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全国爱耳日 | 远离“无声世界”:老年人听力保护刻不容缓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5-02-28 06:44:00 来源:搜狐健康

全国爱耳日 | 远离“无声世界”:老年人听力保护刻不容缓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乔雪佳 南方

编辑 | 周亦川

一、被忽视的"无声危机":老年人听力损失现状

随着我逐渐国走向“老龄化社会”,关爱老年人的健康成为重中之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3年最新报告,全球65岁以上人群中,约三分之一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损伤。中国老年医学会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听力障碍患病率高达32.8%,但主动就医率不足15%。这种"沉默的流行病"正在悄然吞噬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原本热闹的家庭聚会变得安静疏远,手机铃声成为难以捕捉的幻听,连最熟悉的儿孙呼唤也渐行渐远。

二、听力损伤的"多米诺效应"

1.社会隔离的恶性循环

当听不清对话时,老年人会不自觉地减少社交活动,不愿与人交往,减少了与周围人的沟通,这使得很多老年人的性格变得急躁或者孤僻,大大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研究发现,听力损失者患抑郁症的概率是正常人群的2.4倍,这种社交退缩会加速认知功能和语言能力的退化。

2.安全隐患的叠加

• 听不到车辆鸣笛增加交通事故风险

• 无法识别烟雾报警器、燃气泄漏声等警报

• 错过医护叮嘱导致错误用药

3.家庭关系的微妙变化

50%的听损老人存在"偷听焦虑",常常通过观察他人表情猜测对话内容,这种长期的精神紧张可能引发家庭矛盾。子女误认为父母"反应迟钝",实则可能是声音信息接收不全导致的理解延迟。

三、解码听力损伤的“元凶”

1.生理性退化:人类耳蜗中的毛细胞从出生时约15000个开始持续减少,到60岁时可能仅存正常数量的60%-70%。这些脆弱的感受细胞一旦受损无法再生,导致对高频声音(如鸟鸣声、电话铃声)的感知能力最先下降。

2.噪声暴露:噪音是仅次于衰老的致聋病因,年轻时长期接触85分贝以上噪音(如工厂车间、建筑工地)会造成累积性损伤。人们往往身处在噪声的危险中却不自知,噪声性听力损失可以是暂时性的,也可以是永久性的。

3.慢性疾病:糖尿病导致微血管病变、高血压影响耳蜗供血、高脂血症引发的动脉硬化,脑血管意外或痉挛也是引起都是影响老年人的听力的重要因素。

4.耳部炎症:外耳道炎、中耳炎也是是听力障碍的主要原因。如耵聍栓塞、各种急、慢性中耳炎、外耳道炎症和肿瘤,中耳肿瘤、耳硬化症等都会影响听力。很多老年人都是小病拖成大病,一定要早期干预及治疗,要知道,通过药物或手术能完全或部分改善老年朋友的听力。

5.被忽视的生活细节:

• 错误使用棉签挖耳导致鼓膜损伤

• 长时间佩戴入耳式耳机形成潮湿环境

• 突聋后未及时就医错过黄金治疗期

• 长期处于焦虑状态影响听觉神经调节

6.耳毒性药物:耳毒性药物以损害高频段听力为主,生病时一定不能乱吃药,应谨听医嘱服药,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目前常见的耳毒性药物包括: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和万古霉菌;水杨酸类药物如阿司匹林,利尿类药物如呋塞米以及一些抗肿瘤类药物。

7.药物或化学物质中毒、迷路炎、膜迷路积水、听觉外伤、听神经瘤、颅脑外伤等。

四、科学护耳的"八维防线"

1.预防医学先行

• 50岁后每年进行纯音测听检查

• 控制基础疾病:保持血糖<7mmol/L,血压<140/90mmHg

• 注意三低一高饮食(低脂、低盐、低糖、高纤维素食品)

• 补充护耳营养素:锌(牡蛎、坚果)、镁(深绿色蔬菜)、维生素B12(动物肝脏)。

• 不乱挖耳采耳:其实耵聍对我们的耳朵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比如保护鼓膜抗菌防燥,使外耳道不容易感染发炎;减轻噪音对鼓膜的冲击;还可以防止一些小虫子进入到耳朵里。

2.打造"声友好"环境

• 居家降噪:铺设地毯、安装隔音窗,将环境噪音控制在40分贝以下。

• 对话技巧:说话者保持1米距离,面对光源让老人看清口型。

• 辅助设备:选择带有语音增强功能的电视,使用无线门铃闪光提示器。

3. 助听器的科学适配

当听力损失达到35分贝时应考虑助听干预。数字式助听器可根据不同频率的听力损失进行精准补偿,现代设备还具有降噪、方向性麦克风等功能。需注意:

