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嘉靖死后三年,海瑞时来运转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6 16:5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嘉靖死后三年,海瑞时来运转,被隆庆帝看上,任命他做了南直隶巡抚。作为一个方面大员,他终于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了。在他到达南直隶政府所在地苏州之前,一些自忖不能见容于海瑞的官员纷纷辞职;豪强人家的门大抵是漆成不合礼法的红色的,虽然多年来无人过问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但当他们听说海瑞要来时,吓得都把红色刷成黑色;哪怕是为皇帝管理苏州纺织的宦官,也把八人大轿改为四人小轿。总之,这些情况表明,海瑞就要到来的消息使整个南直隶为之惊恐不安,人们实在不晓得这位自号刚峰的古怪清官到底要干出些什么耸人听闻的事。

海瑞甫一上任,率先推出了他的督抚条约,这条约凡三十款,向他所管辖的各府县公布。这些条约中规定:境内成年男子一律从速结婚成家,不愿守节的寡妇也应立即再嫁,不许再溺杀婴儿;他在出巡各地时,各地的地方官不得出城迎接,但巡抚——也就是海瑞本人——可以随时深入民间传唤父老以了解民情;巡抚在各府县视察,不许大吃大喝,伙食标准为每天纹银二钱到三钱;辖区内的公文,从今后一律采用廉价的纸张;以前的公文习惯在文后留有较大的空白,为节约起见,一律废止;辖区内不得生产奢侈品,这些奢侈品包括:纺织品、头饰、纸张、文具和甜食。

总之,海瑞的这道相当于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条约,全是些极其细屑的小节,却反映了他一心重农、力追往古的一贯精神。他认为:“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不得已而限田,又不得已而均税,尚可存古人遗意。”他无法说服皇上在全国实行这样的政策,但在他的辖区内他愿意这么干就这么干,坚决不管别人怎么看。因为他是刚峰,是连皇帝也敢批评的大清官。他连死都不怕还怕别人的白眼么?

传统戏剧里,海瑞是一等的好人和清官,与包青天齐名,人称海青天。他任南直隶巡抚期间,的确力图做一个青天,但他的青天标准并不是忠实地依据法律,而是过分地站在了穷人、长辈和弱者的立场。他并不是他的所有子民的青天,只是其中他认为需要他特别加以庇护的那一部分人的青天。他在后来自编的文集里总结他判决民间纷争的标准时不无自得地说:“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叔伯,宁屈其侄。与其屈贫民,宁屈富民,与其屈愚直,宁屈刁顽。”意即凡是在官司中遇到疑惑不能断的地方,与其委屈做兄长的,不如委屈做弟弟的;与其委屈做叔伯的,不如委屈做子侄的;与其委屈穷人,不如委屈富人;与其委屈忠厚的,不如委屈刁钻的。

也就是说,海青天行事是按照一种古老的道德标准或者说是人为的道德标准。正如他在著作中一再强调的那样,人类的日常行为乃至一举一动,都可以根据直觉纳入善与恶两个阵营里,而这个直觉所依凭的就是简单的道德标准。用黄仁宇的话说:“这位正直的官员,他毕生精神之所寄,在于按照圣先贤的训示,以全部的精力为国尽忠和为公众服务。”但这样做的后果是“以个人而对抗强大的社会力量,加之在具体处理这些诉讼的时候又过于自信,师心自用,既没有对地方上的情形作过周密的考察,也没有宣布法律的准则,更没有建立专门的机构去调查案情、听取申辩,以作出公正的裁决,海瑞的不能成功已不待言而自明。”

