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古代帝王的生死大权有多大?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05 20:39:00 来源:戏说三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权是古代国家治理的基础,君权的大小决定了帝王的权威,帝王的权威则代表了一个国家对外的尊严。

但是帝王对内的权威的大小,则建立在对待臣民的态度上了。帝王,作为一个国家的绝对的权威,对国家内的事务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至此甚至由“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之说,这也足以从侧面体现出古代帝王的生杀大权。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古代帝王的生死大权有多大?

然而,历史上的废帝也有许多,他们并没有过多的权力,那古代帝王的权威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他们的权力又是怎样被他人给夺取的呢?

一、臣子生死与帝王的权威

前文提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其意指帝王让我死,我不想死,但是我要听帝王的话,所以我就必须去死。这句话是出自崇尚儒学的孔子之语,而其最早记载则是在董仲舒的“三纲五常”的具体内容了。而儒学的教条也大力推崇“君君、臣臣、夫夫、子子、亲亲”的关系,这也是君臣关系的早期体现,而前面所提到的这种君主对臣子的绝对权威的关系,那这种君臣关系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

1.君臣之间的关系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古代帝王的生死大权有多大?

一般的中国人认为,中国历史上的君臣关系中,君是主臣是次。这种关系从行政体系的角度上来讲的话,这是不错的。但是实际不总是与理想状态相同。在中国的历史上,大多数情况下,臣子的力量是大于君主的,中国古代的帝王对大臣的依赖是十分严重的。中国甚至出了许多的极权帝王,但还出了更多的无权帝王。

但是原因主要还是在帝王自己,主要还是因为很多帝王出生在皇宫,在一群没有见识过大世面的妇女之中成长,没有经过人世间的艰苦磨砺。而恰恰相反的是,绝大多数大臣来自于平民百姓,经历过人世间的诸多磨砺,他们其中大多数人的见识、智慧还有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强于帝王的。

中国的历史书很有意思,骂帝王的多,检讨帝王过失的多。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些书大多都是臣子们所编撰的,这其中除了歌颂一些帝王之外,对另外一些帝王则是不留情面的大骂。历史书上忠臣多,废帝多,而奸臣少。这一对照,其实很容易就能看出中国历史叙述者的臣子们的倾向了。

2.帝王的抉择

帝王终究是孤单的,而大臣们则是一个团体。聪明的帝王大多都是器重一帮大臣来管治另一帮大臣,在大臣争斗中取得平衡。而不聪明的帝王,不是和整个大臣集团对立起来,就是仅仅倚靠一帮大臣,最终的结果难免都是大权傍落。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古代帝王的生死大权有多大?

大臣们可以歌颂你,也可以服从你,但同时,他们也可以选择挤压你,去掉你。伴臣如伴蛇,说的是帝王在强势的大臣面前的辛酸。而伴君如傍虎,说的则是臣子们在强势的君主面前的辛酸。无论是哪种情况,或许都不是当权者所期望的。

3.君臣关系的处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功臣为什么总是被帝王所害呢?功臣被杀,兔死狗烹是其中一个原因,但是,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则在于君臣关系的处理问题。

君臣之间,也就是上下级之间,他们的背后有什么东西把君臣联系在一起了呢?那就是下级的服从程度了。上级对下级的使用尺度中,除交易原则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下级必须绝对服从上级的命令。下级对其上级的顺从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还决定了上下级关系之间的融洽程度。

翻开那些过往的历史,绝对的服从是解决上下级关系之间或君臣关系之间的一把钥匙。一个帝王,为什么在早期,十分信任一些大臣,而在后来却下决心杀掉这些曾经的亲密战友呢?一个重要的关系就是这些大臣开始绝对顺从,而时间推移,随着地位的不断上升,渐渐地没有以前那么顺从了,甚至,开始有了矛盾,变得对立起来了。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古代帝王的生死大权有多大?

