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空城计”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三十二计,通常指用虚而示虚的疑兵之计,使敌方将领错误的判断形势,从而达到化险为夷的目的。在中国历史上,“空城计”曾多次被用于实战,远到春秋时期的叔詹、西汉的李广,近到领袖毛泽东都曾使用空城计达到退敌的目的,但偏偏诸葛亮没有用过。来简单介绍几个空城计的典型案例吧。
叔詹:第一次空城计战例
春秋时期的楚国令尹公子元,在其哥哥楚文王死后为了讨取嫂子文夫人的欢心,便想通过建功立业来展现自己的能力,因而在公元前666年率兵攻打郑国。
郑国自然无法与强大的楚国对抗,眼看楚国大军逼近国都,大臣们却为是战是和、是走是留吵的不可开交,这时上卿叔詹提出应该固守待援(郑国与齐国有盟约)。
叔詹利用公子元讨取文夫人欢心急于求成又害怕失败的心理,命令城中的士兵全部埋伏起来,不使对方看到一兵一卒,而城中店铺则照常开业、百姓往来如常,没有一丝慌乱。楚军先锋攻到郑国都城下后,见此情景心里疑惑,误认为城中有埋伏,因而不敢攻城。
楚国后续部队到达后,公子元听取了先锋的汇报,于是登上高地向城中眺望,虽然看见城中确实空虚,但又隐隐约约看到郑国的旋旗甲士,于是怀疑其中有诈,不敢贸然攻城。
不久后,齐国接到郑国的求援,联合鲁国、宋国发兵救郑,公子元得知后只得率军撤退。
李广:飞将军计退匈奴
李广在担任上郡太守时,皇帝派来的宦官外出打猎遇到三个匈奴兵袭击,宦官受伤逃回,随从或死或伤。李广大怒之下率领一百多名起兵前去追击,追出几十里地后将杀死两人活捉一人。
然而就在李广打算回营时,却突然出现了三千多人的匈奴骑兵。匈奴骑兵也发现了李广的人马,但却误以为是西汉大军诱敌的先锋,因而没有贸然攻击,只是占领了高地观察动静。
李广麾下的骑兵见对方人多势众,因而极度恐慌,建议李广立刻返回大营。李广却知道,茫茫草原想要逃脱精于骑术的匈奴骑兵并不容易,在见到对方没有立即发动进攻后,想通其中缘由后他不禁计上心来,不退反进,一直到了离敌军仅有两里地的地方才停下,并下令麾下士兵全部下马卸鞍,悠闲的躺在地上休息。
匈奴骑兵见李广如此,更加深了他们的疑虑,于是匈奴将领派出几人试探虚实。结果李广立即上马带人杀死了那几个匈奴士兵,之后又回到原地下马休息。匈奴将领见此更加疑心,生怕遭到大部队突袭的他们反而率军撤退了。直到匈奴兵退走后,李广才率领自己的百余起兵返回大营。
诸葛亮:其实并没有用过“空城计”
诸葛亮用“空城计”智退司马懿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精彩片段,但最早却是由南北朝时期的郭冲提出来的,后来罗贯中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郭冲三事”,艺术加工后将其写入了《三国演义》。
事实上,《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明确记载“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街亭之役魏国的将领是张郃而并非司马懿,且在马谡丢掉街亭后,“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并没有搞过“空城计”。
另一方面,按照《资治通鉴》的记载,“太和二年春,正月,司马懿攻新城,旬有六日,拔之,斩孟达。申仪久在魏兴,擅承制刻印,多所假授,懿召而执之,归于洛阳。”在街亭之役的同时,司马懿远在洛阳。
其实,“空城计”在我国的战争史上出镜率还是蛮高的,除了以上几位之外,孙坚、王平、曹操、荀彧、赵云、文聘、刘琨、萧承之、祖珽、张守圭、马知节、孔镛等人都曾使用过“空城计”,或类似于“空城计”的计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6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