事实确实如此。海瑞努力用手中的权力抑制豪强,贫民的土地被富室兼并者,“率夺还之”,这本是逆历史潮流之事,海瑞却看做是上古的美德。那些被他尽力保护的贫民并不都是些省油的灯,看到海青天为他们带来的好处后,“乘机告讦,故家大姓明有被诬负屈者。”这虽然与海瑞认定的“与其屈贫民,宁屈富民”的是非标准相合,却造成不少冤假错案,以至于“豪有力者至窜他郡以避”。设若为了革故鼎新而不惜得罪富豪,那固然无可非议,但海瑞却是无端地为了某种自以为是的是非标准和道德观念而不惜与富人为敌,造成他的辖区内有钱人大量逃往他乡如避瘟神,事情闹到这种地步就值得深思了。这不但无济于海瑞的政治理想,反而使他陷入四面楚歌的窘境。加上海瑞过于节俭,裁撤了不少驿站,来往的官员们自然大是不便,没法不对海瑞颇有看法,“由是怨颇兴。”结果,海瑞在巡抚任上仅半年就被罢免了。他一下台,除了他带领民工清浚的吴淞等水利工程还在外,其他政绩一夜间化为乌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6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海瑞:痛骂皇帝硬撼权贵,正直赢得民心
海瑞与包拯一样,是古代的“模范官员”,老百姓的“青天大老爷”。他官至二品,死的时候仅仅留下白银十余两,不够殡葬之资。海瑞以举人出身而进入仕途,升任淳安知县时,他已经四十五岁。最早
2024-02-17 18:29:00
海瑞与徐阶:官场中的针锋相对
...刺儿头,就是天不怕地不怕,总爱给领导找麻烦的干部。海瑞就属于官场上的刺儿头。但是,他却被官场老手徐阶玩于鼓掌。徐阶外敦厚而内奸诈,很有手腕。因为他主谋整垮严嵩,在官场的声望倒
2023-10-03 12:10:00
为什么人们对海瑞的态度如此复杂呢
夹缝中的海瑞:读懂了他的一生,就知道明清两代为啥总是治不了贪在我国的历史上,海瑞是一个十分著名且古怪的人物。虽然大家都是都知道他是一个清官,但他并不像其他清官(如包拯)那么受欢迎
2023-02-17 14:18:00
海瑞:反腐斗士,终其一生捍卫公正与廉洁
...了一个格格不入的人,这人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大清官海瑞。海瑞出生于官僚世家,其祖父海逊子在明朝开国之初官居广州卫指挥(正四品),海瑞的爷爷海宽,中举后曾任福建松溪县知县。有子
2024-03-21 14:46:00
海瑞的高贵
本文转自:海口日报在海瑞文化公园内,市民带孩子观看《整治积弊》雕像。本报记者 孙士杰 摄□叶海声人是凡胎肉身,有七情六欲,有贪心和虚荣心,不容易拒绝一时间能给我们带来“好处”的东
2024-01-12 08:43:00
海瑞为什么敢骂嘉靖帝,一起来了解一下
...名臣,最高做到巡抚,成为皇帝身边得力的助手,那就是海瑞,然而海瑞一开始也只是一个小小的举人。举人在地方上算是吃香,但放眼全国,一开始能做的只是一个小小的八九品芝麻官。若没有背
2023-01-01 16:02:00
海瑞的困境:一心为民却难被朝廷重用
海瑞之所以出名,就在于他给嘉靖帝上了一份奏疏,这份奏疏叫《治安疏》。在这份奏折中,海瑞痛斥嘉靖帝的种种不作为,比如沉迷修道,对底下官员的贪腐不管等等。嘉靖帝看了这份奏折之后气得够
2023-10-08 15:51:00
他性格耿直到敢骂皇帝昏庸,皇帝咬牙切齿却不敢杀他
...南也出现了一位“青天大人”——他就是一生光明磊落的海瑞。毫无疑问,海瑞是一个没有私心、心系百姓的大清官,甚至清朝官方都把他和包拯合称为“北包拯,南海瑞”。对于海瑞,与他同时代
2023-06-15 12:49:00
他是明朝褒贬不一的清官,容许辖区内寡妇改嫁
海瑞(1514年1月22日-1587年11月13日),字汝贤,又字国开,号刚峰,广东琼山(今海南海口)人,祖籍广东番禺
2023-01-27 13:4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