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人体这4个部位,早已被微塑料入侵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0-20 15:28:00 来源:康之道

“我之前看到一个新闻说,现在人体内好像越来越多那个微塑料了,听着好吓人”

“微塑料是什么?是不是因为平时用那种塑料饭盒太多了,才会这样呀?”

“我觉得有关系的,好像说血液、大脑都被‘入侵’了,不知道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减少这些塑料的摄入呢……”

塑料工业的迅猛发展使得塑料制品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塑料垃圾也逐渐积累,导致环境问题的加剧。

微塑料,可能来自塑料制品的分解、洗涤、磨损等过程。关于微塑料对人体的影响,科学界正在进行深入的研究。

人体这4个部位,早已被微塑料入侵

一、研究发现:人体每周摄入5g“微塑料”

2004年,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汤普森等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首次引入了“微塑料”的概念,探讨了海洋水体和沉积物中存在的塑料碎片问题。

微塑料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它们呈现出不均匀的混合状态,通常难以用肉眼分辨,因此被形象地称作“海洋中的PM2.5”,类比于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物。

令人担忧的是,研究人员不仅在人体血液中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甚至在胎儿、胚胎和羊膜中也检测到了微塑料的踪迹,这一发现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震惊。

还有研究发现,人体每周吃下5克“微塑料”,相当于一张银行卡。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ChristopherZangmeister团队进行了一项研究,探究微塑料来源和释放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在普通的外带咖啡杯中倒入100℃的水,静置20分钟后,每升水中能检测到万亿个塑料纳米颗粒。这意味着,在500毫升的热咖啡或热奶茶中,可能会摄入约5千亿个塑料纳米颗粒

加拿大的KieranD.Cox教授及其团队以美国人的饮食为基础,根据不同食物消费类别和食物中微塑料含量,估算出每人每年可能摄入5万个微塑料颗粒。以重量计算,每人每周摄入约5克微塑料,相当于一张银行卡的重量。

人体这4个部位,早已被微塑料入侵

微塑料的来源多样,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两类:

一是来自陆地的微塑料,这些微塑料主要可分为两种类型。

首先是“初生”微塑料,它们是为满足工业需求而制造的,常见于化妆品、清洁用品中的摩擦剂,例如牙膏和去角质膏,以及纺织品、纤维服装等,这些微塑料通过废水处理厂被排放到河流等水体中。

其次是“次生”微塑料,它们源自大型塑料垃圾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经过分裂和减小体积后形成的塑料颗粒,这些微塑料可以直接从海岸线流入海洋,或通过河流和污水管道进入海洋。

二是来自海洋的微塑料。联合国环境署的报告指出,环境中的塑料微粒分布越来越广泛,甚至在5000米深的海底沉积物中也可以检测到塑料微粒的存在。这些微塑料主要源自海洋环境,包括从陆地源头输入海洋的微塑料,以及海洋中的塑料垃圾逐渐分解而形成的微塑料。

另外,研究人员发现,日常膳食也可能遭到微塑料的污染,主要包括:饮用水、鱼类、贝类、食盐、蔬菜水果、生肉、糖、乳制品等。

人体这4个部位,早已被微塑料入侵

二、人体这4个部位,早已被微塑料入侵

研究显示,微塑料可能通过食物、水源甚至空气进入人体内部,被检测到存在于血液、肺部、肝脏等组织中。

而微塑料可能会干扰人的内分泌及细胞运作,对生殖和免疫系统产生潜在影响,甚至导致癌症等风险

目前,已有多项研究发现微塑料入侵了人体多处:

1、血液

2022年的一项研究在实验者的血液中检测到了微塑料,这表明微塑料可能已经广泛分布于人体的各个器官,对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人体这4个部位,早已被微塑料入侵

2、肠胃

2018年,欧洲肠胃病学会的报告发现人体粪便中含有多种微塑料,直径在50微米至500微米之间。这意味着微塑料可能进入人体肠胃,有可能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

