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这家医院运用人工智能为患者找准治疗靶点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4-13 06:1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每日商报

逐年呈年轻化、低龄化的帕金森病怎么破?

这家医院运用人工智能为患者找准治疗靶点

这家医院运用人工智能为患者找准治疗靶点

请图片作者与本报联系领取稿酬

商报见习记者 曾润玥 通讯员 李彬

4月11日是第28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和谐共生,美好生活”。为了更好地唤起公众对帕金森病的关注,11日上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举办了一场义诊活动,神经内科、精神科、老年科、焦虑障碍科、睡眠医学科、放射科、物理诊疗中心、营养膳食科等众多专家齐聚一堂,为病患排忧解难。

年轻女子患上帕金森,一度失去生活希望

林女士(化名)已经患帕金森十多年了,在她38岁左右开始出现单侧肢体抖动,后来慢慢地出现其他肢体的震颤,精细动作变慢,动作逐渐迟缓,连走路也跟不上同龄人的步伐,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

于是,林女士就到当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帕金森病。起初只是开服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药物,但随着运动功能的恶化,林女士不断添加其他抗帕金森药物,剂量也逐渐增加。在服用药物之后,她的症状也确实得到控制。

开始服药的前几年,林女士肢体抖动、动作慢有好转,一切似乎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林女士发现这些药物似乎效果越来越差。“原本我吃完药后,能维持3-4小时的效果,现在只能维持1-2个小时。而且更惨的是每当我要走路迈步的时候,第一步总是迈不出去,就像脚被粘在地上一样,有时候走路时却又四肢抖动得厉害,‘手舞足蹈’很是滑稽。”

自此,林女士感到非常焦虑紧张,整晚睡不着觉,觉得自己年纪轻轻得了这个毛病,生活一下子没了指望。后来她经过多方打听,慕名来到了浙大精中精神内科副主任章晓英门诊处寻求帮助。

经过详细的了解病史和检查,章晓英发现患者属于青年型帕金森病,因为起病早,且病程长,服用的药物过多,已经发生了严重的运动并发症,主要是疗效减退和异动症。随后,章晓英通过对药物进行调整,再配合经颅磁刺激治疗,林女士的运动功能得以改善,她的焦虑、抑郁等继发的情绪问题也开始慢慢好转。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发病率集中在60岁以后。其主要症状为静止性震颤、动作迟缓及减少、肌张力增高、姿势不稳等,目前已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继心脑血管、癌症之后的‘第三杀手’。”章晓英介绍,在我们的印象中,似乎只有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才会患上这种疾病。虽然帕金森病患者以老年人居多,但从近年来发病及就诊的患者年龄来看,正呈现年轻化、低龄化趋势,青少年型帕金森病患者占据总帕金森病人数的5%-10%。

神经精神多学科联合会诊

带给复杂疑难疾病患者新的希望

章晓英表示,对于帕金森,大众的印象中多是行动迟缓、肢体震颤、身体僵直等症状。的确,这些都是帕金森病的典型表现,属于运动方面的症状。可绝大多数人不了解的是,帕金森病患者还会出现睡眠障碍、情绪障碍、嗅觉减退、便秘等一系列非运动症状。

2023年2月27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推出了神经精神联合诊疗(MDT)门诊,由院长李涛教授牵头指导,神经内科联合精神科、老年科、放射科、药剂科、物理诊疗中心、儿童科、临床心理、焦虑障碍科、睡眠医学科等众多专家参与,针对神经精神系统的复杂、疑难杂症等进行综合评估和诊断,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共同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个性化诊疗方案,为复杂疑难患者打开一扇窗。

“以帕金森疾病为例,相当一部分患者会以睡眠、情绪问题为首发表现,也有患者发病后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国内外有研究明确指出,至少一半的帕金森患者中后期会出现抑郁情绪,不得到及时管理控制,会妨碍本病的治疗,只有多学科交叉融合,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李涛院长提到,神经精神联合诊疗门诊开诊一年多来,接诊了80余个疑难重症包括罕见病患者,通过多学科会诊,帮助患者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解除困扰。

