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恕”之道与法律人的修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0 03:1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法治日报□ 马建红

加强法律人在职业活动中的个人修养,是改善法治环境的纽结。不过,提倡加强法律人的个人修养,不必设定一个成圣成贤、高不可攀的道德标杆,也不必要求大家都成为公而忘私的完人,只需法律人坚守做人的道德底线即可,而这个底线就是儒家的“恕”道。

子贡曾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的回答很干脆:“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切自己所不愿承受的事,就不要强加到别人的身上。我们同为人类,对同样的事会有同样的情感与意识,我们自己感受某事而觉得痛苦的,则应推及他人对某事的感受也和我们一样痛苦。所以,我不愿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于他人身上。这种推己及人之道,应是我们所当奉行的行为准则,是做人的底线。

当我们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作为法律人的修身之本时,实际上就是要求以我们自身作为评判制度是否公正的标准。如果当你认为作用于自己身上的法律规则是不公正的,却要求别人服从时,毫无疑问,这样的规则一定是不公正的。如果从事立法、执法和司法职业的法律人,都能以“恕”道为自己的职业伦理,那么我们的法治事业必然前景光明。

在现代社会,虽然人民主权原则决定了每个人从最终的意义上都享有立法权,然而,这种平等的立法权实际上需要委托给人民选出的代表代为行使。另外,现代行政分工的细化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也使某些行政部门承担了就自己所管理的领域进行立法的任务,所立之法难免产生将“部门利益法制化”,以及将权力和权利囊括几尽、责任和义务悉数推诿的“揽权诿责”的弊端,由此而制定“恶法”的概率也大大增加。之所以如此,源于一些立法者把自己置于管理者的地位,认为这些法律是管“别人”的,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也会成为适用该法律的对象。事实上,法律的普遍、平等适用是法治本身的内在要求,法律一经颁行,立法者的角色也会终结,转而成为一个法律适用者。因此,如果立法者能以儒家的“恕”道为出发点,从自己的立场来衡量一下,认为权利义务的分配是公平的,那么这样的法律一定是“善法”;如果立法者认为某一项义务由别人承担时是公平的,而一旦自己落到同样境地时就感觉明显不公,那么这项法律肯定就是“恶法”。当立法者在进行权利义务的分配时,多想一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训诫,“恶法”或显失公平的法律一定会减少。

历史上秦国的商鞅以刻薄寡恩著称。他在辅佐孝公变法时,以推行严刑峻法而使秦国实现了强国之梦,当然,他的族诛连坐等苛法,也使百姓丧失了享受安逸生活的可能。等到商鞅失势,被诬谋反之时,逃亡的商鞅却发现自己已无处可逃。当他跑到函谷关下要住旅舍的时候,并不知道他就是国家通缉犯的旅舍老板却告知他,根据“商君之法”,旅客没有印信证明住宿的,旅舍的人也会牵累入罪。商鞅在嗟叹“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后,不知是否后悔自己曾制定过这样不近人情的“商君之法”?立法者只有把自己置于未来守法者的位置,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态度分配权利,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立场设定义务,才能制定出公平而符合人性的法律。行使执法权的法律人,在执法过程中,也须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脑子里多想几个“如果我是他”,执法的过程或许就会少几分野蛮,多一些文明。

司法的功能在于通过正当的法律程序,对被侵害的权利给予救济,以恢复正常的生活和社会秩序。这一功能的发挥有赖于司法的公正。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法官应该慎用自己手中的审判权。判决的作出,关乎一个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的得失。近年来,包括呼格案等在内的诸多冤错案件虽然得到了平反,但它给当事人及其家属造成的伤害可能是永久性的。法官在定罪量刑时,如能常怀同情与怜悯,想到自己的笔下事关一个与自己同样的生命及自己同样珍视的自由时,在审判中就一定会做最有利于当事人的考量,谨慎地对待每一个证据,坚定地排除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干扰,作出最公正的判决。

总而言之,法律人若能坚守儒家的“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经常进行“换位思考”,则实属中国法治与人民之福,也是传统文化传承之福。

