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红楼梦:胡庸医并不是庸医,他的药方揭开林黛玉被王太医害了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06 16:47:00 来源:戏说三国

晴雯生病,贾宝玉派人去请太医。结果太医院那边派了一个新来的胡太医过来。

结果,胡太医看过晴雯的病后,给下了药方,被贾宝玉看后直言是虎狼药吃不得,女儿禁不起如此的重要。

于是,晴雯并没有吃到胡太医的药,而是又请了王太医来重新下方,吃的是王太医的药。

红楼梦:胡庸医并不是庸医,他的药方揭开林黛玉被王太医害了命

这一回就是所谓的“胡庸医乱用虎狼药”。

看似胡太医是个庸医,医术不精。实则却是伏笔王太医“医毒”害人。

胡太医能进太医院,肯定是有本事的。太医院不同于齐宣王的乐队,能够滥竽充数。

太医院服务的都是达官贵人们,没有医术在其中混,万一出错岂不是死路一条?

胡太医能进太医院,就说明他的医术绝对不差。

而当时的太医,诊治两件事一般不会出错。

一,风寒。

二,喜脉。

喜脉关乎子嗣不敢轻易结论。

红楼梦:胡庸医并不是庸医,他的药方揭开林黛玉被王太医害了命

风寒杂症则是最常见的疾病,江湖赤脚大夫都能看,何况是太医。

(第五十一回)那大夫方诊了一回脉,起身到外间,向嬷嬷们说道:“小姐的症是外感内滞,近日时气不好,竟算是个小伤寒。幸亏是小姐素日饮食有限,风寒也不大,不过是血气原弱,偶然沾带了些,吃两剂药疏散疏散就好了。”说着,便又随婆子们出去。

胡太医对晴雯的病症说得很清楚。诊断没问题。

之所以下的方子略微重一点。是因他第一次来贾家诊病,要想药到病除留下一些好印象给贾家,方便得到贾家日常的延请供奉。

用一点重药彰显医术,是那个时候医生的基本操作。

胡太医的药方略重,却也是基于晴雯的病,对症下药,并无问题。

问题出在贾宝玉认为药方下药太重,女儿经受不起。

他用女儿金贵的理论认为药方枳实麻黄是虎狼药有失偏颇,是典型的病患家属干预治疗。

红楼梦:胡庸医并不是庸医,他的药方揭开林黛玉被王太医害了命

如果当时晴雯用了胡太医的药,肯定会很快痊愈。所谓重药的问题,也会很快化解。

但贾宝玉不满意,退了方子又请来王太医诊治。

王太医熟悉贾宝玉的性格,知道对女儿不能用重药。便根据病患家属的意见减了配药。贾宝玉是满意了,对晴雯的病症并不那么有效。

胡太医的药,可能两副就好,而王太医的药却需要更多,是药三分毒,里外是一样的。药效却完全不同。

晴雯最终是三分靠药,三分靠养,剩下四分靠命挺过去。

但日后晴雯之死的病,就在那时埋下了病根隐患。

因为晴雯吃了王太医的药没有效果,又在重病之下挣命去补雀金裘。导致病情加重性质出现了转变。

雀金裘补完时,正好是在寅时。晴雯当时又咳嗽不止,正是肺疾“寅时病”的体现。

说明晴雯的病,已经由感冒转变为了可怕的肺疾。

红楼梦:胡庸医并不是庸医,他的药方揭开林黛玉被王太医害了命

王太医作为医生,他的立场是有问题的。

他作为太医,不以病人情况论症,而是顺从病患家属的态度下药治病,是典型的“医毒”。

试问他在京城时代做太医,为求自保不顾病患的死活,得害了多少人。

即便在贾家,同样问题也出现了好几次。

除了晴雯这次,当日秦可卿生病也有问题。

王太医是王家第一供奉,又是御医。秦可卿生病他肯定会参与其中会诊。

结果他们这些人一天来三四次的折腾病人,却连具体什么病都“看不出来”,被张友士直言给耽误了?

皆因秦可卿与香菱的病类似,推测是血竭之症。病本身有点棘手不说,最大问题是治好了也很可能“不育”。

宁国府嫡长孙媳妇因病不育,日后还是他们的问题。到时候他们治不了就是砸了饭碗。

太医们怕担责任,谁也不愿意治。治好了无功,治不好尽力而为也不少拿钱。更可免除了后患。就是医毒思想。

红楼梦:胡庸医并不是庸医,他的药方揭开林黛玉被王太医害了命

张友士一来就看出秦可卿的病,以及太医们的心思。不是他医术比王太医高,而是他不用靠贾家吃饭,更能讲实话。

同样,胡太医新来乍到不懂规矩,他诊病开方才更真实。不会像王太医看病下方不看病人病情,而看主人眼色。

还有,王太医是林黛玉的主治医生,可他给林黛玉看了什么病?