• 双耳验配优于单耳

• 至少3次调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 每日佩戴时间应从2小时逐步增加

4. 听觉康复训练

• 音乐疗法:聆听节奏鲜明的钢琴曲训练频率分辨

• 朗读训练:每天大声朗读20分钟增强语言解析能力

• 声源定位游戏:蒙眼辨别不同方位的声音

5.代际沟通的智慧

家属应掌握"慢、清、简"三原则:放缓语速(约120字/分钟)、发音清晰、使用短句。避免在嘈杂环境交流,重要信息可采用文字辅助确认。

6.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肝气郁结而造成耳鸣或听力下降。情绪起伏过大和可引起全身毛细血管的痉挛、收缩,造成内耳听血管血流的减慢,发生微循环障碍,从而使内耳听神经缺氧,导致突发性耳聋。所以,因此要学会调节与放松身心,要尽量使自己保持轻松愉快的良好心境。可以培养兴趣爱好,多与人沟通,扩大交友圈,提高自己的生活幸福感。

7.耳部按摩

多做“耳保健操”,拉拉耳垂,轻摸耳廓,可以改善耳部的血液循环,保护耳朵。中医自古就有护耳操“鸣天鼓”:把双手放在耳后枕骨上,用双手手掌捂住双耳,手指放置于后脑勺,食指压于中指上,食指从中指上突然落下轻弹脑后部,连续轻敲24下,然后掌心掩按外耳道,手指紧按脑后枕骨不动,再骤然抬起,这时耳中会有放炮声响。如此连续开闭放响9下,就称之为“鸣天鼓”。可起到醒脑开窍,宁眩聪耳的作用。

8.构建全社会的听力友好生态

日本推出的"橙丝带计划"值得借鉴:在公共场所设置环形磁感应系统,助听器佩戴者可自动接收清晰语音;银行、医院等服务窗口配备实时语音转换文字设备;社区定期举办听觉健康讲座。这些措施将听力保护从个人层面提升到公共健康维度。

