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中国古代变法者的悲壮与荣耀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52:00 来源:戏说三国

中国古代变法者的悲壮与荣耀

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进程当中,变法是其中相当重要的一项内容。每当社会积累了一定的问题或者时代发生了变革之后,国家便需要通过一次变法才能转危为安,甚至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高峰,否则就将陷入无止境的衰弱当中,并最终快速走向灭亡。

因此,在中国历史当中,变法事件可谓是数不胜数,并对当时的社会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然而,虽然变法本身的目的大多都是为了推动国家的发展,但发起变法的人却大多都没有好下场,或被贬或被杀,造成了一桩桩惨剧。

一、变法政策本身太容易招致仇恨和报复

1、变法就是一场政治上的清算行为

每当一个王朝或者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之时,各种早已有之的社会弊病和问题便会慢慢暴露出来,危害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稳定。

一旦到了这个时候,统治者便需要施以相应的措施来进行改良,否则就将加速国家的灭亡进程,改革便是这种措施最直接的手段。因此,改革之所以会出现,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而在古代封建制度下,这些问题的根源大多时候就是在一些地主和旧贵族集团身上。

这些地主阶级依靠着先发优势占据着国家的大部分资源,不仅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反而不断地剥削压迫农民,使他们陷入难以生存的地步,改革者所要做的就是通过新的政策来削弱这些地主和旧贵族集团。

中国古代变法者的悲壮与荣耀

在这样的情况下,每次改革就是一次对地主和旧贵族集团的清算。在新颁布的改革政策当中,大多数律法虽然并未明确指定某一人进行单独的清算,但当其实施之时,这些地主和旧贵族集团却几乎一个都跑不了。

如果不进行反抗,即便侥幸逃过一劫、留存住了性命,但如果没有了政治和经济上的特权,他们也将因为以前的所作所为遭到别人的报复,其实同样大概率丢失性命。因此,这些旧贵族和地主集团必须进行反抗,这样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对他们来说,如果想要胜利,根源就在于变法者。只要将变法者杀掉或者使其不再能够担任要职,变法便会相应停止,自己的地位也将保住,这也是大多数变法者处境危险的重要原因。

2、吴起变法的例子充分说明了变法者与他人在政治上的对立

战国时期,随着魏国率先任用李悝进行变法而走向强大,其他国家纷纷意识到只有完成本国的改革才能够在这个乱世之中获得最后的胜利,楚国当然也包括其中。

而当时变法主要针对的对象,就是旧贵族集团。他们不事生产却占据着国家的大部分资源,整日贪图享乐;政治上毫无作为却挤压着贤臣的上升空间,崩坏朝政纲纪,使国家不断走向衰弱。

而楚国,由于自身独特的政治体制,导致其国内的旧贵族势力相比其他国家来说还要强盛一筹,其贵族传统根深蒂固。到了楚悼王即位之时,楚国已经陷入相当危急的地步,在七国之中呈现出相当弱势的状态。

中国古代变法者的悲壮与荣耀

为了使国家走向强盛,楚悼王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从魏国而来的吴起来作为自己完成宏图霸业的实施者。他任命吴起为令尹,在楚国内拥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吴起也并未让楚悼王失望,在位期间开始实施著名的吴起变法,其政策基本就是在针对旧贵族。

吴起不仅取消了楚国旧贵族们可以世袭爵位的福利和俸禄,还将他们迁居到偏远之处以开发土地和保家卫国,将节约下来的大部分财富都用在了军队之上。

这些政策当然引起了旧贵族的强烈不满和对吴起本人的极大敌视,当楚悼王驾崩之后,即便此时的吴起仍然在楚国内身居要职且刚刚凯旋,但最终还是难逃一死,楚国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和灭亡。

中国古代变法者的悲壮与荣耀

二、君王的支持与否对变法者来说至关重要

1、君王才是变法者的最大依仗

当社会发展陷入停滞阶段之时,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君王便必须做出选择,是听之任之还是果断变法。如果选择后者,那么他们首先需要找到一个足够优秀的变法者,给予其最大的权力和最多的支持来进行变法,并且在其变法的过程中帮助扫清障碍。

如果君王能够做到如此地步,那么不仅变法政策能够得到良好的贯彻和实施,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变法者本身也将变得无比安全,不必多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因为只有君王才能压制住蠢蠢欲动的旧贵族们。

然而,一旦变法者失去来自君王的支持,旧贵族们就将难掩心中的愤怒,对变法者施以最狠辣的报复。

中国古代变法者的悲壮与荣耀

2、商鞅和晁错的死亡便是来自君王的旨意

如果说要评选出一次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变法事件,那么商鞅变法必然榜上有名。在商鞅发动的变法之下,整个秦国都化作了一台战争的机器,很快便在战国争霸的风云当中占据优势,并最终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

但是,作为这场变法的发起者,商鞅最终却在秦国旧贵族们的报复之下车裂而死,其最大的原因就是在于秦孝公的去世。当秦孝公还在位之时,商鞅自然风光无限,可当秦孝公去世、商鞅失去最大的依靠后,原先被商鞅打压得死死的秦国贵族们便动了异样的心思。

再加上继位的秦惠文王也想通过商鞅的死来缓解贵族的怨气以稳固自己的地位,商鞅的死亡就成了必然。这便是失去靠山的后果,前文的吴起其实和商鞅如出一辙。

除了商鞅之外,晁错也是另一个典型的因为失去靠山而丢失性命的改革者。在汉景帝时期,有鉴于诸侯不断强大、日渐生出不臣之心的情况,汉景帝对于削藩以巩固中央政权的愿望因此变得越发强烈。

