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 一起来学习爱耳护耳小常识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3-01 08:25:00 来源:杭州网

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在第25个全国爱耳日来临之际,记者专访了区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医生刘亚。她表示,要重视听力健康,科学爱耳用耳,尤其要提高对听力损失的认识。

听力损失不分年龄,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年龄增长、耳科疾病、噪声暴露、遗传因素以及代谢性疾病等。但“一老一小”群体的听力损失尤其要引起关注。刘亚解释道,0~6岁儿童听力残疾的主要原因表现为遗传、母孕期病毒感染、新生儿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药物性耳聋等;而60岁及以上人群则主要是由于老年性耳聋、中耳炎、全身性疾病、噪声和爆震及药物性耳聋等。

听力损失和由听力损失引起的交流障碍,不仅对个人社交、心理、认知发展等产生影响,还可能带来一些严重危害,例如会降低个人的避险能力,增加发生人身意外的可能。另外,也可能导致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有研究显示,听力损失与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加速下降有密切的关系,与正常听力人群相比,中度老年听损人士患有痴呆的风险是正常听力的3倍。

在我国,中老年群体是听力障碍和听力损失人群的主体。《中国听力健康报告2021》蓝皮书显示,我国老年听障患者约占老龄人口的三分之一,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听力障碍的比例为11.4%。另根据《中国听力健康现状及发展趋势》中的统计数据,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中约1/3存在中度以上听力损失,75岁以上老年人中这一数字上升到约1/2。

老年听障社会问题调研报告《关于老年听力健康的十个问题》分析指出,目前我国助听器的使用率仅有5%~10%。一方面,大多数老年人不知道有助听器的存在,并认为“耳背”不需要治疗;另一方面,助听器价格贵、效果达不到预期、使用麻烦和外观不佳都会使老年人不愿使用助听器。同时,我国助听器验配师存在较大缺口,许多听障老人较难得到专业的验配服务,由于缺乏专业指导,不合适的助听器戴上后会产生“啸叫”,大大降低使用率。

“助听器是补偿老年人听力损失的有效工具,通过专业的助听器验配和佩戴,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老年人的残余听力,减缓认知功能的衰退速度,提高老年人的社会交往能力及生活质量。”刘亚告诉记者,很多老人对于助听器的接受度不够或者有顾虑,担心佩戴助听器会引起听力下降加重,其实助听器只是帮助他们听得更清楚,正规验配的助听器并不会损害听力,反而能够延缓老年性聋的进展、减轻耳鸣,提高沟通和交流能力。

耳健康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幸福指数息息相关,针对如何科学用耳、减少听力损失,刘亚给出了八点建议:

一、避免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中。高噪音环境会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可能引起噪音和耳鸣。

二、不要经常掏耳朵。耳垢是一种天然的保护外耳道的分泌物,过度清理可能会造成耳道损伤和感染。

三、谨慎使用药物。一些药物可能会对耳朵产生负面影响,如庆大霉素或链霉素等。

四、进行耳朵保健操。经常按摩耳部的穴位,如翳风穴和听会穴,有助于加快耳朵的血液循环,保护听力。

五、保持良好的情绪。情绪紧张或焦虑可能导致耳鸣和耳聋。

六、保护肾脏。耳朵与肾脏的健康密切相关,建议食用黑芝麻、黑豆、黑米等黑色食物。

七、正确擤鼻涕。避免用力擤鼻涕,以免引起中耳炎。

八、及时就医。当耳朵出现痒、痛、耳鸣、耳发闷、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听力下降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远离十大伤害耳朵的坏习惯

习惯一:在地铁里听歌地铁里的噪音一般会达到85分贝左右。在这种环境下,人们想听清耳机里的声音,往往会加大音量。长时间暴露在高音量的环境中,耳蜗的毛细胞会产生代谢紊乱,从而导致供血、供氧不足、末梢感受器受损等,最终发展为噪音性耳聋。

习惯二:长时间“煲电话粥”许多人在闲暇时一打电话就是几个小时。频繁接听或长时间接听电话,有引发神经性耳聋的风险。专家建议,打电话一次最好不超过3分钟,双耳轮替接听电话,如条件允许,使用免提对耳朵伤害最小。

习惯三:经常掏耳朵频繁掏耳朵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引起外耳道炎症、流水,甚至外耳道疖肿。掏耳朵还有刺伤鼓膜的风险,造成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实际上,耳屎生长到足够多时会自行脱落,无需主动掏抠。