对于君臣关系或者上下级关系,人们总是觉得难以理解。但其实,这两种关系是十分通俗易懂的。在绝对权威的社会,君臣或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说就是一句话——“顺从”。在君臣之间一旦有突破顺从关系的君臣或破坏了上下级的顺从原则。那么,他们的关系或许大不如敌。

不过在帝王眼中的人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能够利用的工具,一种是需要去除的敌人。在绝对权威的社会,一个人想要展露自身的实力的话,就必须把才能与奴性完美地结合起来。没有奴性的人才,和没有才能的奴才,同样都是不可大用的工具人罢了。

二、帝王权力的具体体现与原因

皇权是古代统治阶级中的最高代表。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主要的阶级关系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占据统治地位。而在古代的统治体制之中,皇权则是其中最大的一环了。除了皇权之外,还有王权、相权、宗族、士族、外戚等多种权威形式,这些权威形式共同构成了统治阶级的巨大权威。

1.帝王于其他阶级的关系

帝王和其他统治阶级之间具有相对稳定的权力分配。比如,帝王不能随意插手诸王的统治权。另外,皇权对于被统治阶级来说,就是无限大的。因为被统治阶级人身、财产等诸多方面,都属于帝王的私人财产,所以即便是皇权相对弱于相权等权力,对被统治阶级仍可以任意处置。其生死自然也只是帝王的一句话罢了。

2.皇权的制约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古代帝王的生死大权有多大?

但是皇权也不是随意的,也会被制约。其一是法律。正所谓一国有其国法,一家亦有其家规。天子犯法尚与庶民同罪。还有许多法律,帝王也是不会轻易变更的,祖宗之法不可废。就比如立太子,要遵守立长子而不立幼,立嫡不立庶的原则。再比如史书,一般也是不能随意变动的。

其二则是宗族。帝王也是诸多宗族中的一员,虽然权力大,但也会遭受制约。比如后宫之事,通常由法律或家规规定,皇后在其中具有很大的权力,所以帝王也不能随意。而皇太后,对后宫的权力就更大了,甚至可以主宰帝王的终身大事。

其三是谏官。古代的谏官,简单的说就是专门负责挑毛病的,其中自然也包括帝王了。假如帝王有违反制度的情况,就会遭到大臣的反对而无法通过。由此:帝王想杀个人,也得找个合适点的理由,不可能随意就宰了。

3.君臣力量的对比

其实皇权的大小还是取决于君臣之间力量的对比。之前有提到,皇权是封建统治权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是最大的,当然也也受到一定的制约。但如果力量对比发生改变,皇权也会随之相应的改变。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例子。

既有不受大臣所约束的绝对皇权,如秦始皇。也有受到将相们所掌握的傀儡朝廷,如司马昭、霍光。甚者还有太后把持的权力,如慈禧太后。还有少见的宦官当政,比如汉末十常侍。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古代帝王的生死大权有多大?

这些权力的对比变化,只是统治集团内部权力变动,其背后则是利益集团之间的政治斗争。谁的力量强大,谁的权力就大。帝王的权力也往往随之增减。如清末光绪帝代表了革新派的地主阶级,慈禧太后则代表了保守派地主阶级,在如此实力悬殊的对比之下,皇权的失败似乎也是意料之中了。

总的来说,皇权还是要从社会阶级的立场来看,同时要注意历史的发展状况的来看,不能将其看作是一成不变的。

三、帝王权力的来源

社会上的大多数人认可了帝王的权力,所有就衍生出了帝王的权力。

但是为什么所有人都会认可帝王的权力?这种过大的权力其实十分的荒谬,它意味着帝王有权力杀死他想杀死的任何一个人。还有权力睡任何人的老婆。为什么全社会的人会去认同一个陌生人有权力决定自己的生死,还有权力把自己的老婆抢到他的床上?

虽然皇权它迫害着我们所有人,但是被迫害的人数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我们感觉不到会轮到自己被皇权所侵害。既然我们被侵害的感觉是那么微弱,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我们又能通过皇权的实现而得到活生生的侵害素材,何乐而不为呢?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古代帝王的生死大权有多大?