(文章节选自马建红《穿越古今的法律智慧》,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0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人民法院报域外法适用是指特定的法律人通过法律解释和推理准确地将外国法律规范运用到具体法律事实中,从而作出合理的法律决定。域外法适用过程实质上是法律人准确地把抽象域外法律
2023-07-07 06:07:00
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加快推进金融法治建设
...人才队伍,健全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管理制度,加快高端法律人才培养。对行政执法人员加强培训考核和监督管理。多次举办行政执法、法律工作技能和新法律法规培训,持续提升执法人员专业化、
2024-03-08 21:31:00
...治思维对初阶法治思维具有强烈的引导和示范作用。职业法律人严格履职,依法判案,公权力的行使以法律为边界,人民群众会感受到法律的权威和价值,遇到问题优先运用法治思维方式,选择通过
2023-12-06 07:36:00
厉明:越自律越自由
本文转自:新闻晨报对于法律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60岁的律师厉明,依据从业33载的经验给出答案:自律。因为,越自律,越自由。细边框架眼镜透出知识分子的气息,发型简练、西装革履,
2023-07-10 02:35:00
第四届中国-东盟法治论坛在重庆举行
...学资源,聚焦中国—东盟区域法治建设研究、涉东盟高端法律人才培养以及东盟法律据库建设,2019年牵头举办首届中国—东盟法治论坛以来,论坛已成为中国—东盟国家法律法学界人士对话交
2022-12-17 19:06:00
贵州大学教授冷传莉:躬耕教坛育桃李 德法兼修铸法魂
...“院长第一课”,打造了“做一名眼中有爱 心中有光的法律人”等具有影响力和感染力的系列教学精品。她创建性提出“人格物”概念,推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首次以立法形式确立“人
2025-04-21 20:13:00
...”这样的疑问在网络上传播,却不加以解释说明,这就是法律人的失职。本案中暴露的社会病,也同样需要立法和司法作出回应。如果仅仅把它作为热点新闻去对待,就丧失了与民意对话的机会,也
2025-02-24 10:08:00
iCourt“AI先锋计划”入所协助律所团队,提升法律领域AI技术竞争力
...年 7 月正式推出了“ AlphaGPT ”法律ai工具,目前已涵盖了法律人各类业务场景。多地律师协会特聘青年律师成长导师
2024-03-21 16:00:00
...《法律社会史的视野》,围绕法律社会史的理论、法律与法律人、法律与社会生活、法律与社会结构等方面探求法律演变的历史规律,揭示了法律发展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人们发现,无论制定了
2023-01-20 06:1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国家京剧院一团《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石家庄上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0月19日,国家京剧院一团《梨园芳华·国粹流韵——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上演。作为2025年京津冀戏曲展演季
2025-10-18 10:46:00
不止胜负!10月18日,“河北五超”第十轮定州vs辛集,赛前非遗“碰一碰”,定州孩儿枕VS辛集皮贴画。
2025-10-18 21:21:00
千年汉碑“活”了!一场隶书展,如何让中原大地与两汉大唐倾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千年汉碑气象新,中原翰墨正风流。10月18日,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启幕,这场代表当代中国隶书艺术最高水准的盛会
2025-10-18 19:47:00
长镜头|从西辽河到桑干河——追寻红山文明的历史轨迹
红山文化,是西辽河史前文明的代表,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直根系”。考古研究表明,红山文化从西辽河起源、大凌河鼎盛,到桑干河扩张
2025-10-17 09:18:00
故宫院藏捐献文物展今日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今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开展。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2025-10-17 10:25:00
一座道法自然的山
十堰广电讯(十堰日报记者 吕伟 武当山融媒记者 冯开春 徐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公元前485年前后
2025-10-17 16:53:00
保宁寺独特的关公像
走进窦大夫祠,那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人拉回了遥远的过往。而祠内的保宁寺,更是一处承载着岁月故事与艺术神韵的所在
2025-10-17 21:50:00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