林黛玉长期进补人参、肉桂这种大热之药,也不是王太医给的方子,而是从小林家就这样治疗。王太医便一直沿用。

曾经王夫人给林黛玉换过一个鲍太医,也不怎么样。贾母便又给换回王太医。

贾母认为的是既然新大夫不好,不如还用之前的大夫。

但王太医就一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给林黛玉持续吃人参、肉桂等大补之药。

别说林黛玉这种身体虚弱之人,容易虚不受补。就是真正有需要的人,也经不起如此大量进补。

曹雪芹有意通过薛宝钗之口,讲出林黛玉药方有损无益,不如多吃点饭才好。

薛宝钗的干预,与贾宝玉的干预完全不同。对林黛玉来说,长期使用人参肉桂肯定有问题。

薛宝钗能看出来,王太医为什么看不出来?不是不看,是不想担责罢了。

红楼梦:胡庸医并不是庸医,他的药方揭开林黛玉被王太医害了命

说回胡太医,当初他来贾家,是王太医不愿意来给丫头看病。派他来是给人情,却不告诉他贾家的规矩和细节,则是“下马威”。表明太医院的人际关系和互相倾轧。

而胡太医最终还是出事了。

尤二姐就是吃了他的“虎狼药”被打掉了孩子。

问题是尤二姐有孕那么明显,为什么胡太医一口咬定不是孕?他不知道万一出错会掉脑袋么?还是被人胁迫不得不做?

原本应该第一时间来贾家的王太医为什么偏巧去了军中捞军功。别忘了王子腾就是九省都检点,就是主管边军。王太医是不是把胡太医卖了,自己避嫌躲灾去了?