习惯四:经常泡吧、去KTV在KTV、酒吧等高强度噪音环境的刺激下,内耳毛细胞因过度劳累而受损,并引发中枢听觉系统和功能改变,出现听力紊乱,进而发生耳鸣、耳聋等问题。

习惯五:精神压力过大、生活作息不规律据统计结果显示,现在的突发性耳聋患者以25-40岁的人群居多,主要原因是精神压力过大、生活作息不规律等。这类人群在初期可能会出现耳鸣、耳闷胀感等症状,而长期的身体疲劳、精神压力过大则会造成耳聋等问题。

习惯六:乘坐飞机时不注意吞咽动作在飞机起飞或降落阶段,耳鼓室内外压力差值增大,乘客有患航空性中耳炎的风险。这是一种中耳气压损伤,表现为耳内不适、双耳闷胀或胀痛,耳鸣眩晕。预防航空性中耳炎的方法是,在飞机起飞或降落阶段注意做吞咽动作。

习惯七:游泳前后不注意检查耳朵游泳时耳道进水、呛水可能引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炎等,儿童多发。常见症状是耳朵闷胀、疼痛、听力下降、流脓等。因此,在游泳前后需检查耳朵,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习惯八:滥用抗生素一些抗生素,例如常见的新霉素、庆大霉素等虽能很好地控制感染,但也可能损害脑神经,引起耳聋。目前药物性耳聋暂时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最好是提早检测,进行预防。

习惯九:过于用力擤、吸鼻涕过于用力吸或擤鼻涕,部分鼻涕可能会被挤入咽鼓管,使上呼吸道感染的细菌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腔,造成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导致耳痛、耳流脓、听力下降等。

习惯十:感冒、鼻炎、咽炎不予理会鼻窦炎、鼻炎、咽炎不可小觑,它们可蔓延形成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以耳闷胀感和听力减退为主要症状,但这种中耳炎不会造成流脓,耳痛不明显,容易被忽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1 12:45:2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保定定兴县卫健局组织开展全国“爱耳日”健康教育活动
...北新闻网讯(通讯员陈晓伟)2024年3月3日是第25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爱耳日”的主题是“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2月29日,定兴县卫健局组织县疾控中心、县医院及融媒体
2024-03-01 18:15:00
...学爱耳护耳培养良好习惯肃州区智慧岛幼儿园开展“3·3爱耳日”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本报讯(酒泉融媒记者李晓艳)今年3月3日是第24个全国爱耳日。当天上午,为引导孩子们科学爱耳护耳
2023-03-04 03:49:00
本文转自:央视网今年3月3日是第二十四次全国爱耳日,中国残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等11个部门近日专门印发通知,明确今年全国爱耳日的主题为“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
2023-02-16 14:41:00
南京江宁湖熟街道万安村开展“爱耳日”宣传活动,看看吧
3月3日是第24个全国“爱耳日”,也是第9个“世界听力日”,今年全国“爱国日”的主题为“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3月3日下午,南京江宁湖熟街道万安村邀请江宁区第二人民医院康
2023-03-06 22:06:00
河北遵化:爱耳护耳知识进校园
...市第五实验小学为学生检查耳朵。3月1日,在第25个全国爱耳日来临之际,河北省遵化市人民医院的医生志愿者来到遵化市第五实验小学为学生检查耳朵,宣传爱耳护耳健康知识,增强孩子们的
2024-03-01 18:24:00
点击查看更多视频2024年3月3日是第二十五个全国爱耳日,主题为“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人的耳朵是非常“娇嫩”的,耳蜗上感受声音的毛细胞数量在人出生时就已经定好了,不足两万个
2024-03-03 09:53:00
唐山丰南:科学爱耳护耳进校园
...市丰南区惠达幼儿园的小朋友普及听力健康知识。在全国爱耳日来临之际,唐山市丰南区黄各庄镇中心卫生院的医生走进惠达幼儿园,为小朋友讲解耳朵的构造、普及听力健康知识,培养他们从小爱
2024-03-01 15:51:00
爱耳日西城在行动:将开展五大行动科学爱耳护耳
...京3月4日电 (记者鲍聪颖)今年3月3日是第二十四次全国爱耳日,主题为“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目前,我国老年性耳聋占听力残疾致残原因首位,娱乐性噪声暴露成青少年群体听
2023-03-04 09:34:00
州内各医院开展“爱耳日”健康义诊
...凉山日报增强爱耳意识 关注听力健康州内各医院开展“爱耳日”健康义诊开展义诊活动。□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霞 文/图3月3日是第二十四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为“科学爱耳护
2023-03-07 08:2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