而大臣们拼死去维护皇权的话,这就更容易理解了。大臣们虽然没有直接操纵皇权的权力,但是也因为接近皇权,多少也沾点光。

四、总结

中国的封建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君主是不断的在加强中央集权以此来强化君主专治的。君主专制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大臣也难以制约其权力了,比如东厂西厂军机处等等机构的设立,就是强化自身专政的具体表现。所以,明清时期,帝王的权利实质上上升到了巅峰。

然而,在君权加强的同时,封建王朝的法制也在不断加强和完善,当然这个法制并不是现代的意思,而是指国家的管理制度和刑法制度的统称。法制的不断健全完善,实质上就是社会迈向现代文明的具体体现。

所以,早期的封建社会的帝王要处置一个人的话,可以十分的任性,就算是你没有犯罪,但是帝王不喜欢,一怒之下处置了你也无可厚非。但是后来的帝王要杀人的话,怎的也要指出你的罪状来,实在没罪也要给你扣个欺君的罪名。

从上述可以看出,帝王的生杀大权还是有的,不过随着封建社会的不断发展,“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也是不存在的了。历史越向前,能够约束帝王个人行为的东西越来越多,帝王也不能完全随心所欲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5 23: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帝王心术:看皇太极如何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罚了点钱就算了,代善仍然保持着和硕亲王的身份,手握大权。这样的权谋手段不止一次,代善犯了错,要受罚,代善儿子犯了错,同样要受罚,甚至对于对他不尊的大臣,皇太极也会予以处罚。这
2024-01-04 17:22:00
汉宣帝可以从霍光手里拿回大权,为何汉献帝就对曹操无可奈何
...日磾的早逝,车千秋软弱的性格,最后导致了霍光的独掌大权,从这之后,霍光开始了真正的掌权执政的日子,在朝堂上也没有了任何可以匹敌的敌人。执掌大权之后的霍光有没有做出什么破坏皇权
2024-04-26 18:09:00
李世民如何实现从谏如流、亲贤臣远小人的
...,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标准政体。这种体系下,国家全部大权悉数集于帝王一身,保证了思想与行动的统一,既为维护大一统的中原王朝提供了制度支持,也方便集中力量办大事,客观上促进了封建
2023-10-27 07:17:00
历史上最忠诚的4个权臣,与皇帝互相信任
...故土,在他国为官任职。历史上不缺忠君之人,可在手握大权之时,却很少有人选择忠于帝王,如新朝皇帝王莽,早年间他完全是一个正人君子形象,可在手握大权之后,内心的欲望彻底爆发,最终
2023-06-08 08:55:00
哪位大臣公然娶皇后为妻
...,臣不得不死的信念。在历史进程中,国家的核心人物是帝王,而臣子只不过辅佐在帝王身边的百姓。因此,不论历史中出现了多少风流英雄,最终,他们的光辉会泯灭在皇权的掌控下。三国乱世,
2023-08-04 17:47:00
东汉、唐朝和明朝宦官专权的异同
...坐,外事听老奴处置。”当李辅国被出师后鱼朝恩掌握了大权,最后同样因窥视皇权被处死。随后唐德宗后期宦官逐渐掌控禁军,这为以后宦官操皇帝废立埋下了隐患。从唐玄宗李隆基提拔高力士并
2023-11-07 18:36:00
...历史,让我们读后有不一样的感悟。《资治通鉴》被称为帝王的教科书,但对于现代人来说也很受用,不管是企业管理者,还是基层工作者,阅读此书,既能了解历史,又能学习古人的谋略、智慧和
2024-01-19 00:39:00
他是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中,最复杂而普通的一个
...然猖狂,但却绝对不是一个傻子,他深刻的明白,此刻的大权在握就是他的保护符,而如果到了地方,自己可就真的成了案板上的鱼肉,任人摆布了。胡进思不走,皇帝更加恼怒,于是更为想方设法
2023-01-12 09:21:00
从牢狱之子到帝王之路:汉宣帝刘询的传奇人生
...皇帝一句话就可以决定的,也就是说皇帝手中掌握着生杀大权。而有这么一位皇帝,他却只能任由权臣执政,自己并没有什么实权。他就是西汉的第十位皇帝,被霍光拥立的刘询。虽说前期只能算是
2024-02-07 16:5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