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经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宿将之后,无将可用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2 05:28:00 来源:戏说三国

“燕师起,从李景隆北征。攻北平,与其子帅精骑千余攻彰义门,垂克。”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起兵反抗朝廷,发起“靖难之役”。此时的朝廷,只得起用年近古稀的幸存老将耿炳文为大将军,率军伐燕。

八月,燕王在中秋夜乘南军不备,大败耿炳文;九月,根据黄子澄的推荐,朱允炆又任李景隆为大将军,对燕作战。李景隆乃是纨绔子弟,寡谋而娇,色历而馁,素不知兵法。

朱允炆只得急调瞿能父子阵前助战。当时朱棣将芦沟桥驻军调入城内拼死守卫,自己亲率大军增援辽东,扫平外围。十月的北平霜雪气候,朝廷南军粮草不足,上下离心。

瞿能领子瞿郁、瞿陶率千骑、借云梯,乘张液门守军不备,虎威神勇,奋勇攻击北平城。杀声震天,燕军不可敌,遂砍开彰义门城门,呼喊后兵接济。

“景隆忌之,令候大军同进。于是燕人夜汲水沃城。方大寒,冰凝不可登,景隆卒致大败。”

统帅李景隆忌妒瞿能功劳,遂派飞马传报瞿能,令其孤军没入,以防暗算,待明日率大队人马一齐杀入。瞿能得令,不敢违抗,只得退出城外。

于是,朝廷南军错过了绝好的破城机会,使守城的朱棣长子朱高炽得到了喘息。朱高炽夜里督促士兵汲水灌湿城墙。时正天寒,滴水成冰,一夜寒风,已成冰城。

李景隆次日带领数万兵将亲至张液门,见城上冰雪光滑如油,无有容足之处,只得罢兵。瞿能看了,深叹错失良机,而李景隆全不追悔,最后终于导致大败。

“已,又从景隆进驻白沟河,与燕师战。能父子奋击,所向披靡。日暝,各收军。”

虽然兵败,李景隆还是得到了建文帝朱允炆的嘉奖,并诏令诸将:“不要让朕负杀叔父之名!”南军经过数月的积聚,准备会师白沟河向北推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2 09: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最不堪一击的将军,却被朱棣称为靖难第一功臣
明太祖朱元璋在世的时候,为了儿孙政局安稳,因此开始向功臣宿将大开杀戒。他先以谋反的罪名杀害了凉国公蓝玉,之后又借着这个由头杀害了开国六公之一的李善长,后又牵连了几万人,至此明朝的
2023-01-15 19:55:00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末群雄争锋的年代。公元1360年朱棣出生,11岁被封为燕王,17岁迎娶徐达长女,21岁就藩北平。公元1398年农
2024-06-26 15:10:00
他是靖难之役的功臣,也是朱棣麾下的猛将,曾一夜杀光3千俘虏
...300斤以上的弓,真是非常人不能及。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因朱元璋的太子朱标早年去世了,因此由皇太孙朱允炆继位称帝,史称“建文帝”。因为按照朱元璋的安排,明朝的各
2023-01-01 22:23:00
靖难之役朱棣如何以霹雳手段实现逆风翻盘
...伟业。朱允炆强力削藩下,朱棣的生死抉择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逝世,21岁的朱允炆以皇太孙的名义继承帝位,此时的大明表面太平祥和,内部却是危机四伏。屯居在漠北的北元残余势力仍对
2024-05-16 13:51:00
他是靖难第二功臣,3次救朱棣,最后死在征伐路上
...难第二功臣朱能的故事。朱能虽然姓“朱”,但与明太祖朱元璋并没有亲戚关系,也就是说,朱能在明朝并非皇亲国戚,而是普通百姓。朱能的祖籍是安徽怀远,在明太祖朱元璋起兵渡江之前,朱能
2023-06-19 12:31:00
朱元璋“妙计”拉拢耿炳文,48年效忠
1395年,68岁高龄的明太祖朱元璋,急召长兴侯耿炳文入宫,开口便问耿炳文儿子婚配情况,得知长子耿璿还没娶妻,朱元璋当即决定,将江都郡主指婚给耿璿。江都郡主是朱标的长女,当时朱元
2024-04-25 22:30:00
朱能是如何击败耿炳文、李景隆等人的
...了朱亮的副千户军职。后来天下太平,朱能便被太祖皇帝朱元璋直接委任去跟在燕王朱棣的身边。后来也曾经跟着朝廷的大部队,一起参与了北伐残元的战斗,成功降服了元太尉乃儿不花。到了建文
2023-06-07 21:06:00
谭渊效忠朱棣21年,一夜错杀3千人,妙计断后路
...6月,燕王朱棣以“继承人”身份来到明孝陵,祭祀父亲朱元璋。自明太祖朱元璋1398年去世后,由于种种原因,这是朱棣第1次“近距离”祭祀朱元璋。既然已告知先祖,朱棣回到南京城,在
2023-02-01 17:31:00
朱元璋为何要大肆屠戮开国功臣?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一生勤于政事,建树颇多,朱元璋最重要的功绩是驱逐胡虏,除暴乱,拯救汉民族,平定天下,成功复国,废除了蒙古人制定的种族等级及压迫政策,恢复了中华
2023-11-11 05:5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