在这种情况下,晁错成了汉景帝削藩的最大帮手,为其削藩愿望的实现鞠躬尽瘁。但令晁错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诸侯们起兵发动叛乱之时,汉景帝却第一时间听信谗言,将其腰斩于东市,想要以此来平定诸侯们的动乱。

当然,后来的事实证明,汉景帝完全是在错杀忠臣。和商鞅一样,晁错的死也是因为失去了靠山,或者说是靠山主动放弃了他。即便汉景帝诛杀晁错是为了从名义上打击诸侯,但这终究是他的人生污点。

中国古代变法者的悲壮与荣耀

三、变法者本身变法失效后引发的结果

1、变法失败的后果是惨重的

前文已经说道,如果变法者想要展开改革,那么他就需要获得君王的信任和支持。而君王之所以会给予他足够的信任和支持,就是因为认定变法者能够使社会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并且带领整个国家走向兴盛。

但在这个支持的过程当中,君王却需要时刻面临来自守旧势力的压力,这对他自身的地位来说其实是相当危险的。因此,君王格外注重变法措施所带来的成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给他带来心灵上的慰藉,认为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相应的,若是变法者的变法措施无法带来足够的成效,或是直接失败,那么对他来说,不仅已经得罪了守旧势力,连君王也会慢慢对他失望,不再提供庇护。

2、王莽新政和王安石变法都是变法失败的鲜活例子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逐渐掌握了朝政大权,并且依靠着自己多年以来的人设经营获得了天下人的普遍赞誉和支持。王莽之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新,西汉就此灭亡。即位后,王莽着手针对当时新朝所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展开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诚然,王莽的本意是缓解社会矛盾、使国家和社会走向安定平和,但他的改革措施本身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完全不适用于那个社会。

再加上不恰当地执行手段,王莽新政越改越乱,激起了上至地主阶级下至农民阶级的仇视和反对。最终,王莽在农民起义军的进攻当中丢失性命。

中国古代变法者的悲壮与荣耀

相比之下,王安石的下场要好得多。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同样展开了一场著名的变法——熙宁变法。作为传统意识浓重的王朝,宋神宗能够竭尽全力支持王安石变法已经十分不易,但王安石变法的政策却并未收到想象中的效果。

这在使宋神宗和王安石本人心灰意冷的同时,也给了反对派更多攻击的理由和借口。在满怀失望之下,王安石辞官返乡,他的变法政策也在宋神宗死后戛然而止,并未使北宋强盛起来。

四、总结

总的来说,纵观中国历史上的所有变法者,其中大多数确实都难以善终。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结果,说到底也还是个利益的问题。当变法者的行为触犯到守旧势力的利益之时,他们就将会遭受到前所未有的进攻和批评。

中国古代变法者的悲壮与荣耀

而如果变法不能给国家带来足够的利益,或者是变法者所造成的利益与更大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变法者的下场同样会相当凄惨。因此,变法从来都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但也正因此,才更凸显了变法者的身先士卒和为国为民的伟大精神,这是值得我们歌颂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3 0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战国变法风云:李悝、吴起、商鞅的兴衰之路
魏国李悝变法,变法者李悝,在魏文侯时期变法,也就是三家分晋不久的事情,变法很成功,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最强大。但是后来魏国攻赵、攻韩,齐国两度插手风别再桂陵、马陵大败魏军,魏国国力
2024-02-23 13:26:00
张居正变法维护明王朝的统治,为什么会下场惨烈?
...中。这种冒犯最终使整个变法活动丧失合法性的基础,变法者也终于失去了领导变法的合法地位。历史是不允许假设的,但是我们依然有理由相信如果张居正不是英年早逝,这种君臣和谐的局面也终
2024-02-06 19:56:00
商鞅最后惨死的悲剧是怎么造成的呢
...的成功,对当时的秦国及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是变法者商鞅却没有获得英雄的待遇,反而被杀,让后世长叹不已。那么,这样的悲剧是怎么造成的呢?商鞅生活在战国七雄争霸时期。经年累月
2023-06-07 15:51:00
为何说商鞅变法的成功关键在于刑赏和农战
...固根本;以重战政策来加强国防,扩展势力,最为后世变法者所重视。如果说其后各朝之变法者,皆是以其为师,或许有些言过其实;但是或多或少都受到他的影响与启示,当非过誉之辞。独尊儒术
2024-06-11 10:38:00
聊聊商鞅变法及其成效
...,不能用邢,就对太子的师傅用刑。3:商鞅对不支持变法者用残酷的刑罚,据汉人记载,(汉人不喜欢商鞅,认为商鞅变法是秦政的根源),“临渭水而论囚七百人”,一次性就杀掉不支持变法的
2024-02-21 14:29:00
...定“恶法”的概率也大大增加。之所以如此,源于一些立法者把自己置于管理者的地位,认为这些法律是管“别人”的,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也会成为适用该法律的对象。事实上,法律的普遍、平等
2023-05-10 03:17:00
商鞅的确有自身缺点,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范蠡那样做到功成身退
...那商鞅是非死不可吗?历史上的变法,都会得罪人,但变法者不是人人都会死。商鞅之前,管仲在齐国其实就实施了变法,却没死;李克在魏国变法,也没死;吴起在楚国变法,死了,后面北魏变法
2024-10-28 11:34:00
商鞅变法是怎样实施的呢
...人感到意外! 这也是古今中外的改革者与被改革者、变法者与既得利益者所需共同面对的终极考验。改革者如果立场稍有游移、妥协,那么一定会遭到这股强大的反改革力量所吞噬。这大概是历
2024-06-11 10:54:00
王安石、张居正变法失败了,为什么商鞅变法就能够成功
...到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这时候,就是考验现任君主、变法者、继任君主智慧的时候了,如果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变法很可能就会功亏一篑。非常幸运的是,商鞅变法具备了这三个条件,变法最终
2024-05-03 19:4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