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新生儿家庭病房科普
“新的生命,心的呵护”
让宝宝享受家庭式照护
“我看不到宝宝,不知道宝宝的情况,很着急。”
“宝宝要出院了,我都不知道怎么护理!”
“我第一次当妈妈,又是早产宝宝,什么都不知道怎么办?”
这些话,常常被早产宝宝的新手爸妈挂在嘴边,如何缓解爸妈们的担心与焦虑,来听听儿科护士长翁莉怎么说~
01
为什么需要新生儿家庭化病房?
新生儿的降临,原本是幸福美满的团圆时刻,但有一些宝宝因为早产、疾病等原因需要独自入住新生儿病房,母婴分离让家长们倍感煎熬。儿科护士长翁莉介绍,为了解决这类家长的需求,医院开设新生儿家庭化病房,将危重患儿家庭陪护前置,实施家人共同参与的照护模式,通过医护人员教育指导及与家长的合作,以及更好地提升照护者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促进婴儿健康,帮助其从医院向家庭过渡。
新生儿家庭化病模拟温馨的家庭环境,既有满足新生儿治疗需要的暖箱、蓝光箱、心电监护仪、负压吸引器、吸氧、辅助通气等医疗设备,同时也有满足家长生活照护需要的冰箱、微波炉等生活设施。每个病房内设有独立卫浴,全天候热水供应。
医护人员会根据宝宝的父母可参与程度,制订个性化、针对性的全程宣教计划,包括面对面的科普宣教,多项技能培训等。不仅让父母学习了理论、提高了照护能力,精细化护理也有利于危重宝宝早日康复,实现宝宝从医院到家的顺利过渡,更有利于宝宝远期的健康成长。
02
新生儿家庭化病房知多少?
什么样的宝宝适合入住?
新生儿家庭化病房开设于2011年,在2020年完成了病房硬件的设施改造,收治患儿的危重级别也得到了升级,危重患儿比例增加,以超早、超低出生体重且需呼吸支持的患儿为主。凡是护理等级解除重症监护的宝宝,家庭化陪护病房均可收治。
黄疸宝宝,可以在母婴不分离的情况下行蓝光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肺炎、败血症等患儿可以在父母的陪护下行对症治疗;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喂养困难或鼻饲喂养、肠造瘘术后等新生患儿,家长可以通过参与式护理逐步掌握危重患儿呼吸支持、喂养、发展性照护等方面的技能。
陪护前需要哪些准备?
1.喂养类:容量不超过120ml的宽口径奶瓶、小号奶嘴、安抚奶嘴
2.基础护理类:尿不湿、湿巾、护臀膏、婴儿油、小水盆、婴儿小方巾
3.消毒类:奶瓶消毒器、洗手液、75%酒精、医用棉签
4.被服类:婴儿被、婴儿衣服(最好是连体衣)
03
在家庭化病房,家长可以学到什么?
袋鼠式护理
指早产儿的父母通过皮肤接触将新生儿直立式地贴在母(父)亲的胸口,提供新生儿所需的温暖安全感、延长深度睡眠的时间、促进神经发育等。
母乳喂养及特殊患儿喂养的处理
母乳喂养包括哺乳的体位、衔接、乳头内陷、泌乳不足等。特殊患儿,如肌张力低下、唇腭裂、早产儿、生长发育不佳等存在母乳喂养困难的情况均有一对一的专业指导和帮助。
基础护理
更换尿片、皮肤护理、脐部护理、口腔护理,体温测量等。
危重患儿过渡期护理
监护仪的观察、鼻饲管的使用、家庭氧疗患儿的用氧过渡及必要的情况下学习呛奶的急救等。
科普生活中新生儿预防感染的措施
如手卫生,家庭环境通风,日常清洁、奶具消毒等。
新生儿家庭病房满足了患儿与父母之间的情感需求,帮助家长提高了照护技能,减少了出院后的手足无措,降低了发生喂养或护理不当的风险。自2011年成立以来,已帮助两万余名患儿成功回归家庭,获得了父母们的高度好评。我们将继续提供优质、用心的医疗护理服务,将人文关怀与医疗服务融为一体,做一个“有温度的”病房。
本文审核专家
陈小慧
儿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专家简介:
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围产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委员,江苏省营养学会理事会理事,南京医学会儿科专业分会委员,江苏省新生儿复苏培训师资。任职新生儿专业十余年,2006年进修于复旦大学儿科医院,2009年参加中加围产-新生儿培训项目,在加拿大曼尼托巴儿童医院工作一年。
专业特长:
新生儿危重症、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管理。对新生儿危重症及早产儿管理有较丰富的经验。
门诊时间:
周二全天 新生儿门诊
周五上午 普通儿科门诊
翁 莉
儿科护士长
主任护师
静疗专科小组
副组长
硕士
专家简介:
国际认证泌乳顾问(IBCLC),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护理学组委员,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新生儿个体化发育支持护理技术推广组副组长,国家卫健委新生儿复苏培训师资认证省级师资,中国优生优育协会早产儿家庭养育顾问,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专科助产士培训师资。
曾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加拿大SUNNYBROOK医院、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国际母乳喂养行动联盟(WABA)总部进行研修、培训,带领护理团队致力于特殊患儿的母乳喂养实践及早产儿家庭参与式综合管理。
稿件来源丨儿科 程佳 饶芸
责任编辑丨王凝嫣
内容校对丨张卉 史月
审核发布丨蔡晓洁
栏目分类丨妇幼健康科普
求关注啦
微信平台
订阅号
服务号
视频平台
视频号
抖音号
发现“分享”“点赞”“在看”了吗,听说一键三连的人会更美哦!
点
分享
点
在看
点
点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2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