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让土地破茧成丰收的彩蝶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2-01 07:3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

柳江区穿山镇一个小村屯9个多月种养产出120多万元

让土地破茧成丰收的彩蝶

让土地破茧成丰收的彩蝶

村民正在种植线椒苗。

让土地破茧成丰收的彩蝶

村民正在铺设塑料薄膜。

践行“四力”我在现场

本报记者 覃伟立 文/图

寒潮过后,天气转暖。1月29日,在柳州市柳江区穿山镇高平村平地屯一大片平整的土地上,53岁的谭兆端拖着长长的水管,沿着地边铺开。“这是为线椒滴灌准备的。”他告诉记者。

在地里,30多名村民正用锄铲把一畦畦田整好,覆上塑料薄膜,准备种植线椒苗。村民谭加平开着三轮车把线椒苗从公路上送到田埂边,村民们连忙来卸车、搬运。“用木桩打个洞,种下线椒苗就可以了。”谭加平说。

人勤春来早。人勤更需脑勤。平地屯有336户人家,1600多人口,却干出了一番大事业,让这里的土地破茧成丰收的彩蝶。

“从去年开始,我们在屯党支部引领下,成立合作社和村民理事会,由村民以资金或土地入股方式,发展集体经济,强屯富民。”平地屯党支部书记谭永记告诉记者,牵头的几个人,动员全屯100多户村民参与土地流转。该屯合作社社长谭元生说,小块并大块,轮种农作物,当年就获得丰收。从2022年5月至今,9个多月时间,平地屯流转的200亩土地种植豆角,丰获时节,附近的螺蛳粉企业赶到田间地头收购,屯里获毛利60多万元;利用一块湿地种植莲花收获莲蓬,远销广州、东莞等地,屯里获毛利40多万元;养殖龙虾、石螺等销售,屯里又获毛利近20万元。

谭永记表示:“我们合作社可以用资金入股,也可以用土地入股。每股2000元,土地每亩按800元算。一年期到,算好利润,就给村民按股份分红。”

除分红外,村民还有劳务收入。发展产业需要大量劳动力,合作社优先使用本屯村民务工,每人每天支付100元。“今天来务工村民有30多人,农作物收获时用工更多。”谭元生说,去年务工收入最多的村民此项收入2万多元。

去年劳务收入最高的就是谭兆端。他曾在浙江做小区绿化十几年,是一名技术员。听到屯里“大改革”的消息后,去年9月他回乡务工。“回家也有工作,收入也不低,还能照顾家里,一举两得。”他告诉记者,回来后,他把家里的10亩地也流转进合作社。

可观的收入让更多村民把土地流转进来。屯里的党支部、合作社、理事会的带头人,自费到周边考察学习后,经过研判对比,今年决定种植300亩线椒。“现在种下去,两个月后就可以收了。”谭元生说,接着再种豆角,一年四季轮种,不让田地丢荒。

谭元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从考察地理、气候条件相似的地方看,平地屯每亩地大约可收获4000公斤线椒,按目前地头收购价每公斤4元算,这300亩地产值将达480万元,“扣除采摘损失,保底也有450万元”。

不稼不穑,何以家为?平地屯致富带头人敢闯敢拼敢干,让这个小村屯开拓了发展思路,强壮了集体经济,也为其他村屯提供了一个发展农村经济的样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1 08: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巨鹿:红薯喜丰收 农民笑开颜
...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由村集体牵头,有序流转了村内100亩土地,大力发展特色种植,打造“集体农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我们村的土地是沙土地,适合种植红薯,产出的
2023-11-11 09:53:00
柳江区穿山镇平地屯300亩线椒“热辣”上市
...线椒品种绿螺明珠种植市场前景好,在原有200亩豆角种植土地面积的基础上,通过土地流转和村民土地入股形式扩展了100亩土地
2023-05-05 17:47:00
土地流转“转”出新气象
...报2月10日,在柳江区穿山镇高平村平地屯,村民在流转的土地上种植辣椒苗。2月10日,在柳江区穿山镇高平村平地屯,村民在家门口的地里“打工”,每天收入200多元。初春时节,在柳
2023-02-13 09:00:00
暴雨过后,保险能为五常米农弥补损失吗?
...牤牛河边上。北漂几年后,李明选择返乡创业,一边承包土地种植水稻,一边帮助家里卖大米。“牤牛河边上很多稻田,今年几乎三分之二被水淹,目前预计三分之一的土地要做好颗粒无收的准备。
2023-08-14 14:17:00
...种场面,眼前只有2台大型拖拉机牵引着激光平地仪进行土地平整。工具少,但效率高,仅仅十几分钟时间,近10亩稻田就平整好了。“近几年,合作社建立起以稻蟹立体种养模式为特色的绿色水
2024-04-10 19:11:00
...大莫村是广西靖西市龙邦镇的边远山村之一。有着50多户村民的弄关屯是一个典型的苗寨,屯里至今保留着芦笙舞等苗族习俗。在弄关教学点,校园的电子铃按时响起,声音回荡在山间,这段旋律
2024-01-22 02:40:00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大方县鼎新乡:撂荒土地焕生机⇓一线直击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金忠秀 余欢 通讯员 王定超深冬时节,大方县鼎新乡,田间地头到处铺展着“绿纹衫”,给大地增添了无限生
2023-01-01 05:21:00
北境乡屯里的养老新体验
...动作整齐,以东北大秧歌的独特艺术展现形式,舞出了黑土地的风土人情,把“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笑容展现得淋漓尽致。围观的群众中不时响起阵阵喝彩声。这支老年舞蹈队,她们
2024-09-19 10:58:00
林新:“烟稻轮作”增收明显 村民签字集体挽留
...2021年,林新初到介廷乡弄昔村,在走访中发现,弄昔村土地肥沃,日照充足,水源也足够,土地土壤都合适种植烟叶,但传统的一年一种的模式会让土地荒废好几个月。于是,他想到了把烤烟
2023-04-25 10:0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