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河网讯(记者 刘高雅) 随着2024年高考落幕,备受瞩目的河南高考政治考题也随之出炉。今年试题难吗?有哪些必考点?主要考查哪些能力?6月9日,大河网邀请到河南省实验中学高级教师赵香兰进行解读、点评。
【名师】
赵香兰,河南省实验中学高级教师
【点评】
一、试卷总体评价分析
2024年新课标卷政治试卷积极推进考试内容改革,突出考查学科素养和学科思维品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河南省“新教材老高考”过渡考试平稳落地。
试题全面落实核心素养导向的评价方式,考查类型全面、分布合理,突出“获取、处理和分析信息”“调用必备知识”“全面、辩证地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正确的价值判断与合理的行为选择”等关键能力及科学思维方法的考查。试卷总体上:结构稳定,考查内容各模块所占分值比例基本均衡;难易适中,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选拔性;凸显创新,反对机械刷题和套路备考。
二、试卷考查知识面广泛且注重主干核心知识,设问方式灵活多样且创新开放重思维品质,选取情境涉及时政热点丰富且贴近生活
稳中求变,落实平稳过渡
试卷题型结构基本稳定,12道单项选择题题量与分布与往年文综卷一致,但难度稍大,例如19题体现必修四文化部分与选择性必修一国际政治与经济的融合。非选择题四题五问,较2023年全国乙卷三题五问阅读量、思考速度、写作量要求均有提高。
与2023年全国新课标卷题型一致,但是问题顺序变动较大:38题让考生以市人大常委会新闻发言人的角色就“终止经开区申报省级化工园区”这一决定作出说明,从题型和知识限定来看都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创新性;39题一拖二考查必修四文化知识和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知识,40题考查选择性必修一经济全球化知识,41题考查选择性必修二法律知识。命题在总体坚持平稳过渡前提下,逐步落实课改要求,为全面推进新高考做好准备。
凸显思辨,提升思维能力
引导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素养,具备运用逻辑和辩证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第23题,以地铁客流与票价之间的关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认识现实问题的系统性、条件性,考查学生对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后逻辑关系的掌握情况,进而提升学生演绎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再如第39题,以大南坡村探索美学赋能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设置问题情境,要求学生分析辩证思维的整体性特征和动态性特征在美学赋能乡村振兴中的具体体现,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综合全面地分析问题,用变化发展、矛盾运动的观点思考问题,从而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面向未来,选拔创新人才
通过优化试卷结构、丰富呈现方式、创新设问角度,拓展思维考查的空间,强化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的考查,引导学生提升思维品质,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例如第38题,让考生以市人大常委会新闻发言人的角色就“终止经开区申报省级化工园区”这一决定作出说明,以新角色新视角阐释行为原因,引导学生创新作答。
加强创新意识培养,增强试题的开放性设计,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在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的基础上,从各模块融合的不同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深入探索的过程中增强创新意识,培育创新精神,服务国家培养“创新拔尖”人才政策需求。
强化法治,树立责任意识
引导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牢固树立法治意识,自觉参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决捍卫者。例如第41题,以邻居之间的纠纷创设情境,将相邻关系、权利行使界限、侵权责任等多个知识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考查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权利行使有边界、损害他人利益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规则意识,进而增强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和全面依法治国战略落实。
生活为源,彰显人文关怀
试题紧扣时政热点,无论是创设情境还是设置任务都贴近学生生活,充满生活气息,彰显人文关怀以及正确的政治导向。
试题将学科知识、核心素养融入真实生活,如第22题考查日常餐饮消费中的法律问题,第38题考查生态环境与经济规划,第39题考查乡村振兴,第40题考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第41题考查邻里关系。
从关注生活中法律常识和乡村振兴的“家国情怀”到思考陆海新通道的“国际视野”,全面考查学生对国家大政方针、中外国际关系的了解和分析能力,自觉提高全球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三、教考衔接,发挥考试导向作用,服务“教”与“学”
创新“情境导向”的课堂设计
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水平要通过在真实情境中解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展示出来。常规课堂教师要设计内生于情境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基于真实情境分析、解决问题,真实展现出自己的能力与素养。要让丰富多彩的情境在高中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承载更多的教学功能,在议题式活动教学、综合性情境教学中展现出更多的教学价值,让情境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坚持“实践综合”的学习路径
新课标倡导的评价方向越来越趋于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探究性问题的考查,要求学生在系统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内化升华,并能依据试题设计的新情境实现顺利迁移。在教学中要坚持“实践综合”的学习路径,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相对开放的学习任务,提出具有综合导向的学习问题,引导学生步入开放的、辨析式的学习路径,抓住命题改革的趋向,提升教学效率。
夯实“必备知识”的扎实基础
要系统化开展大单元教学,引导学生构建逻辑化、结构化的学习单元,熟练掌握七大模块中的主干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原理)、基本结论等,便于在考试中实现有效迁移。学生的日常学习要扎实,要识记教材必备核心知识,实现教材知识点、线、面的有机统一,建构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在实战演练中总结思考加以完善。
开阔“学科视野”的核心素养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综合性、活动性的学科课程,要求学生在学懂、悟透教材内容的同时,还需要增加日常阅读,不断开阔学科视野,为活学活用课程知识,灵活解决开放性、实践性问题奠定基础。要及时了解党的大政方针政策走向,明确政策背景、作用机制及影响。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及其与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社会问题。丰富学科背景知识,为提升学科专业能力奠定重要基础。
相关推荐:
名师点评河南高考英语丨河南省实验中学孔春华:阅读理解变为50分 强调语言能力
名师点评河南高考生物丨河南省实验中学罗卫:稳中有新 不同难度和多种角度考查
名师点评河南高考物理丨河南省实验中学吴琨:考查建模、读图能力
名师点评河南高考物理|郑州外国语学校李猛:聚焦主干 丰富情境 注重创新
名师点评河南高考政治丨郑州外国语学校张帅:紧扣时代脉搏 坚持价值引领
名师点评河南高考生物|郑州外国语学校张长河:厚植生态文明 紧密联系生产生活
名师点评河南高考历史|河南省实验中学鲍雪丰:分值比重有调整 注重思维考查
名师点评河南高考历史|郑州外国语新枫杨学校陈东:稳中有变 紧贴时代热点
名师点评河南高考化学丨郑州市第十一中学张丹霄:呈现科研成果 厚植爱国情怀
名师点评河南高考化学丨郑州外国语新枫杨学校王纪学:稳中有变 推进课程改革
名师点评河南高考物理|郑州市第十一中学穆长林:强化物理观念、实验考查
编辑:陈静审核 :范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0 09: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