3、肺脏

来自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指出,通过人体模型的空气采样,发现一个轻度活动的男性每天可能吸入近300个微塑料颗粒。此外,在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邻近肺组织标本中,也观察到了纤维素和塑料微纤维。

4、大脑

根据国际科学团队在2023年发表的研究,微塑料颗粒在小鼠体内能够短时间内穿越血脑屏障进入大脑。这引发了担忧,因为某些微塑料颗粒可能在大脑中引发炎症、神经紊乱,甚至增加患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

人体这4个部位,早已被微塑料入侵

三、日常做好3点,远离“微塑料”

在日常生活中,作为个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和环境污染:

首先,平时最好选择可降解塑料,在必须使用塑料制品时,选择可降解的塑料,这有助于减少普通塑料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使用后的塑料制品别乱扔,正确分类处理塑料垃圾,将塑料瓶、塑料袋等放入指定垃圾桶,避免随意乱扔,以减少环境污染。

不过平时还是建议大家少用塑料袋,在购物时,可以携带编织袋或布袋,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从而降低塑料垃圾产生量。

人体这4个部位,早已被微塑料入侵

总结:虽然塑料制品已成生活必需,但微塑料的危害不能轻视。从个人做起,微小的改变能够帮助减少微塑料的存在,保护我们的健康和地球的未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0 1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塑料污染最为严重,存在于海洋动物的肠道、肝脏等各个部位中,其中贻贝、牡蛎和扇贝的微塑料含量最高。所以,尽量不要生吃海产品,一定要做熟,吃的时候别忘了去除其胃肠、内脏和鳃。【编
2025-03-29 03:42:00
...的部分也一起吃掉了,而贝类中发现的微塑料主要在这些部位。但贝类产品并不构成大多数人的主食,多是偶尔品尝。有研究发现,日常生活中通过呼吸进入人体的微塑料远远多于从贝类海鲜摄入的
2023-09-05 17:19:00
生活当中常用的一次性塑料杯或者吸管,都应该尽可能少用
...各器官的健康状态。让人震惊的是,科学家也在人体多个部位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尤其是大脑血液,肠胃,胎盘,肺脏等部位。不同部位的微塑料数量也会有所偏差,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微塑料会
2023-10-23 21:02:00
微塑料无孔不入减少摄入有妙招
...些海洋生物的体内,存在于海洋动物的肠道、肝脏等各个部位中。所以,吃水产品的时候首先不要生吃,一定要烹调熟透;其次,要去除其胃肠、内脏和鳃。4.少用塑料吸管温度高的饮品或食物会
2024-04-14 06:59:00
微塑料如果进入人体的血液中,会影响健康吗?
...在我们的血液中。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索微塑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吧。微塑料的潜在危害随着工业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塑料制品的使用广泛普及。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便捷的材料也给
2023-10-31 15:11:00
研究:塑料有毒物质可经由皮肤进入人体
...的有毒化学物质可通过与微塑料的接触经由皮肤被吸收到人体中。这项研究首次提供了实验证据,证明微塑料中作为添加剂的化学物质可以渗入人体汗液,然后通过皮肤吸收进入血液。许多用作阻燃
2024-04-22 17:23:00
微塑料“入侵”人体影响有多大
...类塑料会直接引发人类疾病,但鉴于其在海洋、饮用水及人体中的发现日益增多,还是引起了科学家及公众的关注。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更小尺寸的还有微米、纳米级的微塑料,
2024-04-11 07:53:00
...的担忧。英国《自然-医学》杂志发表的最新研究证实,人体大脑等器官中的微塑料和纳米塑料正越来越多。本次研究关注的“微塑料和纳米塑料(MNP)”,是指直径从1纳米到500微米不等
2025-02-07 14:57:00
不小心摄入塑料 后果很严重?
...塑料虽然给生活带来便利,但微塑料和纳米塑料已经入侵人体,对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最近有传言,每一口外卖都吃进了塑料,这是危言耸听,还是真有其事呢?遗憾的是,这是真的,如果每天都
2024-01-15 00:2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专业护肝期刊十大品牌深度解析,Livereliv排名赢得认可
