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恩施日报
穿越山岭 铺筑坦途
——利咸高速咸丰段建设现场扫描 ②
利咸高速四标段第三工区预制梁场全貌。(本报恩施图片库 吴妞 摄)
工人正在立钢拱架。(本报恩施图片库 程凯 摄)
工人在匝道上进行铺装。(全媒体记者 刘怡 摄)
小村互通的施工便道方便了材料运输。
(全媒体记者 刘怡 摄)
全媒体记者 刘 怡 通讯员 胡文奇 吴 妞 姚 慧
2022年4月19日,由湖北交投集团投资建设的利川至咸丰高速公路初步设计获省交通运输厅批复;2022年12月29日,利咸高速咸丰段正式开工。
利咸高速在咸丰县境内从小村乡经唐崖镇、清坪镇,到高乐山镇小模村附近,全线长41.39公里。
41.39公里的路程,经高速公路通行,仅需半小时。然而,在高速公路通车之前,利川至咸丰需要经省道、乡道行驶2个半小时。
4月29日,在利咸高速咸丰段全面开工16个月后,记者从咸丰县城出发,经清坪镇、唐崖镇,来到小村乡李子溪村、高乐山镇小模社区,走访了利咸高速咸丰段的部分重点项目建设现场。
小村互通:
修建近60公里施工便道
雨后初晴,云开雾散。被雨水冲刷过的小村互通施工现场褪去了尘土,与周围的青山绿树融为一体,形成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
工人驾驶着挖掘机在湿润而柔软的泥土里作业,挖掘机的履带在被雨水浸泡过的泥土上留下一道道深深的印记,原本清新的空气中,飘散着泥土的味道。
在尚未连贯的互通C匝道上,工人们利用雨停的间隙紧锣密鼓地施工。据了解,小村互通由A、B、C、D、E五个匝道组成,全长1984米。其中,C、E匝道与田福湾大桥相连,大桥上部结构分为左右两线,左线852米、右线697米。目前,田福湾大桥桥面铺装已完成18跨。
在利咸高速四标段主线上,占地14280平方米的预制梁场和占地3000平方米的钢筋加工场尤为引人注目。
走进场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龙门吊,它像一个钢铁巨人,伸展着长臂,在预制T梁的上方精确地移动着。
工人们身着工装,头戴安全帽,在预制T梁间来回穿梭。他们或操作着钢筋绑扎机,将一根根钢筋牢固地绑扎在一起,构成预制T梁的骨架;或手持电动工具,对预制T梁进行精细的打磨和修整。
“整个项目施工工艺为普通钢筋混凝土现浇箱梁加上预制T梁,施工工艺比较成熟,技术难度也不算大。”中交二航局利咸高速四标项目副经理罗德介绍。
问及该项目的难点,罗德坦言,小村互通的挑战主要在于项目前期的施工便道修建、养护和材料运输。
由于小村互通项目施工现场距离小村乡较远,加之地势复杂、山高坡陡,使原本就不易的施工变得更加困难。在项目建设初期,由于没有现成的施工便道,建筑材料难以运抵现场,工程进度受到影响。
为解决这一难题,利咸高速四标项目团队决定从基础做起,专门组建了一支队伍负责便道的修建和养护工作。经过不懈努力,他们修通了近60公里施工便道,为后续的材料运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确保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施工现场有些偏远,我们大部分建设者都是住在附近的活动板房内,或者租住附近群众的民房。”罗德说。
临近中午时分,在项目旁边的活动板房内,忙碌了一上午的建设者们陆续走进餐厅,准备吃午饭。活动板房虽然简陋,但饭菜的香气,能让人忘却疲惫。
在厨房一角,厨师唐阿姨正忙碌着收拾厨房。她麻利地清洗着厨具,擦拭着灶台,确保灶台干净整洁。
唐阿姨说,她来自四川,跟随丈夫来到这里工作,为工人们提供餐饮服务。她每天清晨五点半就起床,为工人们准备一天的饮食。从春节后返工到现在,她一直没有回过家。
“虽然很想家,但看到大家吃得开心,我就感到很满足。”唐阿姨笑着说。她深知工人们的不易,为了赶进度,每季度才有一次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因此,她尽力为工人们提供美味的饭菜和温馨的就餐环境,希望他们在工地上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经过短暂的午休,工人们返回工地,脸上虽带着些许疲惫,但更多的是坚定与执着。他们每个人都在专注地忙碌着,为利咸高速早日通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模隧道:
