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朝规矩多,大臣拜见皇帝时为何要先甩袖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17 08:57:00 来源:戏说三国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80多个朝代,但在这么多朝代当中,真正做到大统一的朝代并不多,而且这些朝代大多数都是由汉人建立起来的,只有元朝、清朝是少数民族建立和统治的!其中最特殊的就要数清朝了,因为这不仅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朝代,也是因为这个朝代的奇葩规矩太多。

说起清朝的规矩,那可真不是一般的多,而最让人想不通的就是大臣在看到皇帝跪拜的时候,总会先甩两下袖子,这是为什么呢?说到这个规矩,就要提到清朝的服饰了,因为那时清朝的朝服设计的都比较宽大,袖子因为看起来像马蹄,所以人称马蹄袖,之所以要设计这样的袖口,则是因为那时满人喜欢在塞外狩猎,狩猎的时候将袖口起来,可以起到保护挺胸的目的,后来建立清朝后,虽然也不用再狩猎了,可是衣服的这个服饰习惯却被保留了下来!

清朝规矩多,大臣拜见皇帝时为何要先甩袖子?

大臣参拜前先甩下袖子,并不是为了装模作样,其实还是很有原因的,总得来说有三个原因!一来是扫除身上的尘土,寓意是自己以洁净之身来面见对圣上,用以表明大臣对皇帝的尊重;二来则是证明自己的袖子里没有偷偷的藏兵器,不会对皇帝造成威胁,让皇帝安心;三来则是有两袖清风之意,说明自己廉洁,没有贪污受贿,这是一种汉人文化的体现,不过虽然寓意是好的,但是甩甩袖子,并不能约束官员贪污,大多数人都只不过是做成皇上看,哄皇上开心而已。

清朝规矩多,大臣拜见皇帝时为何要先甩袖子?

不过最后一点原因却非常的令后人争议,因为这点明显就是在作秀,毫无什么意义。举例来说,大贪官和珅每一次见到皇帝的时候,都是袖子甩的最潇洒利落的一个,然而却是最能贪污的一个,其他的官员也自不必说,暗地里也没少贪污,可是见皇帝的时候,他们还是会甩甩袖子,证明自己是清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7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赵匡胤定了个规矩被沿用至今,平民却对它深恶痛绝
...实里的皇帝却受着来自各方势力和规则的制约中。说白了大臣和皇帝之间更多的是合作关系,类似今天的公司,皇帝是大股东,大臣们是董事会。其实,早期的君臣之间真的就像如今公司开股东大会
2023-01-18 11:10:00
盘点清朝皇帝杀人找的理由,你都想象不到
...?其实是没那么容易的,除了清朝。为什么说清朝皇帝杀大臣比较容易?很简单,因为其他朝代皇帝把大臣当人,而清朝,皇帝把大臣当做奴才,杀奴才自然不用顾忌这么多。清朝皇帝一个杀大臣的
2023-02-04 16:19:00
古代穿衣规矩多,很多人因此丢了性命,龙袍更是重中之重
...什么的。古代的等级制度是非常严苛的,普通百姓和王公大臣在衣食住行上都有着很大的差距,也有着严格的划分,如果一旦僭越的话,那可就是犯了大罪。尤其是龙袍,更是重中之重,不管是普通
2022-12-29 16:59:00
皇帝喜欢和大臣玩捉迷藏,还自封为大将军
...大多数人的印响中皇帝应该都是久居宫中,每天上朝时和大臣们讨论国家大事,下朝之后和妃子们嘻哈玩闹。但是有一个朝代不一样,在明朝的众多皇帝中,只有如朱元璋或者朱佑樘还有明末的崇祯
2023-01-03 15:57:00
古代帝皇为什么喜欢不惜人力、物力耗资巨大的造宫殿
...活,也有着诸多的规矩,比如清朝的皇妃不得留宿制度、大臣不得进后宫制度。皇帝的深宫大院往往如同一个封闭的井一样,看不到外边,非常的憋屈,甚至连风都不易进来,夏天比较炎热。鉴于此
2023-06-16 17:26:00
开国皇帝中,为何刘邦李渊是高祖,赵匡胤朱元璋是太祖,有何区别
...用哪个庙号,这里面的规矩可严了,都是后来那些皇帝和大臣们一起商量着定的。庙号这事儿,得从商朝那会儿说起。商朝的开国老大,商汤,他的庙号挺牛的,叫太祖。他本名子履,那时候的谥号
2024-11-04 11:06:00
为什么各个朝代,越到后期皇帝的水平越不行?
...样的皇帝通常被要求仁慈,守规矩,要勤劳,皇帝贤明,大臣正直,君臣之间和气融融是最好的。于是,开国皇帝身上那股魄力就会逐渐消失,很多太子的老师本就是朝廷中的臣子,教育方式也往往
2023-01-30 17:45:00
清朝官员却在下跪时拍几下袖子,有四点原因
...候可能都已经发现了一个现象,在每天皇帝上朝的时候,大臣们要向皇帝下跪。在皇宫所有的行为都有严格的要求,所以清朝的时候大臣下跪必须要经过两个步骤,先是拍打自己的袖子几下,然后再
2023-02-08 21:54:00
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有太后垂帘听政,除了大明王朝
...节的王朝,除了崇祯那种君王死社稷的决心,其实明朝的大臣也是非常有气节的。比如说明英宗时期的于谦,那可真的非常牛。面对外敌的威胁,于谦这位兵部尚书果断另立新君,打消了对方想要以
2023-04-23 19:2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
淮军公所看大戏,听戏的时候别忘抬头看看戏台这里!
2025-10-01 13:26:00
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开幕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上午,由淮南市文联主办的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在该市1952美术馆开幕
2025-10-01 14:04:00
有声书|郎官巷里的“中国西学第一人”
迈过东街口前气派的南后街大门,往前步行十余米,举身向左,可见郎官巷静静等候的身影。在中华民族最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短短百余米的小径旁
2025-10-01 16:03: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