼子
郭木桑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图/通讯员 夏海滨)8月22日下午,同安区莲花镇云洋村,99岁的郭木桑特意身着熨得整整齐齐的衬衫西裤
2025-09-03 08:23: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百岁党员孙继舜:三块弹片仍存体内
孙继舜孙继舜家中珍藏的纪念章等物品。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图/通讯员 夏海滨)8月22日,在同安区陆丰里,百岁老人孙继舜从床上缓缓起身
2025-09-03 08: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