恶劣环境下的坚守
高耸入云的山岭之间,孕育着一条“巨龙”。它就是利咸高速最长的分离式特长隧道——小模隧道。
小模隧道,全长5722米,是利咸高速的控制性工程之一。隧道入口与大河特大桥相接,出口位于小模社区西侧与小模枢纽互通相接。
在小模隧道斜井入口,4台巨型风扇日夜不停地旋转着,仿佛是隧道的守护者,为隧道内的施工人员送去一路清风,同时也将洞内漂浮灰尘的空气排出,确保隧道内的通风与安全。
进入隧道,地上残留的车轮印清晰可见。由于车辆的频繁行驶,隧道内弥漫着一定量的灰尘,使得能见度降低,仿佛进入了一个朦胧的世界。
“洞内灰尘太大,我们进入洞内都需要戴口罩。”小模隧道项目现场专职质检员余文明说,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健康,他们必须佩戴防粉尘颗粒的专用口罩。这种口罩能够有效过滤空气中的粉尘颗粒,减少施工人员吸入的有害物质。
此外,洞内所有施工人员实行分班组循环作业制度。这种作业方式不仅确保了工程的连续进行,又有效减轻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每个班组的工人在洞内一次性作业时间不超过4小时,以降低长时间在灰尘环境中工作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
洞中开挖班组、支护班组、喷浆班组、二衬班组、杂工班组等按施工工序进行施工,洞内24小时循环作业,以确保工程的高效推进。
在混凝土浇筑场地,记者看见工人们光着膀子,身穿醒目的反光马甲、头戴安全帽、脚蹬胶靴,踩进混凝土中,用手中的振动棒为混凝土排气,确保浇筑质量。
“洞内虽然冬暖夏凉,但是与外面温差最高能达到15℃,再加上强度不低的施工作业,导致洞内工人汗流浃背。”余文明解释道,虽然施工条件艰苦,但工人们没有丝毫怨言。他们坚守岗位、默默奉献,为隧道建设的顺利进行努力着。
小模隧道贯穿山体较长,埋深较深,最大埋深约350米,且穿越岩溶区、地下暗河,存在瓦斯、塌方、涌水等不可预见性因素,施工组织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施工过程中,项目部严格按照新奥法组织施工,运用动态监测和超前地质雷达等信息化手段预判风险。同时持续推行“四新技术”应用,大力实施机械化、智能化施工,推广隧道成套先进工装设备,引进了多臂凿岩台车、湿喷机械手、多功能防水板挂布台车等机械,保障施工安全,提高施工效率,有效推进施工进度。
目前,小模隧道主洞出口端、斜井正同时加紧施工,左右幅共掘进1500米。
关于利咸高速你还需要知道这些
利川至咸丰高速公路是《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的重点规划项目,是《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入规项目,是我省“九纵五横四环”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省高速公路网在西端形成闭环的收尾一段。
利咸高速,起于利川市天鹅池附近,北端与已建成的利万高速对接,同时与已经建成的沪渝高速(G50)交叉,途径利川市沙溪乡,然后进入恩施咸丰县境内,经小村乡、唐崖镇,止于高乐山镇小模社区。利咸高速咸丰段全长41.39公里,设置桥梁20座,其中特大桥3座;隧道10座,其中特长隧道3座;落地互通3处;服务区1处。
“利咸高速咸丰段沿线地质地形条件复杂,桥梁隧道占比87.12%,建设施工难度极大。”咸丰县高路办负责人表示。
项目建成后,将直线连接利川与咸丰,并串联沪蓉高速和呼北高速两条国家高速公路,形成恩施州“三纵三横”骨架高速公路网,利川至咸丰的通车里程将从2.5小时缩短至1小时,将有效解决利川、咸丰两县市近40万群众快速出行问题。利咸高速的建成,对于完善湖北省高速公路网布局、构建鄂湘渝毗邻地区纵向快速通道、带动武陵山区资源开发利用、促进乡村振兴及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9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