综上,胡太医肯定不是庸医,却是太医院斗争的失败者。曹雪芹设计他下方虎狼药,并不是说他的药有问题。而是为日后尤二姐枉死伏笔。

无论如何,胡太医只是个替罪羊可怜虫罢了。真正可怜的,是被这群“医毒”害了性命的病人。

你说呢?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文|君笺雅侃红楼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06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贾宝玉和薛宝钗的母亲姓王,林黛玉的“妈妈”,为什么也姓王?
...薛王氏。王夫人和薛姨妈是亲姐妹,没什么好奇怪的。但林黛玉的奶娘竟然也姓王。王嬷嬷是林黛玉的“妈妈”。那个年代奶娘相当于半母,这就奇怪了。要知道那么多姓氏,曹雪芹何以在林黛玉的
2024-10-08 15:51:00
薛宝钗送林黛玉的燕窝,有什么问题,为什么贾宝玉不让她继续吃?
林黛玉的身体每况愈下,才十五岁的人便有了过早枯萎的迹象。尽管没什么大毛病,却每年春秋发病,缠绵良久不得痊愈。贾宝玉虽说她是体弱,为时气所感,到底是一年不如一年,也让王夫人更反对宝
2024-09-19 19:56:00
林黛玉体弱多病,太医是怎么给她看病的?方式与众不同
...整个社会对女性的束缚比较多,诊医看病时亦是如此。1.林黛玉寄居荣国府后,贾家至少请过三位太医为她诊治病开药林黛玉从小体弱多病,初入荣国府,众人打听之后才知林黛玉从会吃饭时就要
2024-12-05 10:57:00
《红楼梦》:胡君荣见了尤二姐,为何会魂魄如飞上九天?
尤二姐之死,是《红楼梦》中描写的最详细的一场悲剧,仅仅半年多的时间,那样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子,便在精神、物质双层折磨之下走向了绝路。最终,当她腹内的男婴被打掉时,她人生的最后一丝希
2024-12-19 12:10:00
中医视角看红楼  跟着贾府学养生
...行了。秋季是阳气渐收,阴气生长的季节,饮食宜平和。林黛玉身子弱,书中写道:“吃了一点子螃蟹,觉得心口微微的疼,须得热热的喝口烧酒。”
2023-12-27 01:26:00
林黛玉“吃不起”燕窝,能对薛宝钗讲实话,为什么不敢告诉贾母?
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是林黛玉和薛宝钗彻底和解的篇章。林黛玉受了妙玉说她“不识五年梅花雪水,是个大俗人”的提示,对薛宝钗敞开心扉,接纳宝钗对她提点的好。二人有了一场互
2024-10-23 09:30:00
林黛玉是被饿死的,贾母竟是始作俑者?她送给黛玉的菜确实有问题
林黛玉怎么死的?可能读书人能说出一堆的原因:比如还泪转世,泪尽而亡。脂砚斋说像《牡丹亭》杜丽娘那样中秋节相思而死。像慧娘一般,十八岁殒命,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刘姥姥讲述的茗玉小姐
2024-09-19 19:58:00
晴雯的病情来势汹汹,很快死去,却绝非女儿痨,她得了什么病?
...着叫他下去了。王夫人说晴雯得了女儿痨,话里话外影射林黛玉的久病不愈。至于是否是大夫说的,王夫人肯定不会关注一个丫头得了什么病。王夫人指晴雯是女儿痨,在她死后直接火化“挫骨扬灰
2024-10-06 16:51:00
晴雯:手上戴着四个银镯子,留着两根葱管般的长指甲,有什么用?
...在他身边陪伴一样。此处深情无以言表。贾宝玉就算没有林黛玉,有晴雯如此待他,尊敬他,人生也就足够。袭人比较晴雯,差在她们对贾宝玉的“尊重”。晴雯自尊自爱,与贾宝玉不越雷池一步,
2024-10-08 15:1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活力运河①|运河古城 赫赫“大名”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近年来,大运河河北段保护传承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
2025-10-24 08:17:00
涤尽尘心悟画禅 ——记巾帼画家柳咏絮
柳咏絮先生柳咏絮先生1937年出生于江西玉山,自幼受父亲柳子谷的熏染,矢志翰墨,深得其父绘画之三昧。她对中国画往圣先贤
2025-10-24 08:59:00
国际友人到访无棣古城 李之仪诗词架起文化交流桥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芳近日,来自俄罗斯、尼泊尔等国家的国际友人到访山东省无棣县,参观了闻名遐迩的无棣古城及其中的李之仪文化馆
2025-10-23 21:51:00
【大风影像】藏在秦岭北麓的元代建筑——化羊庙
化羊庙始建于宋,坐南面北,明宣德元年(1426年)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曾多次重修,原建筑自头天门始,倚山逐步上升
2025-10-23 22:23:00
重走支前路 | “打完这一仗,我就回家” 她用一生守候丈夫这句话
大皖新闻讯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里庄严肃穆,22.5米高的烈士纪念碑直插云霄,“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烈士纪念碑”鎏金大字在秋日厚重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2025-10-23 23:01:00
重走支前路 | 淮海战役期间,543万民工踊跃支前
大皖新闻讯 10月22日,安徽国防动员“重走支前路”主题活动北线寻访组来到淮北临涣,参观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据悉,淮海战役期间
2025-10-23 10:08:00
百岁将军归故里,红色基因永传承
河北新闻网讯 “我能活到100岁,是替牺牲的战友们看一看这和平盛世!”这句深情告白,来自原驻石部队某部副政委潘宗道将军
2025-10-22 14:07:00
重走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抗战之路(十四) 千年古镇的荣光
三不管岭1938年2月23日,从洪洞马牧出发前往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机关,在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带领下,到达府城镇
2025-10-22 18:25:00
源于民间的狐突崇拜
【狐突庙】狐突庙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
2025-10-22 18:55:00
重阳节是秋季除中秋节以外的又一个重大节日,在山西大多数地方称“过重阳节”,岢岚县等少数县称“游重阳节”。从旧志记载看,过重阳节时
2025-10-22 18:55:00
独上山城思寂寥,英雄千古恨难销。鸣蛙尚产居民灶,惊马空留义士桥。齐洞僧归云冉冉,汉宫人去雨潇潇。堪怜此地多离乱,莫向明时负酒瓢
2025-10-22 18:56:00
北宋皇陵“上新”,陵区高粱“走红”
大河网讯 深秋时节,天高云淡,巩义宋陵,再度走红。永泰陵、永裕陵陵区内的高粱,用渐浓的殷红色、低垂的穗子,与神道两侧的石像生进行着一场穿越时空的千年对话
2025-10-22 15:52:00
3600年城址不移:在郑州,与“最早的大邑商”深情对话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1950年的秋天,考古学家韩维周在郑州二里岗偶然发现了绳纹陶片和磨光石器,这不经意的俯首一拾,犹如投入历史长河的石子
2025-10-22 16:23:00
武当太极文化研究添重磅新证 清代《张氏履历》现世!揭秘张三丰后裔踪迹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江)2025年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即将启幕,“太极祖庭”武当山再度聚焦全球目光。10月21日,十堰市张三丰历史文化研究会对外披露
2025-10-22 08:58:00
一件华服见证庐山百年对外交流情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祺)10月17日晚,江西庐山牯岭镇卫斯理别墅灯火通明,一场温馨的移民融入活动在此举行。现场,庐山地方文化研究爱好者陈晖收到了一份漂洋过海而来的特殊礼物——一件百年手工中式女装
2025-10-22 06: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