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红楼梦:你以为“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是雪?其实是曹雪芹故设陷阱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26 17:27:00 来源:戏说三国

《红楼梦》阅读理解那可不一样,毕竟是部没真正完结的故事呢。虽说多歧路挺好别争,但有些问题确实能拿出来讲讲呀,像那《红楼梦曲子·收尾》最后一句咋说的来着。

嘿,就跟那飞鸟各自找地方落了似的,最后落得个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啦。

红楼梦:你以为“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是雪?其实是曹雪芹故设陷阱

这场景看着就跟冬天的雪景似的,能让人想到那白茫茫一片的空山多悲怆,就像“千山鸟都飞没影了,万条路也没人影儿”。

其实呀,这一句结尾呢,前面提到了“林”,后面就对应着“雪”,刚好跟开头[终身误]里的黛钗能对应上,大体觉得是“雪”那也没啥错。

而且《红楼梦》的时间线发展可不是“编年体”那样,是按照四季变化来推进时间进程的。

咱第一回就瞅见啦,甄士隐出场那是夏天,时间在七月十五中元节。贾雨村命运转折是八月十五中秋节。甄英莲祸事起在正月十五元宵节。甄家败亡是三月十五清明节。

时间正好是从夏到秋,从秋到冬,再从冬到春这么一个循环。

能确定贾家还得经历像这样的一个轮回。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讲了仨故事:雪天抽柴、神佛送子、茗玉小姐的事儿,还说了林黛玉十七八岁就死了。贾宝玉最后当了和尚,留下薛宝钗孤零零在那雪天抽柴呢。

红楼梦:你以为“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是雪?其实是曹雪芹故设陷阱

林黛玉在第四十五回讲她十五岁啦,到八十回前中秋节那就十六岁咯,再转过年来就是十七岁喽。

那晴雯十六岁就死了呀,她就像是在暗示林黛玉最后在贾家也是十六岁呢。

香菱正月十五出事啦,那就意味着林黛玉转过年来正月十五的时候,得有事儿发生。

那时候她实岁十七了,但因为还没到二月十二的生日呢,所以还是十六岁。

按照君笺雅侃红楼那一贯的看法呀,就因为贾宝玉被贾雨村给陷害遭难了,贾探春那庶出的姻缘还被异国的君主嫌弃呢,林黛玉就跟那《姽婳词》里的林四娘似的,被迫牺牲自己,然后跟贾探春一块儿,学着潇湘妃子那俩女的一块儿嫁出去,在清明节前后就远嫁到海外去喽。

这儿有好多证据都指向那个结局呢,之前就有好多论证能看,咱这儿就不多说了哈。

贾家没了林黛玉和贾探春,最先受不了的就是贾母啦。她“寝食难安(南安太妃)”,很快就病倒了,贾宝玉为了那啥人伦大节,就同意以续弦的礼把薛宝钗娶来给贾母“冲喜”。

红楼梦:你以为“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是雪?其实是曹雪芹故设陷阱

哎呀,可惜贾母在婚礼那天晚上就去世了,宝玉夫妻俩守孝一年都没能成夫妻呢。那个“雪下抽柴”的故事讲得可明白啦。

贾母一死,那家伙,树倒猢狲散,贾家呀,就在七月十五到八月中秋那段时间出事儿被抄家啦。

贾宝玉两口子被放出来的时候,那可是遭了寒冬吃酸菜、雪天围着破毡子的苦日子呢。

最终呀,依照甄士隐的那些经历,他夫妻俩就只能去投靠岳母薛姨妈,可却遭薛蟠和夏金桂给容不下。

尤其是夏金桂借着香菱去陷害贾宝玉,结果香菱第二年中秋就死了。

在好几重打击后,贾宝玉最终离开了家,时间是秋末冬初的时候。

那时候薛宝钗二十三岁啦,跟前边傅秋芳的伏笔接上啦。

贾宝玉走后,薛宝钗剩下的就像是个“雪窟窿”般的后半生呗。

红楼梦:你以为“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是雪?其实是曹雪芹故设陷阱

宝钗的事儿到这儿呀,曹雪芹那明显是借鉴了王宝钏在破瓦寒窑被抛弃的那种人生呢,这就是她在薛家雪天里抽柴带来的反作用呀。

回到那句话“就像飞鸟各自归巢去,留下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啦。”

林黛玉在《葬花吟》里讲过:盼着我这肋下能生出翅膀来,跟着花儿飞到天的尽头,就像鸟儿那般自由自在地飞去再也不回来啦。

她最后也是这样,靠着远嫁来保住自己不再被贾家那些小人拿她和贾宝玉的感情造谣诋毁的清白啦。

林黛玉走后,贾宝玉也离开了,就剩薛宝钗像王宝钏似的孤单过剩下的日子,感觉就跟那“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一样。

这从钗黛那个角度来解释“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感觉就像是“雪”呢。

不过呢,君笺雅侃红楼觉得“雪”压根儿就没法儿形容《红楼梦》的那种悲怆哟。作为收尾呀,“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真正展现出来的其实是经过“火”之后的情景呢。

雪可不会光落一个地方哦,那是漫天遍地都往下落呢,而且雪的范围也不是“片”能形容的,片儿呀就只能说一部分雪,像一片雪坡啦,一片雪景啥的。

可大火烧完后的那些灰烬呀,就只能用“一片”来形容啦,毕竟范围不大。

红楼梦:你以为“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是雪?其实是曹雪芹故设陷阱

贾家之前可繁华啦,可现在就跟那大树倒了猴子们都散了似的,鸟儿各自找地方去了。那场景可不是雪景,就跟甄士隐家被大火给吞了后,落下来的那一大片白花花的灰烬一样。

“落得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实际要展现的是灰烬,象征着那场祸事结束,宁荣二公的贾家彻底完蛋啦。

