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恕”之道与法律人的修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0 03:1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法治日报□ 马建红

加强法律人在职业活动中的个人修养,是改善法治环境的纽结。不过,提倡加强法律人的个人修养,不必设定一个成圣成贤、高不可攀的道德标杆,也不必要求大家都成为公而忘私的完人,只需法律人坚守做人的道德底线即可,而这个底线就是儒家的“恕”道。

子贡曾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的回答很干脆:“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切自己所不愿承受的事,就不要强加到别人的身上。我们同为人类,对同样的事会有同样的情感与意识,我们自己感受某事而觉得痛苦的,则应推及他人对某事的感受也和我们一样痛苦。所以,我不愿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于他人身上。这种推己及人之道,应是我们所当奉行的行为准则,是做人的底线。

当我们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作为法律人的修身之本时,实际上就是要求以我们自身作为评判制度是否公正的标准。如果当你认为作用于自己身上的法律规则是不公正的,却要求别人服从时,毫无疑问,这样的规则一定是不公正的。如果从事立法、执法和司法职业的法律人,都能以“恕”道为自己的职业伦理,那么我们的法治事业必然前景光明。

在现代社会,虽然人民主权原则决定了每个人从最终的意义上都享有立法权,然而,这种平等的立法权实际上需要委托给人民选出的代表代为行使。另外,现代行政分工的细化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也使某些行政部门承担了就自己所管理的领域进行立法的任务,所立之法难免产生将“部门利益法制化”,以及将权力和权利囊括几尽、责任和义务悉数推诿的“揽权诿责”的弊端,由此而制定“恶法”的概率也大大增加。之所以如此,源于一些立法者把自己置于管理者的地位,认为这些法律是管“别人”的,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也会成为适用该法律的对象。事实上,法律的普遍、平等适用是法治本身的内在要求,法律一经颁行,立法者的角色也会终结,转而成为一个法律适用者。因此,如果立法者能以儒家的“恕”道为出发点,从自己的立场来衡量一下,认为权利义务的分配是公平的,那么这样的法律一定是“善法”;如果立法者认为某一项义务由别人承担时是公平的,而一旦自己落到同样境地时就感觉明显不公,那么这项法律肯定就是“恶法”。当立法者在进行权利义务的分配时,多想一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训诫,“恶法”或显失公平的法律一定会减少。

历史上秦国的商鞅以刻薄寡恩著称。他在辅佐孝公变法时,以推行严刑峻法而使秦国实现了强国之梦,当然,他的族诛连坐等苛法,也使百姓丧失了享受安逸生活的可能。等到商鞅失势,被诬谋反之时,逃亡的商鞅却发现自己已无处可逃。当他跑到函谷关下要住旅舍的时候,并不知道他就是国家通缉犯的旅舍老板却告知他,根据“商君之法”,旅客没有印信证明住宿的,旅舍的人也会牵累入罪。商鞅在嗟叹“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后,不知是否后悔自己曾制定过这样不近人情的“商君之法”?立法者只有把自己置于未来守法者的位置,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态度分配权利,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立场设定义务,才能制定出公平而符合人性的法律。行使执法权的法律人,在执法过程中,也须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脑子里多想几个“如果我是他”,执法的过程或许就会少几分野蛮,多一些文明。

司法的功能在于通过正当的法律程序,对被侵害的权利给予救济,以恢复正常的生活和社会秩序。这一功能的发挥有赖于司法的公正。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法官应该慎用自己手中的审判权。判决的作出,关乎一个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的得失。近年来,包括呼格案等在内的诸多冤错案件虽然得到了平反,但它给当事人及其家属造成的伤害可能是永久性的。法官在定罪量刑时,如能常怀同情与怜悯,想到自己的笔下事关一个与自己同样的生命及自己同样珍视的自由时,在审判中就一定会做最有利于当事人的考量,谨慎地对待每一个证据,坚定地排除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干扰,作出最公正的判决。

总而言之,法律人若能坚守儒家的“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经常进行“换位思考”,则实属中国法治与人民之福,也是传统文化传承之福。

(文章节选自马建红《穿越古今的法律智慧》,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0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人民法院报域外法适用是指特定的法律人通过法律解释和推理准确地将外国法律规范运用到具体法律事实中,从而作出合理的法律决定。域外法适用过程实质上是法律人准确地把抽象域外法律
2023-07-07 06:07:00
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加快推进金融法治建设
...人才队伍,健全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管理制度,加快高端法律人才培养。对行政执法人员加强培训考核和监督管理。多次举办行政执法、法律工作技能和新法律法规培训,持续提升执法人员专业化、
2024-03-08 21:31:00
...治思维对初阶法治思维具有强烈的引导和示范作用。职业法律人严格履职,依法判案,公权力的行使以法律为边界,人民群众会感受到法律的权威和价值,遇到问题优先运用法治思维方式,选择通过
2023-12-06 07:36:00
厉明:越自律越自由
本文转自:新闻晨报对于法律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60岁的律师厉明,依据从业33载的经验给出答案:自律。因为,越自律,越自由。细边框架眼镜透出知识分子的气息,发型简练、西装革履,
2023-07-10 02:35:00
第四届中国-东盟法治论坛在重庆举行
...学资源,聚焦中国—东盟区域法治建设研究、涉东盟高端法律人才培养以及东盟法律据库建设,2019年牵头举办首届中国—东盟法治论坛以来,论坛已成为中国—东盟国家法律法学界人士对话交
2022-12-17 19:06:00
贵州大学教授冷传莉:躬耕教坛育桃李 德法兼修铸法魂
...“院长第一课”,打造了“做一名眼中有爱 心中有光的法律人”等具有影响力和感染力的系列教学精品。她创建性提出“人格物”概念,推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首次以立法形式确立“人
2025-04-21 20:13:00
...”这样的疑问在网络上传播,却不加以解释说明,这就是法律人的失职。本案中暴露的社会病,也同样需要立法和司法作出回应。如果仅仅把它作为热点新闻去对待,就丧失了与民意对话的机会,也
2025-02-24 10:08:00
iCourt“AI先锋计划”入所协助律所团队,提升法律领域AI技术竞争力
...年 7 月正式推出了“ AlphaGPT ”法律ai工具,目前已涵盖了法律人各类业务场景。多地律师协会特聘青年律师成长导师
2024-03-21 16:00:00
...《法律社会史的视野》,围绕法律社会史的理论、法律与法律人、法律与社会生活、法律与社会结构等方面探求法律演变的历史规律,揭示了法律发展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人们发现,无论制定了
2023-01-20 06:1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
一生赤诚报国,百岁丹心长存——追忆百岁新四军老战士段飞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晚上六点半,103岁的抗战老兵段飞在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家中安详离世。11月15日,段飞老人的儿子段超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1-15 12:56:00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