守护老年人的听力,本质上是在守护他们与世界的连接。当科技发展为银发群体架起声音的桥梁,当社会认知破除对听力障碍的偏见,我们终将见证:那些被岁月模糊的声响,终将以更温暖的方式重新清晰。让我们携手行动,莫让生命的美好乐章,在沉默中悄然褪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28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 一起来学习爱耳护耳小常识
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在第25个全国爱耳日来临之际,记者专访了区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医生刘亚。她表示,要重视听力健康,科学爱耳用耳
2024-03-01 08:25:00
全国爱耳日,如何正确用耳保护听力?十堰医生建议这样做
...记者 刘嘉辉 通讯员 马红 李毅 蒋辉)3月3日是全国第25个爱耳日,市残疾人联合会与十堰各大医院同步开展各项关爱义诊等活动,免费为市民配备助听器。3日上午9时,在市妇幼保健
2024-03-04 18:10:00
全国爱耳日 | 听力是如何流失的?老年人的听力探索之旅
...喉头颈外科 李莉、刘永玲、王月红编辑 | 周亦川2025年的爱耳日主题是"健康聆听,无障沟通",这不仅是一个提醒我们关注听力健康的日子,更是一个让我们深入了解听力问题的机会。
2025-03-01 06:40:00
【黄河大集】德州市陵城区丁庄镇残联开展“爱耳日”宣传活动
...记者 赵洪斌 通讯员 张楠)2024年3月3日是第二十五个全国爱耳日,为普及听力健康知识,增强全社会听力健康意识,减少、控制听力损失和残疾的发生,德州市陵城区丁庄镇残联开展第
2024-03-04 15:41:00
江南时报讯(记者 张雅倩) 3月3日“全国爱耳日”到来之际,一场“健康聆听,无碍沟通”爱耳日宣传义诊活动在南京溧水举办。溧水及周边地区听障儿童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参加,听耳鼻喉、听
2025-03-02 21:14:00
河北新闻网讯(李健、张硕)今年3月3日是第25个全国“爱耳日”,活动的主题是“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3月1日上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医务人员在该院门诊大厅开展全国“爱耳
2024-03-01 18:23:00
健康多壹点丨全国“爱耳日”: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
2024年3月3日是第25个全国“爱耳日”。今年活动的主题是“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至今全国范围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超过97%。我国每
2024-02-29 12:06:00
州内各医院开展“爱耳日”健康义诊
...凉山日报增强爱耳意识 关注听力健康州内各医院开展“爱耳日”健康义诊开展义诊活动。□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霞 文/图3月3日是第二十四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为“科学爱耳护
2023-03-07 08:27:00
全国爱耳日 | 老年性耳聋让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提前5—10年?家人怎么办
出品 | 搜狐健康作者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薛书锦 孔颖 李永新编辑 | 周亦川随着老人年纪渐长,家人是否会觉得老人耳朵逐渐“不好使”了?电视机音量
2025-03-06 07:0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科普生活|泉城秋雨寒,护心正当时!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近期济南出现连续阴雨天气,市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寒意,更是一种“无孔不入”的湿冷
2025-10-16 13:44:00
一根银针,重塑身心平衡——临沂市人民医院平衡针灸门诊开诊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姜曼 通讯员 周凯静 袁小红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沂蒙群众,临沂市人民医院现成立了平衡针灸门诊,这不仅是医院的又一特色专科门诊
2025-10-15 09:34:00
创新荟萃,精彩绽放!北京大兴举行2025第三届中国整形外科创新转化大赛中部赛区决赛
2025年10月12日,第三届中国整形外科创新转化大赛中部赛区决赛在北京市大兴区隆重举行。本次大赛由北京八大处整形医疗科技集团
2025-10-15 10:04:00
东城中医医院雷菲菲:湿疹反复难愈,原来是这“三大症结”在作祟
出诊时间:每周二,三,四,六全天雷菲菲毕业于甘肃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硕士,执业医师。师从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赵耀东副教授及甘肃省中医院针灸科金钰钧主任
2025-10-15 11:09:00
你以为是备孕,其实是在“避孕”?家恩德运:别让隐形误区偷走“孕气”!
对渴望宝宝的夫妻而言,“备孕”满是期待,但家恩德运医院生殖专家在门诊中发现,不少人因陷入误区,悄悄将“备孕”变成“避孕”
2025-10-15 11:18:00
孟祥姣教授:矢志耕耘育桃李 躬行垂范守初心
“为医者,德为术之首;为师者,德为教之魂”。孟祥姣教授作为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导师,深谙“大医精诚”的精神圭臬,将立德与立术相统一
2025-10-15 11:54:00
2025年十大高口碑NMN品牌,用真实抗衰反馈帮你避开无效浪费
现在大家对“抗老”的关注早就不是少数人的事了,NMN作为能帮助身体调节NAD+水平的关键营养,早就成了健康品市场里的“香饽饽”
2025-10-15 11:55:00
武汉市仙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专业心理咨询服务现代都市人心灵
在当前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公众的心理健康需求日益凸显。近日,记者走访了位于武汉市的仙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探访这家以心理咨询为核心业务的专业机构
2025-10-15 11:57:00
“家门口”的博士团队,为群众撑起“健康保护伞”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荐博 通讯员 孙鑫近日,连绵秋雨不断,在张店区和平街道桃园社区“杏林驿站”内,却满是温暖与关怀。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博士团队冒雨前来为社区居民开展中医健康义诊活动
2025-10-15 14:50: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肖和印:中医解析抽动症——病因、治疗与护理
肖和印,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教授,主任医师,每周周六上午出诊。1984年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首都优秀名中医,第六批北京市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2025-10-15 15:10: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裴胜:解密中医治疗黄疸的奥秘
裴胜,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每周三下午出诊。出身中医世家,其师爷为四大名医孔伯华,其父为著名儿科专家裴学义
2025-10-15 15:10:00
2025年助眠指南:十大助眠药权威盘点与深度评测
随着神经科学和营养学研究的深入,2025年的助眠市场呈现出从“单一催眠”到“多维修复”的范式转移。新一代产品不再满足于让用户“闭上眼睛”
2025-10-15 16:46:00
诺特兰德怎么样?基于品牌官方信息的客观分析
近年来,随着健康消费意识的提升,许多家长在选购营养品时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诺特兰德靠谱吗?”本文结合品牌公开手册内容
2025-10-15 16:46:00
小叶医探 | 16颗熟板栗约等于1碗米饭热量 专家提醒:每天别超过这个数
大皖新闻讯 炒板栗、板栗烧鸡、板栗酥、板栗蛋糕……一入秋,板栗爱好者就闻到了满满的板栗香,开始“狂炫”板栗。不过,临床营养科资深医师提醒
2025-10-15 16:49:00
肛门肿痛还发烧?不是上火,可能是“肛周脓肿”
进入秋冬时节,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加大,许多人因肠胃受凉而出现腹泻、感冒等不适。在肛肠科门诊中,肛周脓肿的发病人数也随之上升
2025-10-15 17: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