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谁来守护你的心
乐倚萍
■乐倚萍
在外科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心脏和大脑手术一度被认为是最不可突破的。它们须臾不能停摆,又如何能动刀子呢?
在《守护你的心》一书中,英国心脏科学研究者沙恩·E.哈丁告诉我们,心脏极其特殊,它不像其他器官那样能够持续更新,心肌细胞生长缓慢。在一个老年人的身体里,有一半的心肌细胞已经陪伴了他一辈子,年轻人每年也只更新1%的心肌细胞。往好的方面想,心脏不容易得癌症,细胞失控、疯狂分裂完全不是心肌细胞的风格;往坏的方面说,慢吞吞地更新也让心脏的修复道阻且长——即使发病的心脏康复了,也常常在几个月或几年后又开始衰竭。
公共卫生领域的一系列努力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心脏健康,反吸烟运动、高危人群的筛查和治疗、鼓励锻炼、健康饮食,都逐渐成为常识,有效的药物和急救通道也降低了心脏病和脑卒中死亡率。但这并不表示我们能够高枕无忧。书中列出了每年心脏病发作或致命冠心病患者人数与年龄的关系,伴随平均寿命的延长,心脏问题依然值得关注。而书中对心脏健康的探讨和对医疗现状、前沿疗法的分析,也体现出守护心脏健康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
我们熟谙运动有益健康,对心脏来说,也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专业运动员的锻炼强度让他们的心脏形态发生了肉眼可见的改变,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运动。对于原本就患有心脏疾病的人群自不待言,有些看似健康的人也败给了运动,譬如书中提到的一个案例:颇有运动天赋的少年体质超群,精神饱满地投入大量体能训练,某日却毫无预兆地猝死在球场上。是肾上腺素导致了心律失常!曾几何时,肾上腺素帮助我们的祖先熬过分娩,躲过猛兽攻击和难以预知的意外,当现代人类要面对的首要危险发生变化时,昔日的救命神器就变成了双刃剑。
忙碌的上班族常常趁午休就近散个步,的确是简单易行的锻炼方式。但一项研究发现,散步地点大有讲究:在公园散步的人,享受到了肺活量增加、血管健康指标提升的益处;在购物区的街道行走却毫无益处,有些志愿者还出现了明显血管损伤迹象。究其原因,空气污染是心脏大敌,超标的PM2.5、路边的汽车尾气、无孔不入的噪音,都在不知不觉伤害我们的身体。
科学界努力用技术手段解决心脏问题,取得了许多突破。最直观的,可以在本书插图中看到半个多世纪以来心脏起搏器尺寸的改变,比指甲盖还小的起搏器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和患者痛苦。干细胞移植和工程心脏也有望解决心脏移植供体不足的困境。但作者也提到,除了科学本身,还有其他方面的困境亟待解决,譬如监管上,应用于人体的技术不可不慎,每一个小环节都需要烦琐的认证;还有伦理上,分子层面不可逆的改变影响的不仅是个体,同样会释放到环境中;以及道德上,一种完全治愈患者的疗法,其商业价值能覆盖研发成本吗?倘若必须卖出天价才有利可图,是否会加剧医疗系统的不平等?
而在研究心脏的过程中,科学家已经敏锐地意识到了“男女有别”。这不光体现在心脏病发病率随年龄变化的数据图上,也体现在疾病的表现形式上。譬如前文提到的肾上腺素引发的猝死好发于男性,另一种常见于女性的章鱼篓综合征——因患者的心脏形似章鱼篓而得名——则被认为是心脏应对压力的表现,故被称作“心碎综合征”。有人认为,与性别挂钩的病症可能是激素的作用,也有研究认为是源自男女在生命繁衍过程中承担的不同角色,承受分娩之痛的女性需要对肾上腺素有更大的耐受力。尽管认识到了男女有别,现有医疗研究还是更侧重男性患者,作者指出,这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认知。在刻板印象中,女性更柔弱,不堪疼痛,歇斯底里地夸大疼痛,结果女性患者的疼痛反而被低估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医学领域也是社会性别认知的缩影。
心脏不只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不能坐等医生和科学家来守护。从迈开腿的身体力行,到敞开心扉、开拓认知的坦诚以待,从对亲朋和弱势群体的关注,到对自然万物和环境的关注,心脏联结起一个需要我们共同守护的大世界。
《守护你的心》
[英]沙恩·E.哈丁著
徐蕴芸 译
中信出版集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8 09: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