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同质化,所有商业人的尴尬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10-17 16:42:00 来源:虎嗅APP
同质化,所有商业人的尴尬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商业漫游指南,作者:宁来,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国庆假期,我带家人逛了几个商场,顺便做点市场调研,了解品牌动向。但逛到一半,老妈突然来了一句:“这些商场有啥区别?都长一个样!”

她虽然是个路痴,但对品牌的记忆力相当了得:“这家酸菜鱼,这几天见了三次;那家火锅店,跑不掉也刷了两遍;还有什么椰子鸡、数码店、新能源车……都快看吐了。你们年轻人喝的奶茶,不就是换来换去那几家吗?”

我意识到老妈说的是“商业同质化”。

我立马进入工作模式,认真解释:“其实,每个商场都有差异啊!有的主打环保,有的搞亲子,有的带公园景观,还有做潮流快闪的……”然而话还没说完,老妈就已经走神了。

面对千篇一律的商场,消费者的困惑直击灵魂,而我们这些商业人却无力反驳。

一、商场“表面差异化”有用吗?

每个商场项目从规划之初就喊着“要与众不同”,但现实里真正的差异少之又少。PPT上可以无限吹牛,只让领导感知到了,但如果消费者感受不到就是白搭。

一般在探讨差异化时,我们常常从建筑风格、场景设计、业态组合、品牌引进等方面做文章。比如,设计上可以选择工业风、极简风、奢华风;品牌引进上会试图争取首店或新的概念店,或者打包一堆品牌做主题街区;有些商场,我们会深挖在地文化,从当地的宗祠、民俗、遗址里找灵感;现在还有很多跨界做商业的企业,我们会想办法融入企业自身的基因与文化。

这些都是在PPT世界里行之有效且能大杀四方的思路,但也都是些美好的愿景,所谓的“差异化”,最终呈现出来的可能只是视觉差异和文学修辞的不同。

但一旦遇到像老妈这种直白的消费者,“酸菜鱼还是那家酸菜鱼,奶茶也就那几家换个杯子。”对于用户来说,商场贴的标签再多,逛起来的感受是同质的。

二、标准化产生生产线产品

标准化是商业地产陷入同质化的根本原因。

过去十几年,商场像流水线产品一样批量生产,尤其是万达广场的模式——一个购物中心搭配一条金街,外加一堆品牌打包招商。这种模式运营高效、赚钱稳当,迅速成为行业模板,各大开发商争相模仿。

那个时候,商业地产只是地产项目的配套设施,目的不复杂:只要赚钱就行。经过市场验证的标准化模式,自然成了最安全、最高效的选择。

更有意思的是,万达不仅带火了这套打法,还培养了一批商业精英。这些人进入市场后,把标准化流程扩散到整个行业——从项目定位到设计、招商、运营,全都跑出了一条成熟的套路。这样一来,商业地产人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执行标准,而创新反而成了一种“多余”的东西。

三、创新是不是伪命题?

尽管很多商场在努力创新,但如今的市场环境下,真正的创新越来越难。尤其是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新业态、新品牌的生命周期极其短暂。前脚某个品牌刚成为“网红”,后脚满大街就都在复制同款,结果消费者一开始图个新鲜,但很快就审美疲劳。

比如这几年风靡一时的茶饮市场,一开始是喜茶、奈雪掀起了热潮,紧接着无数品牌一窝蜂跟进,短时间内开满大街。但大家喝来喝去发现口味差不多,最后大浪淘沙,只剩下几家头部品牌存活下来。这种“短期扎堆、长期淘汰”的现象并不少见,不仅在餐饮领域,还出现在咖啡馆、买手店甚至宠物赛道中。

资本的逐利也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现象。比如餐饮市场,今年流行贵州菜,明年可能又换成江浙菜。这种更迭背后,驱动力并非来自消费者的真实需求,而是资本投资方希望通过爆款品类快速回笼资金。结果是每当一个新趋势出现,市场立刻进入低创新、高抄袭的怪圈:大家忙着复制成功模式,创新反而成了成本最高、风险最大的选择。

