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食品报
加强高校餐饮建设
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打好基础
体育作为高校开展的重要学科,是学生锻炼身体、学习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的优质平台,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培育学生体育精神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体育教学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选择之一。对于学生的体育锻炼来说,饮食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合理、健康、均衡的饮食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在运动中的能量所需,有效支撑学生顺利完成体育项目。总体上看,充分满足学生饮食需求是进行体育锻炼的必要基础,而高校餐饮是为学生提供饮食服务的主要渠道,做好做实高校餐饮的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为导向视角对高校餐饮建设工作展开深入探究。
立足现实情况,当前高校餐饮建设工作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其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相脱节,无法充分满足学生体育学习的需要。一是食品安全隐患依然存在。当前,高校餐饮工作大多外包给专业餐饮服务机构,部分学生不满意食堂提供的饭菜的种类和口感,选择点外卖来丰富饮食选择,而部分外卖由校外小作坊制作,卫生条件难以保证,品质参差不齐,容易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不利于学生开展体育锻炼。二是餐饮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受用工条件、薪资待遇等条件限制,部分高校食堂一线的工作人员在就业前没有接受过系统化的正规岗前培训和在岗学习培训,在工作中有时会作出不适当行为,提供的餐饮服务难以让学生满意。
为了推动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全面推进,高校应明确饮食对于学生体育学习的重要性,针对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对餐饮建设工作进行针对化、全面化改进,为学生提供安全、营养、健康的饮食供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餐饮建设监管工作。高校应加强餐饮建设监督管理,规范餐饮供给行为,从根源上杜绝食品安全问题,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供充足和多样的饮食供给。一方面,高校在进行食堂外包时应做好筛选工作,选择产业信誉优秀、工作经验丰富、管理制度先进的优质餐饮服务机构来负责饮食供给。除了机构开展自我管理和监督之外,高校应全面收集食品生产原料品质、后厨卫生水平、学生满意程度等信息,得出全面科学的检查结果,根据结果来帮助和督促餐饮服务机构来优化餐饮服务工作。另一方面,高校应鼓励餐饮服务机构根据学生多样化的饮食需要引进新的餐饮商家,提供各地区的精品美食,推动饮食服务实现“多”和“精”的同步发展,以此吸引学生在食堂就餐,减少点外卖的次数,进一步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二是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食堂工作人员是为学生提供餐饮服务的主要力量,其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饮食体验,由此高校应通过多种渠道来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高校或者餐饮服务机构应做好工作人员的招聘工作,适当提高招聘标准,将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作为重要筛选标准,择优聘取,并在招聘完成后定期开展岗前培训及在岗学习培训,引导工作人员掌握从事餐饮工作的卫生要求、职业道德,树立对工作负责、对学生负责的工作理念,逐步建立一支服务意识好、工作水平高、道德素质优的工作人员队伍。另一方面,高校应鼓励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规范自身言行、使用文明用语,并对其服务行为进行全面监督,广泛听取学生的服务反馈,并根据工作人员的具体表现对其进行合理的奖惩,以此激发其优化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是做好体育饮食保障工作。高校应将餐饮建设工作和体育工作进行衔接,为学生参与体育课程、体育活动提供饮食保障。一方面,聘用专业营养师指导食堂做好营养搭配,或参考国际国内运动员饮食常用标准制定学生餐饮菜谱,做到平衡膳食、合理营养,并在食堂设置宣传栏,宣传各种食材的营养成分,呼吁学生根据自身的体育运动消耗合理搭配饮食。另一方面,根据学生体育运动量的变化对餐饮服务进行针对化创新。举例而言,在开展运动会或者体测期间,高校食堂可以推出营养更为全面和均衡的饮食套餐,并配备能量饮料,以此满足学生高强度运动的能量需要。
综上所述,做好餐饮建设工作、提供健康饮食是帮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培育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高校应从加强餐饮建设监管、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做好体育饮食保障工作三个方面入手,有效提高餐饮服务质量,为学生提供均衡、营养的饮食供给,让学生能够有充足的能量去参与体育运动,进一步提升以体育人的实效性,加快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的培养。
【项目】2023年度亳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双碳’目标驱动下亳州市文化创意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编号:A2023056);2022年度亳州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驻园见习问题调研分析”(编号:BYK2219)
(作者何亚辉系韩国明知大学研究生学院体育学科2021级博士研究生;作者肖一震系蒙古国民族体育大学2023级硕士研究生 何亚辉 肖一震)
《中国食品报》(2024年03月14日06版)
(责编:朱美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4 11: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