就因为是灰烬呀,才可能留下星星点点的残火。最后贾兰、贾菌、贾芸他们又各自发展起来啦,把他们自家的贾家给重新振兴啦。

总之呢,我觉得用大雪来解释“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可不全面哟。

雪只能遮盖,可没法重塑啥,就只有那灰烬才是曹雪芹“打破后再立起来”的主旨意思。兴亡循环往复那才是拿史当作借鉴的《红楼梦》的真正要义呢。

说不定大观园还有贾府,最后就因为栊翠庵那把大火给烧成啥都没啦。

这些观点是依据《红楼梦》八十回之前的故事线索来整理、推论出来的哟。

插图:清代画家孙温所绘的《全本红楼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7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贾宝玉离开宝钗,出家不是结束,曹雪芹写出最感人《红楼梦》结局
...林黛玉虽不满他“做了两个和尚了”,结局却不能改变,曹雪芹要如何为《红楼梦》终局收尾才好呢?这就要从第二十三回的第三个“和尚”讲起。宝玉着了忙,向前拦住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
2024-09-12 15:33:00
...越剧《织造府》讲述不一样的“红楼故事”—— “我叫曹雪芹,‘穿’进了自己写的书”□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邢虹“读《红楼梦》后四十回总是意难平,看了越剧《织造府》,遗憾终于弥
2024-06-14 07:54:00
曹雪芹生平曹雪芹,清代小说家,祖籍辽阳,字梦阮,号雪琴。先祖原是汉族,后入满族,为正白旗包衣。曹雪芹曾祖曹玺,祖父曹寅,父亲曹颙,叔父曹頫,三代四人相继担任江宁织造一职,有60年
2023-08-27 17:13:00
《红楼梦》第一回,作者为什么不写“金陵”,却由“姑苏”开始?
...菱、邢岫烟作为姑苏人士,为什么被称“金陵十二钗”?曹雪芹由姑苏开篇《金陵十二钗》的故事,似乎也存在立场问题。但要将这事放在明初就解释的通了。明初朱元璋建都南京,设立南直隶,苏
2024-09-25 19:35:00
...荣的前提,也是《红楼梦》研究更上一层楼的先决条件。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就打破了中国的传统思想和传统方法,在曹雪芹之后二百多年的今天,尤其是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今天
2024-05-17 19:35:00
电影红楼梦,失去灵魂的贾宝玉,令曹雪芹在地下已经“哇哇”吐血
...新电影的贾宝玉,看了令人真是气血攻心要吐血,我猜,曹雪芹在地下是哇哇地吐血,他老人家再气死三回也难罢休!对于红楼人物,如果要影视化,贾宝玉和林黛玉是最难选择的,因为他们的形象
2024-10-04 21:06:00
红楼梦:如今被电视剧用烂的一个称呼,竟是曹雪芹给贾宝玉原创?
...间故事和话本,《三国演义》改编自《三国志》等。尽管曹雪芹在《红楼梦》里也引用和借鉴了很多典故和历史事件,借以演绎故事,比如《孔雀东南飞》《钗头凤》《梁祝》,“玄武门之变”“马
2024-09-25 19:38:00
给《红楼梦》题名的吴玉峰是谁?
...人好奇“为什么”?有观点认为《红楼梦》的定名并不是曹雪芹,而是程伟元和高鹗在出版之前,从原文选取的名字。但君笺雅侃红楼认为,从整体思想性和文学性来看,“红楼梦”要远高于其他几
2024-09-12 15:22:00
细说红楼梦:两首西江月说尽贾宝玉,却成曹雪芹笔下莫大讽刺
...性故意为之。等他换好衣服回来再见时,俨然翩翩公子。曹雪芹在此拟古用了两首《西江月》,来形容这贾宝玉。看过《水浒传》《西游记》等明清小说的,都知道《西江月》这等词,专为作者形容
2024-09-17 15:0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上午,《包拯:儒家文化的风范》新书发布会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会,围绕该书的学术与文化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18 18:29: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郑州最早“一环”,承载3600年城市史
大河网讯 郑州市区“一环”内,3600年前曾经崛起了一座商代都城。郑州商代都城是商王朝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都城,它奠定了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基本规制
2025-09-18 19:36:00
值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9月18日在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开展,展出包含遗址
2025-09-18 21:50:00
9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该墓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晚阶段,从随葬器物判断,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
2025-09-18 22:22:00
“九一八事变后,外公童长荣担任东满特委书记,带领军民开辟了10余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组建了4支反日游击队,还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
2025-09-18 23:23:00
“‘英雄’曾是家人口中的回忆。今天,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看到这么多史料和展品,我又重新感受了‘英雄’二字的重量:那是对国家生死与共的牵挂
2025-09-18 23:23:00
《义勇军进行曲》:从东北抗日烽火中诞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座“国歌墙”巍然屹立它长8米
2025-09-18 23:56:00
9月18日,防空警报划过城市天际,电影《731》在全国影院同步上映。影院之内,几乎座无虚席。许多观众掩面而泣,神情凝重
2025-09-19 04:15:00
画笔为枪刃热血染丹青 刻骨铭心的抗战厦门记忆
厦门美专学生画的抗日插画。黄燧弼1931年的厦门美专特刊 厦门美专十周年纪念刊封面毕业于厦门美专的庄索和同事一起为新四军设计的臂章
2025-09-18 08:20: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刘颂寒“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2025-09-18 10:15:00
3500年的建城史,邢台,到底藏着多少秘密?在考古专家、历史学家眼中,邢台又占据着怎样的历史地位?翻开典籍,《史记・殷本纪》记载“祖乙迁于邢”
2025-09-18 10:21: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牛沐每年的9月18日,都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2025-09-18 12: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