真正值得探索的创新,不是盲目追求形式上的花哨,而是能否让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建立情感纽带,并不断调整体验细节,如何在服务、设计和运营上做到一点一滴的突破,在细微之处打动人心。

四、同质化没那么可怕

说到底,消费者的需求本质上是相似的——无非是吃、喝、玩、乐这些基本需求,而绝大多数商场存在的目的就是服务这些需求。

想想看,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事都是重复的:上班的路线每天差不多,去家附近的超市买同样的东西,高铁站、机场都长一个样。所以,同质化其实是正常的,它反映的正是消费者需求的普遍性,是一种规律的体现。

在无数概念的包裹下,商业好像承担了很多价值,但商业所面临的终极话题,永远都是“赚钱”,只要能持续地赚钱,同不同质化根本不重要。

商业人要破除“我一定要不一样”的执念,不要为了不同而不同。与其困在“同质化”这个死胡同里,不如把心思花在精细化、人性化这些更重要的点上,就像胖东来,它并没有盲目追求创新,而是把服务做到极致——从细节出发,踏踏实实经营,或许这才是做商业的关键。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虎嗅APP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7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商圈改造几步走|引旗舰店、大店当门面 廊桥系统串联南北 未来的西单不再是以前的西单
...呈现出“新老交替”的商业格局。商圈难以互补商业项目同质化明显,难以形成互补是西单商圈发展掣肘。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西单商圈内的商业项目虽在项目定位上有所细分差异,但品牌雷同
2023-07-30 19:09:00
新老商圈 金城的嬗变与荣光
...。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蒋 凌 文/图■记者手记拒绝“同质化”竞争是商圈良性发展之上策兰州“商圈”细细数来,并不在少,每个商圈里总是包容着诸多商场、商业街、超市,乍看之下
2023-02-08 02:26:00
南国智库·财经观察 | 传统or新潮 海口各商场元宵节活动“百花齐放”
...差异化竞争。”宋向清认为,开展差异化竞争既是对商业同质化现象的缓解,也预示着商家正在积极布局新赛道,力求实现市场突围。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通过独特的文化活动和互动体验,能
2025-02-12 12:35:00
这里是商业中心也是社区中心
...烤以及扦羽美甲美睫等精选主理人品牌,不仅为打破商场同质化经营的瓶颈探索新路,也为有志于个人创业的品牌主理人提供展示才华、实现价值的平台。
2024-06-26 05:54:00
西单商场改造在即 再创一个新IP并非易事
...性客群,在此情况下,西单商场需要做出独特内容,避免同质化,才能吸引消费者到场。情怀与新潮 再创新IP作为曾经的四大商场之一,西单商场下一步的方向成为发展重点。北京国际商贸中心
2023-07-09 12:19:00
北京再开五座新商业项目 开启“艺术+”大比拼
...调,“不能‘为了差异而差异’,盲目走向‘主题化’‘同质化’的深谷。”北京商报记者 刘卓澜 王思琦
2023-09-27 18:21:00
快来智影:微电影广告情感叙事的痛点
...享交流下微电影广告情感叙事的痛点。1.情感叙事主题同质化严重根据对近年来拍摄制作的多部微电影广告进行分析总结,广告主选择亲情、爱情、个人成长等主题占到了78.1%,可见,近八
2023-05-29 11:22:00
杭州武林商圈,需要多少个综合体?
...校就表示,数量饱和不意味着质量饱和。现有商业综合体同质化现象严重,部分尚未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体验创新较少,导致消费者体验感较差。比如很多商场入驻的品牌与周围其他商场引入的
2023-12-19 19:10:00
城市会客厅 百变展新颜
...此番调整将不再引入欧美快时尚、黄金珠宝、传统运动等同质化业态,而是以国际化、年轻化、数字化、新国潮等为关键词,将购物的空间转化成社交的空间,为南京路商业街不断注入焕新活力。“
2023-09-15 09:14: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