人工智能“助力”诊治帕金森病

当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对于疾病的理解和治疗方法也在不断进步。临床医学、生物工程、计算机、电子机械等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与创新,使得人工智能技术在帕金森药物的靶点快速精确定位以及潜在有效靶点寻找、DBS手术可视化与参数确定方面作出了贡献。

“这次义诊我们给病人提供了人工智能融合感知技术,就是利用可穿戴感知、机器视觉感知和语音感知在内的融合感知技术,利用神经系统疾病的智能算法,实现对运动障碍疾病的运动症状及运动功能的智能分析及评估。例如帕金森病冻结步态FOG,经典量表智能评分如MDS-UPDRSIII的特征可视化和结构化智能电子评分等。”章晓英说。

章晓英介绍,帕金森病最突出的症状之一是运动障碍。然而,传统的运动评估通常受限于医生的观察和主观判断。现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使用传感器或摄像头等设备,实时监测患者的运动情况,并通过复杂的算法分析提供客观且精准的数据。这样的评估不仅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疾病进展,还使治疗过程更加个性化和有效。

另外对于帕金森病患者来说,正确管理药物也非常重要。“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或移动应用程序,帮助患者记录和管理药物治疗方案。个性化的药物提醒和建议让患者更好地掌握自己的治疗进程,减少漏服和错误用药的风险,提高疗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3 09: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药谷”依托人工智能创新研发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中国药谷”依托人工智能创新研发——北京大兴科技赋能生物医药产业迈向高端□ 本报记者 杨学聪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外景。(资料图片)用时10年、
2024-05-12 06:01:00
全球首款AI设计药物完成II期临床试验首例患者给药
今日,由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临床阶段生物医药科技公司英矽智能(Insilico Medicine)宣布,公司自主研发的抗纤维化小分子候选药物INS018_055已完成II期临床试验首例患者给药
2023-06-27 08:29:00
未来已来 中医药也要搭AI快车
...、影像等大数据进行精准诊断;在治疗方面,用大数据、人工智能(AI)就可集中全世界范围的优势和经验,作出最合理和精准的治疗;在预后方面,可精准判断一名肿瘤患者处在哪一期甚至将存
2023-09-13 11:35:00
博鳌大咖谈 | 对话蔡磊:海南可发挥“先行先试”政策优势,给患者多一分生的希望
...更多视频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记者 王洪旭“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基因技术,为罕见病救治带来了切实的可能(机会),罕见病患者千万不要放弃,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每个人都可以贡献你的力量
2024-03-29 23:55:00
中国企业全球分享经验:AI驱动助实现药物早期研发低成本、高效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3月14日电(记者 陈静)人工智能时代, AI制药发展突飞猛进。记者14日获悉,中国生物技术企业在最新一期Nature子刊Nature Biotechnology发表了关于人工智能(AI)制药的论文
2024-03-14 11:46:00
...:华西都市报AI如何帮助孤独症儿童?专访成都前沿类脑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主任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也为准备诊断孤独症患儿和行为康复带来了更多可能性。4月1日,成都前沿类脑人工智能创
2024-04-03 03:00:00
...国科研人员合作完成的论文,阐述了团队如何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辅助开发原创新药,成功实现一款候选药物早期研发降本增效,并在1期临床试验中取得理想结果。这是一款治疗特发性肺纤维
2024-03-12 19:36:00
本文转自:中国医药报国产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应用产品(智能辅助治疗产品)智能辅助治疗产品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医疗人员治疗效率及精准性,提升医学装备智能化水平。智能辅助治疗产品可根据手
2023-11-09 07:08:00
...愈的构想就在不远的未来。 这些皮肤病未来重点突破,人工智能技术参与皮肤病诊断作为皮肤病医院副院长,史玉玲透露,无论是银屑病特异性皮炎,还是过敏性皮肤病、带状疱疹、皮肤肿瘤、毛
2023-02-14 18:1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