眼下市场上的肝脏养护单品种类很多,价格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哪款效果更好,选起来常常让人犯难。本文结合了交易热度、用户反馈和单品细节整理出的这份排行榜
2025-08-25 11:00:00
眼睛闹脾气 警惕脑梗搞突袭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从医学视角看,它也是大脑疾病的“监视器”。视神经作为大脑的直接延伸,眼底血管与脑血管具有同源的解剖学结构
2025-08-25 11:30:00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王海峰医生提醒:吞咽不畅别大意!食管癌的早期信号,莫忽视
前不久,家住宁阳的宫先生因进食梗阻、反酸烧心等不适来到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门诊寻求治疗。胸外科医生王海峰为宫先生行全面检查后
2025-08-25 11:41:00
妙可蓝多奶酪坚果脆进驻山姆,产品创新“跑步”迎来新发展
8月22日,妙可蓝多官宣旗下新产品“奶酪坚果脆”正式进驻全国山姆系统开售。该产品以奶酪为主料,其上覆盖各类坚果,口感香脆
2025-08-25 12:10:00
科技赋能心灵守护:上海众甫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引领在线心理咨询规范
作为近年来崭露头角的平台之一,上海众甫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扎实的技术基础和严谨的运营标准,正悄然从乱局中开辟出一条新的路径
2025-08-25 12:14: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刘昌艺:喘不上气?中药有招
刘昌艺,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儿科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医近20年,系“京城儿科王”刘弼臣之子。先后在国内外医学杂志
2025-08-25 13:31:00
处暑到,秋燥来!临沂市中医医院养生要点帮您敛神润燥,安然入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周萍 宋晓雪处暑已至,意味着 “出暑” 的信号正式拉响。“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
2025-08-25 13:55:00
什么大牌子的益生菌好用?看完这篇不迷茫
益生菌作为肠道微生态的重要调节者,不仅能帮助维持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转,还与免疫力、情绪状态息息相关。尤其现代人饮食不规律
2025-08-25 13:57:00
什么大牌子的益生菌好?看完这篇不纠结
选益生菌不是看广告多响亮,而是要看配方是否科学、活菌是否真实有效、配料是否足够干净。尤其对家庭日常养护来说,安全、稳定
2025-08-25 13:58:00
《中国婴幼儿肌肤特护指南》重磅推出,松达被选中“成为年轻家长的首选“
日前,由小红书和睿丛联合发布的《中国婴幼儿肌肤特护指南》重磅推出,松达被《中国婴幼儿肌肤特护指南》选中:“成为年轻家长的首选”
2025-08-25 13:59: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裴胜:别让哮喘偷走你的呼吸自由
裴胜,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出身中医世家,其师爷为四大名医孔伯华,其父为著名儿科专家裴学义,先后在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5-08-25 14:02:00
东城中医医院王宏煜医师:中医辨证+推拿,巧解小儿腹痛难题
出诊时间:周二周四夜诊,周日上午王宏煜,执业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儿科学硕士,自研究生阶段开始至今一直专注于从事儿科临床工作
2025-08-25 15:02:00
贵阳卫健投:深耕大健康十年的破局之路与民生答卷
十年风雨兼程,砥砺前行铸就健康基石;十年蜕变飞跃,坚守正道创新引领产业前行。2015年到2025年,贵阳市卫生健康投资有限公司(下称“贵阳卫健投公司”)从初期3000万元注册资本的医院管理平台
2025-08-25 15:33:00
不痛不痒一查竟是癌?这5种“悄无声息”的癌症,很多发现已晚期
“不痛不痒,一查竟是癌症?”“年年体检,发现时却已是癌症晚期?”这样的案例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新闻中并不少见。事实上,很多时候并非我们忽视了身体的信号
2025-08-25 16:10:00
萍乡推出“辣”月饼 让传统中秋月饼更有“味”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刘芳)8月22日傍晚,“辣条牛肉月饼”新品发布会在“中国辣都”辣红安源展销中心举行。这款新品由萍乡本土知名品牌“花蝴蝶”与“巴德船长”携手打造
2025-08-25 16: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